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问答
1.哪些考生可以报名申请外语类保送生?答:来自教育部批准的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学校),且由中学推荐的具有外语类保送资格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
2.已报考其他高校的考生是否还有机会报考我校?答:凡与本省市招考单位未确认保送高校前,考生皆可报名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选拔。
3.往届生是否可以申请外语类保送生?答:不可以。
5.外语类保送生测试形式是什么?答:测试形式为线上英文笔试+线上英文面试。具体考试安排另行通知。
6.2023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收外语类保送生的专业是什么?答:翻译专业(中英双向翻译),英语专业。
7.翻译专业和英语专业的主修方向都有哪些?答:翻译专业有两项主修范畴供学生修读:传译、笔译。学生可选择一个范畴,修读指定科目,亦可选择不选修任何主修范畴。英语专业有三项主修范畴供学生修读:国际企业文传、法律事务、语言技术。学生可选择一个范畴,修读指定科目。
8.翻译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主要培养目标是什么答:翻译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三部分:大学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大学核心课程包含中文、通识教育、信息技术、体育以及英语课程。专业课程包含学院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院必修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基础认知,涵盖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数学和英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含翻译概论、传译入门、跨文化交流、翻译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课程。通过修读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可以习得翻译专业理论基础以及翻译实践的基本技能。专业选修课程涉及文学、商业、新闻、公共关系、财经、科技和法律等不同领域的口笔译训练翻译,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学科背景知识的储备和翻译技能的提升。
9.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主要培养目标是什么答: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包括三部分:大学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自由选修课。大学核心课程包含中文、通识教育、信息技术、体育以及英语课程。专业课程包含学院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院必修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基础认知,涵盖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数学和英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含语法分析、英语文学、语言学、创意写作、语言与媒体、跨文化交际等。专业选修课涵盖商业、企业文传、商务英语、中西方文化、商务法和公司法、法律英语、法律翻译、国际知识产权法、自然语言处理、语料库、计算机编程等。
专业采用跨学科、跨专业特点的“英语+X”的模式,毕业生将具备用英语进行高水准专业沟通的能力、扎实的语言功底、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在多语言多文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10.外语类保送生可以修读哪些副修专业?答:外语类保送生可以修读的副修专业有:哲学、全球研究、历史、应用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市场营销、创业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12.入学后,外语类保送生是否可以转院转专业?答:外语类保送生不可以转入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14.交换(exchange)项目和交流(visiting)项目的区别答:参加交换项目的学生正常缴纳我校学费,不需要支付对方学校学费。参加交流项目的学生需缴纳我校和对方学校的学费。根据我校RAC规定,对于参加一学期交流项目的学生,我校会减免其一学年学费的45%。例如,李同学参加一学期交流项目,需要支付对方学校一学期学费以外,无需支付港中大深圳全年学费,而是支付全年55%的学费。
15.可申请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有哪些?答:以往的活动包括:国际儿童读书日福利院公益行、明信片爱心义卖、温暖捐赠项目、支教(贵州、福建、广东、四川)、儿童探访、“黑暗中对话”社企体验及社会创新创业故事演讲秀、第三届亚洲环保论坛及工作坊、七彩公益探索—公益周系列活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城市与产业国际合作(深圳)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创星起航挑战赛、肥皂再生公益活动、深圳创业周末、深圳设计周、深圳英国日、龙岗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社会调查活动,共青团龙岗区街道宣传日,武汉新冠疫情翻译支援等活动。
16.翻译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师资和教学硬件如何?答:翻译专业从内地、香港、台湾引进教师12位,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0位,硕士学位获得者2位。英语专业已有15位来自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职教师,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2位,法学博士获得者1位,硕士学位获得者2位。翻译专业和英语专业所有教授均为行业内领军人物,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及成就,享有斐然的业界声誉以及大量的学术及教学资源。教学硬件方面,我院已经建设2间同声传译实验室共18个译员间、5间口译实验室、1间笔译实验室、2间语音实验室、1间模拟法庭、1间创新创业基地以及6间通识课程实验室(如生物学实验室、食品安全及食品科学实验室、科技考古实验室等)。
17.学校是否会开设第二外语的学习课程供外语类保送生选择?答:人文社科学院已开设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作为两个语言专业的第二外语。学生在第三年即可开始第二外语的学习。
18.外语类保送生是否可以获得入学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答:根据学生参加我校外语类保送生测试的成绩以及学生在报名系统中提交的材料,大学将进行下述三类保送生奖学金的评定:特等外语类保送生奖学金:人民币8万元/学年一等外语类保送生奖学金:人民币5万元/学年二等外语类保送生奖学金:人民币3万元/学年入学后学业表现优秀者,经评定亦可获得学业奖学金。
19.翻译专业及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如何?答:语言类人才的就业面非常广泛。就业行业除翻译专职外还涵盖互联网科技、金融、媒体、教育培训、制造业等。人文社科学院已经培养了六届翻译类硕士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就业单位包括华为、腾讯、大疆、OPPO、国家统计局、全国妇联组织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南海研究院、云南省政府外事办、福州市政府外事侨务办、中央电视台、环球电视台、深圳日报、深圳市教育系统、深南电路、深圳市税务局、招商蛇口集团、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迈瑞生物、安永、德勤、东风日产、中国欧盟商会、卡塔尔航空等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就业领域的多样性体现了语言类人才广阔的择业面。
目前翻译本科项目已有三届毕业生,共计202人,毕业半年内就业率平均为96%。约80%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20%直接就业。超过67%选择升学的毕业生获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大学的录取,录取名校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维也纳外交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等。录取专业多元,不仅包含语言类,还包括数字媒体、管理、哲学、社会学、区域研究、法律、心理学等10多个方向。选择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工作地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单位包括深圳市教育系统、阿里巴巴、科大讯飞、水务集团、万兴科技等。
20.报名申请时,要如何选择专业?答:2023年有意向参加我校外语类保送生考试的学生在报名时选择“外国语言文学类”即可。学生入学后,大一在学院内修读学院必修课及通识课程。大一修读完毕后,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及发展规划,在翻译和英语专业中选择主修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