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宪法基本知识

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二、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等重要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2.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3.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四、宪法作用是什么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机制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的轨道上有效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的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解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宪法与一般普通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1.内容不同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确立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主要涉及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宪法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等等。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也涉及宪法所规定的各个方面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但是,法律、法规必须以宪法的有关规定为基础,不得与宪法规定相抵触。

2.效力不同

我国现行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任何法律、法规必须基于宪法而产生,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当符合宪法的要求或者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时,为了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性,应当宣布有问题的法律、法规违宪。

3.创制程序不同

宪法创制一般需要经过特殊的程序。从制定宪法的过程来看,宪法制定者应当是属于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或者个人都无权制定宪法。人民制定宪法的方式通常表现为一部新的宪法的制定必须由一个国家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参与议论、提出立宪的建议,然后通过特殊的程序予以通过。

4.监督、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一般是由宪法制定者直接来监督实施。在具体监督实施宪法的实践中,宪法往往将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授予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者是专门的国家权力机关。因此,在宪法实施的实践中,为了保障宪法的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只有宪法明确授予享有宪法监督权的国家机关或者是特定的主体才可以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六、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七、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第二,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八、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

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九、公民的定义是什么

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每个国民都应该具有公民资格,都应该成为公民,都应该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十、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1.平等权。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结社、示威自由。

4.人身自由。

5.宗教信仰自由。

6.文化教育权利。

7.社会经济权利。

8.监督权与请求权。

9.特定主权权利。

十一、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劳动的义务。

5.受教育的义务。

6.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依法纳税。

8.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

十二、为什么说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十三、宪法如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宪法》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十四、宪法对选民资格有什么规定

《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十五、什么是宪法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精神。

2.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

3.改革开放的精神。

4.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十六、什么是宪法宣誓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十七、12.4“国家宪法日”的来历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THE END
1.法律法规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范围。 首先,从顶层结构来看,我们有宪法。宪法是最高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基本权利与义务等。这一层次最为核心,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https://www.qtleqzhor.cn/nong-ye-zong-he/400023.html
2.法律法规体系之构建与完善一个多维度的探究二、法律法规体系之内涵 法律法规体系是一个国家立法活动的总体布局,它包括了宪法、行政 法律、刑事法律以及其他各类具体规定。每一项都有其独立存在及相互联系的地位,是维护国家统一性和社会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三、分类分析 根据其内容和目的,可将法律法规分为几大类: https://www.b9a5u5l1v.cn/gong-qiu-shi-chang/343031.html
3.法律基础知识体系理解法理法规与司法实务法律原则与规范 掌握一系列核心原则,如平等原则、三自主权原则,以及具体规范如合同自由原则,是开展有效的法律工作基础。此外,对于国际私法中的冲突规则也有深入研究,这对于跨国交易尤为关键。 司法制度及其功能 司法系统是确保执行公平正义的一个主要机构。在这里,审判员通过听证程序来裁决争议,并通过判决书来明确各方责任https://www.382hl43py.cn/news/437676.html
4.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总结来说,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是一个持续不断且复杂多变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操作,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还需考虑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以便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如何使得这些规范性的文件能够更有效地满足社会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5.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七、新媒体时代下的公共参与机制建立探讨 互联网技术让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声音参与渠道。如何有效利用这股力量,让更多公众参与到政策讨论中去,是未来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这将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并使决策更加接近民意需求,从而形成更加稳健可靠的地方法律制度体系。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7962.html
6.教育法律法规内容概述中国教育法律体系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实施受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为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提供了基本的权利与义务保障,同时也为整个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对于教育领域的管理和服务也逐渐规范化,这就需要一套完整而严密的法律体系来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59209.html
7.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 法律基本知识的重要性 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通过规范行为,维护权利,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法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796.html
8.良法善治良法善治安天下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计303件。 新时代,我国制定外商投资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修改立法法、国防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https://m.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5732
9.久远银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时的二级市场价格确定,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则要求;在 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前所持有的股份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的,减持价格不低 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 4、本公司持有发行人5%以上股份时,本公司拟减持发行人股票的,将提前 三个交易日通知发行人并予以公告,本公司承诺将按照《公司法》、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062500000023_44.shtml
10.中金公司:中金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针对上述风险,本公司从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信息技术系统、风险指标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风险应对机制等各方面进行防范和管理。对于各类风险的具体分析及公司采取的具体措施,请参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七、风险管理”部分的内容。 十、 本报告所载的若干金额及百分比数字已作出四舍五入。因此,若干图表内所示的算术合计https://m.10jqka.com.cn/sn/20230331/41578057.shtml
11.中级软件设计师知识总结软件设计师中级该图的归类有分歧,大部分时候归结为动态,小部分时候归结为静态。 顺序图/序列图:强调了按时间顺序的通信图 通信图/协作图 定时图 状态图:表达的是状态的变迁、转移的情况 活动图:与流程图的结构一致 交互概览图 3 4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概念 三种模式的概念及其层次关系: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009144/article/details/130243461
12.法律本科论文通用12篇为了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我校自今年九月份开始正式实施“三学期制”模式。基本内容如下: 1 “三学期制”模式的学期划分 我校现在实行的是二学期的学期制模式,即秋季学期(20周)+寒假(5周)+春季学期(20周)+暑假(7周)。实行“三学期制”后,学期制模式改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https://gcsj.xueshu.com/haowen/32671.html
13.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培智学校学生(以下简称“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
14.关于建立“现代劳动法学”的一些思考——兼论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一些“现代民法学”著作往往直接将劳动关系作为民法学说分析的例证,给人一种似乎劳动法只是民法的组成部分,可以用民法理论来替代劳动法理论的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劳动法是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均不同于民法,劳动法学存在一系列特有的范畴。“现代劳动法学”的观念也必须与https://china.findlaw.cn/laodongfa/laodongfalunwen/73098_9.html
1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六、法律体系:在一个国家里,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所组成的法律部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部门法体系。 七、部门法:(法律部门)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可称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6.云南省晋升副县处级领导职务资格考试基本知识(仅供参考)第七条考试内容包括: 一、政治 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1.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https://zswldj.1237125.cn/dl/yb/news/gsgg/d278fad5-1e10-40e8-8fca-6d3166704f3b.htm
17.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https://www.shuashuati.com/ti/a35b06af43c04da4950e053fb319b6a0.html?fm=bdb31b557691f036acb35f992dd12c8d01
18.国防教育常识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本依据。(对) 7. 我国国防法规调整对象的军事性意味着国防法规只管军队,不管地方。(错) 8.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对) 9 .中国解放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三个军种组成。(错) http://www.lpzhj.com/Article/1357b97f-3684-45ef-9d2c-20c97096b3db.shtml
19.赵小鲁“律师要讲政治”问答录十八大以来,律师行业的法律服务市场,已经由主要为市场经济服务,发展为同时为公益法律服务市场和民主法治建设市场服务,一个市场变为三个市场,党和国家人民,对律师行业的政治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这种法律服务市场的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需求,凸显对律师行业政治文化的要求,是律师行业面临三大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http://www.kunlunce.com/ssjj/ssjjhuanqiu/2021-08-14/154336.html
20.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提纲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一看主要负责人的认识程度,二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按照法律法规,企业安管人员的职责有十四项,实质性工作是12项。(河北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060830) ? 十四项任务是: ? 1、协助决策机构和领导组织推动生产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15/10/58697371_7784050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