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来说,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主要包含以下四类:企业接班人、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关键员工队伍。企业内部的继任管理,究其本质,都是针对企业具体关键岗位或层级的“加速培养计划”,是以选拔晋升为目的的内部人才梯队核心流程之一。
这四类核心人才,需要个性化设计不同的培养晋升计划,才能打造有效的内部人才梯队。其中企业接班人和关键员工队伍,由于行业性质不同、企业文化不同,用人标准也有很大的区别,而中基层管理者属于企业的中坚力量,培养方式也有诸多共同点,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基层管理者的储备计划。
一、接班人培养: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
(2)从高管资源上,一般由现任集团CEO言传身教,并亲自参与学员发展行动学习题目的拟定、讲授中。
(3)从方法上,培养手段多样化、个性化。
总结:高管往往难以按照企业的需求模式一丝不苟地制造出来,就像天然美玉,重要的是如何取其所长补齐所短,巧妙地“俏形”、“俏色”,大价值发掘其潜力和优势,通过团队的搭配和互补,实现高管人才的持续有效供应。
二、关键员工队伍:经验固化,变个人能力为组织能力
关键员工队伍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丰富的经验积累可以直接转换为企业的生产力,也是企业人才供应的的“基石”,基石不稳,再建构高层的建筑也就成了无本之木。而在基础劳动力供应越来越紧张的大环境下,这一群体的人才培养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专业技能依赖于个人能力积累,很多公司缺乏批量化能力复制和固化为组织资源的机制。
因此在关键员工队伍培养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点:标准化具体化,剖析专业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点,使专业能力场景化、实操化。个人能力组织化,实现“个人能力—组织能力—群体个人能力”的转化
(1)定标准:将个人经验技能提炼固化为具体的能力要求,以关键场景下的典型故事与行为要求的形式《案例集》,帮助模型使用者理解能力要求。
(2)建立测评工具体系:定制个性化情景模拟测试题目和行为面试提纲,形成题库并实施技术转移。企业在选拔和考核专业人员的时候能科学地预测其将来的绩效表现。
(3)开发培训体系:在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虚”,通过情景模拟训练虚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员掌握真实工作技能。“实”,通过一对一导师制、任务分配、轮岗等制度加速提升团队能力。
三、中基层管理层队伍:合理划分层级、设立领导力标准
基于合理的领导力发展通道构建储备人才体系有三个关键点:1、合理划分层级,为每一层级构建储备人才池;2、为每个层级的储备人才池设计潜能标准和胜任标准;3、预测各层级之间领导力转型的适应挑战。
(1)合理划分层级
拉姆查兰在其《领导梯队》一书中指出层级如何划分需要基于企业自己天然的工作层级,它的设计以体系层级相对健全的跨大公司为模板,划分出从普通员工到首席执行官的六个领导力发展阶段,即从管理自我(普通员工)到管理他人(业务经理),再逐次到管理经理人员(部门总监)、管理职能部门(事业部副总经理)、事业部总经理、集团高管、CEO六步。
企业需要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进行领导力通道层级的设计。
已经构建自己的管理职级体系的企业可以根据职级体系自然形成领导梯队模型,例如华为的管理通道“基层业务人员→骨干→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我们建议尚未构建管理职级体系的企业可以以拉姆查兰的六级领导梯队模型为蓝本,将自己企业的实际管理岗位放入该模型中,对于那些无法放入的岗位可以视情况设计新的层级,而那些并不能容纳企业实际岗位的层级可以舍弃,终企业可以构建自己的领导力通道模型。
为领导力通道模型的各层级搭建相应的储备人才池,即可形成领导梯队。我们以六级领导梯队模型为例,其形成的人才池序列如下:
1、首席执行官人才储备池
2、集团高管人才储备池
3、事业部总经理人才储备池
4、事业部副总经理人才储备池
5、部门总监人才储备池
6、一线经理人才储备池
通过人才池的模式企业可以很好的盘点每个梯队的高潜人才,并根据池内人才进行有重点的跟踪培养。
(2)为各层级设计潜能、胜任力标准
领导力通道模型不仅合理划分了层级,构建了清晰的人才池,还能够帮助理解在不同的层级上对于的不同要求。一般的,在继任体系中我们会为每个人才池设置两个标准,一个是入池标准,即判断是否可以进入储备人才池的潜能标准,一个是出池标准,即判断是否已经做好准备的胜任力标准。通过这入池标准结合相应的评估工具判断入池人员,并在一系列发展计划之后结合出池标准经评估工具判断其是否具备该岗位的胜任力。
