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刑法的发展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渡过程,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观念、组织等多个层面。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刑法也随着社会的转型而不断发展,并且还在继续发展之中。我将这种发展概括为以下八个转向:

从革命刑法转向建设刑法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曾长期靠政策来治理国家,致使直到1979年才颁布第一部刑法典。在该部刑法典中,共有28种死刑罪名,其中“反革命罪”占到一半以上,这反映了当时的立法者仍然十分重视用刑法武器来“严惩各种反革命活动”。但随着国家的主要任务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践中被以反革命罪来定罪判刑的越来越少。相应地,非政治性的犯罪,包括治安犯罪、经济犯罪和腐败犯罪,越来越多地成为刑法规制的内容。1997年修订后的新刑法,增加的众多新罪名也都突出表现在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破坏金融和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侵犯知识产权,破坏环境资源保护,贪污贿赂等领域。

不仅如此,新刑法还把原来的“反革命罪”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用法律色彩更浓的名称取代了政治色彩浓厚的名称,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改变,而是反映了立法者对国家步入和平建设时期后刑法功能的认识上的深化。

从国家刑法转向公民刑法

刑法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刀把子(人民民主专政过去又叫无产阶级专政),是打击犯罪的锐利武器。而一说到犯罪,又似乎就是公民个人破坏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但这其实只是刑法的一面,它的另一面是:刑法还是保障人权的大宪章,而犯罪也包括国家机关等公共部门对公民个人权益的侵犯。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类推制度,但1997年刑法就废止了类推、确立了罪刑法定,这是在刑事领域贯彻法治原则、强调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的结果。随着国家法治的推进,刑法也越来越注重对公民个人权益的保护。应当说,约束公权力、保障私权利,这代表了未来中国刑法发展的一个方向。

从区别对待转向平等对待

过去在靠政策治国的时候,特别强调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只要定性为敌我矛盾,那就处理要重。随着1979年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的颁布,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不管是什么矛盾,一律按刑法来处理;不管你的出身是地主、富农、资本家还是贫下中农,不以出身论,而是看你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就定什么犯罪,该判什么刑就判什么刑。

1997年刑法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确立为刑法的三项基本原则之一,这对于曾经有过身份论、出身论的中国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尽管学界一般将该项原则理解为一项司法适用原则,但我认为,还应将其精神贯穿到立法中,否则刑法中的平等原则就是先天不足的。当然,刑法中的平等原则也不能庸俗化去理解,如有人认为立法将贪污罪和盗窃罪的数额起点规定不一致违反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我觉得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因为立法者根据不同的罪名设置不同的入罪门槛应当是可以的,这里面最多涉及罪与罪、刑与刑之间的协调问题。

从严打刑法转向宽严相济刑法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和人财物的大流动,中国的社会治安形势趋于紧张,为此,中国政府实行了以“严打”为特征的刑事政策,先后于1983年、1996年和2001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性“严打”,至于其他各种名义的专项“严打”、季度“严打”则更多。与此相适应,立法机关也在刑法典之外,先后出台了大量的单行刑法,如《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等,它们普遍提高了原来刑法典中的法定刑,还增加了一些罪的死刑。但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推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加上社会治安总体趋于稳定,在刑事法领域也开始提倡宽严相济。用“宽严相济”来取代“严打”,是我国当代刑事政策的一个重要调整,由此已经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如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收回了死刑核准权,使中国的死刑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

从民法的刑法化转向刑法的民法化

从个人刑法转向个人与单位并列的刑法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第一部刑法典的颁行,中国刑事立法对单位犯罪一直是持否定态度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所有制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一次把单位规定为走私罪的主体,开创了中国惩治单位犯罪的先河。此后,中国立法机关相继在一系列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当中规定了将近50个单位犯罪的罪名。1997年的新刑法典在基本吸收了这些罪名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单位犯罪罪名。据统计,我国现在全部刑法罪名大约有440个,其中单位犯罪罪名约140个,占大约1/3。有人统计,这个面比起英美法系的国家来,单位犯罪的面还算小,还会继续增加。

从刑罚之单轨制转向刑罚与保安处分之双轨制

既然社会对保安处分有需要,而且在刑法之外各种保安处分措施也事实上存在,那么如何把它们体系化,使其符合正当程序的要求,就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我国立法机关目前正在针对劳动教养制度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建议扩大该法的视野,除劳动教养外,还将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违法少年的收容教养、卖淫嫖娼人员的教育处分等包括进去,以形成一部与刑法典并列的《保安处分法》,从实体、程序、执行等诸环节分别予以规范。

从封闭型刑法转向开放型刑法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很少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但改革开放后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例如,我国最近20多年来共缔结和加入200多个国际公约。在这种背景下,我国1997年新刑法第九条增加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适用本刑法。这是我国刑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象征之一。

