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岸的法硕备考,4W字保姆级攻略

恭喜大家发现宝藏法硕备考攻略,只讲干货,全程高能!看到就是赚到!

近几年考研人数在400到500万人之间居高不下,大部分同学在第一步——搜集情报阶段,就已经失败了,看完本篇攻略,你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以下内容皆是法硕备考最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内容完全属实,文中例子都是亲身经历,绝无半点虚假。本规划共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

一、备考思路概述:分别讲解考试内容、如何选老师、选资料,备考重点等等,让你第一步赢在起跑线上;

三、答题技巧:教你掌握背什么?怎么背?学会减负背书。不仅背得准,还记得牢!

四、上岸必看:要想考高分,答题技巧不能少,要想上名校,备考排坑有必要!

前言

成绩展示

随我上岸的同学中,包括西政第一415分、23年北大初试(STL)第二400分、22年北大初试第一(STL)395分、22年北大初试第四(STL)389分、23年北大本部初试第四406分、22年华政法本初试第三381分、22年吉林大学初试第四404分以及吉林大学391分、社科院394分、中国政法大学394分、北师大393分和南京大学392分的同学。除上述同学之外,360分以上的有100多位同学。具体包括北京大学(7名,含1名在职)、清华大学(2名)、中国人民大学(6名)、中国政法大学(5名)、华东政法大学(5名)、吉林大学(9名)、西南政法大学(3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名)、西北政法大学(4名)、复旦大学(6名)、上海交大(1名)、社科院(6名)、北师大(3名)、华南理工大学(2名)、对外经贸大学(3名)、南京大学(4名)、南开大学(3名)、华东师范大学(4名)、中央财经大学(4名)、西南财经大学(5名)、四川大学(1名)等。此外今年新增黑龙江大学(2名)、湖南大学(1名)、暨南大学(2名)、华中科技大学(1名)、大连海事大学(1名)、贵州大学(1名)以及诸多其他学校,在此不再细述。大家可以在我微博或者公众号看成绩反馈。

备考思路概述

(一)法硕考试(专硕)科目组成以及分值分布。

1.政治(100分)

2.外语(100分,大部分同学考英语,而且是英语一)

3.专业基础课(150分,含刑法、民法各75分)

4.专业综合课(150分,含法理学约70分、宪法学约45分、法制史约35分。)

(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课考试的题型分值详解。

1.非法学

(1)专业基础课题型分值分布

<1>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40分

<2>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简答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

<4>法条分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5>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2)专业综合课题型分值分布

<3>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4>材料分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5>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2.法学

<1>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4>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5>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4>分析论述题5题,前4题每题15分,最后一题20分。共80分

(三)根据分值得出的结论。

看完上面的分值分布,根据历年经验,我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同时指出几个重要的备考法则:

1.客观题难度不大。

法硕选择题的难度近几年有所上升,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简单,远比不上法考选择题的难度。同学们只要按照坎哥的规划,认真听课、做题,一张试卷选择题分数只扣10分以内是绝对没问题的。

2.得主观题者得天下。

接着上一点继续,以非法学为例,基础课与综合课两张试卷加起来,客观题(选择题)共120分,主观题共180分。而法学法硕主观题更是达到220分之高。前文也说了,选择题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不是一个拉开差距的地方,主观题才是重点。换言之,法硕考试,得主观题者能得天下。

3.法硕考试靠“背诵”就能解决70%以上的问题。

法硕考试尤其注重记忆与背诵,只靠背诵就能解决大部分的题目,比如:

(1)绝大部分的简答题以及论述题的得分点

(2)大部分的法条分析题

(3)一部分材料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

(4)部分选择题(尤其是综合课)

真正的“主观题”,需要大家动脑子去自己“创造内容”的其实只在案例分析题、材料分析题、论述分析题中有所体现。而我这里说的“创造内容”,其实无非也就是将自己背诵过的内容结合客观知识以及题目材料通过“搜索““整理”“美化”三个步骤形成,难度有限。任何输出也是不可能缺少输入的,尽管法硕考试逐渐灵活,但毋庸置疑,背诵仍然是最重要的任务和法硕考试最大的难关。

老师推荐

(一)专业课老师

1.刑法:

(1)华研于越:于越老师的水平是经过多年检验的,尤其是分则讲解比较到位,不足之处是总则有些部分略显枯燥。在此提一句,下文提到的“华研法硕”和“华图法硕”是一个机构。

2.民法:

(1)华研杨烁:杨烁老师是我非常推荐的一位老师,知识体系与《考试分析》(官方教材)几乎一致,上课节奏流畅,干货满满,尤其是他每节课前的回顾与重复让人非常享受复习知识的快感,不足之处是有些口音(但是我听着很舒服)。

(2)众合岳业鹏:岳业鹏老师给人一种儒雅学者的感觉,非常负责,上课比较有体系,对于案例分析题以及主观题技巧他很有一套,会让人豁然开朗,不足之处同样是课时较长。

3.法理学:

法理学推荐华图杜洪波,杜洪波老师是法考名师,水平很高,口诀有趣。在法硕教学中,尤其是分析题、论述题技巧是他的看家绝活,是所有老师里少数担任过阅卷人的老师,各种写作技巧让人感觉学了感觉很通透。

4.宪法学:

5.法制史:

(1)华研赵逸凡:赵逸凡(安扣)老师特色课程是风火轮,属于快课,能快速多次回顾重要知识点,获得很多同学的好评和热爱。

坎哥推荐搭配:

(2)民法:杨烁、岳业鹏均可。

(3)法理学:建议全程杜洪波。

(4)宪法:马峰,李彬老师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

(5)法制史:法制史这个科目其实背诵和看书更重要,所以老师任选即可。但龚成思老师有个讲历史课的导学部分,对于文科基础较差的同学,我认为很有必要一听。

备注:目前法硕水军比较严重,经常拉踩老师,然后引流去小机构之类的,大家将我推荐的老师作为优先选择,不会踩坑。

(二)公共课老师

1.英语:

(1)英语单词:陈正康(贼逗)、朱伟(恋恋有词很有名)

(2)英语阅读:唐迟、颉(xie)斌斌(二选一,风格相差很大)

(3)英语语法:田静、刘晓燕

(4)英语小三门(新题型、翻译、完型):刘晓燕、宋逸轩、田静

(5)英语作文:石雷鹏、潘赟(yun)、刘晓燕

2.政治:

(1)徐涛,精讲(强化课)建议听徐涛。我个人比较喜欢徐涛的讲课模式。

(3)肖秀荣,肖老模拟题押题厉害,肖4、肖8属于必买品,肖秀荣在考研政治的地位举足轻重。

(三)额外说明

1.上述老师,坎哥都是从业较久且比较出名,经过考验的老师。坎哥不排除有些更适合各位,但是争议较大、新入行的老师。

3.关于专业课课程,由于众合免费了,其他机构为了竞争,所以现在大部分专业课课程在B站都是免费观看的。关于公共课课程(英语、政治),在B站也有部分免费的课,资源的话微博上也到处都是,还有拼XX。关于政治、英语各个老师的特色和食用方法,坎哥会在后面具体说明。

资料推荐

(一)专业课资料推荐,具体使用方法后文细说。

1.高教版《考试分析》

官方教材,大概10月才会出新版,几乎所有简答题、论述题内容都会出自分析,非常重要的资料,属于必买。

2.老师的配套讲义

跟哪个老师就用哪个老师的讲义,上述老师的讲义几乎都完全够用。最好是一本讲义从头用到尾,切忌资料反复更换,属于必买。如果是跟众合的老师,如果跟车润海,就买《众合一本通》,如果是跟文运的李彬,就用《考点详解》,如果跟华研的老师,如于越,就用华图的精讲资料《教材全解读一本全》。

3.历年真题

真题是必须反复做的,属于必买。但是目前法硕真题也有很多,质量参差不齐,这里推荐四套真题给大家,最后会给一个推荐搭配方案。

(1)众合《真题解读》和华研《法律硕士章节真题》:分章节的真题,适合前期学习搭配着用。成

(2)华成《年份真题》。后期用来模拟和巩固。

(3)坎哥推荐搭配:众合、华研真题一整套+华成《年份真题》两套。第一轮做众合、华研的章节真题。华成《年份真题》可以拿来做第二遍第三遍,解析以华图、众合为主。

(二)专业课资料不推荐清单。

除了上述资料外,前期不推荐大家再买过多的资料。但是每年总有很多同学头铁,前期买一堆资料,要么没用过,要么用不上,要么用了发现没用。所以我针对一些资料进行单独说明为什么今年不用买。

1.绿皮书(《考试指南》+《配套练习》+《标准化题库》)。

不推荐理由:适得其反

《考试指南》据说是以前的官方教材,现在已经不是了,所以已经没用了。越看分越低。有不少经验贴会推荐《配套练习》和《标准化题库》,实际上这2个模拟题质量很差,答案错误也多,完全没必要做,越做分越低。

