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种法定公文,十五种法定公文哪些公开

法定公文种类主要有十五种,分别为: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法定公文的特点:1、权威性:主体特殊,党政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特有的,是处理公务、开展工作、管理国家的法定依据;2、规范性:(1)制定流转规范:公文从起草到成文

法律分析:行政公文种类有十五种,它们分别是,命令(令)、通知、通报、公报、公告、决议、决定、报告、请示、批复、通告、意见、议案、函、纪要。这些公文的种类和名称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国务院办公厅一起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法律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公文一

法定公文是政府、组织或机关用来进行正式沟通与管理的文件,主要包含以下15种:1.决议2.命令3.公报4.决定5.通告6.指示7.意见8.通知9.通报10.通告11.公告12.纪要13.批复14.批示15.报告这些文件各自有着不同的用途和特点,如决议是组织内部对某一问题

法律分析:法定公文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15种正式文种,分别为: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法律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二)

军事公文,是军队机关处理公务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军队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工具。《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军事公文的种类有:命令、通令、决定、指示、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通告、会议纪要。这些文种与一般机关通用公文文种大致相同。只是其均适用于军事范围。

行政公文种类有十五种,它们分别是,命令(令)、通知、通报、公报、公告、决议、决定、报告、请示、批复、通告、意见、议案、函、纪要。这些公文的种类和名称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国务院办公厅一起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15种正式文种,包含: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这15种公文称为规范性公文(法定公文)。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

凡是公文,都具有法定效用。但不是所有的文书都属于公文范畴。我国公文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党的公文(14种),一类是政府的公文(13种)。党的公文包括: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政府的公文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

另一类是政府的公文,共有13种,比如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因此,启事并不属于公文的范畴,也就无法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公文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党的公文主要用于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各级党组

具有法定效用的公文文种分别为,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国家公文有统一性的特点,其格式、种类、行文规则、办理等都是全国统一。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

在《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法定公文的种类。这些文种共有15类,具体包括:决议:用于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确定。决定:用于对某一问题或事项作出明确的处理决定。命令:用于发布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指令。公报:通常用于发布政府的重要政策或重要事件的公告。公告:公开宣布重要

批复则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请示的回复,议案则是用于提交会议讨论的具体议题,函则是用于商洽或提议具体事务。纪要则是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和议定事项进行总结,用于传达会议的主要信息和决策。这些法定公文文种在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行政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重要工具。每一种文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根据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5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纪要、公报、决议。A、B、C项错误,均不属于法定公文文种。D项正确,纪要属于法定公文文种。故正确答案为D。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了法定公文主要包括以下15种:(一)决议、(二)决定、(三)命令(令)、(四)公报、(五)公告、(六)通告、(七)意见、(八)通知、(九)通报、(十)报告、(十一)请示、(十二)批复、(十三)议案、(十四)函、(十五)纪要。A项错误,会议记录不属于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章第八条指出,法定机关公文有15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根据上述规定,公告和议案均属于15种法定机关公文之一。故正确答案为AD。

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的规定,共有十五种形式,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尽管这十五种公文各具特点,但并非所有公文都必须使用这十五种形式。实际上,这十五种公文只是行政管理中常用的、较为规范的几种。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的文体。公文,意在传达政令政策、处理公务、协调各种关系,以及决定事务使工作正确、高效进行。那公文的种类有哪十五种呢?让我们一起往下阅读了解吧。公文的种类及其适用情况1、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回复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的规定,公文包括以下十五类,分别为:(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三)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

公文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十五种: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四、公报

公文种类15种记忆口诀口诀:法定公文十五种,适用范围要分清。会议通过叫决议,会议记载叫纪要。重大事项才决定,奖惩是个多选题。授予称号用决定,传达精神用通报。命令只能求表扬,晋升衔级不一般。主席总理特定用,颁布法规和特赦。公告公报常混淆,公告侧重国内外。公文种类15种记忆口诀通报专业限范围,

