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双考上岸人大诉讼法:有惊无险,来之不易民法考研讲义法理学刑事诉讼法

作者简介:本科来自swupl,综合成绩班级前十,六级五百出头,文科生。考研初试分数:356。法考客观题201,主观题123。

一、写在前面的话

笔者的个人情况简介如下:

考研初试分数:356(英语76,政治67,理论法109,应用法104),其中七选三科目:民法、刑法、诉讼法。

(图1:初试成绩)

(图2:法考成绩)

距离考研正式落下帷幕已经十几日,笔者却迟迟没有动笔,一是处于面对上岸结果既充满欣喜又反复确认的复杂情绪,直到拟录取通知到来心里的石头才落地。二是,再回首备考之路,虽然就近在眼前,但也脱离全身心准备初试时的状态数月,难免又有陌生之感。于是,花费数日,翻阅和整理打卡记录和复习资料,细细回想备考过程中的点滴,希望通过这一年的总结(更多是教训),给正在路上的师弟师妹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二、充满选择的考研之路

大四将我们推到了充满无数选择的路口,是否要考研就是其中一个。而选择考研,进一步又会延伸出分支:学硕还是法硕?报考哪所学校?要报辅导班吗?法考同步准备吗?这个过程,至少对笔者而言,会犹豫、会权衡各种因素、会患得患失,相信不少人也困惑、迷茫。

(一)择校和报班

关于报考人大,择校的焦虑早早地渲染在大三上的后期,大概21年11月,当时看各类考研经验帖,觉得人大是理想般的存在,但是也难免各种担心和自我怀疑,便没有下定决心。在寒假初步搜集各类信息后,又在家人的支持和研友的互勉下,执念还是战胜了各种犹豫。2022年3月,开学之际,决心报考人大学硕。

关于辅导机构,专业课选择报了知行的全程班,公共课没有选择报班。是否要报班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理性选择,但是建议一旦要报班,要擦亮眼睛,避免被资料倒卖者欺骗,尽量选择成熟、知名度更高的辅导,也能获得更为系统的培训。笔者选择报班,一是之前搜集专业课的各类信息资料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二是因为个人自制力和坚定力存在不足,需要以外力督促自己莫打退堂鼓。

(二)七选三和报考专业

(三)法考

以上是笔者对于考研过程中几个重要选择的心路历程,而现在想来,对于每一次的选择,的确值得仔细斟酌,但不宜过多精神内耗。因为选择固然重要,到达终点依旧靠得是脚踏实的前行。

三、各阶段、各科目的备考策略与反思

(一)各个阶段的复习情况

笔者根据每周打卡记录按月归纳了学习进度的情况(括号为该任务的进行到的章节),也呈现当时自己遇到的一些学习状态问题,想告诉在准备考试的师弟师妹,不知所措、焦虑都是正常的,但只要坚持下去,零星的变好,也能实现所想要的。

(二)各个学习阶段的总结

1.基础阶段(3-7月):培养习惯,注重基础知识

首先,要使自己的学习状态稳定下来,固定作息、学习地点。笔者选择的是每天待在图书馆。尽管这一阶段,本科的课程还有部分未完结、可能还有各类突发的事情需要处理,但是不要其打乱备考的主旋律。笔者对于急需处理的事务一般快刀斩乱麻,与其心烦意乱,不如就全心全意完成事务后再回到复习中,而对于不那么急切的其他事务,笔者可能会更倾向于“ddl是第一生产力”。

其次,学科学习上,公共课重视英语,单词是基础,阅读训练做到有效、吃透。专业课,曾有师弟师妹问笔者能否不阅读教材直接背诵讲义,笔者是不建议这样做的。讲义经过提炼,与教材比较更为精简,背诵起来方便。但阅读教材,除了“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对于比较难的制度,如民法中的担保,教材更为详细的解读可以更好帮助我们理解。当然,阅读教材亦要注意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或者不同章节的重要程度,略读或者精读,如诉讼法对于基本原则的章节需要精读、民法的人格权编和婚姻家庭编略读就好。而该阶段的法考复习,笔者是以民刑为重点,刑诉、民诉、行政法复习完一轮。

2.暑假阶段:抵抗干扰,保持学习状态

这一阶段,公共课,英语除了继续把握词汇和阅读,翻译、作文的训练也可以穿插安排。专业课,笔者当时还有许多教材、机构课程的任务,只能有意识去回顾之前的整理、归纳的内容,如果能够开始背诵,建议尽早开始背诵。而法考,笔者是进一步根据背诵卷巩固民、刑,视频课可以选择重难点观看,但重心还是在书本,三大诉讼法刷真题,同时将商法、三国法快速过一遍。

3.背诵阶段:循序渐进,反复记忆。

这一阶段会同时要参加法考,笔者会在客观题考试前一周,除了完成公共课的基础任务,如背单词,会以法考为主,主要是刷真题和根据考前聚焦的课程背诵。(主观题原本也计划如此,只是因为延期未能实践)