2.文运《基础配套练习》

3.各种带背资料以及主观题资料。

不推荐理由:抱紧《考试分析》

(1)法硕背诵资料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而我们至始至终只需要一本《考试分析》以及严格按照《考试分析》编写的资料。近些年法硕考试越来越偏,备考更加注重全面。而很多主观题资料都会犯下一些严重的错误。例如:

<1>仅仅列了部分重点题目。近几年经常考非重点题目,反押题趋势明显。

<2>随意更改删减《考试分析》表述。标准答案是按照《考试分析》来的,这样会扣分。

<3>缺题、漏题。很多资料会漏题,很多考生背《考试分析》也会漏题,因为对《考试分析》和考点把握不熟。比如很多资料刑法分则就会漏掉某些罪名的行为方式(已经连续考了2年)。很多资料也会漏简答题,比如21、22、23年法制史“贿选宪法””宋朝监察制度““唐朝保辜制度”,这些题目比较偏,而很多资料编写者根本不知道这是主观题考点,没有编写上去。根据子坎法硕记忆卡小程序的卡包统计:简答题考点总共有近1300道,加上拓展的法条分析题和论述语料,合计共有近1600道简答题的量。而很多资料都是600题,800题。看上去内容不多,比较好背,实际上上了考场看到题目一问三不知。

总之,大家背书一定要以《考试分析》的内容为主,其他背诵资料可以为辅,目前法硕除了华研、众合、文运,其他机构的资料建议别买,这三个机构是做的最好的了。

(三)公共课资料推荐。(简要)

1.英语。具体使用方法后文细说

(1)单词书(可以只用App背)

<2>红宝书。比较厚,词比较多,背着比较枯燥,但是简单粗暴。

<3>陈正康带你记母词。陈正康上课废话没朱伟多,而且更搞笑,大家也可以前期跟陈正康。

(2)真题书

考研英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真题属于必买。这里只推荐2本主流真题书。

<1>《考研真相》。适合基础差点的同学,基本都是打包卖的,一起买就可以了,应该是从01或者02年开始的,近20年真题。

<3>随便2套便宜的英语一试卷

我们买上面《考研真相》和《黄皮书》都是为了看解析,但是真题一般要做2-3遍才行,所以我们还需要2套便宜的题备用。

(3)其他资料

<1>其他资料都不是必备,如唐迟《阅读的逻辑》,石雷鹏《写作的思维》都可以通过看视频来学习,书并不是必备的,但是也有一定价值。

<3>外刊书籍。基本用不上,吃透真题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已经很难了,外刊的话可以通过App和公众号、B站学习,也没必要买书。

2.政治。具体使用方法后文细说

(1)精讲书。

跟徐涛的用《核心考案》,跟腿姐用《考点清单》。关于肖秀荣《精讲精练》我其实不建议买,我当时买了基本就没看,一个是排版不适应,另外一个是我认为听谁的课,用谁的资料,不然不匹配,学着也效率反而低。

(2)冲刺书。

跟前面一样的,跟徐涛的用《冲刺背诵笔记》,跟腿姐用《冲刺背诵手册》。还有肖秀荣《考研政治背诵手册》这类书虽然叫冲刺背诵,但我们也是客观记忆为主,后面也会提到,这2本书大概8月-9月出版。

(3)模拟题

<1>肖4、肖8(必买)。肖4、肖8地位举足轻重,基本上后期都是考模拟题找题感,迅速提分。肖八通常11月出,肖四会在12月出。肖4主要是背诵分析题,但选择题的价值也很大,很多题目会在当年真题中反应。

<2>其他老师的模拟题,稳定性和命中率平均都不如肖4肖8好,作为拓展拔高资料可以选择行购买。

<3>肖1000(选做)。肖1000其实价值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巩固夯实基础还是有一定作用,很多app上也会有肖1000的题可以刷,感觉比实体书来的方便。

(四)实用app推荐。

1.墨墨背单词和不背单词。

这是我认为比较好用的2个背单词app了。有助记功能,词库也比较丰富,记忆模式也较为合理。

2.Anki。

这是许多人用的记忆神器,科学规划复习,达到记忆事半功倍的效果,特点是什么都可以背,可以背单词、背政治、刷肖1000,关键的是可以用来背法硕题目,也能够通过付费使用别人制作的背诵卡包,缺点是新版本限制变多,兼容性变差,IOS体验感不佳。

3.子坎法硕记忆卡小程序。

在记忆曲线基础上根据诸多学生意见反馈增加许多功能,主要以法硕背诵内容为主,大家还请自行了解。

4.竹马app。

这个是众合开发的App,主要是做真题以及真题的讲解,都是免费的。有错题本功能,也可以做笔记,总体来说是我用过的真题app里非常良心的一款了,缺点是题目更新慢了一些,且章节分布有些错误。

5.番茄ToDo

6.百度网盘

虽然百度网盘缺点也很多,各种会员收费和限速(现在改善一些了),但是我们确实不能没有它。毕竟很多资源都是需要百度网盘才能获取的,就不多介绍了。

7.Wpsoffice

8.Bilibili

这个年头了,应该不会没有人不知道B站了吧,以防万一,我还是放上来,因为可能有部分在职年龄较大的同学。这个是一个视频app,属于娱乐app,但是其学习性也很强,其中大部分考研的资源都可以在b站找到。

9.新浪微博

根据近些年对大部分同学的观察和自身经历,我将考研分为了两个大阶段和五个小阶段,两个大阶段分别是【基础阶段】【背诵阶段】。五个小阶段,分别是【预备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其中前2个小阶段组成了基础阶段,后3个小阶段组成了背诵阶段。

(一)【预备阶段】,指最初备考的1-2个月。

为何叫预备阶段?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在这个阶段对于考研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还没下决心。在此阶段,首先我们需要的是要让学习和坚持成为习惯,试着一点一点努力,增加自己的”沉没成本“,从而夯实自己考研的决心。

1.备考思路:

(1)英语。

英语此阶段只有一个任务——背单词

英语是考研的第一道难关,而这个阶段的同学们大部分英语并不是很好,搞不定英语,一切都是免谈,如果第一个挑战都完成不了就果断放弃,及时止损吧。这不仅是预备,更是一次“入学检测”。无论你备考哪个方向,都要考英语,所以头一个月,我们首先就应当搞定英语。

(2)专业课。

专业课此阶段也只有一个任务——刑法民法第一轮

<1>刑法和民法这两科离我们生活比较近,相对简单和有趣,更能被初学者接受。一开始就学习理论法会大大增加半途放弃的风险。

2.备考细节:

英语

(2)【真题阅读】第一轮真题,预估用时50天左右,大概持续到预备阶段结束,第一阶段初期结束第一轮,留2-3年用作模拟。

英语真题在这个阶段,每天练1-2篇就足够了,建议尽量2篇,并且只需要练习阅读题,其他题型暂时可以不管,因为阅读是最关键的,也是分值最高的题型,我们需要先拿下它。这个阶段大家会有两点备考误区:

此阶段真题阅读大概不到一小时完成一篇,具体操作步骤是:

<2>打开解析(《考研真相》或《黄皮书》)核对答案并且看题目解析,对的题目也要看自己是否只是运气好蒙对了但思路不对。

<4>打开唐迟对应年份的"阅读讲解课"(新东方版本)或者颉斌斌的”逐年刷题精讲课“听。注意这类课程是必听的。还有一类课程是技巧汇总串讲课,这类课程是后期选听的,大家别搞错了。这里再单独说一下唐迟,唐迟最新的历年真题课程是《阅读的逻辑》的配套课,但是只有10年以后的,10年以前的又在所谓的“刷题班”里,现在的课程体系比较乱,也不好找。以前在新东方录的课是最全的,我是更推荐的,但是已经绝版了,B站也没找到完整的,所以我花了不少功夫收集到了,最后给大家的礼包里会有。

(3)【坎式英语速读法】

<5>那”坎式速读法“具体怎么操作呢?

①第一步:我们首先需要一个【改进版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表格】,长下面这样。我搜集好了,在大礼包里会有。

②第二步:按照计划填写日期和练习内容,它就会变成这样:

③第三步:按照计划复习:

看下图,左边蓝色圈的那一列数字12345是按照日期排序的,我们把它称为”序号X“。例如“序号1”就代表1月1日的学习内容“2001年Text1”。再对应过来,红色的圈,发现是”-“,代表我们无需复习,仅需要把当天做的那篇阅读学懂、撸顺【按前文(2)真题阅读的步骤来精读】。

视线放到第二行,这时候我们右边出现了一个序号1(绿色圈),代表我们在当日不仅需要把当天学习内容"2001年Text2"学懂、撸顺,还需要复习序号1对应的内容,也就是复习回顾”2001年Text1“。我们继续看其他绿色圈的序号1,代表我们需要在1月2日、1月3日、1月5日、1月8日等日子来复习”2001年Text1“。

④第四步:将其做成计划表。

将其转换为计划表格就如下图1,蓝色字体代表“精读”,黑色字体代表“复习速览”

<1>两日循环复习法。即复习今天和昨天的内容。比如第一天早上做完2010年的1-2篇阅读,当晚复习一遍2010(1-2);第二天早上做完2010年的3-4篇阅读,当晚复习一遍2010(1-2-3-4);第三天做完2011年1-2篇,当晚复习2011(1-2)和2010(3-4);以此类推。

专业课。

(1)【坎式错位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前文提到,大部分同学在打基础的时候,都会犯不该犯的错,从而产生了“事倍功半”的效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我将结合记忆曲线加上简单的例子给大家进行说明。如下图1,我们如果按照科学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重复复习的话,遗忘曲线会越来越平缓,当我们在N次复习以后,遗忘曲线就会如图中红线变得非常平缓,代表我们遗忘一件事的速度将越来越缓慢。

(2)【坎式错位学习法的计划展示】

(3)【坎式错位学习法的计划定制细节】

根据坎哥和部分学员的统计,相同的知识,我们听课(1.5倍速)、看书、做真题的用时比大约是6:3:1。也就是说我们第一天听课3小时,第二天看相同部分的辅导书就会花费1.5小时,第四天做题大概就会花费半小时,这样的配比是我在前期比较推荐的方案。

需要说明的有以下几点:

<1>导学课用听吗?

