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方人大在依法治国的地位和监督保证作用

广东省人大制度研究会第26次研讨会论文

浅论地方人大在依法治国的地位和监督保证作用

戴小平

随着我国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依法治国的实施。在全国出现的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等依法治理中,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居于何种地位?应该发挥哪些作用?怎样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必须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

地方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

(一)法治国及其重要性

(二)地方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

正确认识地方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监督保证作用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特点进行正确认识。

(一)监督的必要性

(二)监督的强制性

(三)监督的权威性

人大监督是整个国家监督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人大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是监督主体,行政、审判、检察机关是监督客体。人大的监督是一种国家行为,是法律赋予的,因此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行政、审判、检察机关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是法定义务,不是可有可无。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加深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解,做到监督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在依法治国中充分发挥地方人大的权威性监督作用。

(四)监督的规范性

对“一府两院”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项最经常的实践活动,它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也是人民给予的法定职责,必须认真地履行好监督职责,否则也是一种违法和渎职。而且这种监督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决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个人无权,是集体行使权力。所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依法治国中依法规范地充分行使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职权,是新时期工作的重要任务,既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五)监督的广泛性

(六)监督的系统性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一府两院”的监督具有强制性和持续性,既系统性。不管是对某个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还是对某项决议、决定落实的监督,都应是从始而终地进行到底,决不会因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变化而改变,决不会因“一府两院”领导人的更换而改变。

(七)监督形式的多样性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重要性、广泛性和艰巨性,要求监督形式必须采取实用性、灵活性,即多样性,才能完成监督任务,达到监督的理想目的。

(八)监督效果的明显性

由于人大的监督是层次最高、最具法律效力的监督,所以和其他类型的监督相比较,其监督效果是最明显的。实践证明,只要权力机关进行监督就有相应的监督效果,且监督力度愈大效果就愈明显。

怎样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监督保证作用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该怎样在依法治国中充分发挥监督保证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牢牢依靠党的领导

地方人大在依法治国的监督工作中,一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执行党的有关决议和决定,努力使党的意图和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并通过人大监督国家机关的执法活动来保障依法治国目标的实施。二是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监督,做到人大和党委共识同步,确保人大监督和党的中心工作相一致。三是对重大事项进行监督需要处置某些问题时,要事先取得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四是监督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请党委帮助解决。

(二)事事站在制高点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现有的各种监督中,人大作为权力机关,是最高层次的监督。”这既是肯定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也是对权力机关监督工作的高标准要求。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权力机关处处都要站在制高点上实施监督。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看得清、监督得好。

(三)时时记住民主法制建设这个根本任务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地方各级人大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正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依法治国就是要通过法制的强有力作用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和促进党的意志向国家意志转化,使党的政策法律化,使之在国家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说到底,依法治国实质上就是民主治国、人民治国,所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时时记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根本任务,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来保证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把民主法制建设更好地落到实处。

(五)好好听取人民群众意见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充分行使监督职权的真正动力。对“一府两院”工作好坏的评价,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感触直接,体会深刻,最具发言权。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必须下苦功夫、花大力气认真搞好调查研究,不但要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法律法规实施和人大决议、决定贯彻实施的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以取得最佳监督效果。

(六)真正充分行使监督职权

1、要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敢于监督就是敢于充分行使监督职权;善于监督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方式达到监督的目的。敢于监督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前提条件,善于监督是保证监督效果的方法要求,二者互为依存、互为作用,不可偏废。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监督的目的。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这是有效履行人大监督职权的要求。

2、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监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除了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这种基本监督形式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监督。一是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监督,三是涉及法律法规的重大事件跟踪监督,四是对重大事项决策的监督,五是对人大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六是开展评议监督,七是组织代表进行视察监督,八是与新闻舆论部门配合进行监督等等。

3、提高监督科学性,保证监督实效。如果只敢于监督,不讲究工作方法,不善于监督,很难达到监督目的。切实解决问题,提高监督效果,才是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讲方法和效果只讲形式的监督是监督工作上的形式主义,毫无意义。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监督形式,更要研究科学的监督方法,在提高监督实效上下功夫。一要督促“一府两院”及其所属部门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二是督促司法机关建立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机关建立健全执法过错追究制和赔偿制度;三要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要把握监督的合法性原则,保证监督行为合法有效;要把监督的系统性原则,连续跟踪监督,持之以恒,抓出成效,取信于民。

阳江市阳东区司法局办公室负责人阳东区府综合楼四楼5299006611673

注释

①“一府两院”指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3]《邓小平文选》

[4]《干部法律知识读本》

[5]《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中国人大制度》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THE END
1.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概括而言,就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和人民处理新时代法治问题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法治思想精辟论述了循法而治、奉法强国的重大意义,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MjE4NDYyNw==&mid=2247560965&idx=2&sn=1ebfc3de5a662eab592d8be236bcf496&chksm=f8853c0c7651fa35be3bffe0e545cc19644ac9f23277e2578367c5ef6729c56ba9b560207e79&scene=27
2.法治的重要性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法治具有平等,公平,尊重人权的特点,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同时也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法治还保障社会弱势群众,是公平正义的保障,法治有https://www.jianshu.com/p/b90f53ce1e8d
3.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2019年3月18日,中央就为思政课专门开了场座谈会,邀请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参加,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 对于思政课,习主席十分重视,用了很有分量的两个词:非常必要,不可替代。 为何非常必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主席强调,在这https://www.meipian.cn/33xm5v4x
4.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一个国家的立身之本,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元素,正所谓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就我国而言,我认为法治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一是依法治国深入党心,深入民心,防止了贪污腐败,塑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就落马官员而言,很多的贪污腐败的官员大多是因为他们不懂党国法纪,心中没有遵纪守法的意识,从而使https://edu.iask.sina.com.cn/jy/gmI2ZgxMyRDs.html
5.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甘肃方域西涛律师事务所,方域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 摘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其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也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http://www.fyxtlawyer.com/www/ContentsDisp.asp?id=183
6.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但是,有法不依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比较突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还不够强,需要中国人民以更强的决心谋划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2)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10&bid=12&cid=1418&nid=1420&pg=6
7.论法治和司法独立的重要性论法治和司法独立的重要性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于2002年9月2日在中国国家法官学院发表讲话。下面是斯卡利亚讲话稿的译文,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翻译。) “法治”作为深受现代政治思想青睐的概念,说明了建立一个公正的人类社会的前提。我认为这个概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当然是建立一个规定与执行行为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3664
8.法治与德治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论文主要内容集中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现实表现和问题分析,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中得到启示,分析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指出当前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矛盾。提出完善司法建设体系、推动和完善人民法治思维和道德意识建设、完善网络时代下对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建设和监管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898490%3F%26
9.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极为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https://www.jianpian.cn/a/119f5f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