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观后感

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全面总结展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广大干部群众收看后反响强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蹄疾步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保障人民幸福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蹄疾步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顺利推进。

回顾这五年来,我深深的感受到中国立法的铿锵脚步。无论是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还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对现有法律进行修订完善;无论是打破部门利益藩篱克服立法部门化倾向,还是最大限度地开门立法,以最大诚意汇聚民意,这五年,中国立法越来越适应时代发展,越来越满足现实需要,越来越体现党心民意,越来越展示中国特色。扎实的立法为法治中国奠定坚固基石,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们党要召开十九大。“上下同欲者胜”,能不能传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校验的是觉悟,考验的是担当,检验的是能力。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法治中国的明天必将越来越美好。

迎接党的十九大重大电视专题片《法治中国》开播第一集,奉法者强。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要加强基层法治工作,提高基层干部综合执法能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基层法治工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做好基层法制宣传工作,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此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搞好综合治理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在全镇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团队。我镇基层干部通过法治下乡、发放法制简报、宣传标语。

基层干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全体公民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律信仰和法治习惯,在全社会建立起深入人心的法治文化,从而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通过基层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为础石。从而把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真正使法律意识、法治理念融入每一个老百姓的内心,成为每个老百姓文化心理的一部分,成为全镇人民共同的自觉意识。

8月18日,中央组织拍摄的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并在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反响强烈,观众、网民纷纷点赞!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坚持依法行政是国家强大之根本。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要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到“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从“政法队伍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论断无疑都为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奉法者”,就是执法者和领导者。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依法治国,必须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问题政法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变化,意味着我国法治之路,日益从高层的“宏大叙事”,变为贴近现实的“排忧解难”。这是中国的一大幸事。

法律不能只是纸上的条文,而要写在公民的心中,使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一旦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人们就会长期持续、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法律只有被信仰,成为坚定的信念,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如何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这一切的关键都在“奉法者”,都要靠“奉法者”去落实。

“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既不能以权压法、以身试法,也不能法外开恩、徇情枉法。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论述,为“奉法者强”指明了道路。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上下而求索。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党员干部。”8月18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连续播出的六集《法治中国》政论专题片。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奋力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

“行政决策,要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依法行政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部署要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核机制,不断提高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法治精神当作主心骨,坚守法治信仰,深化法治理念,践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法治中国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努力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做出应有贡献。

“我们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规范政务服务窗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提升政府的法治形象和公信力党员干部。同时,要健全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作为重要目标。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肩负起历史重任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基本要求,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日常中常常也会遇到各类法律问题。需要加强法律和法务部门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掌握和提高运用法律手段做好对客户的服务工作。如遇到有不法分子盗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积极抵制并及时向有关部分进行反馈;有司法部门需要查询、冻结、扣划账户资金,不仅要依法配合好工作开展,同时切实保障客户的权益。面对可能会违反法律规章的行为要及时阻止,严守纪律的红线、底线与高压线,不能贪图一时的个人私利将法律制度置之事外,将纪律挺在前面做好合规操作。

积极做好行内的三线合规工作,也是对法治同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落实。将合规意识和合规理念融入日常行为规范和具体业务操作中。用“三线”约束自身行为,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合规尽职的工作意识,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及合规操作自觉性,自觉带头遵守规则制度,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法治中国,让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成果普惠大众。明确认真实施法律就是贯彻党的意志,严格依法办事就是执行党的政策。用实际行动,实践党员的责任与义务。

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片中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党的十八大报告就鲜明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或修订一系列党内法规,同时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腐败,法治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党内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约束“关键少数”标准更严,使广大党员、干部将法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对于不遵守法律甚至严重违反法律、破坏法治的害群之马,不论其职务多高,都要依法严惩、毫不姑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人违反宪法法律都要受到追究,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一大批原高级领导干部因严重违纪违法而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惩处。