听导学课除非你真的开始特别特别早,否则都没必要听。精讲课也讲得很清楚,导学课有些鸡肋。但法制史的可以听听龚成思的导学课,后面会细讲。

<2>这里的看书为什么这个阶段不看《考试分析》呢?之前不是一直强调分析是王道吗?

这里要求大家看对应老师的配套讲义。如《众合一本通》《华图教材全解读一本全》《文运考点详解》。没错,分析确实是官方教材,但是分析是用于后期背诵的,而不是用于基础学习的。我们目前阶段打基础,目的是为了解决“客观题”,也就是选择题。而《考试分析》不仅文字表述晦涩,排版较差,知识点也不够全面和细致(超纲知识如《立法法》就没有),具体的案例也几乎没有,非常不适合用于前期学习。相较于《考试分析》而言,各个老师的讲义会更加适读,且案例丰富,各种表格、总结、技巧会让大家学习更加轻松,更容易理解。

<3>专业课需要做笔记吗?

总结

(二)【第一阶段】,大概花费60-90天。

英语阅读真题继续做。

专业课为背诵打好基础。

一个任务——继续阅读

经过2个月的预备学习,英语真题我们可能错误率还挺高。但没关系,每天1-2篇阅读精读,搭配阅读技巧课以及速览复习按部就班进行就可以。英语基本上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接下来keepgoing就行了。如果完成了第一轮英语真题,我们就可以马上开始第二轮真题,第二轮真题速度是很快的,很多地方也不需要再看解析和视频,因此每天最多可以做一年的真题,至少也要保证不低于2篇。

一个任务——完成基础学习

专业课我们民刑过完了一轮,大部分同学会按照之前的方法接着把综合课过完一轮,但是坎哥要说NO!!!刑法第一章最后一次复习的日期距离现在已经有接近一个月了,其实对于第一次学习的我们而言已经忘记了很多知识了!此时我们的最优选择不是去学习法综,而是赶紧再把刑法、民法巩固一轮,这样我们对于刑法民法的掌握程度和熟练度会大幅提升。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去复习呢?是听课,看书还是做题呢?坎哥这里推荐大家以看书为主,看不懂的地方,或者觉得很难的地方再去听听课,快速复习一轮,原因如下:

<2>相较于听课和真题,精讲书中的知识更加的全面,案例更加丰富,体系也更完整。(上课、真题重心都是在重点知识)

<3>上课时,老师会讲错,会口误,会漏知识点,但是书籍经过反复、多年的勘误校对,错误会比讲课时少一些。

<4>上课更容易走神,看书往往会令人更加专注,学习效率更高,具体原因后面涉及脑科学部分理论会补充。

<1>法硕难度日益增加,原有课程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不足以支撑同学考取较高的分数

<3>对法考内容进行学习对于提示法学素养以及复试都是有好处的。

专业课

上面其实已经说得很详细了,这里补充2点细节:

1.第二轮看书的时候可以勾画一些重点,即你第二轮复习书的时候,仍然觉得晦涩难懂的部分。看不懂的地方听课,可以补充一些笔记,切忌过多。

3.如果你觉得这样学下来之后,效果仍然一般,自己对于知识掌握还是不够,在7月之前的话,可以再做一轮法硕真题。

其他

这里有2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需要和大家特别说明:

1.第一是练字,目的是练习写字的工整度与速度。文科考试,书写问题体现在四张试卷、二十多道主观题上,至少会拉开15分以上的差距,性价比极高。字帖有很多,练字方法这里我不赘述,我只强调练字的重要性,如果你一项下面这个字帖可以边练字边背诵口诀,加强口诀与题目的对应关系。

经过前面几个月的高效学习,我们进入到第二阶段,会遇到了法硕备考最大的难关——背诵。法硕需要背诵的内容比你们想象中还要多,很容易让同学们产生焦虑、自我怀疑的情绪,从而陷入进退两难的矛盾境地。但是大家千万不要畏难,跟着坎哥上大岸,找对背诵方法是决定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接下来我会先用大篇幅讲解法硕背诵的方方面面,先为大家奠定理论基础,再开始备考计划详解。

法硕背诵基础方法论

法硕背诵困扰了许多同学,但究其本质只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即可,接下来我就会从背什么和怎么背两方面展开。

(一)背什么?

1.参考资料

只认高教版《考试分析》,其他资料只能作为备选,并且严格按照分析编写的资料才可以纳入备选范围,很多资料宣传是按照分析,但实际上很多地方与分析是不一样的,且更新滞后、错误频出,所以坎哥这里还是建议大家背诵以《考试分析》为主。毕竟80%以上的题目(20%左右超纲)答案都是分析原文,且阅卷以分析答案为评分标准。就简答题踩分点而言哪怕其他书籍、老师的表述再精美,只要和分析不一样,也很难拿到分,这点大家一定要明确这一点。

2.背诵思路概述

猪都知道要背《考试分析》,但《考试分析》非常厚,排版也乱,究竟要背哪些内容呢?

(1)首先要明确背诵范围。

要背诵的内容肯定不是《考试分析》全文,《考试分析》全文是不可能背下来的,也不需要全背。分析全背是最稳妥,但是也是最不现实最傻的。厉害的人是只背分析中最关键的10%,较熟悉内容达到40%,剩下50%虽然模糊,但如果考到也能靠背下的50%内容拿下它90%的分。研究《考试分析》本身是一个难点,尤其是近些年部分考题灵活起来,也偏起来了,简单的题目提取方法已经不足以应试,下面我会举例一些《考试分析》中常见的题目形式,并且把重排版和转化为单独题目的形式也给大家参考一下,这样看着会更加清楚。

<1>最常见的,工整、写有序号的题目。绿色是概念,蓝色为关键字,橙色为补充语句(后面会解释)。

<2>容易漏掉的大框架题目:像下面这道题“刑法的基本原则”。因为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容都可以单独出题,所以同学们大多会忽略他们三个大原则还能组成一道题,这类大框架题目,历年真题中也考过的。同理的还有横跨3页的民法的基本原则等题目。所以,除了分析以外,还需要一套比较好的辅助背诵的书,既以分析原文为标准,又能让你参考哪里可能会出题的书。

<3>是没有序号,但是有逻辑的题目。

<4>没用序号,而是用逻辑词(如首先、其次)或者分号隔开,为了方便记忆我将其转化为序号大家再看看。

<5>关键词单独列出来的题目,多见于法综。具体答题的时候格式需要转化

<6>隐藏较深的一类题目,没有逻辑词,仅内容内在逻辑。以下为历年真题考察过的内容。

题目一:

题目二:

<7>补充题目。这类题目分析没有放在一起的答案,属于半超纲题,往往需要自己整理补充,具体内容散落于分析各章,需要根据客观结合主观背诵内容答题,考察比较灵活。法制史、宪法皆有过类似考察,而且目前已经成为了简答考察的趋势。例如:

(1)【刑法】纯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2021简答,涉及纯正不作为犯的概念以及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两道题)

(2)【民法】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连带责任的适用情形(2021简答,分析原本有这道题,当年把它删了却又考了,所以需要大家依靠日常积累自行整理。)

(3)【法制史】简述中国古代法典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例》篇章体例的发展演变。(2015简答,涉及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篇章体例)

(4)【宪法】简述现行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2020简答,涉及1999和2004宪法修正案以及中国的所有制形式一题)

分析论述题中,这种需要前后联系并自己补充的题目占比更是近乎90%。坎哥会给大家每一科补充一些容易考察前后联系题,但这些题目很难预测,也没有办法穷尽,还是比较考验大家平日里的积累和体系背诵方法(后面会讲),以下举一些法制史的例子给大家看看,希望给大家带来启发。

(2)其次需要知道评分标准。

<1>我们需要严格背诵的,只有关键词和关键句【大部分情况下为题目分点的开头第一句,内容较少】,这部分如果有较多不一致的地方是容易扣分的,但如果把这一部分写出来了,我们至少能拿到一半的分数。背诵的原则是,关键词越短越需要精确,关键词超过10个字基本上属于关键句,就不必那么精确了,比下面提到的概念和补充语句更精确一些即可。

