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定义:民事法律事实是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事实。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了民事主体(权利人、义务人)、内容(权利、义务)、客体(物、智力成果等)等要素,只有当一个事实能引起这些要素之一变动(产生、变更、消灭),它才能被称为民事法律事实。

例子: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来判段它是不是民事法律事实。

答:非也。交警此时是公权力的代表,他与熊熊之间并不是平等民事主体关系,而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开罚单的事实引起的也当然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所以不能认定为民事法律事实,而是行政法律事实。

AC如何理解呢

单纯的勇士队夺冠他不会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所以它只是一个单纯的事实,而不是法律事实,但是当双方约定勇士队夺冠作为赠予合同成立的条件时,它的发生会导致合同生效,此时它就不仅仅是一个事实,而是被赋予了法律效力的事实,即民事法律事实。

第二章: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一:首先我们看一下民事法律事实的五级分类图。

二:方法论

萌新刚上手分类题时,切忌一步到位,而应当层层剥丝。到后期做的题多了,自然可一招致命。比如,某事实是民事法律行为这一结论的得出应当经历如下思维顺序:法律事实→行为→合法行为→有意思表示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后面的例题当中熊熊也会给萌新们示范如何用该思维来解题。

三:五级分类的分层逻辑

(2)例子:自然人的出生

第一步:自然人的出生会引起以婴儿和其亲属为主体的亲属关系、监护关系等一系列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所以它是民事法律事实。

第二步:在确定了它是法律事实后,我们再看婴儿出生能不能受到婴儿和其亲属等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控制和支配。婴儿自然无法控制自己的出生,他的亲属也无法控制该婴儿会不会、什么时候出生(想想有多数人重金求子而不得,又有多少男儿却意外喜当爹),所以婴儿的出生是自然事实而非行为。

自然事实的分类相对简单、考的不多,所以我们简单介绍。

在确定一个事实是自然事实后,只需根据该自然事实是一次性的发生,还是持续的发生,将其分为事件和状态。

前言:这里我们考试分析与现在学界主流观点是有冲突的,所以容易产生疑惑。但既然考的是法硕,那我们自然应当掌握法硕的观点。

标准:根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划分为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

例子:张三把熊熊打成重伤,张三打人行为该归属于哪一类?

很多萌新第一反应是侵权当然是事实行为咯,那这就中了老奸巨猾的出题人的圈套。因为事实行为也是合法行为下的一种,而打人明显违法,所以是非法行为。

注意:不合法的表示行为(如存在无效事由的合同)是一个例外,它不是非法行为,而是民事法律行为。这也是从现实出发的立法考量,如果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认定为非法行为,那么就不能适用民法典总则部分关于意思表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这无疑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1.前言:这个分类无疑是理解起来最难、出题最多的,所以这里会讲得详细,小萌新们集中注意,跟上我的思路。

2.区分标准:该合法行为是否包含了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意思表示。

这里我们要了解一下何为意思表示。它是指民事主体内含关于发生一定的法律关系变动的内心意思,并且通过口头、书面、行为等方式将该内心意思向外表达出来的行为。(如我内心想要买张三一套房,这只是内心意思没有法律效力;只有我对张三表达出来我的内心意思,这才是意思表示,即合同法里面的要约)

(2)事实行为=不包含意思表示。(作出后即生效,行为人无需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就能生效)

(3)例子:7岁时小熊熊写了一本名为《霸道小姐姐爱上我》的小说。

首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小熊熊完成作品后即取得著作权,故可认定为法律事实

其次,写小说明显是可受人所控制,故是行为,而非自然事实。

再次,该作品虽然描写的是小熊熊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并没有越过法律的界限,故是合法行为。

最后:熊熊虽然在写该小说时内心并未有取得著作权的意思(7岁时熊熊还没学过法,还不知著作权为何物),但是并不影响它取得著作权。该行为没有意思表示的内容仍然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变动,应当认定为事实行为。

(四)【四级分类】表示行为的分类。

1.前言:准民事法律行为和法律行为都是包含了意思表示的合法行为,特别是准民事法律行为和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有很多相似点,两者的区分一向有难度。

2.区分标准:民事法律关系是按照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还是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变动的。

3.区分结果:准法律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变动法律行为=按照意思表示

(1)例一:熊熊是个不孝子,终日对他爸爸熊学长拳打脚踢,没事就喜欢玩个小虐待,但是熊学长在死前耳边突然响起《熊你太美》的优美旋律,就表示原谅了熊熊,请问这种感情表示是准民事法律行为,还是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子女虐待父母的,失去继承权,但父母生前表示宽恕,且虐待未构成故意犯罪的可恢复继承权。所以熊学长的宽恕意思表示行为会导致熊熊重新恢复继承权。虽然表示原谅无疑是一个意思表示行为,但是熊学长可能一并不知道我国继承法有该条规定,二也并没有恢复熊熊继承权的意思,熊熊能恢复继承权不是根据该意思表示的内容,而是根据继承法的规定,无论熊学子在作出宽恕时有没有把家产继承分给熊熊的意思,熊熊都能取得继承权,然后继续开心的虐待他妈老鱼。

