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建设节约型公共机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锡机节字〔2020〕4号
关于印发《无锡市2020年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县)区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市各人民团体,市各直属单位:
经市领导小组同意,现将《无锡市2020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无锡市建设节约型公共机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月1日
无锡市2020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要点
2020年是执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公共机构节能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机关先行”和“过紧日子”的工作理念,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主线,突出推行绿色办公和垃圾分类,突出推进绿色行政中心建设和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突出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和新能源新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实现人均综合能耗和水耗分别同比下降2.0%,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1.8%,公务用车平均油耗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办公耗材保持零增长,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把无锡打造成美丽中国的样板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现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提出如下工作要点: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是新时代公共机构节能和生态环保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结合工作实际,深刻认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所处方位、重要原则、目标任务,全面把握公共机构节能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局中的“走在全社会前列、作出表率”的工作站位和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创造性地落实好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积极融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认识和把握公共机构节能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定位,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公共服务场馆。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形成工作合力,引导工作人员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带头转变落后的生活风俗习惯,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机关先行”,为美丽无锡建设当表率、作示范。
二、强化法治观念,依法推进公共机构节能
4.认真实施《无锡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市政府第149号令)。《办法》是我市系统规范公共机构节能的政府规章。认真贯彻实施《办法》,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健康发展,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各地各部门(单位)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办法》顺利实施。各级司法部门会同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加强对《办法》贯彻实施的检查督导,适时启动对《办法》的修订工作。
5.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无锡市“十三五”公共机构节能规划》明确,2020年与2015年相比,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占全市总量由2.7%下降至2.6%,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1%、水资源消耗下降16%、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0%。各地、各部门(单位)要结合前四年完成情况,对标对表,细化分解本年度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监管体系建设等措施,确保“十三五”节能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将公共机构节能列入本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双控”、绿色发展统计及机关部门(单位)高质量发展重点目标任务考核管理内容,建立健全考评体系。启动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基础。
6.分类制定能耗定额标准。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根据公共机构行业不同性质和工作特点,分别制定机关、学校、医院、公共服务场馆等不同类型公共机构分类管理的措施和办法,积极探索各类型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的量化控制标准,强化用能监测和管控,提高节能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7.建立和完善一批管理制度。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层面,要修订和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检查制度》《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制度》《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意见》《节约型机关建设考核评价办法》《公共机构节能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绿色行政中心建设方案》《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垃圾分类考核清单》《行政中心能源管理规范》等;各级各类公共机构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日常节能节约管理制度》《办公耗材采购和领用制度》《节约型机关建设实施细则》《公务接待制度》《垃圾分类实施细则》等,将公共机构节能暨节约型机关创建列入本部门(系统)综合考核内容。
三、强化基础管理,提高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水平
