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推论及其理由新闻中心

一、法律论辩中的演绎推理仅仅是形式的有效性吗?

丹尼尔斯先生到一个酒店去买了一瓶柠檬汁和一罐啤酒,回家后他自己喝了少许,他的妻子也喝了一杯柠檬汁,结果他们都变得神智急躁而且生病了。

他们得病的原因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他们所饮用的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石碳酸,对柠檬汁瓶里残留的柠檬汁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石碳酸混合物。原告丹尼尔斯夫妇随后控告了柠檬汁的生产商和出售柠檬汁的酒店老板,需要对他们的人身损害,医疗费以及生病期间的应得收入的损失进行赔偿。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会作这样的演绎推论:

(A)在任何情况下,如果由一个卖给另一个人的商品有缺陷,即与其使用性能不符合,但在普通检测中又不明显,那么卖出的商品未达到商品质量要求。

(B)在本案中,由一个人卖给另一个人的商品有缺陷,即与其使用性能不符合,且在普通检测中又不明显。

(C)所以,在本案中,销售的商品未达到商品质量要求。

如果用符号来表示命题形式,则上述推论形式简化为;

(A)在任何情况下,如果p,则q,

(B)在本案中p,

(C)所以,在本案中q。

从逻辑的角度上说,这是一个有效的论证形式。然而在这里我们并不主要关心其逻辑推演的真,而关心其应用,也就是关心:在法律的实践中有效的论证形式的逻辑应用。论证是有效的从而使得如果前提是真的,那么结论应该是真的成为必要,但逻辑本身不能建立或保证前提的真实性,它们是否塌实是一个全凭观察和实验的问题。让我们因此重新考虑论证,以明自在什么背景下,它的前提应该保持真。

正如在格兰特一案中所陈述的那样,(A)前提已有一个对“商品质量问题”条款的含义作出符合法律目的的权威性解释,因而(A)已有了一个真实的法律前提。

小前提(B)怎样呢?前提(B)是真的,仅当以下各点是真的:

(ⅰ)一瓶柠檬汁属于种类商品;

(ⅱ)这瓶柠檬汁是由一个人卖给另一个人的;

(ⅲ)一瓶柠檬汁中有一种带有缺陷的石碳酸混合物;

(ⅳ)这是一种在普通检测中不能发现的缺陷。

从案件实际情况看出(B)前提也是真的。

选择这样一个简单案例作为分析研究的起点的一个优点是,四种假设的每一种都面临着它的不容置疑的真实性。但值得说明的并且以后再继续提到的一点是,万一在柠檬汁中出现的毒物象稍稍不着色的柠檬汁,情况会怎么样呢?那么就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实际案件中的“证据材料”是否是法律上所表述的象前提(A)命题的“可操作的事实”的真实事例?那么作为一种关于实际例子的辩护主张,(B)前提的真实性可能是值得怀疑的。

由此可见,证据的程序是这样一种确立的程序。一些反映证据事实的命题是为法律目的而被看作是真的。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被确定的关于法律推论的讨论既是一个关于“如果p,则q;p,所以q,”的形式的逻辑有效性的讨论,又是一个由前提都给出判断标准的适合法律目的的真实的讨论。

二、有效的逻辑推理与实际的审判行为

通过对论据的一系列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由于卖方(即酒店老板塔伯得夫人)未能履行其责任,使买方(丹尼尔斯夫妇)蒙受了损失,卖方自然有赔偿买方的义务。这是通过可靠性很强的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应该说是准确无误的。法官也就必须根据法律和推理作出最公正的判决。法官有义务做出他应有的判决,他为履行其义务而做出某种判决并不意味着他通常做出或将要做出甚至已经做出那样的判决。不论从自然规律上讲,还是从心理学讲或逻辑意义上讲,一个人并未按他理应做的事去做而做出有背其责任义务的事来,这些都是可能的。因此说,人的行为往往并不由逻辑推理来决定,而是由所选定的动因或其他决定。而如果这些是正确的,又将决定我们选择对象。一行为者在完成或考虑执行其行为时所采用的判断标准(好与坏,对与错,合法与不合法等)是根据符合其标准的前提建立起来的。

