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法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法学专业就业前景,欢迎大家参考。
一、法学专业就业前景
法学类专业整体薪酬水平,相比之下比其他行业要高些。能者多劳,拿律师来说,年平均收入在1O万元左右。当然律师事务所不同,以及资历深浅也直接关系到律师的收入。从事不同性质的案件,比如经济、金融、证券、房地产等涉外官司,年轻的见习律师一个月可能只有千元左右,资深律师一年赚500万元不成问题。而婚姻、劳动法、知识产权等之类的案件,律师收费较低。而在企业做法律顾问的,也有着不菲的收入。
专家建议
由于法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律系学生在充分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
法律系学生在进入大四学习时,只要有各种可能的就业选择,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尝试(主要是参加各类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此时,可借助在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帮助或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来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此外,学生可以选择考研、参加司法考试、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等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学习一技之长,比如速录技术,进入法院当书记员也是不错的就业渠道之一。最关键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时并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学生不愿去做而已。
二、法学专业就业前景
像北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就以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而著称。每年200名本科毕业生中有20%的优秀毕业生可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另有少部分同学出国深造。其他多数被国家各级机关、司法部门、国内外著名企业、著名律师事务所录用,很多人已成为业务骨干,在科研领域或国际法律事务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法学专业就业前景
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家长和考生偏爱法学专业。报考法学专业也希望毕业后做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实际上,这些工作对院校背景或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随着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公、检、法等单位人员逐渐饱和,从2002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一、公务员
主要包括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由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使得本科生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毕业证”绝对不是“职业准入证”。司法考试可以说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过关率在30%左右。当然,想进入公、检、法这样的单位,除了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外,还要通过公务员考试。
二、律师
律师既不像公务员队伍那样难进,又是法律专业的对口领域,是很多年轻毕业生的主要选择。黎律师表示,律师是个经验型行业,收入参差不齐。根据工作经验、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领域的不同,律师的收入有很大差别。按北京的情况来看,顶尖律师一年收入1000万元不成问题,但大部分小律师和见习律师每年可能只有两三万元的收入。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三、公司法务人员
公司法务人员也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个领域,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银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内部都会设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物。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的法律事务部门,但一般政府部门对学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不是普通本科生能达到的。
外企中的法务人员一般年薪10万元左右,要求精通英语或某国语言;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一般年薪在5—7万元。
四、法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法律部门、行政部门从事立法、司法、执法等法律实务工作,也可在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银行、证券、保险、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等各类机构组织从事具体经济法律管理工作。
五、法学专业就业前景
法律顾问:毕业生们的新选择。法律顾问是我国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法律咨询部门,但是这一部分不是一般本科生能够做到的,一般政府部门对咨询人员的学历要求较高。至于薪水,外企中的法律服务人员年薪10万左右,要求精通英语或某国语言;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开价在年薪在5~7万左右,但是对于不同的大学和专业也有所不同,比如深圳华为集团和中兴在西南政法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中开价分别为年薪10万和8万;小型企业开价则在年薪2万左右。
单学科就业:让优势发挥到最大。除了律师和法律顾问人员之外,由于法学概念上的广泛涵盖性,也存在着大量的单学科优势就业。一般此类职位对专业要求较高,人数较少,但薪水绝对高。
1、会计师、审计师等财会人员
2、证券业从业人员
证券业从业人员的待遇从目前来看虽然不能像2000年以前那么风光,但是高薪水的诱惑依然是毕业生们所看中的,一般可达到年薪8万左右。此类人员要求对商法与经济法的专业学习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3、环境评估方面从业人员