THE END
1.法治观后感范文(精选7篇)篇5:法治观后感范文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认识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理政的一个重要规则、理念,随着近年来的推进,正在成为从基层到中央上下一体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意味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 领导干部要学法用法,自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9nbqqjt.html
2.法制节目观后感(精选15篇)法制节目观后感 篇6 8月18日起,六集电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迅速在中原大地掀起收视热潮,在各地区干部群众中产生巨大反响,激起强烈共鸣。该片以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成就为主线,内容涵盖法治建设主要方面,既有权威、严谨的理论阐述,https://www.unjs.com/ghg/4874810.html
3.警察来学校讲法治观后感.docx警察来学校讲法治观后感 警察来学校讲法治观后感 我自从听警察叔叔给我们讲了青少年法律制裁这堂课后,我明白了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我们需要远离犯罪人,假如你的家人是犯罪人,你应该怎样做呀?对了,你应该不要跟他去不健康的地方,你也要指导他不要去上网吧,抽烟,喝酒等对我们不健康的东西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26/7135126042005112.shtm
4.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法治人物观后感10篇(全文)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法治人物观后感 第2篇 融合法治治理与村规民约,让“两委”同心同向依法治村 在工作中,徐学亮按照党的组织原则注重班子团结形成有效合力,进一步完善“两委”依法治村领导小组,指导督促该村法治宣传和依法治村工作,先后建立了村法治宣传和志愿者队伍,将依法治村与治安、调解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0i5hoqz.html
5.推荐法治展板观后感(精选5篇)写法治展板观后感作文时,应注意:1. 紧扣主题,明确阐述展板内容对法治理念的理解与启发;2. 结合个人感受,用具体事例或细节增强文章感染力;3. 分析展板中法治案例的教育意义,体现法律的重要性;4. 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先总后分或先因后果;5. 结尾总结提升,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行动倡议,展现法治精神的内化。 https://www.04oo.com/w/640996.html
6.《法治在线》观后感2000字《法治在线》观后感_2000字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惩处犯罪分子,我们引以为戒今天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法制节目〈法治在线〉之〈斩断毒祸〉,介绍的是成都市公安局成功破获3。16特大贩毒案的主要过程,看后颇有感触!国家公安部得知近期缅甸毒枭与一四川毒贩联系频繁,准备将一批海洛因运往成都,并且有意从境外聘请技术http://www.zuowen.com/e/20130429/517e7cd32e8a3.shtml
7.《法治中国》第一集观后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https://www.meipian.cn/1z3x5fvo
8.法治报告观后感4篇网络文章法治报告观后感【篇1】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确实给我们普及了许多的法律常识,同时也给很多同学敲了个警钟https://bbs.openke.cn/thread-773065-1-1.html
9.宪法的精神法制的力量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度法治人物》节目隆重推出了,大家看了都有什么感悟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宪法的精神法制的力量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心得5篇,希望大家喜欢! 宪法的精神法制的力量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心得(精选篇1)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各种强制行为规则的总称。”这是《新华词典》对法律的http://www.365wenan.com/guanhougan/293054.html
10.组织收看《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法治人物》观后感优秀8篇《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心得 篇1 《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1年度法治人物》节目,对于我来说,它让我懂得了宪法是国家的母法,附属的子法都是根据母法来分类制定的,它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制定一个国家的准则,能使广大群众遵守它、爱护它、宣传它。它不仅给了我们足够的自由权利,还有效约束了不良行为。从http://www.yueduku.com/zuowen/guanhougan/671/671380.html
11.小治小宝寻法记观后感之——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法治宣传教育作品?但让你更想不到的是,法制网专门组建制作团队,历经春夏秋冬、遍访法学大家,倾情打造了一部12集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专家谈”系列微视频(以下简称“系列微视频”)。这其中既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还有你想要截屏的法治金句,更有精心策划并将持续培育的法治本土IP。笔者有幸参与视频制作,意犹未尽之余,总在思考一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21-11/22/content_8631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