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法律咨询百科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在什么人之间发生,谁是权利义务的承受者,都涉及到民事主体问题。

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法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公民

一国公民指具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是公民主体资格的集中表现。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包括从事合法行为的能力,而且也包括对其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以其权利能力为前提的。

法人

1.法人的概念和具备法人的条件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2.法人的权利能力

法人的权利能力是指法人享有参与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3.法人的行为能力

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指法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4.法人的种类

第一,企业法人,是指以生产经营为其活动内容,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向国家纳税的单位。

二、民事权利类型有哪些

(1)财产权、人身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客体所体现的利益为标准而作的划分。

人身权是以人身之要素为客体的权利。人身权所体现的利益与人的尊严和人际的血缘联系有关,故人身权与其主体不可分离。人身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

财产权是以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为客体的权利。财产权与人身权不同,财产权可以予以经济评价,并可转让。以权利的效力和内容为标准,财产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物权是支配物并具有排他性效力的财产权;债权是得请求债务人为特定行为的财产权。知识产权是以受保护的智慧成果为客体的权利;继承权是按遗嘱或法律的直接规定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特点为标准而作的划分。

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的排他性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支配权的行使无需其他人积极义务的配合,只要容忍、不行使同样的支配行为即可。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中财产权等属于支配权。

请求权是特定人得请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请求权人对权利客体不能直接支配,其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义务人的协助,没有排他效力。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虽为支配权,但在受侵害时,需以请求权作为救济,故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中的地位殊为重要。

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形成权的独特性在于只要有权利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足以使权利发生法律效力。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销权等都属形成权。

(3)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所及相对人的范围为标准而划分的。

绝对权是权利效力所及相对人为不特定人的权利。绝对权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故又称“对世权”。物权、人身权等均属绝对权。

相对权是权利效力所及相对人仅为特定人的权利。相对权的效力仅仅及于特定的义务人,故又称“对人权”。债权就是典型的相对权。

(4)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这是在相互关联的民事权利中,依各权利的地位划分的。

主权利是不依赖其他权利为条件而能够独立存在的权利,从权利则是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权利。在担保中,被担保的债权为主权利,而担保权则是从权利。

在基础权利受到侵害时,援助基础权利的权利为救济权,而基础权利则为原权。民法上有所谓“无救济则无权利”之说,救济权是原权的保障,否则权利就难以实现。

(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这是按民事权利与权利人的联系而划分的。

专属权是指专属于特定的民事主体的权利,人格权、身份权等均属于专属权,该权利与主体不能分离,不得转让、继承。非专属权指可以转让、继承的权利,物权、债权等财产权均属于非专属权。

(6)既得权与期待权。这是按权利是否现实取得而划分的。

既得权是指已经取得并能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期待权是指因法律要件未充分具备而尚未取得的权利。如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人的继承权就属于期待权。

三、民事义务类型有哪些

民事义务依不同标准可划分为各种类型。

(1)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以义务产生的原因分,义务可分为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法定义务是直接由民法规范规定的义务,如对物权的不作为义务、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等等。约定义务是按当事人意思确定的义务,如合同义务等,约定义务以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界限,否则法律不予承认。

(2)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以行为方式为标准,义务可分为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以作为的方式履行的义务为积极义务,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义务为消极义务。

(3)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在合同中,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还有所谓的附随义务,这是依债的发展情形所发生的义务,如照顾义务、通知义务、协助义务等。

THE END
1.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生活中常见的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生活中常见的民事法律关系) 总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研究民法调整对象,(法理学中,法律部门与法律部门之间,其也是法律之间的区分,依靠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区分)。 因此,首先得明白,各法律或对应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是什么,调整方法是什么。明确界限。https://www.99mo.cn/clzx/post/114186.html
2.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律师普法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2022-08-06 11,066 普法内容按照不同的标准,民事法律关系有以下: 1、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可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https://www.110ask.com/tuwen/15996435686762616957.html
3.法律关系的种类有哪些法律关系的种类有哪些 东奥注册会计师 2024-09-12 02:41:15 法律关系的种类有: 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等。 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单方确定还是双方确定分为绝对法律关系(例如物权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例如债权法律关系)。https://www.dongao.com/zckjs/jjf/202203023679635.shtml
4.2025特岗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800问(19)2025特岗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800问(19)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第一部分 法律常识 第二章 民法 4、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5、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有哪些? 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6、自然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时间? 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https://loudi.zhaojiao.net/beikao/show-14554.html
5.建设法律关系三要素,法律关系主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关系三要素是什么,何为建筑法律关系,简述建筑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的。 相邻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以上的不动产互相毗邻,形成不动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是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相邻关系有时因为不https://mip.66law.cn/topic2012/jsflgxsys/
6.民事执行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有哪些高考填报志愿时,民事执行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有哪些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 面向人民法院执行辅助工作等岗位(群)。 2、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具有运用民事法律关系原理分析案件的法律思维能力; https://m.dxsbb.com/news/7073.html
7.下列哪些情形可产生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些情形可产生民事法律关系?( ) A.甲对乙说:如果自己通过司法考试,就请乙吃饭 B.甲明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使乙酒精中毒而住院治疗 C.甲与妻子乙约定,如果任何一方与其他异性约会,须向对方支付1万元损失费 *^考试大^o^在线^*^考试中心ωhttps://www.netkao.com/shiti/137812/33315932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