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的试题及答案(2)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abcd)、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A、教育方针B、政策C、法律法规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bcd)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A、“八荣八耻”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bcd)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共产主义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abc)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A、身份证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acd)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A、宪法B、教育法C、劳动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

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b),制定本法,

A.宪法B.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7、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

A.学费B.杂费C.书费D.住宿费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cd)来保障”。

A、靠教师B、靠社会C、靠法制D、靠制度

10、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bc)放在突出地位。

A、学历教育B、思想政治教育C、职业道德教育D、信息技术教育

1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bcd)

A、民事法律责任B、行政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责任

1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bcd)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1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

A、行政复议B、民事诉讼C、仲裁D、教师申诉

1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1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bc)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1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B)

A、法定监护B、指定监护C、委托监护D、代理监护

1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BCD)

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2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abd)

A、警告B、记过C、送劳动教养D、开除学籍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abcd)

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D、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2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和(abcd)义务。

A、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B、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3、监护人的职责是(abc)

A、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B、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执时,代理其进行诉讼;C、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对被监护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D、不管不问。

24、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有(abcd)

A、遵守法律法规;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D、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abcd)

2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和(abcd)权利。

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B、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C、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的规定是(abc)

A、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B、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C、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D、应当得到省一级教育部门的许可。

2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的要求是(abcd)

A、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B、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寄宿制小学设置可适当集中。

C、普通初级中学和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置,应当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地理条件相对集中。

D、盲童学校(班)的设置,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聋哑学校(班)和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29、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应(abc)

A、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B、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C、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教育教育就行。

3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cd)来保障”。A、靠教育教师B、靠社会C、靠法制D、靠制度

1、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x)

2、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v)

3、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任何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招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x)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v)

5、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v)

6、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v)

7、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v)

8、教科书审查人员,可以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x)

9、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为中国籍新加坡人,他不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利和义务。(x)

10、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x)

1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

依。(v)

1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v)

1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v)

14.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v)

16、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v)

17、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v)

1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v)

19、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v)

2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v)

2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v)

2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v)

23、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v)

2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v)

25、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在征得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听话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x)

26、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x)

27、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为中国籍新加坡人,不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力和义务。(x)

28、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x)

29、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x)

30、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x)

31、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但可以收杂费。(x)

32、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可以不进行义务教育。(x)

3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公办学校性质。(x)

34、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v)

35、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v)

36、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v)

37、国家不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x)

38、未经审定的教科书,可以出版、选用。(x)

39、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v)

40、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规定。(x)

4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定人员应当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x)

42、宁宁今年小学毕业了,他可以到商店当售货员。(x)

4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x)

44、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x)

45、义务教育法于1998年9月重新修订。(x)

46、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v)

47、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业务、心理素质。(v)

48、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v

49、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公正。(v)

49、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精神、准确。v

50、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品质。(v)

51、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v)

5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v

53、《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v)

54、《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v

55、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v)

56、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v)

57、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开除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v)

58、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是合法的。(x)

59、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v)

60、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情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v)

THE END
1.第六章法律责任本章共五条,主要对违反防震减灾法的行为所应追究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 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是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了较好地理解防震减灾法中的“法律责任”一章所规定的含义,有必要了解本章五条中所规定的法律责任条款涉及到的基本法律术语的内涵,主要包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http://www.npc.gov.cn/zgrdw/npc/flsyywd/xingzheng/2000-11/25/content_8410.htm
2.法律责任的类型有什么?法律责任的类型:1.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2.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3.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4.根据https://m.64365.com/tuwen/aaajcun/
3.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2.法律责任的分类 根据法律责任的类型,将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四种。 (1)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刑事责 任的特点如下: 第一,产生刑事责任的原因在于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只有行为人的行为具有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547.html
4.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属于什么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属于什么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是私营独资企业。我国按照新的标准将我国企业经济成份划分为9种类型,分别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外商投资 ,https://www.91kaiye.cn/article-29634-1.html
5.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法律责任没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就谈不上法律责任的问题,想知道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法律责任吗?现在,恒企小编给大家整理注册报考信息。 法律责任缺失的危害表现 通过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概念、内容、对象等了解,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缺失的危害有两方面的表现。 https://www.qinxue365.com/Accounting/Certified_Public_Accountant/491430.html
6.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律行为的结构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九、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法律责任的分类 (三)法律责任的归责与免责1.归责要素 2. 归责原则 3. 免责 十、法的作用 (一)法的作用概述1.法的作用的含义 2.法的作用的分类 (二)法的规范作用 (三)法的社会作用 (四)法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7.野生食用菌资源8篇(全文)二、食客承担法律责任的类型 (一)民事责任方面 《民法通则》是国家对民事活动中的各种共同性行为所作的具体规定。作为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民法通则》对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3条第1款规定:“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同时,《民法通则》第73条规定:“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组织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j79k8x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