8.开展能耗统计分析。将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列入全市绿色发展统计体系,运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节能工作基本情况及能耗数据的半年报和年报制度。各地各部门要抓好本地区、本系统所属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上报和数据审核工作,确保统计单位全覆盖、统计信息不缺项、统计数据零误差。同时,要形成能耗统计报告,指导本地区本系统公共机构加强对能源资源消费数据情况分析,掌握用能规律,挖掘节能空间,提出节能改造措施和意见。
9.开展能源审计和水平衡测试工作。按照《无锡市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暂行办法》要求,公共机构每3年应当自行开展1次能源审计,梳理、分析能耗使用状况,挖掘节能提升空间,为节能改造提供基础和依据。水平衡测试是针对用水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和分析,及时发现漏水点,加强用水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和合理用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应有计划地对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能源审计和水平衡测试。各公共机构应结合自身情况适时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本单位进行能源审计和水平衡测试。
10.开展能耗计量和监测。大力推进建筑能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工作。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必须同步设计安装能耗监测监管系统;有多栋建筑的单位,应对每栋建筑的能耗分别单独计量;合署办公的单位应对每个单位的能耗分别单独计量;单位数据中心、食堂、实验室等特殊区域的能耗应分别单独计量;单位中央空调、照明系统和电梯、锅炉等主要用能设备或系统的能耗应分别单独计量。
11.强化信息化管理“一张网”建设。根据机构改革和“放管服”行政审批改革要求,重构重建公共机构节能组织管理体系。积极运用信息化、智能化和大数据应用技术,对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基础信息、能耗数据、绿色统计、垃圾分类、示范创建、项目管理、能源审计、信息机房、重点单位、考核管理、绩效评价等实现“一张网”信息化管理和分析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四、激发市场活力,助推绿色产业发展
12.大力推进绿色行政中心建设。各级行政中心是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信息中心,其节能节约管理具有示范导向作用。认真总结绿色市民中心建设经验,推广和运用市民中心能源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成果,推进各级行政中心和重点用能单位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把“五个率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和举措贯穿于各级行政中心服务、保障、管理工作的全方位,为本地区公共机构节能树立新标杆。
13.大力推进节能新技术应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公共机构进行节能改造。针对公共机构节能重点领域,在节电、节水、节油、节气等重点环节,继续组织开展绿色采购工程、节能照明工程、零能耗待机工程、隔热保温工程、燃气灶具改造工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建设。采取信息化集中控制技术对中央空调等用能设备及数据中心、食堂、实验室等重点用能区域进行管控,应用变频等技术对水泵、电机、电梯等用能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设备用能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地下车库等需要长明灯的场所LED灯具应用普及率。
14.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公共机构应带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大充电桩等设施建设力度。利用市场机制,引进社会资本,通过自助分时租赁等方式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2020年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总量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低于30%。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
15.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应当支持公共机构引进市场化节能新机制,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各级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搭建节能技术、产品等信息服务平台,跟进合同能源管理配套措施,推广节能技术、产品应用,推动公共机构运用市场机制,开展用能系统、用能设施设备节能改造。各市(县)区均应不得少于20万元规模以上的10个节能改造项目和3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五、强化日常管理,厚植节能环保行动力
16.抓好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时节节能管理。各级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对年度能耗费用50万元以上的单位建立信息数据库,加强对其节能目标完成、节能措施落实等情况的督促检查、跟踪指导,推进重点单位各类用能系统、用能区域能耗分项计量,开展能源审计,分析查找节能空间,强化日常用能管理,落实节能改造措施。各公共机构对本单位中央空调等重点用能系统,数据中心、食堂、实验室等重点用能区域,锅炉、电梯、开水器等重点用能设备,加强能耗监测和分析,采取信息化管理和技术改造等措施降低能耗。各单位针对节假日和冬夏两季用能高峰,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要求。
17.抓好公务车辆使用管理。巩固和深化公务用车改革成果,完善管理制度,对公务用车实行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健全车辆档案。严禁公车私用,公务外出尽量合并用车,减少出车次数。倡导机关工作人员绿色出行,私家车按号牌尾数每周停开一天。加强驾驶人员教育培训,鼓励节能技术革新和小发明。
18.抓好日常管理措施落实。空调使用严格执行温度控制标准,夏季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设置不得高于20℃,把“每天少开1小时空调”作为一项节能制度,落实到每个办公室。加强办公设备能耗管理,切实减少待机能耗。尽量减少电梯使用,办公场所上下4层以内提倡不使用电梯。避免和减少“无人空调”、“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在夏季、冬季用电高峰期间,落实有序用电节约用电措施,自觉让电于民,保障发展。严格执行下班后关闭办公室总电源等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19.抓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认真组织“环境月”、“节能宣传周”、“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等节能环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注重日常宣传教育,积极利用公共传媒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建设节约文化、培育节能文明、践行绿色行动,大力强化“绿色发展、机关先行”的思想认同、情感认知和行为自觉。注重节能业务培训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技能水平,努力建设一支熟悉节能法律法规、掌握节能技术、熟练应用节能产品的技术队伍和一支管理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的节能管理队伍。
