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知识题库

2.按照《反洗钱法》的规定,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的临时冻结措施

需经(A)批准可以采取。

A.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

B.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省级分支机构负责人

C.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市级分支机构负责人

D.国务院总理

3.《反洗钱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a)

4.根据反洗钱法规的有关规定,金融机构进行客户洗钱风险分类是一项(C)

义务

A.应尽

B.反洗钱

C.法定

D.常规

5.《反洗钱法》第六条规定,(A)依法提交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受法律

保护。

A.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B.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C.客户

D.第三方

6.金融机构应当依照反洗钱法规定建立健全(B)制度

A、大额交易

B、反洗钱内部控制

C、现金交易

D、资金结算

7.《反洗钱法》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提交(A),受

法律保护。

A.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B.现金交易报告

C.财务报表

D.业务报告

8.《反洗钱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洗钱活动,有权向(D)举报。接

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和举报内容保密。

A、金融监管机构

B、财政部门

C、检察机关

D、中国人民银行及公安机关

9.(C)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安全、准确、完整、保密的原则,妥善保存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确保能足以重现每项交易,以提供识别客户身份、监测分析交易情况、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和查处洗钱案件所需的信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B、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C、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D、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10.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是(C)

A、公安部

B、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C、中国人民银行

D、国务院反洗钱中心

11.对既属于大额交易又属于可疑交易的交易,金融机构应当如何处理?(D)

A、无需报告;

B、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C、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D、分别提交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

12.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如何登记?(A)

A、登记客户的经常居住地

B、登记客户的身份证上的居住地;

C、登记客户的临时居住地

D、由公安机关提供居住地证。

13.下面哪项不是《刑法》定义的洗钱罪的上游犯罪。(C)

A.毒品犯罪

B.恐怖活动犯罪

C.敲诈勒索罪

D.贪污贿赂犯罪

14.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洗钱罪”的主刑的最高法定刑是:(A)

A.十年有期徒刑

B.七年有期徒刑

C.五年有期徒刑

D.十五年有期徒刑

15.金融情报机构分析信息的最基本目的是(C)

A.发现资金的总体流向和趋势

B.发现犯罪的趋势、手段和应对方法

C.发现犯罪线索

D.为社会中的交易主体绘制了一组动态行为素描

16.反洗钱制度中“保密义务的免责”原则的具体含义是(D)

A.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提交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受

B.金融机构可向其他组织和个人提供客户交易信息。

C.金融机构提交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可以因此免除各种民事责任和刑事

责任

D.金融机构提交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可以因此免除违反银行保密法所产

生的各种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17.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的范围、其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对其监

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B)制定。

A.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C.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

D.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

18.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实施反洗钱调查时,(B)应当予以配合,

如实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不得拒绝或者阻碍。

A.客户

B.金融机构

C.司法机关

D.公安机关

19.对客户开展反洗钱宣传是金融机构(C)。

A.自发行为

B.社会义务

C.法定义务

D.自觉行为

20.下列不属于洗钱特征的是。(C)

A.国际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复杂化

21.我国立法中最早明确提出“客户身份识别”的是:(C)

A.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1号)

B.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1号)

C.反洗钱法

D.中国人民银行法

22.体现“内部控制优先”的要求不包括(B)

A.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洗钱风险

B.把消除洗钱风险作为制定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出发地和落脚点

C.要把防控洗钱风险纳入总体风险的控制框架内

D.要与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

23.金融机构根据(B)方法,决定采取客户尽职调查措施的程度

THE END
1.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月知识产权基本常识与综合服务篇10、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一)综合类:《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知识产权”。《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高法院、高检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合同法》第十八章“技术合同”。《对外贸易法》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https://amr.tongliao.gov.cn/syjj/yhyshj/2022-09/15/content_ac531d0d16b34182b122cec02e6092cb.shtml
2.法律基础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判断题】任何国家的法律都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1.2第二讲 培养法治思维1、【判断题】人权也称公民权,人权保障就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具体包括宪法http://zunyi.ehqc.cn/ask/71_80.html
3.2.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知识23、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五个方面: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安全设施。 24、什么叫安全整改? 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问题,要逐项分析、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定项目、定时间、定人员。凡班组能整改的不交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交公司,公司能整改的不交上级主管部门。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514/02/78818870_1080598521.shtml
4.高等学校保密常识包括全国性学潮的防范预案、处理措施及综合情况;教育系统秘密结社情况及处理措施;影响社会和高校稳定的重大敏感问题的动态和反映;全国教职工罢教、游行等突发事件的防范预案、处理措施及综合情况;国家教育省级统一考试在启用之前的试题(包括副题)、参考 答案和评分标准;全国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尚未公布的重大调整方案;高等http://jgdw.hbmu.edu.cn/info/1007/2209.htm
5.重罪吸收轻罪原则包括哪几种情况,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法律分析 我国刑法中,适用吸收原则的有以下几种情形: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执行一个死刑,而不得决定执行两个以上的死刑或者其他主刑。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者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执行一个无期徒刑,而不得决定执行两个以上的https://v.66law.cn/wenda/1903078.aspx
6.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知应会工作手册23、公检法三部门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应当遵循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刑法》《刑事诉讼法》《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 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证人保护工作规定》 24、在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时,应该对哪些人采取保护措施? https://z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1007505
7.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知识问答(CISCN)本文涵盖了多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包括《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内容涉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数据分类分级、数据跨境传输、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强调了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696568/article/details/125030825
8.反邪教知识一百问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7]3 号)第十一条规定:组织、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组织、策划、煽动、胁迫、教唆、帮助其成员或者他人实施自杀、自伤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以故意杀人https://www.jnnews.tv/jnxwrmpp2/p/69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