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类专业整体薪酬水平,相比之下比其他行业要高些。能者多劳,拿律师来说,年平均收入在1O万元左右。当然律师事务所不同,以及资历深浅也直接关系到律师的收入。从事不同性质的案件,比如经济、金融、证券、房地产等涉外官司,年轻的见习律师一个月可能只有千元左右,资深律师一年赚500万元不成问题。而婚姻、劳动法、知识产权等之类的案件,律师收费较低。而在企业做法律顾问的,也有着不菲的收入。
专家建议
由于法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律系学生在充分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
法律系学生在进入大四学习时,只要有各种可能的就业选择,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尝试(主要是参加各类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此时,可借助在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帮助或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来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此外,学生可以选择考研、参加司法考试、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等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学习一技之长,比如速录技术,进入法院当书记员也是不错的就业渠道之一。最关键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时并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学生不愿去做而已。
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家长和考生偏爱法学专业。报考法学专业也希望毕业后做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实际上,这些工作对院校背景或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随着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公、检、法等单位人员逐渐饱和,从2002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一、公务员
主要包括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由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使得本科生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毕业证”绝对不是“职业准入证”。司法考试可以说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过关率在30%左右。当然,想进入公、检、法这样的单位,除了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外,还要通过公务员考试。
二、律师
律师既不像公务员队伍那样难进,又是法律专业的对口领域,是很多年轻毕业生的主要选择。黎律师表示,律师是个经验型行业,收入参差不齐。根据工作经验、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领域的不同,律师的收入有很大差别。按北京的情况来看,顶尖律师一年收入1000万元不成问题,但大部分小律师和见习律师每年可能只有两三万元的收入。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三、公司法务人员
公司法务人员也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个领域,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银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内部都会设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物。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的法律事务部门,但一般政府部门对学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不是普通本科生能达到的。
外企中的法务人员一般年薪10万元左右,要求精通英语或某国语言;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一般年薪在5—7万元。
像北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就以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而著称。每年200名本科毕业生中有20%的优秀毕业生可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另有少部分同学出国深造。其他多数被国家各级机关、司法部门、国内外著名企业、著名律师事务所录用,很多人已成为业务骨干,在科研领域或国际法律事务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