六、发挥表率作用,当好“美丽无锡”建设领跑者
20.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等绿色创建活动。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团结和谐、节约环保”的总要求,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等创建,评选表扬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积极参加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能效领跑者”遴选行动和“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江苏省节水型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加强对已有示范单位的跟踪管理,对复核验收不合格的将建议通报取消已获奖牌。
21.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机关先行”。践行绿色办公,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实行网上无纸化办公;践行绿色会议,少开会、开短会,控制会议规模和参会人员数量;践行绿色用能,养成良好用能习惯,避免“长明灯”、“长流水”、“无人空调”;践行绿色出行,积极响应“1.3.5”绿色出行行动,即一公里步行、三公里骑自行车、五公里乘公交车;践行绿色环境,以实际行动支持垃圾分类存放,实行资源集中回收处理;践行绿色用餐,做到不剩饭、不浪费、不外带,自觉执行“光盘行动”;践行绿色采购,规范办公用品及设施配备的采购,优先采购高效、节能、节水或有环保标志的产品;践行绿色作表率,树立机关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2.积极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贯彻《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精神,深入开展公共机构垃圾分类七大率先行动,严按照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理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四分三化”要求,强制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和餐厨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建立垃圾分类标准化、常态化、信息化考核评价机制,作为公共机构节能重要的考核指标列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坚决摒弃“一阵风”、“一招鲜”等形式主义。要实实在在做、坚持不懈抓。要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在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各级党政机关、各类学校、各类医疗机构、各类公共服务场所等公共机构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并引导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和热心支持,让垃圾分类新时尚从机关走进千家万户。
七、强化措施落实,保障公共机构节能健康发展
23.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调、执行有力、运转顺畅的运行机制。适时调整和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协调机构,加强统筹谋划和组织领导,落实专项经费,保障公共机构节能健康发展。各级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完善片区工作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各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公安、税务、民政、市场监管等系统主管部门在同级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本系统节能工作;各级公共机构落实节能管理部门、指定责任人。
25.加强合作交流。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与各兄弟城市的合作,开展公共机构节能经验成果交流共享,助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领跑发展。加强与驻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发挥市场力量,为公共机构节能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
请各地、各部门(单位)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人,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并于2020年4月20日前,将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
无锡市2020年公共机构节能重点目标任务分解表
主要指标
全市
江
阴
市
宜
兴
梁
溪
区
锡
山区
惠
山
滨
湖
新
吴
经
开
本
级
任务
属性
公共机构能耗占全市总能耗之比(2.7%下降至)
2.60%
2.62%
2.57%
2.55%
约束性
人均综合能耗下降
2.0%
单位面积建筑能耗下降
1.8%
人均水资源消耗
2.1%
公务用车平均油耗
低于全省
平均水平
能耗统计率
100%
高效光源使用率
90%以上
95%
90%
92%
预期性
高效节气灶具使用率
98%
节水型器具使用率
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单位数)
35
5
3
2
8
水平衡测试
21
1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32
4
6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投入(万元)
3300
500
300
200
100
800
行政中心能源监管平台建设增加数(家)
11
行政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数量累计(个)
160
20
15
10
50
新增光伏分布式发电项目(项)
太阳能热水项目(项)
淘汰煤、油锅炉(淘汰率)
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家)
省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家)
创建节约型机关
25%
江苏省节水型单位(家)
节能基础业务培训(人次)
1100
150
参加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遴选(家)
参加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领跑单位
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篇)
44
累计申领行政执法证人员(个)
22
公共机构节能列入本级目标考核管理内容
参加国管局网络培训人数
90
9
30
推行无纸化办公
参加节能征文大讨论(投稿篇数)
530
80
120
本地区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管理“一张网”建设
建成
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爱勋,市委常务副秘书长马良,市政府秘书长张明康
无锡市建设节约型公共机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2020年4月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