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

第四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刑事法律文书第四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刑事法律文书1本章内容本章内容2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3一、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概念和特征

“判决书的功能不只是记录了审判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表明权力作用的公正。判决书是诉讼的最高价值的最终体现。”

(一)概念人民法院法律文书,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在审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中,就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所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一、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概念和特征“判决书的功能不只是4(二)特征1.准确性2.权威性3.强制性4.合法性:5.规范性:

(二)特征1.准确性5二、种类1980年《诉讼文书样式》8类64种1982年3月《民事诉讼文书样式》70种,1991年8月民事诉讼法公布实施后,补充了21种《民事诉讼文书样式》。1993年《法院诉讼文书样式》共314种14大类。

二、种类6三、刑事裁判文书的概念、功能(一)概念

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问题和诉讼实体问题依照国家颁布的刑事法律的规定,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处理决定。三、刑事裁判文书的概念、功能(一)概念7(二)刑事裁判文书的分类1.刑事判决书按照内容可分为:有罪判决:科刑判决书和免刑判决书;无罪判决.按照审判程序,分为: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第二审刑事判决书、再审刑事判决书、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2.刑事裁定书第一审刑事裁定书、第二审刑事裁定书、死刑复核刑事裁定书、核准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刑事裁定书、再审刑事裁定书、减刑假释裁定书、减免罚金裁定书和中止、终止审理裁定书。(二)刑事裁判文书的分类1.刑事判决书8四、刑事裁叛文书的改革从总体上来看,诉讼文书特别是裁判文书质量不高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证据不进行具体分析、认证。二是说理性差。四、刑事裁叛文书的改革从总体上来看,诉讼文书特9刑事判决书自1993年正式试行的法院诉讼文书样式开始,已经做了一些重大的改革,

一是在文书正文部分增加了概述控辩意见的部分.二是为增强文书的说服力,在格式中明确地规定了具体叙写证据的内容,并对用“证据确凿”几个空洞的词语代替具体叙写证据的写作模式加以明确地否定。三是强调了对控辩双方错误意见予以分析批驳的规定,以显现审判工作的透明度。刑事判决书自1993年正式试行的法院诉讼文书样式10最高人民法院对刑事诉讼文书样式进一步改革和修订,并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次改革在1993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反映控辩意见方面写作内容要求更加具体,明确要求分段叙述控辩双方的意见,对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证据以及法院对控辩双方有异议的内容要求“进行分析、认证”。而且一般要求将认定的事实和查明的证据分段叙写。在理由阐述部分要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强化控辩式的审判方式。即对控辩双方关于适用法律的意见,应当有分析地表示是否采纳,并阐明理由。

总之,要求判决书更具有折服力和威严性。最高人民法院对刑事诉讼文书样式进一步改革和修订11第二节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李庄第二节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李庄12一、概念、功用

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对审理终结的刑事案件,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确认被告人是有罪还是无罪,构成何种罪,并科以刑罚、免除刑罚或者宣告无罪等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决定。

一、概念、功用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规13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

(一)首部1.标题。写明制作文书的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2.案号。由立案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的代字和案件的顺序号组成。例如:“(2009)江法刑初字第711号”3.公诉机关。“公诉机关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4.被告人项。5.辩护人情况。6.案由、审判组织、审判方式和审判经过。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一)首部14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9)江法刑初字第711号公诉机关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李庄,男,1961年6月23日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汉族,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户籍所在地===,住===。因涉嫌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罪于2009年12月12日被刑事拘留,次日被逮捕。现羁押于重庆市第二看守所。

辩护人高子程,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陈有西,京衡律师集团事务所律师。

(3)法院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①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②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③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要尽可能写的明确、具体,不能抽象笼统。①选择犯罪事实的材料,必须是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具体材料。17(二)正文2、理由部分

