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司法厅用法治呵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薛江华通讯员粤司宣

法者,治之端也。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推动公共法律服务12348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联动,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推动法律援助门槛不断降低……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机构重组后,广东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宏伟蓝图徐徐展开,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工作委员会,36名港澳律师获准在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在全国率先放开公证执业区域限制、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建成全国首家民法公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伟力在广东大地上充分彰显。

多措并举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广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法治广东建设作出重要部署。省委依法治省办制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年终述法范畴,列入法治考核指标体系。

全省各级普法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重点内容,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持续推进普法“七进”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全民普法的全过程、各环节,发挥好各类基层普法阵地作用。

近年来,广东推动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全面依法治省行动方案、首部地方法治督察工作实施办法,率先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连续5年组织开展法治广东建设考评,连续三年推出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共20项,着力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打造法治建设新样板,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

在践行法治为民宗旨上,广东永不懈怠。广东率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着力围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公共法律服务方面不断增长的法治新需求,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普及化、一体化,逐步向精准化、智能化迈进,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广东法律服务网获评“2021年度中国最佳公共服务热线”,2021年服务总量超850万次。推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厅际联席会议制度,让公共法律服务“专营店”进驻政府公共服务的“百货大楼”,整合党政军群服务资源联合共建,依托数字政府支撑能力、赋能实现平台资源互联互通,率先建立12348热线与110、12355、12368等平台的联动协作机制,2017年至今已经承接110报警服务台的转接来电超百万通。

多层次多领域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入推进

余雨植是一名来自惠州市司法局的基层普法工作者。她在一次值班接访中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名家长因为痛恨孩子在家玩手机,一把夺过手机扔出阳台,却砸到了路人,继而负上民事法律责任,无奈前来寻求帮助。余雨植当时就想:普法任重而道远,如果把高空抛物所面临的民事责任普及在前,也许这个情况就不会出现了。

这是广东普法人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广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深入推进全民普法和基层法治创建,创建了一批“岭南普法依法治理”品牌,推动广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广东以“法律六进”为载体,把领导干部作为普法龙头,把青少年作为普法源头,把外来员工作为普法重头,把村(居)民作为普法大头,分类施教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广东贯彻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国家工作人员网络学法考试等制度,打造了“广东学习论坛”“法治广东论坛”“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南粤法治报告会”等学法品牌,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青少年学生突出遵法守法意识培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网络,以点带面,探索培育“校园法苑”“学生网络学法考法”“人手一本法治读本”“法学专业大学生志愿队结对中小学”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模式。

围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抓好村(居)民普法,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一户一本法律指南做法,全省80%以上的村(居)都实现普法“六有”;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方面,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人员法律知识集中培训、企业职工法治教育、工会法律顾问等制度,组织开展了“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评比工作,选出首批170多家创建先进企业,全省外来员工上岗前接受普法教育的比例达85%以上。

广东还积极探索创新普法模式,让普法工作与时俱进,更受欢迎。

案例

一名基层普法工作者吐露心声:

心中有束光眼里有片海

2020年7月15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普法办联合召开民法典学习宣传实施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和进一步宣传贯彻民法典的意见。惠州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余雨植作为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唯一一名基层普法工作者代表,在会上作了题为《奏响基层普法新乐章助力民法典深入人心》的发言。

余雨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作为一名基层普法工作者,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迅速理清了“抓关键、搭平台、强举措、重实效”的宣传思路,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普法宣传平台,实现了本地全媒体、全天候、全覆盖宣传。

羊城晚报:普法要想效果好,必须得与时俱进。你们是如何具体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民法典》宣传的呢?