笔者正式开始专业课背诵是法考客观题结束之后,背诵大致分为三轮:第一轮主要背诵根据教材和讲义整理的笔记,目标的是尽量全面,但实践下来也存在扣字眼拖延进度的问题。如何在前期的学习中区分,哪些属于专业的表达,必须跟原文一致,如刑诉法中法定证据种类“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而“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的意义”可以在以教材和讲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论述,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对于背下来过两三天就存在遗忘的情况平常心对待,合理回顾,推进进度。笔者的习惯是第二天巩固后就继续往前背。

第二轮背诵思维导图,这一轮重心在于知识的串联,注重通过关键词能否定位到相应的章节以及联想起来有关章节,如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回顾证据和证明的章节,再联想其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沉默权”的联系。笔者同时会在机构的思维导图通过增补细节的方法,通过“把书读厚”再加深印象。

图三

第三轮则以必背题为线索查漏补缺,并用小标签对不熟悉的章节进行标注,再多次背诵加深记忆。

通过模拟训练笔者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写字存在潦草和连笔让人看不清、有时候没有分点作答或者遗漏要点、论述比较干巴语句之间没有衔接、审题不细致导致答题重心没有扣题、基本概念掌握不够准确……比如法律史的模拟中,笔者直接定位错了朝代,发现自己对于南北朝和唐朝的知识细节把握得并不准确。

图4:某次法律史的模拟训练

通过模拟训练发现问题,针对性地在下一次练习中调整,上考场前再反复叮嘱自己注意。虽然,考试时难免紧张和慌乱,但也好过完全没有准备的状态,最后,在部分题目涉及笔者知识盲区的情况下也顺利完成了考试。

(三)各个科目的复习规划

1.专业课:

笔者在阅读理论法教材的习惯上是通过摘录教材重点,用word形成自己的笔记,看完相应课程,再将自己的摘录与讲义互为补充。

图6:法律史阅读教材的整理

图7:宪法阅读教材的整理

(1)法理学:

参考书目:朱景文主编:《法理学》(第四版)。

法理学的三个部分(法哲学,法社会学,法实证论)各有其特点,掌握其中的行文框架和逻辑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法哲学的特点是抽象,可以以“法治”为核心去理解各个板块。法社会学的部分,主要是法与X(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可以通过总结规律,来便利背诵。法实证论由静态的本体论和动态的运行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组成。

(2)宪法学:

参考书目:许崇德、胡锦光主编:《宪法》(第七版);韩大元、胡锦光:《中国宪法》(第四版)。

图8:宪法基本权利案例练习

基本制度上,政治制度是重点和核心。而国家机构论,笔者按照“六要素”对不同的国家机关进行归纳,同时选择了白斌老师的法考课程在这一块进行补充。

(3)法律史:

参考书目:曾宪义、赵晓耕主编:《中国法律史》(第六版)

(4)诉讼法

参考书目:江伟、肖建国主编:《民事诉讼法》(第八版);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第四版);程荣斌、王新清主编:《刑事诉讼法》(第八版)。

除刑法外,应用法笔者都使用MarginNote作为教材阅读、法考精讲卷的辅助工具,(该软件能够进行标注、识别PDF中的文字,同时能够根据标注的内容形成思维导图和记忆卡片,但需付费)。

图9:利用MarginNote阅读教材

(5)刑法、民法

参考书目:王利明主编:《民法》(第九版)张明楷:《刑法学》(第6版)

2.公共课:

人大法学学硕的公共课分数线近年来都是60,所以在备考期间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英语

①词汇:

图10、11:词汇书学习笔记

②阅读:

笔者认为考研英语阅读的学习,利用好历年真题是关键。关于资料,笔者使用的是考研真题黄皮书,其实只要是附有详细解析的真题都可以。做题速度上,每周完成一套,并整理归纳,最后再留近2-3年作为冲刺阶段的套卷模拟。做题的顺序上,笔者先从英语二2010做起,再做2001-2009年的,最后做英语一2010起,以及对错误率较高的套卷进行二刷(主要是2010年后的英语一)。

整理归纳上,首先一定要做题留痕,每道答案的得出都要将原文中的线索勾画出来,这样在复盘的时候能够较为清晰还原思考的路径并与答案和解析对照。其次,每一篇阅读的原文都值得挖掘,对于生词我的习惯一般是查词典在原卷上标记留下印象,同时录入词典的生词本,以便复习,而对于长难句则是先在试卷上划分好句子结构,尝试翻译再对照解析做笔记。

图12

③翻译:

笔者选择了唐静的翻译方法,对翻译的考察特点、拆分有初步认识后,更多还是通过真题训练积累熟练度。

④作文:

笔者原计划以王江涛的作文书作为素材积累,每周背诵1篇,但很遗憾没能坚持下来。后来,根据师兄师姐的推荐,选择薛非的课程和背诵模板。模板特点是内容比较精简,小作文大约10篇,大作文严格意义上2篇,适用程度确实不错,包括后来英语复试面试笔者也用上一部分。但笔者没有更多了解市面上的其他老师的作文课的特点,所以还是谨慎参考。

