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志强案辩护手记一:“法”与“不法”在本案中界限清晰盗窃摩托车

被告人和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划分,只是根据案件指控的逻辑,但不一定就是客观事实,也不意味着着被告人就是“不法”,被害人就是“合法”。有些案件的法律事实也会发生逆转,就像昆山反杀案一样,舆论披露后,被害人“龙哥”一夜之间成了“不法”,而犯罪嫌疑人于海明则成了正当防卫者。如果说追诉邢志强已经是一次反转,那通过审理发现邢志强其实是与“不法”在斗争,则是又一次反转后的正本清源。

让我们回顾一下被告人邢志强和被害人孟永清的人生历程,看看究竟谁代表“法”谁代表“不法”,这是本案的发生的事实背景,这有利于澄清所谓的“谁死谁有理”的谬误:

上述两份控辩双方均无争议的简历,其实已经说明本案的案发背景。两个本无交集的人,就因为身为人民警察的邢志强盘查有犯罪嫌疑的孟永清,被后者刺了一刀,后发生枪案,当年定性为正当防卫,在证据没有根本变化的前提下,如今却以故意杀人罪指控。有舆论造谣说警察“杀良冒功”,那我们来看看,孟永清是否无辜,以及他当时做了什么?

孟永清当年骑的这辆来历不明的摩托车,至今都没有找到车主。如果这辆车是他合法购买的,在邢志强盘查时,他大可带着炫耀的口气说,这车就是老子的,老子有购车记录和行驶证,你想怎么着?但他的表现却是慌张,并直接驾车持刀冲撞身着警服的邢志强。他本来就是因为盗窃摩托车被判刑的,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辆车是其合法购买的。那为何查不到失主?因为并不是所有失窃车辆,都一定会报警,也不一定所有报警失窃的车辆都知道具体的发动机号。从当年失窃摩托车的报警单看,很多确实没填发动机号,无法比对,比如卷宗中有当地1995年初丢失的两辆红色铃木AX100,特征记录跟涉案摩托车高度相似,不排除其中有一辆就是涉案车。尽管因为时过境迁可能无法做同一认定了,但不影响当时邢志强及后续公安机关认定孟永清是盗窃摩托车的嫌疑人。

公诉人说,尽管孟永清有重大盗窃嫌疑,但案发前,公安部门没有部署抓捕犯罪嫌疑人孟永清的任务,也没安排邢志强抓捕孟永清,想说明什么呢?人民警察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人员、有可能携带赃物的人员,都可以进行盘查,这是《人民警察法》规定的权力,也是其职责所在。难道邢志强在乌兰花水库大坝上跟朋友打靶,不是在工作期间,就没有这个职权吗?他当时是公安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不是刑警部门,就没有这个权力了吗?当然不是。哪怕他下班了,遇到犯罪嫌疑人或者形迹可疑的人员,都有这个职权,并不需要谁部署或谁安排。面对突发情况,警察随时随地都可以履职,也应当履职。

于是我们就能理解邢志强当时遭遇的凶险境况。根据证人王某柱的陈述,他们遭到了孟永清的激烈对抗、冲撞以及侵害,孟永清一手拿着刀,一手握着摩托车的油门,从斜坡上加速冲下来,言语针对警察,试图撞死邢志强,若不是及时躲开,邢志强有可能当场负伤。所以邢志强跟王某柱说,这个孟永清肯定有事,或许背着什么大案,否则不会这么穷凶极恶。如果邢志强是一个自私的明哲保身的人,也许就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他却在强烈的责任心的驱使下,只身去追孟永清。我在庭上发问时问过他,对方有凶器,你当时为什么不带任何武器就去追他?他说,“因为我是人民警察!”这句话振聋发聩。

必须补充说明,《枪支管理法》是1996年以后才出台的,当年枪支在民间非常普遍,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牧区五金店都能买到猎枪,而且很多非制式枪和土枪,没有任何部门界定其持枪非法。1996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收缴了8800多支枪,87000多发子弹,也没有哪个人被定性为非法持枪。本案中,控辩双方似乎也从未对邢志强持枪合法性问题有过任何争议。

本案不存在争议的还应该有,邢志强作为民警履职,遭遇了孟永清的两次不法侵害:第一次是水库大坝的遭遇,孟永清驾车冲撞邢志强,第二次在小树林的遭遇,孟永清用匕首刺伤了邢志强,都是履职的民警邢志强面对不法侵害者孟永清。法与不法的界限是清晰的。

THE END
1.看电影学法律!大亚湾开展“宪法宣传周”主题观影活动看电影学法律!大亚湾开展“宪法宣传周”主题观影活动 日前,大亚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精彩人生路 法治伴我行”主题观影活动,活动吸引了40余名居民群众参与。 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期间,为进一步提升大亚湾区居民群众的法治意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12月7日上午,由大亚湾开发区文明办主办的“精彩人生路 http://hz.wenming.cn/xqtj/dyw/202412/t20241210_8758813.htm
2.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400字(精选13篇)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400字(精选13篇) 篇1: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400字 即便不愿意,但是不得不承认,国内电影在传达主旋律方面还是有着显著的进步的。先别急着皱眉头,好莱坞大片从《美国队长》到《变形金刚》,哪一个传达的不是主旋律题材。所以说,传达主旋律和价值观并没有错,献礼影片也无可厚非,但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i9fep8w.html
3.观看《安全教育》400字观后感12篇(全文)观看《安全教育》400字观后感 第1篇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观后感 今天上午,我看了小学生安全教育,我有好多感想。 我看到自行车被公交车撞倒时,我想到,平时在马路上我们要和机动车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时刻注意安全。还看到一辆汽车和骑自行车的人,速度都快,当发现情况都来不及了,自行车被撞飞了,这时我会想到,不管在什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22o5edr.html
4.第400篇:电影《第二十一条》有感在这部电影中,他们拿着刑法一本厚厚的法律条文,几万字的法律条文来向老百姓去解释,合不合法是属于正当防卫还是属于故意伤害这个纠结的观点,其实老百姓不懂法,但是他们懂得公平正义总想去讨一个说法, 就像这部电影中的一个情节,当事人的儿子,他去帮助一个同学,这位同学正在被其他同学欺负,他只是见义勇为去帮助了这https://www.meipian.cn/50ymf55o
5.法制课堂观后感400字(通用10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法制课堂观后感400字(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法制课堂观后感1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法制教育短片,看完之后大家都感触很深,它增强了我们的法律意识,同时告https://www.ruiwen.com/zuowen/guanhougan/6016714.html
6.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精彩26篇影片以真实事件为蓝本的基础上,全面的披露了我国警方办案的诸多细节;而云南禁毒总队长高刚便是以刘跃进为原型,在每一次行动中都能够机智冷静,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湄公河行动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湄公河行动的观后感范文字 1 《湄公河惨案》案发近5年后的今天,鄂托克旗交通运输局同事们一起走进https://www.baihuawen.cn/zuowen/guanhougan/73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