理由是判决的灵魂。由“本院认为……”引出,根据查证属实的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论证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是否成立,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的什么罪,应否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从重处罚。判决理由应当写明下列内容:(二)正文2、理由部分18(1)确定罪名,应以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为依据。(2)确认量刑的情节。如果被告人具有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从重处罚等一种或数种情节的,应当分别或者综合予以认定,以体现对犯罪分子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立法精神,促使被告人认罪。(3)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的应当表示肯定;不构成犯罪或者指控的罪名不当的,应当有理有据地作出分析认定。(4)确认辩解、辩护的理由是否被采纳。(5)写明判决的法律依据。即定罪量刑应适用的具体法律条文。能否准确地引用法律条文,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定罪量刑。(1)确定罪名,应以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193、判决结果部分

判决结果又称“主文”。它是判决的结论,是人民法院根据已经查明的犯罪事实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对被告人作出的有罪或者无罪,犯了什么罪,适用什么刑罚或者免除处罚的处理决定,是判决书的实质部分。刑事判决书的三种结果:1、定罪判决2、定罪免刑3、宣告无罪

按照刑法总则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应执行的刑罚,而不应“估堆”量刑;g.一案多人的,应当拟罪责的主次或者应判刑罚的轻重为顺序,逐人分项定罪判处;机关、团体、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构成犯罪被判处刑罚h.的,首先应当写明单位犯的是什么罪,对单位判处罚金的数额。再续项列写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定罪判刑。写判决结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1(三)尾部依次写明下列四项内容。(1)向被告人交代上诉权、上诉期限和上诉审法院。(2)由参加审判案的合议庭组成人员或独任审判员署名。(3)判决书正本签发日期。(4)书记员署名。(5)判决书原本上不写“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应将其制成专用印戳,由书记员将判决书正本原本核对无异后,在正本末页的年月日左下方、书记员署名左上方,盖上“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的戳记,以示负责。戳记的位置不能乱盖。

(三)尾部依次写明下列四项内容。22真题链接1、【12.1.21】2、【11.1.21】3、【11.10.17】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事实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真题链接1、【12.1.21】23首部××××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刑初字第××号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等,现在何处)。辩护人……(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和职务)。首部××××人民法院24××××人民检察院于××××年××月××日以被告人×××犯××罪,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或依法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证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人民检察院于××××年××月××日以被告人×××犯25正文……(首先概述检察院指控的基本内容,其次写明被告人的供述、辩解和辩护人辩护的要点)。经审理查明,……(详写法院认定的事实、情节和证据。如果控、辩双方对事实、情节、证据有异议,应予分析否定。在这里,不仅要列举证据,而且要通过对主要证据的分析论证,来说明本判决认定的事实是正确无误的。必须坚决改变用空洞的“证据确凿”几个字来代替认定犯罪事实的具体证据的公式化的写法)。

正文……(首先概述检察院指控的基本内容,其次写明被告人的供述26本院认为,……〔根据查证属实的事实、情节和法律规定,论证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一案多人的还应分清各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和刑事责任),应否从宽或从严处理。对于控、辩双方关于适用法律方面的意见和理由,应当有分析地表示采纳或予以批驳〕。依照……(写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本院认为,……〔根据查证属实的事实、情节和法律规定,论证被告27……〔写明判决结果。分三种情况:第一、定罪判刑的,表述为:一、被告人×××犯××罪,判处……(写明主刑、附加刑);二、被告人×××……(写明追缴、退赔或没收财物的决定,以及这些财物的种类和数额。没有的不写此项)。第二、定罪免刑的表述为:被告人×××犯××罪,免予刑事处分(如有追缴、退赔或没收财物的,续写为第二项)。第三、宣告无罪的,表述为:“被告人×××无罪。”

……〔写明判决结果。分三种情况:28尾部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审判长×××审判员×××审判员×××

××××年××月××日(院印)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书记员×××

尾部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日内,29第三节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李庄第三节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李庄30一、概念、功用

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所提出的上诉或者抗诉案件,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有错误,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作出的书面决定。一、概念、功用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根31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

(一)首部1.标题。其写法与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相同。无需标明审级。2.文书编号,即案号的简缩语,其中审判程序的代字为“终”,意为刑事终审,不采用“二”或“上”字,凡第二审程序的各种刑事诉讼文书皆用“终”字。3.抗诉方和上诉方的称谓及基本情况