若对前面问题再深入一步发现:任何一“法官都知道在一案例中,他必须通过法律名义作出判断,现我们假定这样一个推理:“如果p成立,q就成立。”“同时设想在一具体案例中,如果某原因使法官不偏袒于结论q成立,常识会为他找到明显的漏洞,他可以简单地说他找不到证据证明p成立,因而没有推理的前提;同时,假如他想以q定义作结论,那么在该案中他就只需说证据表明p是正确的即可。由此可见,从表面上看,虽然推理的形式存在,但由于他做出判决之前,他决定了如何选择。

提出法理的过程就其特点来讲往往纯粹是演绎和推理的过程,即使法官先生们经常搞错甚至歪曲他们发现的事实根据,但他们在以法律规范为准绳,以事实为基础的原则中,要么进行真正的演绎推理,要么根本没有推理可言而得出结论仍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在哪怕是一个案例中证明通过纯粹的演绎推理能让法官做出令人信服的决定,目的是为了说明演绎推理的可靠性的确存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演绎推理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的例子不时会有出现,但我们还有疑问,比如这是不是经常发生(实际上并不经常),如果纯粹的演绎推理不可有解决问题时,或者由于某些原因,法官或法庭并不采用这种推理方式时,我们又采取什么样的推理形式呢。

小结:①法庭常会找到各种事实根据,而这些“事实”不论事实上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从法律角度讲都认为真而不假;②我们能把法律条款用“如果p成立,那么q定义就成立”的命题形式表达出来;③我们还发现,至少有时所能找到的事实根据正是该形式中内容很清晰的p定义,因而如果我们以法律命题的事实为基础,以事实为推理的前提,通过演绎推理,我们的确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而该结论所引发的命令相应会使该结论产生实际效力,并且理由十足。

显示①表现为实际的审判行为,②、③表现为法律推理。

三、法律意义上的“合乎逻辑”与“不合逻辑”

指出这个词的两层含义之区别是有价值的,因为前面我对“非逻辑性”,“不合逻辑”,以及“合乎逻辑”的法律特征作了阐述。许多东西,不同的作者都用他们的生活常识观点而不是以严格的法律意义上的逻辑作研究。罗德·哈尔莫斯伯利认为“法律并不合逻辑”。霍姆斯也认为“法律的生命从来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看法,需要正确理解和适当的注意,这是从非严格法律上说的,而从严格法律意义上说,法律得合乎逻辑。因为实践经验本身就包含着逻辑。

——摘译自[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论与法学理论》,伦敦克拉伦顿出版公司1978年版。《法论》1994年第3期

