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是关于法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认识,错误的是
A.法有多种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B.法的本质属性是直接体现法的本质的属性,如法的阶级性、人民性
C.法的非本质属性是直接体现法的现象的属性
D.法的强制性、规范性是法的非本质属性
3.从法律的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以分为三种,下列哪一项不合乎划分的要求
A.立法学
B.法律解释学
C.法律社会学
D.法律思想史
参考答案:D
4.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立法已经发展到相当复杂和广泛的程度,以及下列哪一项
A.国家的产生
B.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个职业法学家的集团
C.阶级的产生
D.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的建立
参考答案:B
5.法学是有阶级性的,它的内容、性质和任务归根结底是由——决定的。
A.生产关系
B.上层建筑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生产力
参考答案:C
6.“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应“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是——的关于民主与法制的观点。
A.列宁
B.邓小平
C.斯大林
D.毛泽东
7.法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法的一般理论
B.法的产生和发展
C.法的概念和结构
D.法律条文
8.下列哪项是关于法的本质的叙述
A.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C.法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D.阶级对立社会的法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
9.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可以分为三类,下列哪项不属于其中的内容
A.可以这样行为
B.应该这样行为
C.特别种类的行为
D.不应该这样行为
10.法的要素不含下列哪一项内容
A.法律规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制度
D.法律原则
11.从人们对法的认识过程来看,法的第一层次的本质是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法是执政者意志的体现
D.法是人民大众意志的体现
12.下列哪一项是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国家制定一切法律、法规的根本依据
A.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的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C.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13.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是
A.矛盾和对立的
B.一致的C,正义为主,利益为辅
D.利益至上,正义以利益为基础和前提
A.人们应该这样行为
B.人们不应该这样行为
C.人们可以这样行为
D.人们必须这样行为
15.下列哪项是对法的作用的正确认识
A.法只是指一些法律条文
B.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法是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D.法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16.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是
A.阶级斗争
B.消除敌对势力
C.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D.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17.当前,我们应当抓紧专门的科技立法工作,科技法规规范体系的龙头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18.提出公法与私法分类的是古罗马法学家
A.乌尔比安
B.伯比尼安
C.保罗
D.盖尤斯
19.资产阶级开始广泛的立法活动的标志是
A.罗马法的复兴
B.法国拿破仑主持编纂法典
C.德国民法典的制定
D.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20.立法机关对于法律条文本身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者作补充的称为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执法解释
21.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是
A.宪法
B.民法通则
C.继承法
D.婚姻法
22.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国家
B.社会团体
C.公务员
D.国有企业
23.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采用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4.债权属于A.对世权
B.专属权
C.特殊权利
D.对****
25.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
A.法律制裁
B.法律后果
C.法律行为
D.法律责任
26.确定民事责任的原则主要有三种,包括绝对责任、严格责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