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27法律关系李某诉郭某和继承纠纷案第50号指导性案例

【李某、郭某阳诉郭某和、童某某继承纠纷案【第50号案例】】【郑智航】

一、案情概要

【李某和孩子VS郭某顺,死后是父母郭某和、童某某】

原告李某诉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某住宅小区的306室房屋,是其与被继承人郭某顺的夫妻共同财产,郭某顺因病死亡后,其遗产应当由李某、儿子郭某阳与郭某顺的父母即被告郭某和、童某某等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法院在析产继承时,应考虑郭某和、童某某有自己房产和退休工资,而李某无固定收人还要抚养幼子的情况,对李某和郭某阳给予照顾。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郭某阳是否为郭某顺和李某的婚生子女;二是在郭某顺留有遗嘱的情况下,对306室房屋应如何析产继承。

关于争议焦点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夫妻离婚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如何确定的复函》中指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一致同意进行人工授精,所生子女应视为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女,父母子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郭某顺因无生育能力,签字同意医院为其妻子即原告李某施行人工授精手术,该行为表明郭某顺具有通过人工授精方法获得其与李某共同子女的意思表示。只要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同意通过人工授精生育子女,所生子女均应视为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女。《民法通则》(已失效)第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因此,郭某顺在遗嘱中否认其与李某所怀胎儿的亲子关系,是无效民事行为,应当认定郭某阳是郭某顺和李某的婚生子女。

二、法理评析

(一)判决的意义

本案主要涉及法律关系与法律事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法律关系而言,它首先是一种基于法律规范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一种通过法律规则界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法律关系只有依赖一定的法律事实才会产生、变更和消灭。所谓法律事实,是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具体的行为或事件。在一个法律关系的演变过程中,这种具体的行为或事件可能是单一的,如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也可能是多个事实组合,如一个商品房买卖关系的建立,既需要双方当事人签订买卖合同,还需要在房产管理部门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缺少任一行为,都不能产生有效的法律后果。

(二)法律事实的特点

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具体的行为或事件。在性质上,法律事实具有规范性、客观性、具体性和具有法律意义等特点。

第一,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法律事实虽然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行为或事件,但它更是法律规范社会的产物。法律规范的存在是现实生活的行为或事件上升为法律事实的前提之一,没有法律也就不会有法律事实。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规范所设计的事实模型。①在本案中,郭某阳是郭某顺和李某通过人工授精而生产的孩子。从血缘关系上讲,郭某阳与郭某顺之间不存在亲子关系。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夫妻离婚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如何确定的复函》在实际上构造了一种法律上的亲子事实,并能够通过这种法律事实来形成一种亲子法律关系。

第三,法律事实是一种具体性事实。从法律规范的结构来看,法律事实属于法律规范假定条件的范畴。只有出现法律规范事先假定的具体条件,法律关系才会产生、变更和消灭。在本案中,郭某顺与李某就人工授精达成一致这一法律事实,是郭某顺与郭某阳之间形成亲子关系的条件。郭某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是郭某顺与郭某阳之间继承关系开始的条件。人工授精、死亡等法律事实都是非常具体的,并能够以一定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中,一个法律事实可能会对应多个具体性的事实。在本案中,要想在郭某顺和郭某阳之间成立父子法律事实,必须具备郭某顺与原告李某夫妻关系存续和双方一致同意进行人工授精这两个具体性的事实。

第四,法律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在一个案件中,有多个客观事实。但是,并不是案件中出现的所有客观事实都是法律事实,都能够产生法律关系。例如,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郭某顺因病住院等在本案中就不能成为法律事实,因为这些事实在本案中并不具有法律意义。在实践中,人们主要根据以下两个标准来判断某一事实是否具有法律意义:一是事实和法律规范有没有关系,事实只有和法律规范有联系才能产生法律意义;二是事实和法律关系能否挂钩,只有从结果上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才能产生法律意义。

(三)法律事实的认定

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和连结点。人们正是通过对具体法律事实的认定和把握,来厘清相应的法律关系,找到相应的法律条文,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因此,认定法律事实对于确定法律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案中,双方一致同意利用他人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这一事实对于认定郭某顺与郭某阳之间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1973年美国统一亲子法指出,如果已婚妇女使用第三人精子通过人工授精怀孕,且经过其丈夫同意,由有资格的医生实施手术,该子女即被视为丈夫的婚生子女,捐精者在法律上不视为该子女的自然父亲。1988年英国家庭法改革条例指出,如果妻子因捐精人工授精而产下婴儿,丈夫应被视为孩子的父亲,除非丈夫不同意妻子接受人工授精。”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夫妻离婚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如何确定的复函》也坚持采取夫妻双方同意这一立场。本案中,李某在进行人工授精之前和郭某顺达成了一致,并签订了人工授精协议书。这一事实能够在郭某顺与郭某阳之间建立亲子关系。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能通过以下方法来认定法律事实。

第二,逻辑的方法。在法律事实认定过程中,逻辑的方法也是较为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将某种行为或事件纳人法律事实的概念体系中,从而形成法律关系的具体条件。例如,我们在判断合同订立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判断:(1)一方当事人实施了欺诈行为;(2)当事人存在欺诈的故意;(3)另一方当事人因此陷人错误的认识;(4)该当事人基于该错误认识而与欺诈的一方订立了合同。法官可以根据欺诈的概念内涵将各式各样的欺诈行为纳人欺诈概念中,并结合后面三个方面的要素来判定是否存在合同欺诈关系。本案中,法院从李某在进行人工授精之前和郭某顺达成了一致这一事实,推导出郭某顺是认可与人工授精而生产的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的。这符合运用逻辑方法来认定法律事实的基本原理。

