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理学》相关练习题

2.下列是关于法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认识,错误的是

A.法有多种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B.法的本质属性是直接体现法的本质的属性,如法的阶级性、人民性

C.法的非本质属性是直接体现法的现象的属性

D.法的强制性、规范性是法的非本质属性

3.从法律的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以分为三种,下列哪一项不合乎划分的要求

A.立法学

B.法律解释学

C.法律社会学

D.法律思想史

参考答案:D

4.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立法已经发展到相当复杂和广泛的程度,以及下列哪一项

A.国家的产生

B.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个职业法学家的集团

C.阶级的产生

D.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的建立

参考答案:B

5.法学是有阶级性的,它的内容、性质和任务归根结底是由——决定的。

A.生产关系

B.上层建筑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生产力

参考答案:C

6.“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应“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是——的关于民主与法制的观点。

A.列宁

B.邓小平

C.斯大林

D.毛泽东

7.法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法的一般理论

B.法的产生和发展

C.法的概念和结构

D.法律条文

8.下列哪项是关于法的本质的叙述

A.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C.法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D.阶级对立社会的法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

9.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可以分为三类,下列哪项不属于其中的内容

A.可以这样行为

B.应该这样行为

C.特别种类的行为

D.不应该这样行为

10.法的要素不含下列哪一项内容

A.法律规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制度

D.法律原则

11.从人们对法的认识过程来看,法的第一层次的本质是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法是执政者意志的体现

D.法是人民大众意志的体现

12.下列哪一项是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国家制定一切法律、法规的根本依据

A.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的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C.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13.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是

A.矛盾和对立的

B.一致的C,正义为主,利益为辅

D.利益至上,正义以利益为基础和前提

A.人们应该这样行为

B.人们不应该这样行为

C.人们可以这样行为

D.人们必须这样行为

15.下列哪项是对法的作用的正确认识

A.法只是指一些法律条文

B.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法是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D.法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16.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是

A.阶级斗争

B.消除敌对势力

C.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D.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17.当前,我们应当抓紧专门的科技立法工作,科技法规规范体系的龙头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18.提出公法与私法分类的是古罗马法学家

A.乌尔比安

B.伯比尼安

C.保罗

D.盖尤斯

19.资产阶级开始广泛的立法活动的标志是

A.罗马法的复兴

B.法国拿破仑主持编纂法典

C.德国民法典的制定

D.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20.立法机关对于法律条文本身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者作补充的称为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执法解释

21.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是

A.宪法

B.民法通则

C.继承法

D.婚姻法

22.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国家

B.社会团体

C.公务员

D.国有企业

23.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采用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4.债权属于A.对世权

