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农机新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3、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是指有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等一般规定的法律法规,如《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特别行政法是指适用于各专门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包括国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国家安全、民族、宗教、侨务、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通常也可称为部门行政法或专门行政法,是与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对应的法学概念。

4、经济法

5、社会法

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矿山安全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

6、刑法

包括1997年3月14日修订后的《刑法》和此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惩治犯罪的决定等。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主要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仲裁法》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

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们构建的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它包括的全部法律规范,它确立的各项法律制度,必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以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要求。这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本质区别。哪些法律需要制定,哪些法律不需要制定,具体法律制度的内容如何,都要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意志和长远利益出发。

2、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实践,为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波澜壮阔的舞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法律体系构建提供内在需求和动力,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越向前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深刻,对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的要求就越迫切,法律体系构建所依赖的基础也就越扎实。另一方面,法律体系的构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制环境,积极发挥促进、规范、指引和保障作用,注意妥善处理法律稳定性和改革变动性的关系,在及时肯定已有成功做法、巩固已有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又要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留下空间。

3、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科学要求

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宪法原则,我国逐步确立了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实践证明,这一立法体制符合我国国情,是行之有效的。与这一立法体制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结构上表现为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特征,既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也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还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这一立法体制也决定了各构成部分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地说,宪法是统帅,法律是主干,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对国家法律的细化和补充。它们由不同立法主体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立法权限制定,区分不同层次,具有不同效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符合统一、系统、分层的科学要求。

4、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始终立足于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将传承历史传统、借鉴文明成果和进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容并蓄,充分体现这个法律体系在文化上的先进性、包容性和广泛性。一方面,继承中华法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充分吸收人类法律文明的成果,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但又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吸收有益之处,为我所用。实践证明,只有既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又借鉴吸收人类法律文明成果,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5、系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经过30多年的努力,目前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体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必须看到,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实践没有止境,法律体系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它必然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固定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国家还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还有个完善过程,因而反映并规范这种制度和体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就必然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阶段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的特点,必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进程的现实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社会实际变化了,法律体系必将随之变化并与之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及时制定新的法律规范,修改原有的法律规范,废止不符合社会实际、过时的法律规范。因此,不能用静止、孤立的眼光看待法律体系,而应始终保持发展的、开放的态度。

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建设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动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夯实了立国兴邦、长治久安的法律根基,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各民族大团结,确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确保国家永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向前发展。我们及时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并与时俱进,根据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国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法制的保障,我们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也离不开法制的保障。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把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日益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取得的重大成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7、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各方面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务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律实施的需要,依法及时制定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本地实际,依法制定大量地方性法规,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以及军队等有关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立法工作,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四、我国法制建设经验

1、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制定的大政方针,提出的立法建议,凝聚了全党全国的集体智慧,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坚持党的领导同服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立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统筹谋划立法工作,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积极推进重点立法项目,保证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2、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在立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并以此统一思想认识、确定立法思路。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我们始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保证我们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在立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作为立法基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开展立法工作。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法律稳定性与实践变动性的关系,妥善处理法律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关系,确保立法进程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对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各方面认识也比较一致的,规定得具体一些,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对改革开放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用法律来规范还不具备条件的,先依照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先行先试,待取得经验、条件成熟时再制定法律。我们还注意研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从中吸取那些对我们有益有用的东西,但绝不照抄照搬。

4、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

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目的。在立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在立法过程中还是在法律规范上都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从人民的发展要求中获得动力。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确处理权力与权利、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既赋予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必要的权力,又注意对权力的行使加以规范、制约和监督,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通过公布法律法规草案和举行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切实做到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使我们制定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