<2>每道题都会有一段话用作开头和过渡,我们称之为”概念“,概念有时候会占2分,概念一般较长,我们只需要背个大概就行。

<3>除了关键词、概念以外还需要背的内容,我称之为”补充语句“【大部分情况下为题目分点的第二句,内容较多】,”补充语句“我们也只需要背个大概就行,阅卷松的地方哪怕补充语句和分析内容完全不一样,但是放在此处合理,也不会扣分。如果遇到关键句较长的题目,字数已经很多了,我们只需要背关键句即可,关键句后的补充语句我们可以放弃,答题也不用写上去。

(3)最后要小心,并不是所有题目都是同等重要的,题目可以简单分为边缘题(一星题)、普通题(二星题)和重点题(三星题)。题目重要程度的区分涉及经验、感觉、玄学等多种因素,其中常见的能普遍适用的因素包括:

<1>内容的长度。内容太多,如果超过7个点,是不太容易出题的。内容太少,如只有2个点,也是不太容易出题的。这类题目相对于同等条件的其他题目,就没那么重要。

<2>所在章节以及知识点本身重要程度。是否是重点章节以及知识点本身重要程度这个就需要大家有一定的经验才行了,通常我们能通过前期跟随老师进行基础学习来形成自己的认知。重者恒重,重要的章节或者题目会反复考,例如法理学的”12章法治“”13章法与社会“一直是论述题重灾区,法制史清末民初近15年考了12次,必然就是重点章节。

<3>是否是新修或热点。《考试分析》每年都会修改一部分内容,而这一部分被修改的内容大概率会在近3年内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考察。相较于新修内容,热点问题在法硕考试中体现反而没那么明显,考察热点的题目屈指可数,印象较深的一次就是18年法学民法论述题有关绿色原则,但在其退热以后21年又再次考察该考点,也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4>在《考试分析》中的排版。在《考试分析》中排版整齐的,容易被考察。排版较乱的,或者是知识没有分点的,考察概率会小一些。

<5>题目难易程度。太简单的题,大家都会的,就没有必要考察了,几率相对较低。

<6>题型。一般而言,许多同学会认为分类的题以往考察较少,所以重要程度会低一些,合同分则涉及效力(权利义务)的题考察较少,重要程度会低一些。

<8>除开这些因素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题目重要程度。这也是许多同学包括老师也会经常误判的原因。

我介绍了这么多因素,你以为我想教会你偷懒的技巧,其实不是,我是想教会你“放弃”。作为一个普通一战学生,不要以为看了几篇攻略,学了点基础知识,就能揣测出题人的心思,以上的因素和技巧仅仅是一个概率问题,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论。你是把握不住命题规律的,就像股票里的散户也把握不住明天究竟是涨还是跌,我们只能通过一系列分析来推测一个概率,但没有谁能保证某一道题究竟会不会考。

事实上,前面提到的考察概率较低的题型全部都考过了,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所以,法硕千万不要拿猜题经验当成真理,有些机构经常说这个不用背,那个不重要,还有一些老师说这个不会考,那个不会考,这些不用背,结果全考了。这是真实发生的,具体机构和一些老师的名字我也不点出来了,都是挺有名的,都在我前面的推荐名单里。我这里不是指责老师,而是要告诉大家,我和老师们从事法硕这么多年,对于考题尚且把握不住,你凭啥可以断言一道题一定不会考呢?结论就是只要是一道题,就都要准备。一定要做到全面准备,尽量不要放弃任何一道题,否则不知道哪一年你就会栽跟头。正如坎哥我,每年也会给同学们画一些重点,作为当年的押题。21、22、23年基本上都押中了70%以上,23年更是命中90%以上,但是24年出题难度加大,将五年内考的真题又反复考,又是前后结合题目考察,导致命中率直线下滑。如图:

尽管24年考察较难,但是在我们全程督学规划的同学,由于一直听从“全面准备”原则,所以考完后大部分仍然感觉良好。往往部分想走捷径的同学,最后哀嚎一片,后悔万分。

(二)怎么背?

1.初步减负

(1)减负思路:其实初步减负的思路非常简单,就是重点题目重点背,普通题目普通背,边缘题目边缘背。

首先对于题目标星是一个主观的技术活儿,算上我自己考试那年,我标星标了6年(每年都有修改变动),每年几乎二、三星题都会占据试卷里80%以上的主观题目,23年更是仅三星题目就占据75%以上的题目,24年考察很偏的情况下,2-3星题也占有75%以上的比例。能有这么好的命中率其实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我很厉害,而是出题人为了筛选,每年基本上固定会出50%左右的重点题目,30%左右的普通题目以及20%左右的边缘题目。在政治英语能有60+的情况下,这50%的重点题目应当是大部分人都会的,没有区分度;30%的普通题目是决定你能否上国家线的题,有一定区分度;剩余20%左右的边缘题目用来区分出”优生“和”普通学生“的,这一部分题目是决定你能不能上360,370,能不能上名校的。

因此一些目标较低的考生所说的考试经验或多或少也会存在一些主观问题,比如”法硕太偏了“”狗都不考“之类的,其实这些题就不是来区分你们的,是给准备更全面的、目标更高的同学准备的。坎哥给法硕背诵总结了以下原则,我称之为“四先原则”,请大家牢记:

四先原则:先记住关键,再熟悉后面;先抓住重点,再搞定边角;先保证背完,再逐步背好;先记住口诀,才不会费脑。

<1>先记住关键,再熟悉后面。:先记最关键的踩分点,其他的浏览记忆即可。踩分点可以参考简化版,往往是每个点的第一句。如果第一句很长,那么也不需要精确背诵,背个大概即可。切勿把一道题里的所有题目都一字不拉的背。

<2>先抓住重点,再搞定边角:优先集中背诵2-3星的题目,1星的题目先浏览,简单记忆即可。切勿在前期把所有题目都一视同仁的背。

<4>先记住口诀,才不会费脑:学长是一个背诵口诀推崇者,也是音画口诀体系记忆法的创建者。我建议大家在7月以后准备正式背诵之前,最好就应先把口诀记住,把口诀对应的题目记住,把口诀还原的内容大概记住,这样后面背诵简直不要太快,太快乐。即大家在前期学习的时候就应当口诀先背了,打好基础。口诀可以用下面提到的提纲或者字帖去背诵,也可以直接先用卡包背诵口诀。

(2)题量统计:

(3)其他细节减负:

刑法分则减负。刑法分则比较特殊,我先单独拎出来说明,建议大家统一标准。

<1>法条分析题:

<2>罪名对比题:24法硕刚考的刑法简答就是罪名对比题,之前已经很久没考过了,这类题目有固定套路。只要背好了四要件基本上都能答上这类题目,所以只需要浏览记忆即可,稍微留意下有些特殊的点就行。我这里简单讲一讲罪名对比题的套路:第一步是先写出2个罪的概念;第二步是将两个罪名的四要件进行对比;第三步是考虑有没有其他特殊方面的不同。这里总结一下所有的题中的不同点,见下图。我们只需要在对比完四要件后分别对比下2罪剩下的11个点,有差异就写上,无差异就不管,如此方能确保本题的万无一失,所以整个题型,大家只需要背下面图1就行。图2是示例,犯罪情节不同实际上就是图1中成立犯罪的标准不同。

<3>四要件题目:四要件《考试分析》没有统一的答案,里面很多短语叫法差不多都有分,比如“经济秩序""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秩序""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制度"都差不多一个意思,类似的还有”税收管理制度“”税收征管制度“”税收管理秩序“”税收征收秩序“等等,千万千万不要刻意区分。我制作四要件的参考资料是,概念用《考试分析》,四要件则参考刑法传统学派泰斗高铭暄的《刑法学》本科教材红皮书。(因为考试分析的观点也几乎是全部采用的传统学说)

①概念减负:一般而言概念和客观方面,无须区分的特别明确,大部分概念其实就等于客观方面中添加一些主体、主观方面的要素,背多了之后就会有感觉的,简单改造一下即可,千万不用刻意区分,甚至写成一样的都可以。

②犯罪主体减负:犯罪主体要么是一般主体,要么就是特殊主体,一般主体我们仅需留意一下哪些是单位犯罪即可,特殊主体才是我们需要背的。把握住背少不背多,只背特殊的核心思路,四要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是卡包中关于犯罪主体我的一些总结:

③主观方面减负:同理,对于主观方面,大部分都是故意,我们只需要背过失以及一些特殊目的、动机即可。下面是关于主观方面我的一些总结:

危害国家安全罪这一章,客体都可以写上国家安全。

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章,客体都可以写上公共安全。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这一章,像里面一些罪名的客体,无非就是将章节共同犯罪客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结合了具体罪名转化而成。大部分罪名都可以转化为国家对XXXX的管理制度或秩序。例如: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国家对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口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关税征管制度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正常管理秩序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这一章。客体都是具体的人身、民主权利,都很简单,一看就会,如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生命权、性自由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民主权利等。

侵犯财产罪这一章。客体基本都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大部分是“社会制度”或者“社会秩序”以及“社会风尚”