(2)政治

笔者是文科生,政治的正式复习九月下旬才开始,前期除经济部分的内容笔者看了徐涛的强化课,就直接看书做题了。

主观题:笔者选择腿姐技巧班的答题方法和肖四。(腿姐的考前冲刺和押题笔者略看了了课程和讲义)关于肖四的背诵,笔者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和方法,就是在拿到书后,根据自己的前期复习的积累和习惯的语序,在书上勾画然后读、背,两天背完一套,以此循环,直到上考场前。如果选择跟带背,一定要甄别带背的音视频是否对背诵材料的关键表述进行删改。

四、自我定位与心态调整

(一)建立反馈机制的重要性

考研很多时候会让人产生迷茫和怀疑的感觉,在于考研不同于高考、法考,高考你能通过月考、联考的分数和排名,对自己有个较为准确的自我认知,并能够对每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整和分析,同样法考也能在摸底测试、AI批阅中窥见自己的复习情况。而考研这一年更多都是在莽着头向前,可能并没有办法定位自己在报考的人群中复习状态怎样,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消极其实都并不是一个好的状态,因此找到自己的坐标系十分重要。寻找定位的方法有很多,适合自身情况的就好。

笔者很幸运,能够找到生活节奏同步的研友并且能够真诚交流。首先,我们会通过forest种树来让彼此产生紧迫感、也会设置未早起就买咖啡的惩罚;其次,对于复习进度也会坦然交流,如果专业上有问题也会尝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对方解答;再者,也能在对方想要摆烂时既会严厉“辱骂”到清醒也会鼓励不要放弃。

从选择报班起,笔者几乎无一落下每周的学习进度打卡,并针对班主任师姐提出的建议及时调整。到最后冲刺30天,每日打卡总结和反思自己当日的学习状况,并且一进行模拟训练就提交批改。至复试时,也进行了三次面试模拟。笔者在备考中是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的人,打卡和反馈的过程,一方面,接收到鼓励的正能量,另一方面,让笔者把目光更多聚集在了具体的事项上,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精神内耗。

(二)心态的调整

首先,给自己释放压力的安排,笔者会给自己有计划的放假,暑假前从一周休息1次到背诵阶段两周休息1次,补充睡眠、和朋友去吃一顿美食或者让头脑放空。另外,一直到暑假结束,笔者每周有3-4天下自习后会锻炼20-30分钟。

五、致谢与寄语

这磕磕绊绊的上岸之路,有太多值得感谢的人,感谢父母坚定支持我的任何决定,感谢研友的陪伴互助以及为枯燥的生活贡献很多笑声,感谢师兄师姐们给予的专业指导,尤其是003师姐,承担我考研期间绝大多数的消极情绪,每每把我从自我否定的泥泞里拉出来,还有或给予鼓励或惊喜投喂的朋友们。

从备考到复试结束,笔者其实一直没有把握能够上岸,但是却一直相信这一年的日复一日的读书时光是有其意义的,无论结果如何。

“人生很多时候,是选择才有了机会,相信才有了可能。”

也祝福今年在路上的师弟师妹们,播下的种子来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课题申报、结项经验;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THE END
1.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月知识产权基本常识与综合服务篇10、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一)综合类:《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知识产权”。《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高法院、高检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合同法》第十八章“技术合同”。《对外贸易法》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https://amr.tongliao.gov.cn/syjj/yhyshj/2022-09/15/content_ac531d0d16b34182b122cec02e6092cb.shtml
2.法律基础知识概览8.以下哪些属于书证?() A.信件 B.图片 C.传单 D.证件 9.因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10.适用减刑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的犯罪分子。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11.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有一定期限,我国法律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最长期限是()个月。(2.5分)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175591
3.民法包括哪些法我国法律不仅在刑法中规定了人身权的保护,还在民法总则中也规定了相应的内容,如果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那么就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其进行赔偿,损害程度比较严重的,还要受到刑法的制裁,那么民法总则规定的人身权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https://www.lawtime.cn/zs_128348/
4.刑法和民法的区别覃程律师法律短视频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刑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者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调整对象的不同: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而刑法调整的是犯罪行为,对于其他行为不予调整;2、适用原则的不同:民法适用的原则是法https://www.110ask.com/video/17740235636493895716.html
5.法律主体分类大全11篇就经济法主体的特点而言,经济法主体和民法以及行政法主体这二者在本质属性上有着显著的特性。首先,经济法主体具有经济利益性。对经济法主体的调控是从经济主体行为的两个基本要素着手,即对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的调控;其次,经济法所调节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经济法具有纵横且统一的性质;最后,责任优先性始终贯穿着经济法https://www.fabiao.com.cn/haowen/40663.html
6.论刑法上的占有及其认定笔者认为,刑法上的占有概念与上述民法占有概念大体是相同的,对占有主体、占有客体、占有内容的理解上也是一致的。如果说两者存在差别,只是在占有种类上稍许差别,例如,虽然刑法也承认观念占有,但对于通过法律关系而成立的抽象占有,如间接占有、占有继承、占有改定、代理占有等予以排除。这是因为民法上的占有制度主要在于确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