5、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内在要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建立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基础。同时,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又处于深刻变革之中。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国家实行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我们始终坚持维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权威地位,严格依照法定权限、遵循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在制定法律法规的同时,开展对现行法律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以保证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同宪法相抵触,保证行政法规不同法律相抵触,保证地方性法规不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保证法律法规的规定之间衔接协调、不相互矛盾,保障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THE END
1.法律法规概览民商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法律法规概览民商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 民商法:如何规范市场经济活动? 民商法是指民事和商事关系的法律规定,它是国家为了保护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合理权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民商法主要包括合同法、物权law、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在这些领域中,合同的订立、中止和解除规则,以及物权的取得和转让方式,都被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158411.html
2.中国有哪些法律宪法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是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二、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国家的刑罚机关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处罚的法律依据。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种类和适用范围,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三、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包括婚姻法、继承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50332795
3.我要了解法律常识简易指南从合同法到刑法一起搞懂我要了解法律常识简易指南从合同法到刑法一起搞懂 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这不仅是法学专业人士需要掌握的基础,也是每个公民都应了解的重要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这些法律常识。 首先,了解法律基本知识,我们要从宪法开始。这是国家最高的法规,它规定了国家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政府的职能。接着,合同法则https://www.jb9ykztqn.cn/jun-lei-gong-xiao/203426.html
4.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法律常识合同法刑法民法典解读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法律常识合同法刑法民法典解读 法律知识内容大全 1. 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础是什么? 法律体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规范社会关系、保护公民权利,也是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需要建立在坚实的法律知识之上,这包括对宪法、行政法、刑法等各个方面的深入理解。因此,了解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cai-pu/309318.html
5.宪法与民法典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内容范围: 宪法主要关注的是国家基本制度及其运行规则;而 民法人事 立法,则聚焦于个人的财产权利、合同行为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解释角度: 对于同一问题,如私有财产保护,宪法国家可能会从更宏观全局出发来定义它;而 民法人事 立 法则可能会从更加细节化操作性的角度出发。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568.html
6.司法宪法民法刑法都有什么区别1.法律效力:宪法是根本法,是其他法律制定依据,民法、刑法是部门法;2.法的分类:宪法、刑法是公法,民法是私法;3.调整内容:宪法规定公民权利义务、国家机构,刑法规定定罪和处刑,民法调整民事法律关系。轻烟薄雾 2022-07-18 15:38:40相关推荐 会计学就业方向是什么 忘记过去 会计学的就业方向有以下几方面:1、企业财https://edu.iask.sina.com.cn/jy/2xarplhFA3O.html
7.2022年法考(法制史民法宪法刑法)易混点总结.pdf2022年法考(法制史、民法、宪法、刑法)易混点总结.pdf 39页 内容提供方:3 大小:5.76 MB 字数:约4.47千字 发布时间:2022-07-31发布于黑龙江 浏览人气:5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2022年法考(法制史、民法、宪法、刑法)易混点总结.pdf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27/8005031015004123.shtm
8.中国法律在线8. 支持快速索引,快速索引能显著提升查找效率。设置里【正文显示快速索引】用来设置是否显示法条的数字索引。 9. 支持选中法条自动居中,设置里【选中法条自动居中】用来设置是否在选中法条的时候将该法条置于屏幕正中。 10. 支持分别调节【界面字体】和【正文字体】。 https://apps.apple.com/ec/app/%E4%B8%AD%E5%9B%BD%E6%B3%95%E5%BE%8B%E5%9C%A8%E7%BA%BF-%E6%B0%91%E6%B3%95%E5%85%B8%E5%88%91%E6%B3%95%E4%B8%AA%E4%BA%BA%E6%89%80%E5%BE%97%E7%A8%8E%E5%8A%B3%E5%8A%A8%E4%BB%B2%E8%A3%81%E6%8B%9B%E6%A0%87%E4%B8%93%E5%88%A9%E7%BB%B4%E6%9D%83/id1628986806
9.宪法和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的地位一样,没有高低之分。宪法和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的地位一样,没有高低之分。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民法行政法宪法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 举一反三 A县财政部门编制2012年决算草案后,提交A县所在的B市政府财政https://www.shuashuati.com/ti/69df4171a4c347eaa750ec6e85f39589.html?fm=bdbdse6af4b99f99495dce2517aca64a6e7ef
10.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大全总第十七版法律书籍全套民法典宪法刑法法《2024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大全总第十七版法律书籍全套民法典宪法刑法法条劳动合同刑事9787521639766》,作者:2024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大全总第十七版法律书籍全套民法典宪法刑法法条劳动合同刑事9787521639766朱丹颖 著,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11735177019
11.下列法律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A刑法B民法C宪法D全国人民代表下列法律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 ( ) A 刑法 B 民法 C 宪法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优质答案 查看答案近期公考资料 2024广东事业单位考试教材图书 2025版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华图教育在线APP下载(刷题听课尽在掌握) 2025版广东公务员行测申论教材 点击获取【免费网络课程】 华图公职考试助手 扫码添加华图https://shaoguan.huatu.com/tiku/3931064.html
12.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资源与本专业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而著称。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资源与环境法等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并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阅读http://www.peixun5.com/jineng/36277.html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刑法实用版法条法律法规新宪法典小文豪博阅旗舰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民法典 刑法 实用版 法条法律法规 新 中国法制出版社 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加入购物车 https://item.jd.com/10094046017662.html
14.法律硕士联考分析精讲基础解析通关宝典宪法民法刑法法理学法制现货】 厚大法硕 2025法律硕士联考分析精讲基础解析通关宝典宪法+民法+刑法+法理学+ 法制史 丁辉段波周悟阳法硕联考考试分析考点活动价 ¥53 销量 月销0 件 说明 我们只分享商家优惠券领取连接,购物全程在淘宝、天猫担保交易完成,有保障! 声明:此商品数据来源由淘宝官方接口提供,本网站不参与交易,如有疑问请联系https://www.xinxin618.cn/detail/94117780
15.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我们党首先要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集中反映了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性质。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6.法学专业包括哪些课程?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有18门,它们是:法理学、宪法、民法、中国法制史、法理学、宪法、民法、中国法制史、国际法学、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刑事诉讼法学、商事法学、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法律逻辑学、西方法律思想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婚姻家庭法学。 https://www.hbzkw.com/gk/zhuanye/122797.html
17.公基这些知识点一定要会背!(法律篇)首先,我们要了解法律都包含哪些大的模块,包含法理、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典、诉讼法(包含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其他法(环境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等等)。其次,我们要知道哪些是比较重要的法律,通常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典比较重要,然后是诉讼法,紧接着是其他法。最后,对于每个法律当中https://www.gaotu.cn/information/886991/32
18.刑法与宪法的区别尹鸣鹤律师法律短视频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的区别如下: 1、对象不同:宪法是最高法律,是规定国家政治制度和组织原则的法律;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处罚的法律,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法律;民法是规定民事关系和民事权利义务的法律,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2023-05-1728 https://www.110ask.com/video/2856469242271481492.html
19.刑法视野量刑法学网“所谓法秩序的统一性,是指由宪法、刑法、民法等多个法领域构成的法秩序之间互不矛盾,更为准确地说,在这些个别的法领域之间不应作出相互矛盾、冲突的解释。例如,在某一法领域中被认为是合法的行为,在其他的法领域就不能认定为违法而加以禁止,或者不可能出现与之相反的事态。”[1]这也应当是立法者时刻保持的https://liangxing.swupl.edu.cn/xfsy/279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