但是,当继任计划基于领导力通道模型设计时,企业需要构建领导力通道各层级的潜能标准和胜任力标准,即根据领导力通道为各个阶段的岗位设定潜能标准和胜任力标准,而这一层级的人才池标准自然继承该层级的潜能标准和胜任力标准。
(3)各层级之间的转型适应
人力资源顾问、培训师沃尔特马勒70年代在通用电气公司所做的研究认为:“成功走上不同层级的领导需要做出各项变化”,并因此开发出了一个十字路口模型(CrossroadsModel),即后来的领导梯队六级模型。
在转型期,企业需要为新上任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的岗位,基于领导力通道模型构建人才储备体系,可以确保足够的灵活性,通过清晰的人才池体系为企业提供持续的领导人才供给,并为领导力发展和培养体系提供明确的标准和转型指导。大量实践证明了该种方式的继任计划的有效性。
人才管理的核心是打造持续的人才梯队,领导梯队建设将是企业实现基业常青的基石。高管团队、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关键员工队伍在内部人才梯队建设上存在巨大差异。受实际情况不同、管理环境和基础不同,每个企业都需要拥有自己个性化的人才开发与继任的机制。对于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咨询公司等具体继任实施者的挑战就在于:必须深刻理解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管理层级以及不同岗位之间的实际差异和真实的工作环境、核心职责与具体挑战。只有量身定体、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抓住目标人群核心矛盾的继任管理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后继有人”。
提交成功
请检查输入信息是否正确
为您提供1对1的咨询
欢迎使用北森官网及服务!
为使用北森官网(以下简称“本官网”)及服务,请用户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以及开通或使用某项服务的单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限制、免责条款可能以加粗形式提示注意。
1.本协议的范围
2.关于本服务
2.2本服务的形式
2.2.1用户使用本官网需要登陆、注册、填写其他表单,就本官网,北森给予用户一项不可转让及非排他性的许可。用户仅可为访问或使用本官网的目的而使用这些内容及服务。
2.2.2本服务中软件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端和PC端等多个应用版本,用户应选择与所使用环境相相匹配的网站版本。
2.3本服务的范围
2.3.2如果用户停止使用本官网,或服务被终止或取消,本公司可以从服务器上地删除您的数据。服务停止、终止或取消后,本公司没有义务向用户返还任何数据。
3.资料的获取
3.1用户可以直接从北森的网站上获取资料。
4.资料的下载
4.1北森可能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展现形式,用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下载或阅读合适的资料。
4.2下载资料后,用户应按照相应类型的资料选择程序打开阅读。
4.3为提供加优质、安全的服务,在本网站打开时北森可能推荐用户安装其他版本浏览器,用户可以选择安装或不安装。
5.官网的新
5.1为了改善用户体验、完善服务内容,北森将不断努力开发新的服务,并为用户不时提供本官网的新(这些新可能会采取替换、修改、功能强化、版本升级等形式)。
5.2为了保证本官网及服务的安全性和功能的一致性,北森有权不经向用户特别通知而对本官网进行新,或者对本官网的部分功能效果进行改变或限制。
5.3本官网新版本发布后,本公司将可能视情况设定一定期限的过渡期,以方便用户使用新版本。过渡期结束后,旧版本的官网可能无法使用。北森不保证旧版本官网继续可用及相应的客户服务,请核对并使用新版本。
6.1用户信息收集
6.1.2您只能通过您的密码来使用您的帐号。如果您泄漏了密码,您可能丢失了您的个人识别信息,并且可能出现对您不利的后果。因此,无论任何原因危及您的密码安全,您应该通过本公司预留的联系方式和本公司取得联系
6.1.3您成功注册后,本公司将收集您的官网浏览行为,作为您的身份识别信息的一部分,本公司用这些信息可能为您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以方便您好的使用本网站。
6.1.4本公司还可能收集并存储以下数据:您在本官网中的标识符、经度和纬度、性别、年龄、用户触发的事件、错误和页面浏览量,还可能包含您终用户的IP地址、设备类型、地区等信息。
6.2用户信息的披露和使用
6.2.1本公司将使用本公司通过你对本网站的行为收集来的信息为您提供加深入的支持与服务。