所谓法定公文,它的范围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条例》)中所规定的15种正式文种。法定公文与应用写作关系密切。(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

您好!【解答】目前,党政机关常用的法定公文文种共有15种。1.上行文:包括请示和报告。2.下行文: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不含“仿纤伏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批复、通知和通报。3.平行文:包括函和议案。4.兼行文:包括意见和纪要。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文种的行文方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法定公文种类为: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法定公文写法(13种):1.命令(令)命令和令是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文种。此类文件所用范围有限,权威性高,而内容简单,“

THE END
1.发改形堂你了解《规范性文件》吗?一、什么是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并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的除政府规章之外的行政文件。 二、制定主体包括哪些? https://www.lingbi.gov.cn/public/6626671/161968351.html
2.规章不属于法律规范丨全国人大官网解读如何区分法律规范与非法律那么,为什么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没有创制权却有强制约束力呢?对此,需要注意的是,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虽然也有强制约束力,但它与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力不同。第一,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强制约束力,是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力的延伸,不是强制约束力的初始来源,因为它是为执行法律、法规所作的细化、具体化。第二,规章等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2/11677680_1141536541.shtml
3.法律法规全书的编纂与应用实践法律法规全书起源于古代,最初是指皇家或政府机关整理和汇编的一系列法律文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献逐渐成为了国家立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传统纸质版的法律法规全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电子化、网络化成为趋势。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373344.html
4.2024公安招警笔试备考之法的渊源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各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文件的总称,有三类:第一类,立法机关通过的决议、行政机关的命令和行政措施、司法解释等;第二类,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公证书、结婚证等;第三类,特定协议,如遗嘱、合同等。但只有第一类属于法的渊源的范围。 https://m.sd.huatu.com/2024/1206/1569185.html
5.规范性法文件有哪些种类规范性法文件有哪些种类 1分钟前 规范性法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二,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仅次于法律.行政法规主要涉及国家行政管理的各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47417979822496445.html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规范性法律文件:表现法的内容的形式或者载体。部门法就是由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法规和规章)构成的. 十一、划分部门法的标准:①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②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是划分部门法的第二位的标准.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第一节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法的制定,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创制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按上述方式所创制的法一般称为”制定法“或”成文法“。法的认可,是指国家对人们生活中已存在的某种习惯或之前司法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赋予其普遍适用的效力,从而形成新的法律。按上述方式所创制的法一般被称为”不成文法“,比较典型的是”https://www.jianshu.com/p/d26ad8d64f80
8.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行政法规其他规范性文件可以设定行政行政处罚的设定是指不同层级的国家机关制定的不同层次的法律文件设定行政处罚种类、幅度、范围的权限。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可以设定行政处罚,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具体法律规范的设定权限如下:法律。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并且,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https://www.110ask.com/wenda/3357559114917160511.html
9.信澳慧管家货币市场基金招募说明书(更新)基金公告9、法律法规:指中国现行有效并公布实施的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 司法解释、行政规章以及其他对基金合同当事人有约束力的决定、决议、通知等 10、《基金法》:指 2003 年 10 月 28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 2004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并经 2012 年 12 月 28 日第十https://fund.eastmoney.com/gonggao/009712,AN202308181595061482.html
10.兴银稳益30天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9、法律法规:指中国现行有效并公布实施的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 司法解释、行政规章以及其他对基金合同当事人有约束力的决定、决议、通知等 10、《基金法》:指 2003 年 10 月 28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经 2012 年 12 月 28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https://www.cgbchina.com.cn/noticeNewDetail.gsp?id=2665342
11.福州航空官方网站机票预订特价机票航班查询福州机票本条件是旅客与福州航空之间订立的航空运输合同文本,是双方设立航空运输合同法律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纲要性法律文件。经由福州航空签发的包括但不限于客票销售和退票、变更实施细则;婴儿、孕妇、无成人陪伴儿童、重病患者等特殊旅客的承运标准均为本条件的一部分,与本条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http://fuzhou-air.cn/micro/main/news/6425508a5fe70d02a4ac1c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