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您好!欢迎访问安康市公安局门户网站!

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柯增旭(左)

897《大家帮》节目主持人张耀(右)

宪法的重要地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宪法同其他法律一样,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但宪法又不同于一般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因此宪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宪法的内容与其他法律不同。宪法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主要涉及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一般法律只规定某方面的制度和任务。比如,民法是规定民事活动方面的制度,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方面的制度。

二是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我国现行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作为根本法它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任何法律、法规必须基于宪法而产生,所有法律、法规的内容都应当符合宪法的要求,并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其他法律规范与宪法相抵触,一律无效。

三是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特别成立的机关而非普通立法机关。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宪法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比如,我国宪法的修改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只需要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能结合具体条文给我们讲讲吗?

我国现行宪法在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对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义务作了详尽的规定。比如,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也是保障我们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权利。

还比如,宪法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条规定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这些都是公民享有人身权利和自由的宪法权利,保障让每个公民在生活中不受非法侵犯。

再比如,宪法第四十二、四十三条规定,公民有劳动权利和义务,有休息的权利;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里要注意的是,受教育权和劳动权既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因为教育和劳动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这也体现了国家对公民全面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也彰显了公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和责任。

同时,宪法也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实际上,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我们每天享受的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等,都是宪法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我们每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宪法赋予了人权,国家有各种法律保障公民的权益。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则是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等等。可以说我们一出生就是被宪法保护着的。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这背后就体现了宪法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一规定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享受到更加清洁、美好的环境。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侵犯公民人格、隐私权的案件频发,也严重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安宁。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格权,针对实践中隐私权与个人信息领域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我国民法典在现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专门规定,也进一步完善了公民人格权保护的法律制度。

还有就是我们每个劳动者每天都会遇到的关于劳动领域的保护问题。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我国相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就是在公民宪法权利下,国家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进行权益保护而制定的重要法律。

作为普通公民,应该如何学习和遵守宪法?本周正值“宪法宣传周”,有什么建议给大家?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增强宪法意识,唤起发自内心地对宪法的尊崇和信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并维护宪法,以各种形式宣传宪法,并同各种违宪行为作斗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法治、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建议大家可以利用“宪法宣传周”这个契机,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学习宪法知识。同时,可以向身边的人普及宪法知识,也可以走进当地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听一听、看一看,更直观的了解法律的制定和运行,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尊重宪法、遵守宪法。让我们一起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THE END
1.刑法与民法有何区别在法律体系中,刑法与民法是两个重要的法律分支,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和作用。了解这两种法律类型之间的区别,对于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内容大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刑法主要针对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危害国家安全或侵犯公民权利的人行为进行惩罚。而民法则是规范私人关系、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基础性法律。简https://www.oqjabrjjyc.cn/zheng-ce-fa-gui/348920.html
2.法律法规概览民商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法律法规概览民商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 民商法:如何规范市场经济活动? 民商法是指民事和商事关系的法律规定,它是国家为了保护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合理权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民商法主要包括合同法、物权law、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在这些领域中,合同的订立、中止和解除规则,以及物权的取得和转让方式,都被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158411.html
3.宪法与民法典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层级差异: 宪法高于其他所有法律,其修改过程更为复杂严格;而 民法人事 立 法虽然也具有较高的地位,但其修订程序相对灵活。 内容范围: 宪法主要关注的是国家基本制度及其运行规则;而 民法人事 立法,则聚焦于个人的财产权利、合同行为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568.html
4.民法典和其他法律有啥区别那么,这些法律与民法典相比有什么区别呢?首先,目的不同。刑法旨在维护社会秩序,而税收征管更侧重于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而且,每一部都有自己独立的地位,不同部门或机构负责执行各自领域内的事务。 其次,在内容上也存在差异。虽然每一部都涵盖了一定的“人”、“事”、“物”,但重点不同。例如,婚姻家庭关系是属于私https://www.3svb9bc3.cn/xue-shu-huo-dong/313036.html
5.我要了解法律常识简易指南从合同法到刑法一起搞懂我要了解法律常识简易指南从合同法到刑法一起搞懂 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这不仅是法学专业人士需要掌握的基础,也是每个公民都应了解的重要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这些法律常识。 首先,了解法律基本知识,我们要从宪法开始。这是国家最高的法规,它规定了国家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政府的职能。接着,合同法则https://www.jb9ykztqn.cn/jun-lei-gong-xiao/203426.html
6.宪法和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的地位一样,没有高低之分。宪法和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的地位一样,没有高低之分。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民法行政法宪法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 举一反三 A县财政部门编制2012年决算草案后,提交A县所在的B市政府财政https://www.shuashuati.com/ti/69df4171a4c347eaa750ec6e85f39589.html?fm=bdbdse6af4b99f99495dce2517aca64a6e7ef
7.中国国际地位范文12篇(全文)比较上述货代的业务实践和法律的规定可以明确得出:货运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展开义务时, 完全符合我国对民事代理的界定。所以, 货运代理在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业务时, 其法律地位为货主的代理人, 其权利义务应适用我国民法通则中有关民事代理的相关规定。 具体而言, 货运代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货运代理人必须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pur1kq5.html
8.ACCA微课堂第3讲:一张表看懂,英国刑法和民法的区别法律就像一个天平,维持了社会的公平。那么原被告就是天平的两端,原被告分别就案件给予的证据就相当于往天平里面加砝码,如果,原告加的砝码多,天平就会像原告倾斜,法院判决原告胜诉,这就是民法中的Balance of probabilities(可能性平衡)。 刑法因为其后果较为严重,以及被告人的地位远远低于prosecutor,所以刑法的证明标准要https://www.gaodun.com/acca/1021286.html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民间借贷的专门性法律规范尚付阙如,而是散见于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相关行政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司法文件、会议纪要等,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在对有关民间借贷的范围界定、效力认定、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以及法律适用等具体问题主要依靠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司法解释和批复、https://www.faxin.cn/v2/flfg/sfzl/content.html?gid=H4669
10.从《侵权责任法》第87条到《民法典》第1254条:“高空抛(坠)物”致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在《侵权责任法》实施9年多来第一次对此问题作出回应。在此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虽然在高空抛物系列案件发生后修订,但是却未涉及相关内容。《意见》依据《刑法》《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提出了16条意见,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加强源头治理,监督支持依法行政,有效预防和惩治http://www.tasifa.com/index.php?c=show&id=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