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未开庭审理的,在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之后,将“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改写为“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4、案件由来和审判经过。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一)首部32公诉案件(1)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近亲属经过被告人同意而提出上诉的,上诉人仍为原审被告人,但应将审理经过段中“原审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一句改为“原审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辩护人)×××经征得原审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检察院根据刑诉第182条规定决定抗诉的,应在审理经过段中的“原审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一句之后,续写“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不服,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决定并于×××年××月××日向本院提出抗诉”。(2)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写明:“抗诉机关××××人民检察院。原审被告人……。辩护人……。”

如果在同一案件中,既有被告人上诉,又有检察机关抗诉的,其表述顺序为:“抗诉机关××××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辩护人……。”公诉案件(1)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近亲属经过被告人同意而33自诉案件(1)自诉人提出上诉的,表述顺序为:“上诉人(原审自诉人)……。原审被告人……。”(2)被告人提出上诉的,表述顺序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原审自诉人……。”(3)自诉人和被告人均提出上诉的,表述为:“上诉人(原审自诉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如果自诉人有诉讼代理人,被告人有辩护人的,应分别在各自的项下增写“诉讼代理人”项或“辩护人”项。(4)如果自诉人、被告人系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提出上诉的,仍称“上诉人”并括注其与被代理人的关系,随后续写被代理人、“原审自诉人”项或“原审被告人”项。另外,共同犯罪案件的数个被告人中,有的上诉,有的不上诉的,前面列写提出上诉的“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项,后面续写未提出上诉的“原审被告人”项。自诉案件(1)自诉人提出上诉的,表述顺序为:“上诉人34(二)正文1.事实。包括两层内容。

第一层,首先概括原判决的基本内容,即原判认定的事实、证据、理由和判处结果;其次写明上诉、辩护方的意见,再次概述检察院在二审中提出的新意见。第二层,由“经审理查明……”一语引起,首先写明经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其次写明二审据以定案的证据;最后针对上诉理由中与原判认定的事实、证据有异议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二审改判均与一审认定的事实有关;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因此,虽然二审刑事判决书叙述犯罪事实的原则和方法与一审刑事判决书基本相同,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二)正文35特点

A二审刑事判决书所写的事实,必须是经二审法院全面审查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全面审查】

B在叙述方法上,应详略得当,焦点明确,有较强针对性。对于无异议的事实应简要概述,有争议的事实特别是作为改判根据的事实要详叙,并针对上诉人或抗诉机关的异议提出肯定、否定的根据。

如上诉或者抗诉对原判认定的事实全部否认的,应针对上诉或者抗诉的主要理由,用二审查证核实的证据材料,逐一写明案件事实,提出认定或者否定原判事实的根据和理由;上诉或者抗诉认为原判认定的事实有部分不符合的,二审应就没有争议的事实略述,有争议的详述。特点36(二)正文2.理由。主要是从事理和法理上阐述二审判决的理由根据二审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论证原审法院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对于上诉人、辩护人或者出庭履行职务的检察人员等在适用法律、定性处理方面的意见,应当有分析地表示是否采纳,并阐明理由。分析论证之后引用改判的法律依据,得出下文的判决结论。理由部分从层次安排上看,仍是首先概述二审认定的事实即指明犯罪性质、危害等,然后分析各方意见,最后引用法律依据。在写作特点上,和事实的叙述一样,仍应坚持加强针对性的原则,只是理由部分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即应重点针对一审判决中的错误,针对上诉、抗诉的意见和理由,展开论证,力求精辟透彻,是非分明,重点突出。(二)正文37(二)正文3.判决结果。有两种情况,其表述方式也不相同。第一,全部改判的,表述为:

“一、撤销××××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二、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改判具体内容刑期从……(即写明刑期起止日期)”第二,部分改判的,表述为:“一、维持××××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维持的具体内容);二、撤销××××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第×项,即……(撤销的具体内容);三、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部分改判内容)。(刑期从……)”(二)正文38(三)尾部

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进行重新审理后,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决定。一、概念、功用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刑事审判监督程41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