THE END
1.202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法律咨询与调解》期末纸质2024年7月,每题4分,5题,共201.根据《律师执业管理办法》,以下哪一项违反了律师从事法律咨询应遵守的诚信原则?(红色字体为本A.法律推理是从已知的前提推导出法律结论的思维过程,其目的在于从既定的法律规范中推断出最终的判决定C.演绎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运用演绎推理的典型是判例法A.人民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8530792.html
2.法律适用中的演绎推理分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4期法律适用中的演绎推理分析,演绎推理,法律推理,概念法学,法律解释,司法,对待司法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法律理论从崇尚严格逻辑到允许法官自由裁量,在法秩序内外的各种选择中寻求最佳答案。对于简单案件,法律https://wap.cnki.net/qikan-GAZK200904018.html
3.下列属于法律上演绎推理公式中小前提的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下列属于法律上演绎推理公式中小前提的是___A.法律规范B.本案事实C.法律判决D.法律后果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https://www.shuashuati.com/ti/f49c2845c1c3437cbba421aa286d2398.html
4.2017法律硕士考研基础知识点:法律推理法律规范是大前提,法庭认定的案件事实是小前提,小前提所导致的法律后果是结论。如:大前提:杀人者死;小前提:张三故意杀人;结论:张三应该被处死。 2.演绎推理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 ①在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必须正好包含了三个词,而且每个词在整个推论中都是在一个意义下被使用的。https://m.koolearn.com/kaoyan/885311.html
5.司法考试法理学:演绎推理演绎推理也叫三段论的推理方式,是从一个共同概念联系着的两个性质的判断(大、小前提)出发,推论出另一个性质的判断(结论) 在成文法国家,法律适用通常被认为属于演绎推理的运用。法律规范是大前提,法庭认定的案件事实是小前提,小前提所导致的法律后果是结论。如: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794.html
6.法律推理在法官解释法律过程中的运用很多案件,也可以说是大部分案件,法官在适用法律上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因为法律规定很清楚,事实与之也很吻合,只要用简单的三段论:规则加事实就可以产生无懈可击的结论。这里虽然也用了演绎推理的方法,但这是在司法推理中运用而非在法律解释中运用。当然,简单案件不需要解释推理并不排除法官对规则中一些措词作某些概念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3/06/id/64507.shtml
7.法律推理范文7篇(全文)狭义的法律推理观念即认为法律推理主要指司法推理, 即在司法的判决中, 法官运用法律推理所得出的判决结论的过程。广义的法律推理观念则比较“泛化”, 认为法律推理就是各种逻辑的推理方法在法律活动中的运用, 是法律工作者们从已知的法律事实、法律规范、原则等法律材料前提出发合乎逻辑地推出法律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w5ewp1l.html
8.法理学授课讲义: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现实主义法学派〕(二)法律推理的类型 1.演绎推理。即从一个点出发向前推演,演化成一个结果。 2.归纳推理。即从多个点出发逐渐收缩,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3.辩证推理(实质推理)。强调的是问题的本质,而不在于问题外在的表现。从形式上讲,辩证推理不是直线推理,而是一种弯弯绕的推理。在最近几年的试题中辩证推理屡次出现,在考试中https://www.51test.net/show/296345.html
9.课程侦查与审判工作中运用演绎推理之特点 金承光 第五章 假说与侦查假设 学习资料 ● 5.1 假说及其建立程序 金承光 ● 5.2 侦查假设及其运用 金承光 第六章 论证与法律论证 学习资料 ● 6.1 论证及其逻辑结构 金承光 ● 6.2 论证的一般逻辑方法 金承光 ● 6.3 法律论证及其模式 金承光 ● 6.4 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23bf29a9e60d0f275be
10.哲学印象:逻辑学之溯因推理溯因推理(Abductive reasoning)是从观察到的现象或数据出发,推测出最可能的原因或解释的一种推理方式。与演绎推理不同,溯因推理并不保证结论的必然性,而是寻求一个最合理或最有可能的解释。 简而言之,溯因推理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观察现象:收集并观察一系列数据或事件。 https://www.meipian.cn/55qepjex
11.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应用于各个领域和环境,包括: 数学:证明和数学定理通常依赖于演绎推理。 哲学:哲学家使用演绎论证来分析和评估哲学主张。 科学:科学假设和预测通常基于演绎推理。 法律:法律论证和法律适用涉及演绎推理。 计算机科学:算法和编程逻辑建立在演绎原理之上。 https://fourweekmba.com/zh-CN/%E6%BC%94%E7%BB%8E%E6%8E%A8%E7%90%86/
12.三段论的推理形式及其在法律适用中的运用三段论的推理形式及其在法律适用中的运用 三段论的逻辑推理属于演绎推理的一种。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是一种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因此,这一推理由这样三个命题构成:一是,它的前提中总有一个比较一般性的命题;二是,前提中必然还有一http://bbzy.ah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3/01/id/1255278.shtml
13.19(2)法律推理 指法律人运用逻辑思维处理案件的思维过程或思维形式。 二、形式推理 运用形式逻辑进行推理又称分析推理。 形式逻辑:以思维结构和方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亚里士多德是奠基人。 续上 (1)演绎推理:从一般的法律规定到个别行为的推理。 (2)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210/152640731.shtm
14.司法过程的性质及法律的成长(豆瓣)《司法过程的性质及法律成长》将法官决断疑难案件时运用的方法和力量具体归纳为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习惯的方法和社会学的方法四类。一是逻辑的方法,也称做类推的规则或哲学的方法。即以法律为大前提,后以事实为小前提,再运用形式逻辑推理得出判决结果。二是历史的方法,也称做进化的方法,即法律原则沿着历史发展趋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76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