THE END
1.我国的基本法律包括哪些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中国也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相联系的,还有广义的犯罪概念。在中国,也叫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是与民法并列并互为补充的部门法。商法具有调整行为的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385055268083296&wfr=spider&for=pc
2.刑法还有什么法免费法律咨询关于刑法还有什么法的律师回答 刑法通顾问团 帮助10461人· 响应1-3分钟内 咨询我 除了刑法,我国还有众多重要的法律。民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例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案件的处理依据民法相关规定。行政法,它规范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方面的规定,确保https://m.66law.cn/question/49227813.aspx
3.民法刑法行政法的区别是什么?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行政法规范行政权的组织、运行和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三者的主体不同: 民法适用于地位平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刑法的适用主体为犯罪分子,行政法的适用主体则是行政组织和行政相对人。 https://www.jianshu.com/p/6d1e7507ee31
4.浅析卢梭的法律思想——以《社会契约论》为主要视域首先他将法律分为四种,政治法,民法,刑法,风尚、习俗和舆论,同时他认为最后一种法——风尚、习俗和舆论至关重要,它们是一个国家制度中不变的因素。政治法又叫根本法,指调整主权者与国家和政府的关系的法律。民法考虑成员之间以及成员对整个共同体的关系。刑法考虑个人与法律之间即服从法律与受法律惩罚的关系。这三者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01.html
5.法律和法律条文的关系2、比如虚假出资的,同时触犯刑法158条和公司法199条之规定。条文我就不贴了。 3、比如民法通则151条 一个条文存在不同的法律规则和要素 4、比如刑法19条,无行为模式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http://www.jzlawzx.com/zmt/34760.html
6.刑民冲突的排除规则北大德恒刑事法理论前沿系列讲座之三于改之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她写文章时正值赵春华非法持枪案、兰草案、掏鸟窝案、仿真枪案等一系列案件引发社会热议,这种情况下存在如何处理刑法与民法、刑法与行政法的实体关系的问题;犯罪构成中存在许多需要参考民事法律、法规予以补充构成的要件要素,如何在实体法上定位刑民关系,建构刑民之间排除矛盾的具体规则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352738225137123840
7.法规圈考点法的效力层级,小白入门必听!法规圈考点 | 法的效力层级,小白入门必听! 原创 河南中安教育 2024年12月03日 16:07 河南 请在微信客户端打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0MTM1MDI5OQ==&mid=2247493609&idx=1&sn=2a8524a942066a0ed62c3ce881694e62&chksm=c2d16b1df5a6e20bdb3f8fb27c1638521b37bc9382aca18c9b523a338006f3887a8b4429e05b&scene=27
8.宪法刑法民法区别覃程律师法律短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部门法的母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为了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它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主义社会稳定,保护公民个人的人身与财产,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等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调https://www.110ask.com/video/14078328408079901586.html
9.刑法视野量刑法学网吴镝飞:法秩序统一视域下的刑事违法性判断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找法”的领域并不仅限于刑法,有时需要参照民法、行政法等其他部门法的相关规定,于是就会产生“刑民”“刑行”交叉的问题。尤其是在财产性犯罪和诸多法定犯的认定中,这一问题体现得特别突出。例如,刑法保护的“财产”是不是应当和民法中的“财产”概念https://liangxing.swupl.edu.cn/xfsy/279392.htm
10.2法的精神法律国际法、宪法、行政法、刑法、 合同法、侵权行为法、 物权法与 信托法被视为“传统核心课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可能更为重要的课题。 国际法 国际法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 法律规则的总体。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以区别于国际私法或法律冲突,后者处理的是不同国家的国内法之间的差异。https://baike.sogou.com/v57328.htm
11.法学专业包括哪些课程?我们知道专业都是有分类的,对经济学类感兴趣就学这个方面,还有管理学类、法学类等,最近有同学在咨询法学专业学习的课程有哪些,小编会为大家简单介绍,可以参考下。 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有18门,它们是:法理学、宪法、民法、中国法制史、法理学、宪法、民法、中国法制史、国际法学、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https://www.hbzkw.com/gk/zhuanye/122797.html
12.全四册新版2023刑法+民法典+刑诉法+民事诉讼法全4册单行本中国民当当鼎美文化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全四册新版2023刑法+民法典+刑诉法+民事诉讼法全4册单行本中国民法典两会后修订法律法规法条文法律用书法律规定条文法规全套》。最新《全四册新版2023刑法+民法典+刑诉法+民事诉讼法全4册单行本中国民法典两会后修订法律法规法条文法律http://product.dangdang.com/11494112336.html
13.中青班毕业感言集锦像“刑法”一样惩恶扬善 像“刑诉法”一样公平正义 像“民法”一样温暖阳光 像“民诉法”一样严谨细致 像“行政法”一样威武权威 像“行诉法”一样敢于担当 像“经济法”一样财源滚滚 像“国际法”一样环游世界 [抱拳][抱拳][抱拳] 16. 市工信局 徐沙:时光飞逝,三个月的党校学习即将结束,满怀留恋与https://www.meipian.cn/2jw8mv3w
14.民法中的物问法百科民法中的物-预览 民法中的物是指:能为主体所支配的具有财产意义的客观物质和财产权利。 一、民法上的物概述 物不仅是物权法的基础,也是整个财产法的基石,然而人们对于什么是民法上的物长期以来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分歧集中在物的内涵和外延上,即什么是物以及什么不是物和物的特征是什么上。在新的《物权法》颁布https://www.51wf.cn/view-term-changelist/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