贪污贿赂罪。基本都是围绕公有、私有财产所有权和职务行为廉洁性。

渎职罪基本。基本都是不同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抛开一些共性的东西,我们背诵犯罪客体,其实只需要留意一些复杂客体或者一些比较特殊的表述即可,这些内容具体等大家背诵的时候就知道了,其实真的不难!只要我们不抠字眼,一切都很简单!唯一难背的就是客观方面和概念,客观方面是真的需要大家去背的。

⑤概念减负:概念实际上和客观方面是一个东西,客观方面换一种说法就可以转化为概念,甚至完全一样都可以,老师不会要求太高的。这里给大家一个转化公式:特殊主体+特殊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客体=概念。什么意思呢?大家看图就能理解:

关于概念当然也没必要完全按照公式这么死板,如果不是特殊主体,主观方面没有特殊目的就可以省略,最后侵犯xxxx客体这句话也是可以省略的,甚至大家进行一些句式改写也是可以的,只要四要件背下来了,概念随意发挥不离谱就行。

以上总结,回复“刑法总结”即可获取电子版。

2.进阶减负

(1)背诵方法介绍:

<1>硬啃分析法(滚动式背诵法)

也叫轮背,顾名思义,不用任何技巧,硬啃分析。即背诵分析从头到尾,连续几轮,直到上考场,每年使用此方法背诵分析的不在少数,并且有些攻略也会推荐此种方法。此种方法仅适用于极少部分人,这里坎哥对于此方法的态度是不推荐,但此方法也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后面坎哥会讲。

<2>艾宾浩斯记忆法(优化后)

具体实操:

注意刑法分则不要背诵《考试分析》,背诵老师的讲义或者专门背诵的书或者坎哥的卡包就行。我给大家一个参考背诵量:四要件题数量每天大概应是普通简答题的2倍左右。法条分析题、罪名对比题由于大部分只需要浏览记忆,所以大概一天能背诵普通简答题的2.5-3倍左右。如果达不到,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我上面提到的减负技巧,可以再看一看,并熟练运用。

<3>记忆曲线背诵(子坎法硕记忆卡小程序、Anki)

具体操作:

初次背诵,如果你听了我的话,前期已经像背单词一样,把口诀和题目的对应关系背熟了,开始背诵的时候不但非常快,而且非常快乐。

这里坎哥拿已经做好的法硕卡片举例,在初次背诵时我们只背诵【简化版】部分,因为前面提到初次背诵,我们只需要记忆关键词即可,而【简化版】可以作为踩分点的参考。【完整答案】中补充语句太多,导致重点不突出,直接背全部会导致背诵压力倍增,影响整体背诵进度,完整答案浏览即可。

3.口诀以及其他技巧减负

同学们称我为“法硕口诀天花板”,天花板不敢当,但口诀确实算是我的一个特色吧。我开始编口诀的时候,在法硕这一块,很少有老师推崇口诀。包括以口诀出名的马峰,也都仅是客观知识编口诀,主观题利用口诀背诵的潮流还没有被掀起,甚至有部分老师当时存在偏见,以口诀为耻,认为是不务正业。但是就在我宣传口诀背诵的第二年,也就是从21年开始,很多机构的老师以及一些大V博主,很多攻略贴都开始推荐各种口诀,甚至包括之前反感口诀的某些老师也开始真香了,我想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口诀是真的好用,同学们经过实践检验以后,发现此减负方法之妙处,从而得以口口相传,导致许多老师和学长学姐也开始推广口诀。

<1>口诀的本质是什么?

口诀的本质,我认为就是简化记忆内容。将一大段话,浓缩成几个字。比如一道题“常见的川菜套餐包括?”让你记四个菜,麻婆豆腐+凉拌鸡+鱼香肉丝+糖醋排骨。每个菜取一个字出来,就变成了“婆凉鱼糖(婆娘的鱼塘)”,瞬间就好记多了。

<2>口诀的弊端

面对口诀记忆的质疑,往往有以下几点:

①口诀也是需要还原的,这个不需要费脑子吗?

②还原的时候不会搞混吗?

不少同学都会有这个疑虑,不过口诀足够熟练以后这个确实是很难搞混的。因为法硕大部分科目、章节、题目之间的区分度还是很明显的。就像是上面的口诀“婆凉鱼糖”,大家通过重复以后,就很难再搞混了,这个不是难点。哪怕不重复,其实在还原的时候同学们心里都会限定一个大致的范围。比如“麻”字,我们只会想到这是一道菜,而不会往“麻烦”“我麻了”“麻药”这一类词语想。对于一些易混的,如“麻辣牛肉”这类词语,由于我们基本背书没遇到过,所以混掉的概率非常小,很容易就排除了,大概选择的内心图示就如下图这样,麻婆豆腐会占据一大块空间,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并且前面说过法硕部分科目、章节、题目之间的区分度很明显,不会像我们上面的例子全是菜,往往题目会问你“健身器材套装包括?”“日用品套装包括?”“化妆品套装包括?”“毒品套餐包括?”。如果在“毒品套餐”这道题里出现一个“麻”,那大家也肯定不会往“麻婆豆腐”想,只会往“da麻”或者“麻药”去想。

③有些口诀也是需要单独记忆的,不是也很费脑吗?

口诀确实需要单独记忆,的确也费脑,我们相当于是备考过程里会多记1000个左右口诀。但是抛开收益谈付出就是耍流氓。法硕一道题的关键词字数少说也有几十个,关键句多则上百,而我们现在仅需要每道题记忆短短4、5个字的口诀即可。哪怕还原确实也会增加一部分记忆负担,但整体而言,减负的力度还是至少能达到50%以上。我无法将还原口诀这部分消耗的脑力进行量化,但结合自身法硕、法考的背诵经历,以及学员的反馈:在多次重复记忆后,不用口诀背诵的题目相较于用口诀背诵的题目从各方面比都是不如的。不用口诀背诵的题目会回忆更难,会漏点、卡顿,会更加不抗遗忘。

④口诀多了,口诀之间不会搞混吗?

我们前面说过,口诀还原的时候很难搞混,还原不是难点,但是口诀多了口诀之间容易搞混,这个确实是口诀的一个不足之处。就像英语单词一样,adapt,adopt,adept这三个也容易搞混,只是说口诀是中文的组合,相似的较少,而且也只有1000个,尚不足以像英文单词一样易混词那么多。这个不足之处是有方法解决的。首先是反复,足够多的重复就不会混了。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来加深与题目之间的关联,再具体一点,如下图,中国法制历史的优秀传统,口诀是配合玩关公,就可以建立题目与口诀的联系,每次背的时候想一想“拜关公是传统”。这样可以起到提示作用,顺便也可以和其他题目区分,避免搞混,这一步还是很重要的。

最容易搞混的题目反而是靠的比较近的题目,同学们对于口诀是有一个范围概念的,很难把刑法的口诀搞混为法综的口诀。所以我上面所提到的一卡多题“体系包”,以及结合《考试分析》和纸质资料背诵的方法,加强体系感、画面感,增强题目区分能力,也能很好的解决题目、口诀搞混的问题。

其实《考试分析》中本身很多题目就容易混,善用口诀反而是能有助于区分题目的。实不相瞒,我当初背诵民法分论以前一直用的是艾宾浩斯,并且没有编任何口诀。直到我背诵到人格权编,才发现《考试分析》许多题目是缺乏逻辑的,或者说是我们看不出逻辑,就显得很乱,很容易搞混,记混,人格权那几道题当时把我搞崩溃了,于是我就开始了口诀之路,利用口诀和题目对应的方式来进行题目区分,现在想来还好当时开始用口诀,否则到了法理学,更会是“人间炼狱”。

⑤谐音口诀有必要吗

如果没有谐音的口诀,又能很快被大家熟悉接受,那自然是更好的。但受限于题目本身内容,这种口诀是比较少,比较难编的,大部分口诀我们还是需要通过谐音将其转化为我们记忆中熟悉的内容来完成初次记忆。

为什么要谐音呢?因为如果直接去硬背口诀虽然也能背下来(毕竟像氢氦锂铍硼大家都能硬背下来),但是这样效率会比较低。谐音这一步主要是通过谐音来记住口诀的发音。这样对于前期记住口诀而言很有帮助,相当于与人交往时留下了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后面再发展关系就会轻松很多。

如果大家觉得感受不明显,还记得我前面让你们记住的一串数字密码【8851399124686】吗?记住他是不是感觉挺难的,但是如果我们用谐音再还原,你看看会不会简单很多。【8851399124686】的谐音我们就记为【爸爸我要扇舅舅一耳屎六不六?】,这样把抽象的述字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生活词汇,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了内容?似乎还原也没难度?

口诀是越夸张印象越深,越和我们生活贴近越容易记住,具体这个原理大家有兴趣可以再结合一下著名魔术师刘谦的一期视频【超级记忆术】研究分析,这里我就不再展开。

⑥口诀适合所有人吗?