6.2.3您同意本公司可披露或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用于识别和(或)确认您的身份,或解决争议,或有助于确保网站安全,限制欺诈、非法或其他刑事犯罪活动。
6.2.4您同意本公司可披露或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保护您的生命、财产之安全或为防止严重侵害他人之合法权益或为公共利益之需要。
6.2.5您同意本公司可披露或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改进本公司的服务,并使本公司的服务能符合您的要求,从而使您在使用本公司服务时得到好的使用体验。
6.2.7当本公司被法律强制或依照政府或依权利人因识别涉嫌侵权行为人的要求而提供您的信息时,本公司将善意地披露您的资料。
6.2.8当本公司需要保护本公司、本公司的代理人、客户、用户和其他人的权益和财产,包括执行本公司的协议、政策和使用条款时,本公司将善意的披露您的资料。
6.2.10您在此同意,在您使用本官网期间,本公司可以在对您的原始数据、进行信息脱密处理的情况下,将该等信息用于制作及发布行业分析报告、行业交流等非营利性用途。
6.3用户信息的存储和交换
6.4用户信息安全
6.4.1本公司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来确保本官网收集的用户信息不丢失,不被滥用和变造。这些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向其它服务器备份数据和对用户密码加密。尽管本公司有这些安全措施,但请注意在因特网上不存在“完善的安全措施”,因此用户信息可能非因本公司的原因而丢失,包括但不限于他人非法利用用户资料,用户下载安装的其他软件或访问的其他网站中可能含有病毒、木马程序或其他恶意程序,威胁用户的终端设备信息和数据安全,继而影响本官网的正常使用等。对此,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6.5用户对本软件分析结果的使用
7.用户行为规范
7.1本官网使用规范。除非法律允许或本公司书面许可,用户使用本官网过程中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7.1.1删除本网站关于著作权的信息;
7.1.2对本网站进行反向工程、反向汇编、反向编译,或者以其他方式尝试发现本软件的源代码;
7.1.3对本公司拥有知识产权的内容进行使用、出租、出借、复制、修改、链接、转载、汇编、发表、出版、建立镜像站点等;
7.1.5通过修改或伪造软件运行中的指令、数据,增加、删减、变动软件的功能或运行效果,或者将用于上述用途的软件、方法进行运营或向公众传播,无论这些行为是否为商业目的;
7.2.1违反法律法规或本协议规定的;
7.2.2影响服务体验的;
7.2.3存在安全隐患的。
7.3违约处理
7.3.1如果本公司发现或收到他人举报或投诉您违反本协议约定的,本公司有权视行为情节对您处以包括但不限于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帐号封禁直至注销的处罚。
7.3.2您理解并同意,本公司有权依合理判断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本协议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对违法违规的任何用户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并依据法律法规保存有关信息向有关部门报告等,您应独自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9.第三方软件或技术
9.3如因本官网使用的第三方软件或技术引发的任何纠纷,应由该第三方负责解决,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不对第三方软件或技术提供客服支持,若用户需要获取支持,请与第三方联系。
10.其他
10.2本协议签订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北京市。
10.3本协议的成立、生效、履行、解释及纠纷解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大陆地区法律(不包括冲突法)。
10.4若用户和北森之间发生任何纠纷或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用户同意将纠纷或争议提交本协议签订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
10.5本协议所有条款的标题仅为阅读方便,本身并无实际涵义,不能作为本协议涵义解释的依据。
10.本协议条款无论因何种原因部分无效或不可执行,其余条款仍有效,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