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

无论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乃至国家,在所参加的民事法律关系中都是彼此独立、互不隶属的平等主体。

(2)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对等。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符合民法规范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主体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能否单独、直接证明待证事实:

直接证据:能够单独、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不能直接、单独证明待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可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

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

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国家。法人分为:营利性法人、非营利性法人、特别法人。

客体: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即权利、义务的载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行为、智慧产品、人格和身份等。其中,物是物权关系的客体;行为是债权关系的客体;智慧产品是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人格和身份则是人身关系的客体。另外,在法律特别规定情形下,“权利”也可以成为某些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如权利抵押、权利质押等。

内容: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民事法律责任是民事主体对于自己因违反合同,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或者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人身权利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民事法律责任是民事主体对于自己因违反合同,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或者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人身权利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一种,除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等一般法律责任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其独特的特征:

是一种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是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如果当事人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就不存在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问题。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民事违法行为通常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的行为,如不履行抚养、扶养、赡养义务的行为,不返还不当得利的行为,无因管理不给付管理人必要费用的行为,接受遗赠而不履行遗嘱所附义务的行为等。

是一种以财产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有自然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行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自然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某种客观现象的“发生”。状态:某种客观现象的“持续”。

行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合法行为与不法行为,是否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要件表意行为,是指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件的行为。非表意行为(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无论行为人意思如何,依据法律规定产生相应法律后果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符合民法规范,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包括自然事实和行为两大类。

民事法律事实构成,是指引起某一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几个法律事实的总和。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

2、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主要是财产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我国《民法总则》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大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国家。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行为、智慧产品、人格和身份等。内容: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行政复议和解和调解的区别:适用范围不同。行政复议和解适用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行政复议调解适用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行政复议中止情形: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死亡,其近亲属尚未确定是否参加行政复议的;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丧失参加行政复议的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的;等。行政复议终止情形: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构准予撤回的;等等。

国内学者,教授,1985年起从事税收教学和研究,有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外商投资企业的多维度实战经历。

会计学硕士、注册会计师、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多年会计职称考试教学经验。理论知识扎实、授课方式多样。

多年财税教学行业经验,精通理论知识,深谙财税考试命题规律,多年专业辅导书编辑策划经验,熟悉学员学习历程和心态变化。

THE END
1.普法形堂(7)谁可以作为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法人立案庭人一起学习法律小知识 第七期 谁可以作为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 普法知识 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要求人民法院行使民事裁判权的主体及相对方,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第三人等。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其中,法人是具有民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0B7BU20534C5QU.html
2.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1-02-19 16:37:11 音频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根据我国《民法总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其中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https://mip.64365.com/answer/15509.aspx
3.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什么律师普法4、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社会组织也可以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和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签证条约成为中国某些法律关系的主体; 5、合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https://www.110ask.com/tuwen/13566524089767440073.html
4.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是什么呢?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举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国家 国家仅在特定情况下才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出现,如:发行国债。 (2)内容 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https://m.gaodun.com/cta/1530946.html
5.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242248.html
6.什么是民事主体田玉艳律师律师问答什么是民事主体2024.04.24 综合 6487人浏览举报 律师回答1、民事主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2、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三十三条https://v.66law.cn/jx/smsms3.html
7.什么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基本权利义务是什么?答: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我国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国家在某些情况下也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出现。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https://xyzy.jxfy.gov.cn/article/detail/2020/10/id/5519041.shtml
8.工作落实年——应知应会每日法律知识小问答(三十二)“优之剑” 1、依据我国民法,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 ) A、胎儿与死者 B、植物人 C、触犯刑法正被执行刑期的人 D、被宣告死亡但实际未死亡的人 2、下列属于非法人团体的是( B ) A、集团公司 B、企业的分支机构 C、公立学校 D、外资银行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074925
9.黄为森著—《分公司是否可以成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前述两部司法解释都坚定不移地明文规定,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法人的分支机构,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其他组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92〕22号)第40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http://huangweisen.blog.sohu.com/325066186.html
10.走近民法典民法调整范围调整对象是什么?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这种组织既可以是人的结合团体,也可以是依特殊目的所组织的财产。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两者相比较有不同的特点:(1)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其依法http://s.nhzj.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5627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