再审刑事判决书的格式,按第一审程序审理的,与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基本相同;按第二审程序审理的,与第二审基本相同。(一)首部1.文书编号。案号略同于第一、二审刑事判决书,只在编号中的“初”或“终”字前加一“再”字。如按第一审程序再审改判的,故其审级代字为“再初”。完整写法为“(xx)×刑再初字第×号”。2.检察院的称谓和当事人的身份事项。3.案由和审判经过。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再审刑事判决书的格式42检察院的称谓和当事人的身份事项公诉案件的该项写法:原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原审被告人……。辩护人……。适用于自诉案件时,应做如下变动:“原审自诉人×××……。原审被告人×××……。”当事人的身份事项等内容写法同一审刑事判决书。检察院的称谓和当事人的身份事项公诉案件的该项写法:43案由和审判经过其中提起再审程序的根据有下列两种情况:

最后引用再审改判所依据的具体法律和政策。如果改判需要适用刑法定罪判刑的,除引用刑事诉讼法的有关条款外,还应引用刑法的有关条款,其引用顺序、范围可参考一审刑事判决书。(2)定罪正确,量刑不当。应当根据再审认定的事实、证据和有关47(二)正文3.判决结果。

判决结果有两种情况,其表述方式亦有不同:第一,全部改判的,表述为:“一、撤销本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二、原审被告人×××……(改判内容)。”第二,部分改判的,表述为:

“一、维持本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即……(维持的具体内容);二、撤销本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即……(撤销的具体内容);三、原审被告人×××……(部分改判内容)。”

(一)概念人民法院法律文书,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在审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中,就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所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一、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概念和特征“判决书的功能不只是60(二)特征1.准确性2.权威性3.强制性4.合法性:5.规范性:

(二)特征1.准确性61二、种类1980年《诉讼文书样式》8类64种1982年3月《民事诉讼文书样式》70种,1991年8月民事诉讼法公布实施后,补充了21种《民事诉讼文书样式》。1993年《法院诉讼文书样式》共314种14大类。

二、种类62三、刑事裁判文书的概念、功能(一)概念

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问题和诉讼实体问题依照国家颁布的刑事法律的规定,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处理决定。三、刑事裁判文书的概念、功能(一)概念63(二)刑事裁判文书的分类1.刑事判决书按照内容可分为:有罪判决:科刑判决书和免刑判决书;无罪判决.按照审判程序,分为: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第二审刑事判决书、再审刑事判决书、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2.刑事裁定书第一审刑事裁定书、第二审刑事裁定书、死刑复核刑事裁定书、核准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刑事裁定书、再审刑事裁定书、减刑假释裁定书、减免罚金裁定书和中止、终止审理裁定书。(二)刑事裁判文书的分类1.刑事判决书64四、刑事裁叛文书的改革从总体上来看,诉讼文书特别是裁判文书质量不高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证据不进行具体分析、认证。二是说理性差。四、刑事裁叛文书的改革从总体上来看,诉讼文书特65刑事判决书自1993年正式试行的法院诉讼文书样式开始,已经做了一些重大的改革,

一是在文书正文部分增加了概述控辩意见的部分.二是为增强文书的说服力,在格式中明确地规定了具体叙写证据的内容,并对用“证据确凿”几个空洞的词语代替具体叙写证据的写作模式加以明确地否定。三是强调了对控辩双方错误意见予以分析批驳的规定,以显现审判工作的透明度。刑事判决书自1993年正式试行的法院诉讼文书样式66最高人民法院对刑事诉讼文书样式进一步改革和修订,并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次改革在1993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反映控辩意见方面写作内容要求更加具体,明确要求分段叙述控辩双方的意见,对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证据以及法院对控辩双方有异议的内容要求“进行分析、认证”。而且一般要求将认定的事实和查明的证据分段叙写。在理由阐述部分要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强化控辩式的审判方式。即对控辩双方关于适用法律的意见,应当有分析地表示是否采纳,并阐明理由。

总之,要求判决书更具有折服力和威严性。最高人民法院对刑事诉讼文书样式进一步改革和修订67第二节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李庄第二节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李庄68一、概念、功用

一、概念、功用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规69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

