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不可能成为被告的是(D)
A、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
D、受委托的组织
2、下列哪项属于社区矫正的目的(A)
B、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C、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D、对罪犯实施打击和惩罚
3、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C)内审结
A、十五日
B、三十日
C、四十五日
D、六个月
4、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哪个机关有权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具体划分(C)。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会
C、国务院D、国务院各部委
5、社区服刑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B)日以内的,应当报司法所批准;超过()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A、三B、七C十五D三十
6、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B)
A、平等权
B、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7、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C)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8、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宪法文本的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
A、《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
B、《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的制定、修改制度
C、作为《宪法》的《附则》,《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D、《宪法》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产生,两者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9、关于宪法规范,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B)
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
C、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D、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相互结合为一体,是我国宪法规范的鲜明特色
10、关于《宪法》对人身自由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B)
B、生命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属于广义的人身自由权
C、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
D、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11、下列选项中,(D)不是社区矫正的对象
A、罪行较轻、主管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
B、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
C、易于改造,且放在社会上服非监禁刑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
D、剥夺了人身自由的罪犯
A、四小时B八小时C、十六小时D、三十二小时
13、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增加的一种证据种类是(B)
A、视听资料
B、电子数据
C、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D、证人证言
14、被告_________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A)A、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
B、不提供
C、无正当理由
D、不提供正当理由
15、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申请复议的,(A)是被申请人。
A、委托的行政机关
B、受委托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组织所在地街道
C、受委托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组织
D、委托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16、孙某不服某派出机构对其依法作出的30元罚款裁定,应向(B)复议。
A、该派出机构
B、设立该派出机构的行政机关
C、乡人民政府D、该派出机构所在地街道办事处
17、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C)许可。
A、撤销
B、吊销
C、注销
D、抵销
18、(D)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A、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9、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法律责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许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申请人、被许可人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违法设定行政许可不承担法律责任
20、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C)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20、下列属于特别许可的是(D)。
A、驾驶许可
B、营业许可
D、持枪许可
21、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C)。
A、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
B、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C、是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要根据有关规定确定
D、法律设定的全国有效,行政法规设定的不一定全国有效
2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由(C)责令退还非法收取的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