余雨植:作为一名年轻的普法工作者,“互联网+法治宣传”一直是我乐于运用的宣传手段。我们打通“播、视、报、网、端、微”六大平台,比如在电视台举办微访谈节目,在电台栏目《午间说法》邀请律师解读,在《惠州日报》普法月刊以案释法,在城乡各宣传阵地滚动播放民法典宣传海报、标语,还搭建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直播间。看着群众的疑惑被一一解答,作为一名基层普法工作者,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羊城晚报:普法也要从娃娃抓起,听说惠州的农村普法工作也很出彩,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

余雨植:除了是一名普法工作者,我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深知普法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从事普法工作后,乡村普法“最后一公里”也成为了我的情怀。我们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开展民法典“云普法·云竞赛”活动,整合本地资源组建普法宣讲队伍,创新引入普法云课堂教育宣讲模式,打造掌上学习平台。

“有不懂的字查《新华字典》,有不懂的事找《民法典》。”这是村(居)法律顾问《民法典》讲座的开场白,生动有趣的案例知识赢得了村民阵阵掌声。《民法典》一颁布,我们就组织全市562名村(社区)法律顾问进村入户开展“点单式”精准普法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宣讲团以及村(居)法律顾问已宣讲500多场。

数看成就

●“七五”普法期间,广东共5个城市获评“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77个县(市、区)获评“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177个村(社区)经复核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省100%村(社区)按照省级标准开展法治创建全覆盖。

●目前,全省共有各类调解组织31689个,其中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5000余个,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417个,2个涉外商事调解示范机构,在册人民调解员182304名,全省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均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400余万件,年均调解成功率为97.5%以上,调解协议涉及金额1000余亿元。

THE END
1.法治动态近日,叶某某非法狩猎一案在湖北省崇阳县港口乡北山村村委会公开开庭审理。崇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法警大队依法派员出庭,保障庭审活动正常开展;该院还结合庭审开展法治宣传,为旁听的村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庭审中,公诉人展示翔实的证据,清晰地还原了案件全貌,证明了叶某某在北山村一组的山上捕猎http://m.legalweekly.cn/zfdt/2024-12/12/content_9100094.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法治日报通讯员 梁辉 “这样的普法宣传很接地气,在玩中学法,既有趣又有用。”近日,在贵州省安顺市举办的集中普法宣传活动上,设置的有奖竞答游戏吸引了很多群众参与。 近年来,安顺市司法局以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为抓手,积极创新普法宣传模式,通过实施“1234”工作法,即“坚持一个目标引领,打造两个宣传阵地,创新三种https://www.moj.gov.cn/pub/sfbgwapp/fzgzapp/ggfzfwapp/pfyyfzlapp/202412/t20241213_511135.html
3.每周法治热点: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第一批)·大力弘扬宪法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妥善审理了一大批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努力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作用,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82843.shtml
4.法治日报2024年02月25日法律服务·说法外卖小哥穿梭于大街小巷,给居家外出不便的人们带去了很多便利。但是,骑手们为了准时配送、多接订单,经常超速行驶,片面追求效率,送单路上暗藏交通安全隐患。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外卖小哥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致人死亡的案件。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40225/Articel06006GN.htm
5.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组织开展“书记讲党课”“党员微党课”“以案说法”等交流探讨活动,推动形成“支部书记全面负责,支委分工协作,党员带头示范,上下密切联动”的思政工作格局。主动务实履行职责,推行“党建+安全+服务”共融互促机制,优质高效保障“两会”、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政https://www.bjthinker.cn/web/static/articles/catalog_2c948ab55b0ebea9015b191875bb0031/article_400d9885814dafd301862a7c9d1f0891/400d9885814dafd301862a7c9d1f0891.html
6.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法治吉林建设综述——长春市除了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中心,长春智慧法务区还落位有互联网法庭、律师远程会见中心、公共法律服务联合运行管理中心等20余家政法服务机构,以及广东华商、北京君泽君、吉林功承等10余家律师事务所,通过为企业和百姓提供优质、智慧、便捷的司法、法律服务,聚焦法治为民、司法为民实践,推动优化全省法治化环境向基层延伸。 http://www.dajilin.com/mobile/content/2022-10/16/content_7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