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崔亚娟胡玉洁2022-05-1816:33
智能手机的快速增长和5G网络技术的提升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短视频消费的爆发。随着视频化时代的到来,科普寻找到了新的传播媒介。科普短视频①的特点是短且精,能够满足受众在不同场景下即时学习、吸收新知识的需求。特别是在如今高速运转的社会,碎片化的科普短视频虽然无法展现深度知识,但它向受众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能,激发数以亿计受众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引领他们去探索并传播,让更多的人从中受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07万,占网民整体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440万,占网民整体的87.8%[1]。短视频作为新兴媒体形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信息载体。同时短视频产业格局正不断完善,融入商业模式,其市场规模逐步走向全民化。据哔哩哔哩网站(以下简称B站)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泛知识学习类内容的观看用户数突破5000万,学习类UP主②数量同比增长151%,学习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274%,学习类直播有超4600万人次观看,总互动弹幕数超3000万条[2]。B站从一个以二次元起家的网站到如今青年人学习娱乐社区定位的改变,也是看中了当下泛知识学习的巨大需求和市场契机。本文调研筛选了B站知识区116位高质量科普类视频UP主③,通过文本观察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初步得到以下发现和结论。
一、B站知识区科普短视频的基本特征
表1优质科普类个人视频UP主画像
表2部分机构和组织的科普类视频UP主及作品的传播情况简表④
播放量是考察一个视频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排名靠前的UP主的视频内容体现出信息量大、具有强烈的话题性和参与感特点。如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一期关于5G使用速度实验的视频播放量高达约2779万。这期视频是何同学对5G网络使用速度的亲身体验和测试,在5G商用的风口,占据了话题度的优势,同时将5年前人们对4G的应用预测和当下做对比,提出也许速度是5G最无聊的应用的观点,引起广泛讨论。
弹幕互动量靠前的UP主的主要特点是年轻的理工男出镜解说,视频互动性强,风格幽默有趣。出镜解说和实拍会增加网友的互动欲望。如图2、图3,播放量和弹幕量前十中有5个UP主重叠,证明这些UP主制作的视频传播效果非常突出。
图2B站平均播放量前十位的科普类视频UP主
图3B站弹幕量前十位的科普类视频UP主
图4B站播粉比前十位的科普类视频UP主
B站的硬币作为虚拟货币可用来修改昵称、购买标识和参与活动等,而硬币需要通过发布视频等方式才能获得,因此观众会很珍惜手中的硬币,投币是对视频的极大肯定。从图5中可以看出,“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投币数遥遥领先于其他UP主,可见此账号的强大吸粉能力和商业价值。观众投币的同时也跟点赞和收藏捆绑,也就是B站的一键三连激励机制。获得投币越多,视频也将获得更多的推送,同时B站还有一个话题和活动标签功能,也可以提高视频的播放量和奖金收益。这些措施都能激励UP主们努力制作高质量的视频。
图5B站平均投币前十位的科普类视频UP主
二、B站知识区科普短视频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视频片段实时讲解
(二)原创动画短片
(三)专家出镜讲解
(四)实验操作
(五)资料混剪
三、B站知识区科普短视频创作特色
(一)醒目的标题和封面设计
(二)出镜解说者出色的专业能力和传播能力
(三)搞笑、拼贴和戏仿的二次元与后现代画风
幽默风趣的风格是科普短视频受欢迎的重要因素,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选择知识类信息的重要选项,B站知识区之所以受到推崇也是基于其亲民接地气的创作风格。从抖包袱到各种视觉元素的拼贴以及对各种经典作品的戏仿和解构,构成了科普短视频娱乐化的样貌,也成为吸引网民点击观看的重要法宝。科普短视频一改传统媒体科普节目的严肃面孔,颠覆传统、解构权威,打破传统视听语言的逻辑架构,非线性和碎片化叙事代替了线性传播结构,给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也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趣味。
四、B站知识区科普短视频的传播特点与效果
1.专业性和知识性
作为科普类短视频,科学性是其非常重要的基础素质,科普首先要尊重科学,需要打击各类谣言和伪科学内容。网民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对视频内容的科学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从事科普类创作首先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可因为过度娱乐化而颠覆了科学传播的初衷。知识性在于视频中的信息含量,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观众增长了知识,扩展了视野,了解了其未知的科学领域,这是吸引网民收看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2.稳定性和话题性
3.互动性和创意性
(二)B站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
五、结语
通信作者:崔亚娟,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影视传播、文化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
[4]TICHENORPJ,DONOHUEGA,OLIENCN.MassMediaFlowandDifferentialGrowthinKnowledge[J].ThePublicOpinionQuarterly,1970,34(2):159-170.
[5]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①目前国内对短视频的定义处在动态变化中,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有的专家学者提出中视频的概念,即1-30分钟的横屏视频。本文将30分钟以内的视频都纳入到短视频范畴。
②UP主(uploader/うp主),上传者的简称,是由日本传入的网络词汇。本文指B站的视频上传者。
④截至2021年10月数据。其中,机构组织名称为B站认证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