B.专属权

C.特殊权利

D.对****

25.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

A.法律制裁

B.法律后果

C.法律行为

D.法律责任

26.确定民事责任的原则主要有三种,包括绝对责任、严格责任和

THE END
1.法律事实与法律关系的分类及实例解析51CTO学堂财务管理金融/财会会计财务会计财会金融考试财会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事件法律行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积极行为消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非意思表示行为 本视频内容主要围绕法律事实、法律关系及其分类进行了详细讲解。法律事实是指能够产生法律关系、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情况,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不受个人意志控制,https://edu.51cto.com/video/70438.html
2.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十、小结: 总结来说,“法律智囊团”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律师,更应该涵盖所有从业者,他们都应不断学习最新最先进的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大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司法人才队伍,为社会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 、农业科普活动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59907.html
3.科学界定生效裁判在刑事诉讼中的性质–重庆长安网在证据法上,这些事实被称为免证事实。《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01条第2项规定,在审理中,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并且未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事实,不必提出证据进行证明。由此确立了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属免证事实的法律地位。 所谓的“免证”只是相对的,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的https://www.pacq.gov.cn/archives/193655.html
4.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法治生活的智慧指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无论是个人之间的纠纷,还是与公共事务相关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来处理。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法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本文将通过提供100条关于法律小常识的问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56538.html
5.江辉:论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含义与识别为说明《立法法》中的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应当限定为立法性决定而不包括执行性决定,本节先讨论立法性决定与执行性决定的区别,以及如何识别一个决定是立法性还是执行性决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各类职权均可能作出决定,但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即立法性决定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DMyODMwMw==&mid=2247513282&idx=1&sn=486d32d780490e0980f5351671b41a34&chksm=eabddc5ab269f9e3b872ee253e3129d994d7d95ea52e2dd443020cceb2d0dc1bc095841e22f4&scene=27
6.法律事实分为三类法律事实分为三类 时间2024-05-09 浏览1w+ 法行宝 法律事实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但通常最基本的分类是将其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事件:事件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这类事实通常是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它们的发生不受人的意志控制,但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3591d7c2751ad9000502
7.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5轮背诵法硕理解定义:首先要清晰理解法律事实的定义和内涵,这是掌握其特征和分类的基础。 区分类型:将法律事实区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自然事件、社会事件、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等子类别,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和识别法律事实的类型和特征,可以加深印象并提高解题能力。 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25155
8.法律的时间效力研究——已废止失效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仍有依据法律事实是指依据法律的规定,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但并非一切客观情况都能引起法律关系的变动,客观情况能否成为法律事实,取决于法律的规定。 法律事实分为自然事实和人的行为。 1.自然事实。 是指人的行为之外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又分为两种:状态、事件。 https://www.douban.com/note/702336771/
9.张佑周俊强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维——基于578份过往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研究拘泥于对个别试点地区的关注,在中央提出“三权分置”的政策后,又多朝着抵押解禁的方向去证成并设计法律制度。事实上,作为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早已广泛存在于民间,又在不同层面存在权利实现的障碍,通过对司法案件的分析能客观反映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实现的困境。https://illss.gdufs.edu.cn/info/1027/11804.htm
10.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之三:要件事实和完全性法条的确立请求权基础反复推演,涉及法官理解、解释和续造法律以及将待证事实涵摄入法律要件两个方面,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为待决的法律争议寻找法律规范必须同时解决事实和法律争议。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查明案件事实,搜索到能够实现逻辑上自洽的请求权基础的“法律束”。请求权体系目标的检索、达成的过程必须是完整的:它全部地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73026.html
11.法理学试题库A、法律调整机制B.根本法与普通法C、相对稳定得原则D.法律规范得规定 20、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得区别就是(D) A、指导思想不同B.历史使命不同C.基本要求不同D.调整范围不同 21、法律事实分为(A) A、法律事件B.法律后果C.法律责任D.法律制裁 22、法得强制力表现在(D) A.约束人们得思想B.以思想教育为https://www.360docs.net/doc/0d751265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4.html
12.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及其释义法律法规衡阳技师学院程序事实和公职人员违法事实一样,必须能够进行证明和展示。证明程序事实的主要依据就是各种法律手续,表现为立案、采取措施、处分等法律文书和批准手续。政务处分工作必须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案件调查处理遵循程序性规定、履行相关手续,与遵守实体性规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只有达到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要求,才能保障被调查人http://www.hyjsxy.com/jjjc/info/news-6161.html
13.法律逻辑审判要件九步法之:在法律规范中解读出要件事实标题文章分为三类:主要事实、间接事实、辅助事实。主要事实和间接事实借助经验法则和逻辑来判断,辅助事实能够帮助法官判断证据的证明力。 三、注重间接事实和辅助性事实 案件中审理的事实不仅仅限于要件事实,很多时候案件中的一些间接性事实才能准确地帮助把握要件事实。因为准确、毫无破绽的证据来证明要件事实的案子并不多。 https://www.jianshu.com/p/be9580805a40
14.教育法律事实范例6篇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法律事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法律事实范文1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好坏,也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教师进修培训权是教师提https://www.baywatch.cn/haowen/215370.html
15.1998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二D.王某和刘某的父母,理由是他(她)们均为法律规定的财产代管人 5.张家为孙子张明过生日,却为确定出生日期犯愁。张明的母亲记得儿子是8月28日晚生,医院的接生记录薄上记载的是8月29日,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30日。而户口簿上记载的是9月1日。依照有关法律,张明的出生时间应以哪一日期为准? 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2
1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民刑交叉案件是指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在法律事实、法律主体方面存在完全重合或者部分重合,从而导致案件的刑事、民事部分之间在程序处理、责任承担等方面相互交叉和渗透。民刑交叉案件主要是以案件所涉及的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三个要素为根据。 当事人以民间借贷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认定符合起诉条件并予以立https://www.faxin.cn/v2/flfg/sfzl/content.html?gid=H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