1、道德和法律的区分和联系?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是以善恶为标准,制约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根据经济基础决定,服务于经济基础。法律是国家根据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承认,并通过国家的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一、道德与法律的区别1、法律和道德的出现是不同的。法律的发生是以国家的形成为前提的,是国家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有关部门如国家的司法机构等实施。道德不是因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原始社会已经形成了道德。到目前为止,道德只是受到一种精神和社会舆论的制约。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政权,道德可以有多种。例如,尊敬
2、老人、爱儿童、尊重社会都是如此。2、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不同。有句话说,一个国家的法律作为一个人具体行为的规范,不是精神犯罪,没有具体的改革推进措施,就不会受到法律制裁。但是道德不同的话,一个人的舞弊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受到人们的精神鄙视,只是无形的制裁,不采取行动,但比行动要好。例如,如果一个人不尊敬老人,法律就不会制裁他,但人们不会看他,就会责怪他。3、法律和道德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个人是否有罪取决于这个人是否犯了罪,以及是否犯了罪;道德不同。一个好人或坏人有其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在人们的心中。俗话说,恶用善是道德批判的表现。而且,有人没有犯法并不意味着他是好人。就是法律和道德在评价标准上徐璐
3、不同。4.实现方法不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道德由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持。二、道德与法律的联系1、道德与法律合作关系。执法是惩恶扬善的过程,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哈有助于道德的形成。人受道德制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道德崩溃,法律就会掌权,判断他是否犯了罪,是否应该受到惩罚。属于道德范畴,例如对他人行使暴力或以欺诈谋取利益,或不危害公共安全,但进入这种范畴后,将受到法律的高度制裁。所以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补充。法律必须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不能以人们的尊敬和自觉来遵守。而且,对于改善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加强守法人
4、员的法律意识,加强道德观念,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哈中,有些不能由法律调整,必须渡边杏或由法律调整,但立法延迟,不能“法律应对”,这起到了道德调整的补充作用。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徐璐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有逐渐显露的道德,对社会很重要,有经常违反的危险的话,立法者也可以将其列入法律范畴。相反,由于过去被认为不道德,法律禁止的一些行为有可能脱离法律,转变为道德调整。因此,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道德的社会舆论和具体法制,构建提高我们生活质量、协调发展的社会。2.表达不同法律作为国家制定或承认的行为规范,有明确的内容,通常应以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示。道德规范的
5、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或社会舆论中,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一般不依靠文字,内容是原则、抽象、概括的。3.曹征范围不同依法调整是统治阶级的根本、重要利益,是必须以国家的权利介入、保障的社会关系。同时,法律只能限制人的行为。如果没有违法行为,法律不会惩罚主观错误本身。也就是说,“思想犯”不存在。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调整的范围要广得多。法律制裁的违法行为和伦理都可以谴责,被道德谴责的行为也不一定是非法的。道德不仅调节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节人们的动机和内部活动,它要求人们按照高尚的意图行事,为善而追求善。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要求的道德。也就是说,社会要继续存在,就必须具备的“最低限度的道德”。例如,不要以暴力伤害他人,不要以欺诈手段追求权益,危及公共安全,渡边杏。第二类包括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际关系、无私等的原则。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必须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不能不受人们尊敬,不能自觉遵守的“恶法”。第二,道德保障了法律的实施。“良善不足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