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出游,注意这些法律小常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当春暖花开遇上“五一”假期,很多朋友一定会选择在即将到来的小长假里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需注意的是,除了享受诗和远方,也需要有法治护航,才能更好地避免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假期出游应当注意的法律问题。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消费安全问题

近年来,游客被宰的现象层出不穷,很多旅客或许在旅游购物的时候都碰到过“宰客”问题。一些无良商家利用旅客不是本地人这一特点,恶意抬高市场价格,肆意贩卖伪劣商品,非法谋取利益。因此,我们在购物消费时,要擦亮双眼,选择正规商家,坚持从正规渠道购买,尽量货比三家。还要及时向商家索取购物发票、小票等有效凭证,发生消费纠纷时,将其作为证据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与旅行社等旅游经营者的纠纷

出发地

目的地

虽然近年来自驾游、自由行等新出行方式逐渐盛行,但是,由于跟团旅游省心省钱又安全等特点,还是有很多人愿意选择跟团出游。

那么,在跟团出游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其次,在现实中,旅行社强制诱导消费行为在各大景点司空见惯,央视等媒体也曾曝光过多起性质恶劣的强制消费行为。对此,旅游者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强制消费行为,或者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再次,如果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提供服务有虚假宣传、欺诈行为,例如近年来爆出的“世界八大奇迹馆”等山寨、虚假景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权要求旅行社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另外,现实中还经常存在旅行社随意改变行程、将权利义务转包第三人等现象。如果旅游经营者未按照旅游服务合同履行义务,应当就旅游者由此增加的支出或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二条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第三十二条旅行社为招徕、组织旅游者发布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旅游者。

第三十五条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第六十七条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辅助人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响旅游行程的,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一)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旅行社和旅游者均可以解除合同。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旅行社经向旅游者作出说明,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变更合同;旅游者不同意变更的,可以解除合同。

(二)合同解除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合同变更的,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减少的费用退还旅游者。

(三)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旅行社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因此支出的费用,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分担。

(四)造成旅游者滞留的,旅行社应当采取相应的安置措施。因此增加的食宿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增加的返程费用,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分担。

第六十九条旅行社应当按照包价旅游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

第七十条旅行社不履行包价旅游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法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旅行社具备履行条件,经旅游者要求仍拒绝履行合同,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滞留等严重后果的,旅游者还可以要求旅行社支付旅游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赔偿金。

由于旅游者自身原因导致包价旅游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照约定履行,或者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旅行社不承担责任。

在旅游者自行安排活动期间,旅行社未尽到安全提示、救助义务的,应当对旅游者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THE END
1.法律知识内容大全全面的法律指南从基础法理到实务操作跨学科视角:许多问题涉及多个学科,如经济、政治学以及心理学。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有助于形成更加全面且可行的解决方案。 持续学习:不管你是否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法律知识,都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因为新情况、新问题总会出现。这意味着必须持续学习,不断更新你的“法律知识内容大全”。 https://www.gntpr.com/ke-yan-jin-zhan/79267.html
2.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我应该知道的那些法规常识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我应该知道的那些法规常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就像一盏照亮道路的灯塔,无论你是企业家、职场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难以避免与法律打交道。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可能是一项挑战。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呢? https://www.b9yemu9l.com/gong-qiu-shi-chang/443039.html
3.普通人应该懂得的法律知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MAIGOO知识人格权法律常识 1、人格权内容包括哪些? 人格尊严即一般人格权究竟是怎样一种权利,应当进行说明。在法律上,具体的人格权是多种多样的,如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隐私权、信用权、人身自由权等等。在这些具体人格权之上,有一个抽象的人格权,就是一般人格权。这就是公民和法人享有的,概括人格独立、人格自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166.html
4.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法律入门指南:掌握必备的法律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治理方式、权力分配和人民的权利与义务等。这部分内容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比如言https://www.msv8oom8y.cn/ke-yan-jin-zhan/358951.html
5.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法律基础理解法律常识的关键要素法律基础:理解法律常识的关键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与法律打交道。无论是购买商品、签订合同还是处理个人信息,法律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法律基本知识是一项挑战。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一领域。 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jia-ge/377174.html
6.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我该知道的那些简单法律事儿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法律。简单来说,法律就是规则,是国家为了维护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稳定而制定的规定。这就意味着,无论你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中,都需要有一定的法律常识,以便于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那么,具体到什么内容呢?以下是一些基本点: 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2369.html
7.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我来告诉你法律基础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儿在这个快节奏、多元化的社会中,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个人和企业都至关重要。无论你是想保护自己的权益,还是要合法经营你的业务,不懂得法律常识都会让你处于不利地位。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规范的变化,这些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首先,我们来谈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这一块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民法典、刑法https://www.atqlinnvf.cn/ke-yan-jin-zhan/319242.html
8.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概览理解法律基本内容的关键要点法律常识概览:理解法律基本内容的关键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对于避免法律纠纷、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真实案例。 一、宪法和基本法 宪法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文件,它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范围和各类组织和公民的人权。 https://www.l9l01mz0mt.cn/jun-lei-cai-pu/393713.html
9.平安建设基本常识10.“六五”普法的重点学法对象有哪些? 答:“六五”普法期间,法制宣传教育将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为重点对象,其中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是重中之重。 11. “五五”普法以来国家新修订颁布实施的与广大民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https://www.cnxw.com.cn/system/2013/10/24/011446199.shtml
10.大学生法律知识科普6、有权利对处分处罚决定提出申辩、申诉。 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懂哪些基本法律: 《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劳动法》《物权法》《婚姻法》等基本法,国家机关部门法,国际法,法学基础原理等。 大学生法律常识的基本内容 身为大学生就业遇到问题怎么办? https://bwc.xjnu.edu.cn/2023/0516/c1197a124307/page.htm
11.法律常识问答(精选6篇)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10、哪些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答:根据《民法通则》第59条的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二)显失公平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f5m8q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