4、新型商务律师
六、专业解析
什么是法学
在很多影片中律师是智慧、正义、理想、财富的完美结合,他们唇枪舌剑,口若悬河的主持正义,维护着当事人的利益。一位东北农业大学法学专业的同学在博客上写道,我当时选择法学专业就是抱着过这样的想法
法学本科阶段的学习重在学习一种语言方式即法律语言。了解法的形式是什么,法学的研究方法,法是如何运用如何发挥效力的。主要开设14门专业主干课,有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中国法制史、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司法、国际经济法。
七、专业与就业
法学专业报考火爆
就业遇冷
从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来看,211工程院校就业率区间为B-;普通院校本科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区间仅为C+。
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家长(微博)同学比较偏爱法学专业。很多报考法学专业的同学也希望毕业后做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其实,这种工作对同学们的院校背景或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院校众多挑好专业方向最重要
我国目前的法学专业设置根据所在院、校的侧重点不同,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专门的法学院,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另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如清华大学(微博)法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等;还有一种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等。
八、五院四系
说起国内开设法学类专业的知名院校,就不能不提到五院四系。中国法学教育界曾有这一种说法:只有从五院四系走出来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科班生。所谓五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原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原西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原华东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他们被合称为五院。所谓四系指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的法律系(现在是法学院)。这些院校堪称法学类院校的泰山北斗,而这些院校法学专业分数要求也是相当高的。
九、院校及专业方向
目前,全国开设法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有600多所,其中既包括老牌的法学类专门院校和开设法学专业的名校,也包括了一些名气虽不那么大,但法学专业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院校。
比如清华大学,民商法是清华法学院最具实力的专业,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在民商法领域形成了清华法学院与社科院、人民大学三足鼎立的格局。比如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设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包括的海商法、海上保险法、海事国际私法等方向,非常符合学校的专业特色。除此之外,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校的法学专业也各具特色。
由于法学院校众多,各批次均有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同学们在选择院校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院校在各省历年的录取分数、院校招生章程等综合考虑,选择和自己分数、批次相符合的法学专业院校。
十、重点学科分布
法学理论北京大学、吉林大学
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刑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十一、法律专业介绍
人们把研究现行有效法律的领域称为法律,其中包括对法律体系和概念的融会贯通、法律注释、法制史研究,以及法律和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如政治、社会结构、经济的关系等。
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担任法律工作者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并不只是当法官或检察官的前提条件,要成为律师和公证人、申请法律方面较高的管理职务(除外交官外),这种能力同样必不可少,另外,希望搞经济工作的法律研究者(经济法学家)一般也应当具备这种能力。
十二、就业前景:
法律研究者的首选工作是律师、法官或检察官。一般来说,律师是一种自由职业。不过,法律研究者也可以成为公证人,进入管理或经济界(如银行、保险、大型工商业企业),作经济咨询,或在各种协会里工作。
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学习年限:国家考试(Statsexamen)绝大多数需要9个学期,个别有8个学期的;学习6个学期考试合格可获学士学位(Bachelor)。
在法律专业方面,两所历史悠久的传统大学弗莱堡和海德堡大学并列第一。其后分别是:慕尼黑大学,明斯特大学,科隆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和波恩大学。
两名排名第一的大学中,海德堡大学法律专业在研究方面得分最高,而弗莱堡大学则以教学见长,总分上两所大学不分上下。
法律专业排名靠前的大学研究和教学重点也各有特色,其中慕尼黑大学以知识产权和竞争法为重点,而海德堡大学则更注重律师和法官等法律人材的培养,欧洲法的研究也是海德堡大学的重点。
明斯特大学和科隆大学都以媒体法为重点之一,柏林洪堡大学的德国和欧洲经济法,波恩大学的欧洲和国际家庭法也是各自的重点。
德国大学法律专业申请比较多的学校是: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明斯特大学,科隆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
排名中游大学:奥格斯堡大学,拜罗依特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比勒菲尔德大学,杜塞尔多夫大学,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哥廷根大学,格莱福斯瓦尔德(Greifswald)大学,汉堡(BLS),汉堡大学,耶拿大学,基尔大学,康斯坦茨大学,美茵茨大学,曼海姆大学,奥斯纳不吕肯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