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审计的三个基本特征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监督力量,具有鲜明的特征。为了大家可以更好的做了解,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做的整理!
如何理解审计的三个基本特征
(一)独立性特征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权威性特征
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负责人在没有违法失职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撤换。审计机关有要求报送资料权,检查权,调查取证权,采取临时强制措施权,建议主管部门纠正其有关规定权,通报、公布审计结果权,对被审计单位拒绝、阻碍审计工作的处理、处罚权,对被审计单位违反预算或者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的处理权,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的处理、处罚权,给予被审计单位有关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的建议权等。
我国审计人员依法行使独立审计权时受法律保护,如被审计单位拒绝、阻碍审计时,或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时,审计机关有权做出处理、处罚的决定或建议,这更加体现了我国审计的权威性。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审计人员应当执行回避制度和负有保密的义务,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审计人员滥用权、询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审计执业的独立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审计报告与结论的权威性。
根据我国审计法规的要求,被审计单位应当坚决执行审计决定,如将非法所得及罚款按期缴入审计机关指定的专门账户。对被审计单位和协助执行单位未按规定期限和要求执行审计决定的,应当采取措施责令其执行;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可依法追究其责任。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强制执行,这也充分地显示了我国审计的权威性。
我国社会审计组织,也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登记注册的法人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独立承办审计查账验证和咨询服务业务,其审计报告对外具有法律效力,这也充分体现它们同样具有法定地位和权威性。我国内部审计机构也是根据法律规定设置的,在单位内部具有较高的地位和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各国为了保障审计的权威性,分别通过《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商法》、《破产法》等,从法律上赋予审计超脱的地位及监督、评价、鉴证职能。一些国际性的组织为了提高审计的权威性,也通过协调各国的审计制度、准则以及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审计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权威的专业服务。
(三)公正性特征
审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1.财务审计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审计师协助企业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风险的过程。审计师通过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合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风险评估还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关于潜在风险的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3.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系列政策和程序。审计师通过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进行审查,帮助企业发现并改善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4.政府机构审计
政府机构审计是审计师对政府机构的财政收支、财务报告和经济效益进行审查的过程。审计旨在确保政府机构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共利益。政府机构审计有助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制,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