(2)例二:熊学长死前写遗书一封,其收藏的10套《熊你太美》限量版唱片由熊熊继承。问遗嘱行为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还是准民事法律行为。

遗嘱生效后,产生继承法律关系,而该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由被继承人熊学长的遗嘱决定的。熊熊是否能够继承、是继承唱片还是继承名下豪宅,这些都是由熊学长的遗嘱(即意思表示)决定的,而不是依照那条继承法决定的。所以遗嘱行为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五级分类】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这个分类较为简单,主要是依据该法律行为是由几方主体的意思表示构成的来进行分类。

第三章:总结

某个事实是否属于民事法律事实?归属于何种法律事实下的分类?不仅是高频选择题考点,而且决定事实应当适用什么法律规则。所以当我们做题时,看到一个事实需要快速准确的判断其类型并且确定其大致要适用的法律规则,但是要达到快速准确的前提是先要按照从一级到五级顺序一步步抽丝剥茧般的发现其归属类别,只有现在一步步的慢工出细活般的进行训练,到考场上才能又快又准的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THE END
1.实践中如何实现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相一致这里的“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应是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不是同一概念。当法官遵循程序法所求得的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基本相一致时,法官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准则,得出正确的判决结果;而当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大相径庭或差异较大时,法官亦就不能正确适用法律,判决结论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判决结论的正确与否重点取决于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4/id/1284401.shtml
2.法律事实包括几大类民法上根据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将其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1、事件。事件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事件本是自然现象,只是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才被列为法律事实,如人的死亡、地震等。前者可能导致继承关系的发生;而后者若将房屋震场导致所有权的消灭,事前若投保时,又使保险赔偿关系发生。 2、行为https://m.64365.com/tuwen/aaatakj/
3.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5轮背诵法硕在法理学法硕联考的海洋里,法律事实如同一座座灯塔,指引着我们穿越法律知识的迷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为你的备考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法律事实:法律世界的基石 法律事实,简而言之,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情况的总称。它是法律推理和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25155
4.法律事实的分类有哪些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事实进行多种分类,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划分方法。事件和行为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这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法律事实的分类。事件又称为法律事件,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事件的特点是,它的出现与当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klUqGNYmCZm.html
5.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律师普法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为:事件和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https://www.110ask.com/tuwen/16709517657374194554.html
6.法律事实行为分类法律事实行为分类评论 5 等5人点赞 (0/1000) 评论推荐帖子 无名指 9分钟前 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 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初级考试交流圈 评论 首赞 李秀珍 9分钟前 视同销售是指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法上作为销售,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计算应交增值税。 视同销售需要https://www.acc5.com/community/dynamic_1576840.html
7.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996726 人·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民事法律事实是符合法律规范并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0056948.html
8.法律事实的分类标准法律事实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法律事实首先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法律事件是以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这包括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如社会革命、战争、人的生老病死以及自然灾害等。这些事件对于特定的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c491a259663de9001025
9.民事法律事实如何分类?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汐溟讲堂-第933期 民事法律事实如何分类?责任编辑:陈玉坤 +1 0 收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04147
10.法律事实与法律关系的分类及实例解析51CTO学堂财务管理金融/财会会计财务会计财会金融考试财会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事件法律行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积极行为消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非意思表示行为 本视频内容主要围绕法律事实、法律关系及其分类进行了详细讲解。法律事实是指能够产生法律关系、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情况,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不受个人意志控制,https://edu.51cto.com/video/70438.html
11.法考民法中法律事实的分类: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00:00/00:00 法考民法中法律事实的分类: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 独角兽法考发布于:北京市2024.03.28 18:08 分享到 法考民法中法律事实的分类: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法考https://www.sohu.com/a/767546068_459736
12.综合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四)法律的分类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实体法和程序法 3.根本法和普通法 4.一般法和特别法 5.国内法和国际法。 6.公法和私法。 第二节 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是指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工https://www.51test.net/show/1188223.html
13.法律逻辑审判要件九步法之:在法律规范中解读出要件事实标题文章1、基础规范要件分析是分析法律规范所包含的构成要件,这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法律效果产生的前提条件。而构成要件是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或被告的抗辩权得以实行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 2、要件事实又称主要事实,是指诉讼法律要件或者抗辩权法律要件所对应的事实。 https://www.jianshu.com/p/be9580805a40
14.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901法理学复试考研大纲法律规范;权利主体;法律事实。 二、法律事实的概念和分类 法律事实的概念和分类。 第七章法律行为 第一节法律行为概述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行为的特征:法律性、社会性、意志性。 二、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二)有效行为与无效行为 https://yz.kaoyan.com/dlfu/dagang/586df57f99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