目前看来口诀是适合所有人的,口诀其实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最常见的口诀就是九九乘法口诀表,只是大家太熟悉了,所以忘记了它其实是一个口诀。除此之外还有“夏满芒夏暑相连”这个二十四节气口诀,还有“奇数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等口诀,口诀本身性质是具有普适性的。之所以有人认为自己不适合用口诀,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受到某些老师的固有观念影响,从心里就有些抵触这个方法。

第二个原因呢,是因为无论用不用口诀,法硕背诵都还是很难的。毕竟只有少数人能上岸(10%左右),哪怕用了口诀减负50%还是很难,还是需要努力才行的,而一般学生连50%的难度都觉得很难了。人遇到挫折本能都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问题,所以这部分同学反而会怪罪于口诀这个方法,实际上这部分同学可能直接去背分析到头来会花费更多的功夫,反而获得更差的效果。

第三个原因呢,可能就是这部分同学所用的口诀编的不好,其实编口诀也是很有技术的一门活儿。

<4>如何以口诀为基础进行改进?

说出来有些巧合,本人虽然各方面都不精通,但啥都懂一点,对于脑科学我也是略知一二。我们人类大脑处理和视觉有关的部分特别多,包括顶叶(空间想象),整个枕叶以及颞下回(人脸识别),占的地方非常之大。处理声音的部分也不少,所以我们才需要“音”和“画”。

①【善用图像记忆】这也是为何我要给大家配图的原因,当时一部分原因也是受到了图像记忆斩的启发,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夸张而有灵魂的图片不仅让大家记忆深刻,而且能增加趣味性,也更利于坚持。传说中的最强记忆术——记忆宫殿(定桩记忆)以及思维导图其实本质也是唤醒大家的图像记忆,但记忆宫殿这一套记忆方法暂时我认为不适合普及于法硕背诵,所以这里不讲。

②【背书出声音】人类处理声音的脑区虽然不如视觉那么多,但蚊子再少也是肉,读书的时候出一些声音会激活前额叶,布洛卡区和颞上回,自然是会记得更好。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前面会让你们多看书少听课的原因,因为看书主要是看知识和想知识,脑区使用更多,而听课主要是听,脑区使用更少,看到的只有老师们英俊的脸,反而易因谗颜而分心。

③【边走边背书】适度慢走就行了,不是让你跑,此举为的是保持身体和大脑的活跃,并且久坐也会对身体不好。

讲了这么久基础知识和背景铺垫,我们终于回归到具体的备考计划中了。基础阶段中,我们经历了2个小阶段,分别是预备阶段和第一阶段,接下来我们要接触背诵了。如果你按照本攻略,3月开始备考,并且为了打好基础拓展了法考内容的课书题,那么差不多是在7月左右开始背诵。

(三)第二阶段,大概花费2个月。

1.备考思路

英语此阶段有三个任务。

专业课有两个任务。

<2>任务2:每天单独记忆口诀20分钟以上,无论是用提纲,还是直接浏览卡包的方法。

<3>任务3:每天做真题选择题15分钟以上,背诵之余浏览卡包中的笔记和知识强化部分。(都是很重要的客观知识)以此来保证选择题考点的鲜活度。

(3)政治。政治有一个任务——打牢基础

<1>如果准备得晚,在这个阶段就会涉及政治学习了。我建议是7、8月份开始政治,准备的早最好6月就开始,什么9月10月开始政治的都是鬼话,我当时就是信了这些鬼话,导致政治基本没怎么学(虽然考的还可以,但是我认为这样是不稳的)。政治学习思路其实与专业课的基础学习相差不多,大概思路也是听课+看书+做题。听课听精讲课(强化课),不听导学,看书看精讲课配套书如《核心考案》,做题打基础推荐做肖1000。

<3>这一轮完成后,本阶段我们政治就没任务了,就得等着一些资料出版后再学习了。一般是先等《冲刺背诵笔记》《冲刺背诵手册》《考研政治背诵手册》出来之后再用这类书过一轮重点知识(9月左右出,最晚10月),然后就是等着肖8(11月初出)出来,最后就是等肖4(12月初出)。

2.备考细节

(1)阅读真题。

(2)小三题。

小三题的技巧课,说实话我个人感觉用处有限,近几年英语出题风格已经变了,这些技巧越来越不实用。所以如果我推荐的老师你看了以后感觉差点儿意思,也没有太大必要去看别的老师的视频了,还是在做真题中边练边进步吧,如果做错了就看《考研真相》或者《黄皮书》的解析就行,错得比较多的年份可以去听听课,安排时还要注意下新题型是05年才有的。如果做完一轮在9月前,可以听听技巧课,带着技巧再做一轮。如果在9月后,先搞定作文以后再来做第二轮。

(3)作文。

(2)【巩固】

①刑法所有内容背完之后,巩固刑法3天。

②民法总则背完之后,巩固民法总则1天。

③民法所有内容背完后,巩固民刑全部内容一周。

④法理学背诵完以后,巩固3天。法理学是最重要的科目,也是最难背的科目,所以背诵完以后最好巩固一下加深印象。这里强调一下,诸位研究生听我一言:法理学好好背,别嫌烦!法理学是所有科目里最最最最重要的科目,也是性价比之王中王!法理学背诵量没有民刑一半,主观题分值却比民刑高,背啥都不如背法理!!法理好,法理妙,不背法理不睡觉。民法、刑法都分别是45分主观题。而法理学每年几乎都涉及50分主观题。包括一道材料分析、一道简答、两道论述,并且法综的材料分析题不同于民刑案例分析,更考验背诵。法理难背?当然!作为性价比之王,它不难谁难。有道是:“商纣爱妲己,我独爱法理。”也正如鲁迅所言:“这世界上最大的浪漫,就是背好法理并且上岸。”

(3)再次提醒各位,这个阶段我们的专业课任务是背熟”关键词“。

其余内容顺带浏览记忆即可,一步一步来,按部就班来,不要乱了节奏。要知道按照计划,我们本阶段背诵仅花费2-3个月,已经很快了。

政治

政治我建议大家不要拖,早点开始。记住,拖延任务是慢性自杀!子坎有云:“宁愿任务多得喘不过气,也别让任务堆积成不可抗力!”考研最忌讳拖延症,往往许多同学拖到后面任务堆积如山,很多计划只能放弃。

(四)第三阶段,大概花费1个多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巩固+英语的查漏补缺

三个任务。

①第一个任务:英语真题模拟。还记得我们之前留了3年真题吗?第三阶段在报考之前我们作文和其他题型都学过了,赶紧看一看自己的水平,为择校做准备,记住一定要定时3小时模拟。作文可以预估一个20分左右。可以去某宝找人工作文批改,也可以AI批改。这里不做推荐,但是不建议花太多钱在批改上。3年分数取平均值估分。

②第二个任务:英语真题继续做。英语阅读之前没做第三轮就再做做第三轮,小三题也要做第二轮,至少2天要做一整年题,最好一天一年。外刊继续读,字继续练。

③第三个任务:查漏补缺

两个任务。

①第一个任务:精细化、体系化。专业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精细化,把所有题目都背烂背吐。记住,我们背诵的顺序是2-3星的关键词→1星的关键词→2-3星的补充语句→1星的补充语句。体系化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对所有题关键词都比较熟悉的情况下转移到纸质材料去“轮背”(《考试分析》《子坎法硕考试分析重排版》《子坎法硕背诵秘籍》);二是背书注意章节联系、前后联系、跨学科联系,自己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出论述题。

②第二个任务:题型拓展。每天单独花1个小时按顺序浏览记忆以下内容:刑法的罪名对比题→刑法法条分析题→民法法条分析题

③第三个任务:历年真题模拟。章节真题停了,做年份真题的选择题(近三年留着)。择校前一周每天做一年套卷。近三年真题套卷,同时配上4套机构的模拟卷进行模拟。7年分数取平均值估分。专业课估分可以稍微松一些,因为我们最后还有主观题技巧来拉分。(如果准备的早,建议在模拟前就先听完去年的主观题技巧听了,每年变化不大)

(3)政治。

一个任务。

《冲刺背诵笔记》《冲刺背诵手册》《考研政治背诵手册》。这一系列书徐涛、腿姐、肖秀荣任选其一即可,今年不知道多久会出,但9月中旬大概率是已经出了,所以我们就需要把它过1轮,看书快的同学可以试着整体过1轮之后再过一轮重点。

专业课法条分析的话除了我卡包以外,每个机构老师都会有对应的资料,但是还是那句话,法条分析无法穷尽,拓展和掌握注意适度,不是每年机构老师都能命中原题的,特别是近些年。

这个阶段的政治计划,我建议大家就定时就行,每天复习1-2小时《冲刺背诵笔记》,复习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停了。《冲刺背诵笔记》总目标就是要保证对知识的熟悉度,为后面通过模拟题提分做准备。而且再三强调《冲刺背诵笔记》不是拿来背的,客观记忆即可,主要是服务于选择题。

第一轮看的时候勾画重点,来得及看第二轮的话可以只看重点。

想上岸,先算账

马上就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了,要想上岸,这个阶段方向不能跑偏,对于专业课而言我们更是要精打细算。所以我还需要给大家铺垫一些基础知识。