第三,价值的方法。法律事实的发现和认定并非完全客观的过程,它还需要接受法的价值和法律精神的指引。因此,价值的方法既是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科学展开的重要保证,也是一种重要的法律事实认定方法。例如,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刑讯逼供而发现的事实,就不符合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价值和精神,这种事实就不能成为法律事实。又如,法官在运用很多种方法以后仍然无法认定的法律事实,需要运用价值方法来对事实进行选择和评价。无罪推定就是这种价值方法运用的一种典型。在本案中,法院就运用了价值的方法将被告童某某主张的欠款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

THE END
1.中国互联网协会12月10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信息无障碍工作委[详细] 协会动态查看更多> 分支机构动态丨关于征集2024年度产业互联网与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的活动通知 分支机构动态丨第三届“i+创新杯”产业互联网创新大赛获奖项目公布 https://award.isc.org.cn/
2.案例平台案例平台 案例平台 热门搜索 高端 白色 上档次 创意网站建设 您的企业品质通过我们的网站品质来诉说 建站通 创意网站建设 高端定制 APP开发 小程序开发 基木鱼 软件 电商 720°全景 颜色 排序: 综合 时间 全部 840 科技通用 153 建筑建材 102 机械设备 94 培训学校 86 专业服务 83 医疗生物科技 65https://case.longcai.com/
3.最高法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最高法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 节目简介 新华视频 2024(下) 播出:芒果TV 主持人:未知 地区:国内 类型:时事 简介:整合新华社视频资源,围绕重大主题、话题、热点新闻,体现新华社具有全媒体报道特点的多媒体报道。 公司介绍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反盗版盗链声明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下载中心 Copyright 2006-2024 mgtv.com https://www.mgtv.com/b/662264/22149395.html
4.诗凡中国最高法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涉遗产管理人制度适用中国最高法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 涉遗产管理人制度适用诗凡 多次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向其他继承人报告遗产情况12现王某与赵一3权利等 (农某二 日发布一批继承纠纷典型案例)赵三就赵某的遗产继承事宜协商未果,间,户主死亡后、农户内家庭成员依法平等享有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为妥善处理此案。赵某父母也早于赵某去世3王https://bbs.9you.com/forum.php?modwap=viewthread&tid=268093
5.最高院公报案例:邹某蕾诉高某某孙某陈某法定继承纠纷案法定代理人:高某某,系孙某母亲。 被告:陈某,男,37岁,汉族,原户籍地上海市虹口区,现居美国。 原告邹某蕾与被告高某红、孙某、陈某法定继承纠纷一案,向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基本案情】 原告邹某蕾诉称: 被继承人孙某某与案外人邹某娟婚后生育一女即本案原告邹某蕾(原名孙某蕾),1981年9月孙http://www.langkelawyer.com/Ywly_xx.asp?id=1666
6.免费法律咨询,法律知识查询,文书合同及指导案例查询等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 ·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产品与服务 服务公告 更多>> ·法律社推出《中国司法裁判规则与适用标准》系列丛书 ·《中国指导案例、参考案例判旨总提炼》丛书介绍 http://www.fae.cn/
7.最高法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最高法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继承制度是有关财富传承和弱者帮扶的重要制度,处理好继承纠纷,直接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宁。最高人民法院3日发布第一批四个继承纠纷典型案例,主要涉及遗产管理人制度适用、裁判标准的统一以及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等。https://m.sohu.com/a/832733189_267106/
8.最高法公报案例夫妻将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产约定为归另一方所有此情况下,房产是按照物权公示原则归属于房产登记一方,还是按照意思自治原则归属于协议约定所有的一方?本文旨在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一则公报案例,来谈谈夫妻约定情况下房产归属问题,并对外观主义的适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案情 唐某甲与被告李某某系夫妻关系,二人生育一子唐某乙。唐某甲与前妻曾生育一女唐某,离婚后https://lawyers.66law.cn/s2f0387a9a690f_i925222.aspx
9.中国政法网设窝点、搭平台、洗黑钱……公安部督办典型案例全链条揭示跨境电信诈骗黑幕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一批广告违法案件 涉及医药、食品及教培领域 国家药监局提示:网购药品时关注两个资质 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有哪些亮点? 如何推动落实? 经典案例 依法妥善审理继承纠纷案件 弘扬互尊互助和谐家风 最高法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第https://pigai.cupl.edu.cn/
10.最高法:关于遗产继承的裁判规则最高法:关于遗产继承的裁判规则 ?继承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继承权为自然人享有的重要民事权利。遗产继承是关乎当事人切身财产利益的活动,在实务中出现的纠纷形式多种多样。本文旨在通过归纳介绍遗产继承的相关规定与理论,主要围绕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案例,归纳提炼遗产继承的司法裁判规则。https://www.chuxin365.com/a/supreme-law-judicial-rules-on-inheritance/
11.继承纠纷十大案例本案中,由于被继承?曲某贤仅在遗嘱上捺印,?法确认捺印是否系其本?真实意思表?,故对本案中共同遗嘱的效?不予认可。案例四:存在明显瑕疵的代书遗嘱?效 —战某彩、战某与战某华法定继承纠纷案 [案情]战某美与于某?系夫妻关系,双?婚后?育3个,战某彩、战某、战某华。https://wenku.baidu.com/view/8781bf9e66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0.html
12.每周法治热点: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第一批)·大力弘扬宪法■最高法发布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 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妥善审理了一大批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努力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为充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828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