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读懂法律常识!法律是权利的保障,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法律常识增加你的眼界,提高法律素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一张图读懂法律常识
胎儿的的权利
胎儿的权利
胎儿是不是人
胎儿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
生命始于出生,分娩后才能才能成为法律或者社会意义上的人
我国民法规定:公民从出生到死亡为止,有民事能力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胎儿什么时候可以成为人
公民的民事权利自出生时为准
没有户籍证明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
没有医院证明的参照其他
胎儿的出生我国以独立呼吸说为准即胎儿分娩出时能够独立呼吸
如果离开母体时已经死亡或者离开前已死亡不属于出生
注意:胎儿娩出能够独立呼吸,将其遗弃或者杀害将构成犯罪
对于孕妇的保护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对于胎儿权利的保护
胎儿的健康权
受孕完成后,胎儿可能会伴随母体受损而受到伤害,此时可以针对胎儿受到的损害追加赔偿
胎儿的财产继承权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法定继承办理
胎儿的抚养费赔偿请求权
胎儿在腹中时,其抚养义务人因他人侵权导致死亡或者伤残而丧失劳动能力,会使胎儿出生后丧失本应享受的抚养,侵权人应当对胎儿的损害进行补偿
年龄的红线
年龄的红线法律关于不同年龄人群的规定
民法关于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的规定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可以进行与自己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可以实施纯获利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他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法律后果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通常由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例如:张先生15周岁的儿子自己预定了一台价值10万的汽车,随后4s店找到张先生要求其办理购车贷款手续,张先生同意支付则该行为有效,若张先生不同意则该购买合同无效
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16岁以上的公民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公民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八种犯罪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不能完全控制和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已满12不满14周岁的公民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不满12周岁的公民
完全不能辨认控制自己行为的公民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取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责任年龄的规定
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
劳动法关于童工和未成年工的规定
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童工,除特殊情况外,不能成为劳动主体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在按照国家规定并履行特定程序的前提下,可以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以下三类劳动:超强度体力劳动、高空、井下作业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害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小儿难养
小儿难养监护和监护人的责任
监护
监护的概念
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
监护人
父母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姐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如果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同意
如果上述人员都不在,则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监护人的职责
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教育
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诉讼
监护人除非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不能对被监护人的财产进行处分
监护权的撤销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经有关人员或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资格
1、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将未成年人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的状态,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危险,经教育不改的
3、拒不履行监护职责长达六个月以上,导致未成年人流离失所或者生活无着的
4、有吸毒、赌博、长期酗酒等恶习无法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或者因服刑等原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致使未成年人处于困境或者危险状态的
5、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经公安机关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部门三次以上批评教育拒不改正,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正常生活和学习的
6、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情节恶劣的
7、其他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监护权不同于抚养权
夫妻离异后,父母对于孩子的监护权仍然存在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为离婚而消除
抚养权一般是法院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张,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因素决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
一般情况下2周岁以下的子女随母方生活
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优先考虑丧失生育能力,无子女而对方有其他子女,以及已经长期与其共同生活的一方
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者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法院可以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见。
孩子的事情谁做主
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者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管责任的,可以减轻但是不能免除其侵权责任。
老之将至
老之将至让法律成为“幸福夕阳”的守护神
法律对于老年人违法犯罪的宽宥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70周岁以上的人,依法应当给给予行政拘留的,不执行拘留
刑法规定:对于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是死亡的除外
养老问题的法律规定
婚姻法中: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赡养人应当旅行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应承担赡养义务
养老的保障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儿女履行赡养义务
老人可以申请向法院免除诉讼费用
如果文化程度低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援助,由律师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支持
对老年人财产的保障
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亲属不得干涉,不得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利益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
老年人设立遗嘱时无需通过遗嘱继承人的同意,也不需要或者其他法定继承人的同意。只要遗嘱是老年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就具有法律效力
时效
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法律只保护民事主体在诉讼时效的有效期间内的胜诉权,超过诉讼时效有可能带来败诉的风险。换言之,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持续到一定期间而致使其请求权丧失胜诉权的法律事实,可称为诉讼时效期间,又称为即权利消灭。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止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特殊情形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