(一)回顾题型分值及特点(2张试卷,以非法学全面准备的同学为例)

1.选择题。单选40道(1分1题),多选20道(2分1题)(共120分)

选择题不是难点,但是拿满分非常难,我们目前太久没复习客观知识了,需要复习复习,要控制每张试卷扣10分以内,合计最多扣20分。

2.简答题。7道(70分)

简答题我们要争取拿满分,但是由于可能出现超纲的题或者特别偏的题,全面准备的情况下,我们最多允许2张试卷一起扣10分,即一张最多扣5分。

3.法条分析题。2道(20分)

法条分析题2道应该会有一道超纲,允许大家扣5分。

4.案例分析题。2道(30分)

法硕案例分析题就是选择题知识点套了个案例的壳,需要大家依靠客观知识做出判断,然后运用平日积累的法言法语解释说明。我认为民刑案例分析题的评分标准和法考主观题应当是比较统一的,这里不推荐使用三段论来长篇大论,简要说明即可。三段论虽好,但同学们积累太少,背不住法条,语言也不够凝练,写得越多,破绽越多,很容易产生“东施效颦”的负面效果。因为同学们案例分析练习普遍不多,哪怕我们后期学了做题技巧,做了几年真题,想拿满分也几乎不可能,这里允许大家扣5-10分。

5.材料分析题。3道(30分)

材料分析题形式比较灵活,大部分同学根本不了解,所以我花大篇幅重点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题型。先粗糙地分个类:

(1)第一类:名为材料分析题实为简答题。只需要背了就能写。

如15年分析题“法律监督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有何意义?”(对应题目:法律监督的现实意义)

(2)第二类:选择题知识点套了个案例的壳。考得较为细致。法理、法制史通常需要从背诵的简答题中,选取部分小点结合案例来分析。宪法这类题部分基本考察客观知识,但考得很细,甚至考察了村委会的程序。

<1>法理如17年分析题“材料反应出法具有哪些局限性?”(对应题目:法律作用的局限性)

<2>法制史如13年分析题“唐律处理疑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对应题目:唐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3)第三类:日常背诵中一些非关键词的细节点。

<1>比如06年法理学分析题的2个小问

①“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对应题目:法律规则的种类)

②“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对应题目:法律责任的分类)

上述2题要拿满分不仅需要大家能判断出材料中的情形具体是分类中的哪个,还要求写出具体的分类的补充语句才能拿满分,难度偏高。

<2>又如18年分析题中还跨了学科,问“什么是公序良俗?什么是习惯?”公序良俗的概念却是在民法中背诵的内容,可见法综是realBeethoven。(对应题目:简述公序良俗原则;民法的渊源。22新增题目当代中国的非正式法律渊源中也有“习惯”的概念,不过这道是06年的题)

(4)第四类:类似古文翻译。仅见于法制史分析题。

如12年法制史分析题“如何理解薛允升的上述观点?”

(5)第五类:开放性试题。一般是让你评价一个行为或者给出你的建议等,通常没有标准答案,合理即可。

<1>如17年分析题“三种观点中,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2>又如15年分析题“如何看待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

(6)总结:材料分析题,灵活多变,考察综合,拿满分很难,但经过训练后,也能拿到大部分分数,允许大家3道题扣5-10分。

6.论述题。2道(30分)

至于行文逻辑排序坎哥给大家推荐几个常见的如:总、分、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人才强法;

上述行文逻辑可以交叉使用,比如“怎么办”就能从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论述。注意要详略得当,哪一部分是重点要分析题目决定。

(4)【结尾】结尾扣题,可以写一个总结,可以展望和未来,可以发表观点,但是无论是赞美还是展望,要适度,切忌当舔狗。有的同学话说的没错,道理也是这个道理,但是写得太夸张太直接了,反而显得做作。另外有些老师会总结一些结尾的模板套话,大家可以取百家之长,融于自身,形成自己的一个灵活性更强的模板,会更稳一些。

(二)总结信息,看看名校要求

1.专业课按照上述分值扣分:

(1)选择题60分,假设扣10分。(总会有那么几道题比较难或者有争议)

(2)案例分析2道30分,假设扣10分

(3)法条分析题2道20分,考虑到有超纲可能,假设扣5分.

(4)简答题4道40分,争取要全拿满分,考虑到有超纲或者特别偏的题目大家不熟悉,假设扣5分。

合计扣30分,专业课总分120

2.综合课按照上述最大分值扣分:

(1)选择题60分扣10分。

(2)材料分析3道30分,假设扣10分。

(3)论述2道30分,必然扣分。只要我们不偏题,格式清晰,每道题可以拿10+分。总共扣分8分以内不难。

(4)简答题3道30分,争取要全拿满分,考虑到有超纲或者特别偏的题目大家不熟悉,假设扣5分。

合计扣33分,综合课总分117

3.学校:

(1)排除掉几所特别难考的学校,非法学基本上稍微好点的学校,都是360起步,稳一点的要380+。不偏科情况下,那就要求到家尽量专业课都到120左右,英语政治至少双60才有可能上名校(211、985、五院四系)。

争取达到:120+117+70+70=377

至少保证:115+115+65+65=360

(2)国家线的学校姑且今年算330吧,进复试稳一点也得340吧。

求稳一些:110+110+60+60。

基本要求:105+105+60+60。

(三)最后,针对不同题型总结一下冲刺方法论。

1.【选择题】

选择题,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但是我们通过上述分析和历年真题能发现,主观题尤其是分析题和论述题是必扣分的点,简答题也是越来越偏,所以如果我们选择题能少扣点分,减少失误,我们整体容错率就会大很多.更何况选择题有加大难度的趋势,所以最后冲刺我们还要做做真题,最好是再看一轮精讲书。在客观题方面,前期有法考基础的同学有明显优势,也可以先复习一轮法考民刑的知识,再看法硕精讲书。(法硕一定要放在后面)

2.【简答+法条分析题】

简答和法条分析题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少扣分。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一道简答题我们扣了10分,基本上120就很难达到了。考到了偏的题,我们要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保证能得一半分才行。这也变相要求我们不能把题目写茬了,不然也会扣完,所以最后阶段,注意题目间的区分很重要。同时追求全面也很重要,这也是我要求大家最后轮背的目的,在已经准备比较OK的前提下,用《考试分析》或者《考试分析重排版》进行最后的复习,把之前用卡包或者《背诵秘籍》没背到的部分也看一看。

3.【论述题】

论述题必须练习20道以上,并且手写3年以上的题目!!字数800-1000,定时半小时手写,感受速度、字数以及创作过程。论述题我们能通过最后冲刺的听课和做题迅速提3分左右,为什么一定要放在冲刺阶段是因为前面我们背书积累太少,只有目前冲刺阶段我们才有语料写。如果你前期有练字,那么写字速度和工整度目前是OK的。重点还是在论述题模拟上,这边建议真题模拟10道,模拟题模拟10道。20道以后,可以只构思框架,尽可能多进行练习。

4.【案例+材料分析题】

案例题和材料题也是我们能快速进步的题型,但是这类题型是以选择题客观知识为基础,所以最后安排一轮看精讲书就显得更有必要了。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就得多做真题或者模拟题,这也是唯一一个提升的途径,和论述题一样至少每个题型做20道题。

5.【押题】

法硕押题不同于其他考试,押题用处不算很大,虽然我在大多数年份押题很准,但我仍然劝大家,不要迷信押题,全面才是王道。

6.【心态】

最后一个月,任务繁重,不仅是专业课,有的同学没有合理规划,可能还拖欠着英语作文、新题型,还有政治要背诵,但专业课依然是最核心的部分。请大家心态调整好,不要焦虑,不要躺平,尽人事而听天命,要偏一起偏,要难大家难,做好自己,坚持到底。

(五)第四阶段,大概花费2个多月。

冲刺期短的十来天,长的2个多月,鉴于每个人的前期进度和执行能力的不同,冲刺期的长度和具体任务也会有非常大的区别。万变不离其宗,冲刺期阶段的共性和核心是抓住重点和查漏补缺,此阶段我们只干关键的事,一切都是为了迅速提分而服务。这个阶段我希望同学们对于考研的态度不要是将个烂就,而是要拿出一往无前的气势。本计划假设今年12月22号考英语政治,23号考专业基础与专业综合。

(1)英语。两个任务。

<3>第三个任务:保持语感。最好的方法还是每天读一篇外刊,尽量选择当年的外刊,因为有可能会抽到原题。

(2)专业课。五个任务。

<2>第二个任务:客观回顾。一轮法考民刑精讲书+法硕精讲书,来不及可以接着做年份真题选择题,用做题的方式复习。

(3)政治。三个任务。

<3>第三个任务:肖4以及其他老师的分析题背诵。肖4选择题也很重要,但是分析题才是关键,肖4分析题属于必背,内容不多,大概加起来相当于法硕一个章节的内容,一周就能背熟。但是考虑到近年反押题严重,肖4许多背过的内容要么变为题干,要么成为选择题考点,所以我推荐大家对于腿姐等老师的分析题押题以及肖8的分析题,也要选择性的浏览记忆大概框架。其实政治分析题不需要像法硕那样背诵,分析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写了都有分,完全套模板都能有20多分(不同地区不一样),所以大家完全不用太过操心分析题。只要听了技巧班的课,背了肖4框架就已经很足够了,看一看其他老师的分析题也只是坎哥的一个建议。

