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无论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都需要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的生命线。要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付出更大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法治文化是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的重要支撑。要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法治体系是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加强这五大体系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制度支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这“四个更好”,深刻揭示了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刻阐明了法治对于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全面准确理解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引领和规范是法治发挥作用、显示价值的两种重要形式。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指引国家发展方向。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国体、政体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基本制度及活动准则,规定了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宪法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一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在法制上的体现。因此,法治的作用首先体现在保持国家制度稳定,引领和确保国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确立行为规则。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国家的最大规矩,规定了每个公民、法人、政党、社团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赋予国家管理的权力并明确其边界。法治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明确告知人们,国家希望社会成员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行为是允许并受到保护的,哪些行为是禁止并将受到惩罚的,并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必须遵守这些行为规则。

三是整合社会利益。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利益的根本保障。一方面,法律是社会关系和人的行为的调节器和平衡器,通过法定程序制定法律能够最大限度凝聚各方面利益诉求,最大限度达成共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平等,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功能在于平等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以法律为准绳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在尊重个人权益基础上构筑全社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践证明,法治是整合社会利益的最有效机制,法律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利益的整合过程。

四是化解社会矛盾。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关键在于怎么去解决。法律是定分止争的最有效手段。这是因为,法律明确规定了社会成员的行为和利益边界,是社会利益关系的最大公约数,能够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遵守。以法律为依据构建冲突解决机制,在法治轨道上解决矛盾和纠纷,可以避免或减少矛盾激化和社会冲突,确保社会正常秩序。

五是凝聚社会力量。宝剑和天平作为法律的象征,向人们昭示了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惩恶,就是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防止违法行为造成更大危害,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能逾越法律红线、触碰法律底线,从而维护社会公正、弘扬社会正气。扬善,就是清晰告知人们法律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只要遵守法律,就能在法律保护下实现自身利益、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犯。充分发挥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守法者得利、违法者吃亏、犯罪者必惩的价值导向,扶正祛邪,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

六是保障经济发展。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既靠政策又靠法律。法律和政策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相辅相成、互联互动,都反映了一个国家一定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都是人民意志的体现,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营造环境、提供保障。但相对于政策而言,法律更具稳定性、长期性,成熟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使之发挥更为长远的指导作用。同时,法律和政策一样,也要与时俱进,只有适时制定新的法律,及时修改和完善现行法律,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健全的法治能规范经济行为,创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社会环境,提供稳定的社会预期,引领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极端重要性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体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都需要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第二,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要确保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真正落到实处。这两个方面都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加以引导、调节、保障,既避免因市场自发性、逐利性造成尔虞我诈、坑蒙拐骗、无序混乱,又避免因政府政策随意、权力滥用、官商勾结破坏市场规则,损害市场主体权益。因此,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使法治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合理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确保政府依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反对垄断,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自由公平、规范有序、安全稳定的环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要求。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的生命线。要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付出更大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应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越来越成为新形势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方式和重要途径。法治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固防线,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安全阀。必须加快法治建设,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机会。必须运用法治手段构筑协调和解决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的机制,通过一整套完整、系统的实体和程序规则平衡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冲突、消除社会不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弘扬法治精神,引导人们以法律为依据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理性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妥善处理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是保障人民权益的迫切要求。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人民的权益是具体的、现实的,不但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而且体现在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体现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全过程。法治是保护人民权益的有力武器,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以法治为引领,建立健全有利于保障人民各方面权益的体制机制,制定实施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人民权益的政策措施,依法惩处各种侵犯人民权益的行为,为人民充分行使自身权利、保障自身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三、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基本途径

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必须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抓手,突出工作重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体系是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加强这五大体系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制度支撑。五大体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必须一体建设、整体实施。要切实增强五大体系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健全制度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提供基本遵循、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大力推进法律实施。法律实施是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必由之路。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实现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良法是前提,善治是关键。既要重视科学立法,实现有法可依,更要重视法律的实施,做到“法之必行”,真正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要在坚持科学立法前提下,大力推进严格执法,确保法律得到正确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大力推进公正司法,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大力推进全民守法,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第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是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的重要支撑。要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创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强大正能量。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全体公民自觉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维护法律,使法律内化为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氛围。

第四,努力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法治工作队伍是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组织和人才保障。要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着力打造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强保证。要坚持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加强源头管理、分类管理,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法治工作队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切实维护法治公信力和权威性。

第五,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坚决纠正把党的领导同法治建设对立起来,把党的政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割裂开来的错误思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THE END
1.“法制”和“法治”都表示法律的健全和实施,其基本意涵是完全相同“法制”和“法治”都表示法律的健全和实施,其基本意涵是完全相同的。() 。 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https://www.netkao.com/shiti/825368/878625jr2qwsbc0j.html
2.“法制”和“法治”都表示法律的健全和实施,其基本意涵是完全相同的[判断题] “法制”和“法治”都表示法律的健全和实施,其基本意涵是完全相同的。() 查看答案 更多““法制”和“法治”都表示法律的健全和实施,其基本意涵是完全相同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方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社会制度的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5496556.html
3.“法制”和“法治”都表示法律的健全和实施,其基本意涵是完全相同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制”和“法治”都表示法律的健全和实施,其基本意涵是完全相同的。()7.建立社会风险机制,增厚风险缓冲垫,有助于及早处置风险或控制风险冲击范围。()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https://www.shuashuati.com/ti/48e58c9e15fb4e848a8352046ee648e1.html?fm=bd688674c2bf8149d0685f8afd8d354f08
4.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8篇(全文)一般情况下,在纠正违法行为与实施处罚之前,我们都要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法制宣传与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由被动接受处罚变为主动认知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并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仰和接受法律;三是首次轻违不罚。对初次轻微违法,并且没有造成社会危害后果,当事人又能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的,一般都不予处罚。对确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wfk5tj.html
5.2022年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2022版)》是为完善梳理学校规范性文件体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而进行的。《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2022版)》作为《内江师范学院规章制度汇编(2022版)》的补充,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https://xxgk.njtc.edu.cn/info/1631/2501.htm
6.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精选6篇)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https://www.ruiwen.com/word/daxueshengfazhiyishidiaochabaogao.html
7.论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通用6篇)篇1:论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十八大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解读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即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而十八大报告则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需要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律体系再到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z1h7f9h.html
8.2016年8月中心组学习材料推进科学立法,关键是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优化立法职权配置,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 http://www.hazyy.com/yydj/dwgk/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