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知识点:《行政强制法》要点解读(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一、行政强制调整范围: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的民人身自由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本法调整范围有例外: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另外,行政机关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有其特殊性,需要适用特别规定。

二、实施强制应适当

行政强制涉及公民、法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实施行政强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法为此规定了以下原则:

1、法定原则:“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并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进行”。

2、适当原则:“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3、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专家指出,行政强制只是促使当事人履行法定义务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当事人经教育自觉改正违法行为,履行法定义务的,就不应再采取行政强制。

4、不得谋利原则:“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个人谋取利益”。

本法同时强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三、强制种类很明确

本法对现行法律、法规中的行政强制种类进行了梳理,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本法规定了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四、严格强制设定权

“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行政强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财物和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关于行政强制执行,本法规定也应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五、第三人可代履行

本法明确了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的情况,加强对代履行的规范。

本法同时规定,代履行的费用按照成本合理确定,由当事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代履行不得采用暴力、胁迫以及其他非法方式。

六、不得查封扣押公民生活必需品

“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本法还规定,查封、扣押应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实施。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对查封、扣押的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行政机关先行赔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本法对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规定了严格的程序,并规定,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不得超过法定期限。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条件已经消失,应当立即解除。

七、不得在夜间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本法对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分别作出了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

关于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记录、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为防止权力滥用,本法规定,在执行中或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变更,或执行错误的,应当恢复原状或退还财物;不能恢复原状或退还财物的,依法给予赔偿。

八、行使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

目前,行政强制措施的执法主体比较庞杂,有的地方和部门将行政强制权委托给社会组织和不具备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有的甚至雇用临时人员执法,执法的随意性较大,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法制的严肃性和政府形象。

为对行政强制的执法主体进一步加以规范,本法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

九、加处罚款或滞纳金数额有限制

在执行中行政机关与当事人达成协议,既保证了行政决定的执行,又减少了社会冲突,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为此,本法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执行协议可以约定分阶段履行;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执行协议应当履行。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协议的,行政机关应当恢复强制执行。”

本法还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十、明确行政强制执法10步骤

1、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2、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3、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4、通知当事人到场

5、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6、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7、制作现场笔录

8、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9、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THE END
1.《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考查的相关知识点.pptx《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考查的相关知识点.pptx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三复习建议;做选择题的几点看法:; 从所涉考点看,具有一定集中性 ;;做综合题几点想法:;2015(9)42 从事运输的赵某与 H 二手车贸易公司签订了购车合同,约定以 30 万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一辆运输车,并按约定交纳了 5 万元定金。赵某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814/8061024020001120.shtm
2.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知识点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知识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到个人信息保护,再到消费者权益保障等。这些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如果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就可能导致一些不可预见的后果。本文将通过“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这一框架,系统地介绍并解析这些与我们日常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huo-dong/44246.html
3.公共基础知识点法律(精选8篇)篇1:公共基础知识点法律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诉讼法之三大诉讼法共同原则篇(下)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部分的考核一向为考试重点,所占分值30%-40%。那么如何备考好这部分知识成为了头等大事。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就其中诉讼法的相关知识点为考生进行总结归纳。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baiq5e.html
4.有关法律法规常识的政治考点(法律基础知识点考点)碳链1.法律基础知识点(考点)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咖啡少年2第一讲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法的特征。 1、制定或认可 2、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https://www.itanlian.com/learn/other/69868.html
5.大学生法律知识点总结大全3. 试用期:了解试用期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益。 4. 创业政策:了解国家及地方创业政策,合规开展创业活动。 三、生活法律知识 1. 居住证:外来务工人员需办理暂住证,遵守相关管理规定。 2. 消费权益:合理消费,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08/10/75092861_1110334625.shtml
6.法律常识考点关于法律常识考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 法律的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都考什么啊,法律常识试题及答案,关于法律的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中的法律知识一般是考的什么,求法律知识竞赛的知识点,从这些方面为你详细解答。学习法律的基础知识,百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法(法律)?[法]:又https://www.yantu360.net/articles/2/1626501019238240.html
7.公考干货丨常识知识点:关于法律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是相当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ttps://www.jianshu.com/p/daff66fd2c87
8.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模板(10篇)这种自问自答形式,让提问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也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提问问题的麻木性和对老师解决问题的依赖性。所以老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提问反应。比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对课堂例题可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提问,循序渐进,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 第三,学会引导学生自己提问,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美国的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3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