英语这个阶段我敢保证有很多同学会因为前期规划混乱、拖延症、钻牛角尖等原因导致到了最后2个月,英语小三门和作文进度还很慢。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大家作文就可以去看看刘晓燕救命班,作文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直接套模板,无论那些卖模版吹得多么天花乱坠,套模板基本都是低分,阅卷老师们不是傻子,参考专业课的阅卷规则,考研英语至少都是英语专业博士生改卷,是不是模板一眼就看出来,直接就把分数卡死。

(1)专业课最后一个月,常规背书不再赘述,依然是要抓住重点。如果到这个阶段了还有很多你觉得没背熟的题,也别急,先把关键词背了,保证全部题目都能得分。

(2)这里说一下最后一轮看精讲书,最后一轮看书大家是为了服务于选择题,所以遇到背书已经背过的内容就可以跳过了。注意,对于一些背过的内容,比如法理学“法的规范作用的类型”这道题,我们知道它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但是选择题会考它们之间的区分,比如给你一个案例问你这体现了哪种作用,对于这类内容我们虽然背过,但也要重点看他的选择题考点详情。

政治临近考前的重点就是背分析题以及选择题重点回顾(主要是《冲刺背诵笔记》系列和模拟卷中的选择题知识点)。分析题固然重要,但是布拉分。最后决定政治分数的,其实是选择题。所以我们最后阶段抱佛脚也要把选择题重点内容再看看。

至此,法硕备考计划完毕。本计划上的内容都是具有优先级的,要求高的同学可以在保证以上任务完成的情况下自行安排其他任务。正常而言完成上述任务,至少380是可以保证的。

法硕备考排坑

排一个坑往往比找到一个好方法更重要,这里给大家排几个坑,这些都是有血泪历史的,大家千万别踩!

2.目标一开始别定低了。目标是可以潜移默化改变一个人的,大家千万别以国家线为目标,至少要把自己目标定得再高15分才行,目标真的很重要,一开始一定别定低了!最后选学校时再根据日常表现、学习情况和模拟情况调整,也不要好高骛远。

8.别太信押题。

9.别直接套模板。无论是英语、政治还是专业课,直接套模板分都是很低的,别听那些卖模板的鬼话,吹得天花乱坠,如果真的这么好,那所有英语老师和机构干脆都去卖模板好了,还讲什么课。模板一定是不得已之举,而非最优先选。

10.别装娱乐APP。想玩想偷懒?要从源头解决问题!直接卸载!千万不要去挑战人性,别高估自己。

上考场前的叮嘱

备考细节的主要内容都说完了,其实在大家在冲刺阶段到上考场前,我还有一些话想嘱咐大家,所以放在了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在12月的时候看一看。

(一)心不乱,赢一半

2.万一考场上遇到背过,但突然想不起的题目,也不要着急。先做后面的题目,边做边想,比如可以开启记忆的良性内循环,通过题目来联想口诀,同时通过题目来想其中的关键词,再通过关键词反哺口诀再反哺内容。也可以带入情景去想,比如想想之前背这道题的时候前后还背了什么题,在哪里背的,说不定就能唤起记忆。

3.放平心态迎接考试,你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应对考试了,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在最后几天熬夜。这个是血的教训,我带的有个学生,目标不高,国家线即可,但是异常努力,还是二战,我本来预估他能考380以上的,结果在我反复叮嘱小仍然考试前一天熬夜复习导致第二天未能上考场,真的遗憾。

(二)细节决定成败

2.另外,主观题动手之前一定要确认一遍是对应题号的答题框,考场桌子不大,避免不了试卷和答题卡的叠放,可能一不注意会写错答题框。往年就有同学犯这种低级错误,如果发现出现这类问题及时告知监考老师,寻求解决办法。

3.最后,选择题也有同学经常犯错,想着C填成D,选正确的选成错误的。考试的时候请一定做题的时候多注意这方面细节,避免在不该丢分的地方丢分。

(三)不仅知识要记牢,考试用品要带好

1.记得提前检查好必须携带的物品。出发前确保身份证、准考证带在身上

3.一般来说,考场上会提供文具,但以防万一可以自己准备一些。有一些同学怕自己用不惯考场提供的笔的话,可以看能否把自己的笔带进去(有些考场是允许的,但是确保是0.5mm签字笔哦)。

4.水杯、餐巾纸、手表等这些物品也可以先携带上,但到时候一定要询问监考老师是否能带进考场。据说有些考场管的严,未经允许私自携带一些你认为无关紧要的东西进去,如机械手表,被发现后也会以作弊处理,取消考试成绩。

5.还有一些同学因为当时报名的时候填错信息或者没有确认而没能参加考试,这些重要资讯大家需要及时收集!

THE END
1.普及一下一战上岸法硕的强度考试考研英语模拟题肖秀荣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在9月份之前的进度 英语:刷了2-3遍近十年的真题(那个大黄皮);考研单词用app背完过一遍; 政治:看完了徐涛的基础课;肖秀荣精讲精练精读;刷完一遍肖1000题 专业课:前一年的基础网课刷过一遍,七月份更新了新版基础课后又刷了民法和刑法的;考试分析背了两轮(其中刑法分则单独用艾宾浩斯曲线背的,至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RJ9JUV0556AY89.html
2.2026马峰宪法考研法硕视频全程班资料链接:docs.qq.com/doc/DRlFLWnpLYWxtY2hn 课程见【公 众 号:小麦麦资料库】祝大家考研顺利!关于考试做题顺序:每个老师推荐的做题顺序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模拟情况去决定做题顺序。因为我觉得考研英语的题型和高考题型很像,所以差不多是按高考时的顺序来并稍作调整。有些老师建议先做2篇阅读后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033219722291121&wfr=spider&for=pc
3.第一场“民法典与刑法”圆满举行中国政法大学2020年10月27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青年学术论坛第一场圆满举办。本次论坛以民法典与刑法的关系为主题,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溯和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日本东京大学法学博士张梓弦担任主讲人,民商经济法学院吴香香副教授、刑事司法学院夏伟博士、法律硕士学院http://flssxy.cupl.edu.cn/info/1077/10656.htm
4.刑法于越民法杨烁理论法杜洪波宪法法制史赵逸凡法律硕士考研选华研考研,海量免费资料可以领取,更有有刑法于越,民法杨烁,理论法杜洪波宪法法制史赵逸凡等强大师资团队授课,非全日制法硕|法硕背诵|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法硕大纲|法硕联考|法律硕士辅导班|法硕培训辅导班.https://mhuayan.fashuoschool.com/
5.法硕考研参考书目推荐10篇(全文)(1)先了解刑民法两个学科的考试范围。 (2)建立刑、民知识体系框架。 2、强化阶段学习目标: (1)掌握其余三科即法理学、宪法与法制史学科。 (2)了解并掌握大纲变化的内容:大纲变化点往往是当年的考点所在。 3、冲刺阶段学习目标: (1)提炼专业课体系框架,同时做到精准记,这样才能答的全面并且快速答题。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1voj3bh.html
6.考研法学全网最纯粹的法律硕士考研互助交流场所,不要打广告。 614871人关注 61 2 49 小v和小水 9-26 00:22 来自iPhone 13 Pro 法硕 收到好多过法考的同学的报喜哇! 如果过了——请记得复习下主观题,此前完全没有学过的同学可以去回看民诉、商法客观题教材,了解法考刑法和法硕的区别,保证自己写得出来。 如果没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type%3D1%26q%3D%E8%80%83%E7%A0%94%E6%B3%95%E5%AD%A6
7.中国政法大学(非法学)法律硕士3个月初试380经验分享下午复习完后,我会去跑半个小时步,然后回到自习室做题,先把英语阅读搞明白,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每个单词都弄懂,然后我会到走廊去朗读,增强记忆,同时也增强语感。接着我会针对今天所学的民法和刑法做配套的章节真题,把错的勾出来,在考试分析上找答案。一天的学习结束,晚上睡觉之前,我会去想今天所学习到知识点,https://www.douban.com/note/704379685/
8.考研之路第二期考研简介(2)法学硕士考研专业课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不同方向的专业的考研科目和指定教材有很大的差别,最好先向招生院校咨询或者查询其网站。法律硕士只招生本科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两门专业课是全国统一命题。 两门专业课分别为专业基础课(包括民法和刑法两部分)和专业综合课(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三部分)。 http://fxy.mdjnu.cn/info/1013/1234.htm
9.圣才法学类学习网法学考试报名考试辅导圣才法学类学习网提供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美国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成绩查询、准考证打印、合格分数线等考试信息,同时还有历年真题、题库、考前冲刺、全套资料等考试辅导资料,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法制史|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http://zh.100xuexi.com/HF/fl/falvyingyuzheng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