(一)首部1.标题。写明制作文书的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2.案号。由立案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的代字和案件的顺序号组成。例如:“(2009)江法刑初字第711号”3.公诉机关。“公诉机关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4.被告人项。5.辩护人情况。6.案由、审判组织、审判方式和审判经过。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一)首部70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9)江法刑初字第711号公诉机关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李庄,男,1961年6月23日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汉族,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户籍所在地===,住===。因涉嫌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罪于2009年12月12日被刑事拘留,次日被逮捕。现羁押于重庆市第二看守所。

要尽可能写的明确、具体,不能抽象笼统。①选择犯罪事实的材料,必须是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具体材料。73(二)正文2、理由部分

理由是判决的灵魂。由“本院认为……”引出,根据查证属实的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论证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是否成立,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的什么罪,应否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从重处罚。判决理由应当写明下列内容:(二)正文2、理由部分74(1)确定罪名,应以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为依据。(2)确认量刑的情节。如果被告人具有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从重处罚等一种或数种情节的,应当分别或者综合予以认定,以体现对犯罪分子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立法精神,促使被告人认罪。(3)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的应当表示肯定;不构成犯罪或者指控的罪名不当的,应当有理有据地作出分析认定。(4)确认辩解、辩护的理由是否被采纳。(5)写明判决的法律依据。即定罪量刑应适用的具体法律条文。能否准确地引用法律条文,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定罪量刑。(1)确定罪名,应以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753、判决结果部分

按照刑法总则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应执行的刑罚,而不应“估堆”量刑;g.一案多人的,应当拟罪责的主次或者应判刑罚的轻重为顺序,逐人分项定罪判处;机关、团体、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构成犯罪被判处刑罚h.的,首先应当写明单位犯的是什么罪,对单位判处罚金的数额。再续项列写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定罪判刑。写判决结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77(三)尾部依次写明下列四项内容。(1)向被告人交代上诉权、上诉期限和上诉审法院。(2)由参加审判案的合议庭组成人员或独任审判员署名。(3)判决书正本签发日期。(4)书记员署名。(5)判决书原本上不写“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应将其制成专用印戳,由书记员将判决书正本原本核对无异后,在正本末页的年月日左下方、书记员署名左上方,盖上“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的戳记,以示负责。戳记的位置不能乱盖。

(三)尾部依次写明下列四项内容。78真题链接1、【12.1.21】2、【11.1.21】3、【11.10.17】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事实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真题链接1、【12.1.21】79首部××××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刑初字第××号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等,现在何处)。辩护人……(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和职务)。首部××××人民法院80××××人民检察院于××××年××月××日以被告人×××犯××罪,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或依法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证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人民检察院于××××年××月××日以被告人×××犯81正文……(首先概述检察院指控的基本内容,其次写明被告人的供述、辩解和辩护人辩护的要点)。经审理查明,……(详写法院认定的事实、情节和证据。如果控、辩双方对事实、情节、证据有异议,应予分析否定。在这里,不仅要列举证据,而且要通过对主要证据的分析论证,来说明本判决认定的事实是正确无误的。必须坚决改变用空洞的“证据确凿”几个字来代替认定犯罪事实的具体证据的公式化的写法)。

正文……(首先概述检察院指控的基本内容,其次写明被告人的供述82本院认为,……〔根据查证属实的事实、情节和法律规定,论证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一案多人的还应分清各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和刑事责任),应否从宽或从严处理。对于控、辩双方关于适用法律方面的意见和理由,应当有分析地表示采纳或予以批驳〕。依照……(写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本院认为,……〔根据查证属实的事实、情节和法律规定,论证被告83……〔写明判决结果。分三种情况:第一、定罪判刑的,表述为:一、被告人×××犯××罪,判处……(写明主刑、附加刑);二、被告人×××……(写明追缴、退赔或没收财物的决定,以及这些财物的种类和数额。没有的不写此项)。第二、定罪免刑的表述为:被告人×××犯××罪,免予刑事处分(如有追缴、退赔或没收财物的,续写为第二项)。第三、宣告无罪的,表述为:“被告人×××无罪。”

……〔写明判决结果。分三种情况:84尾部

尾部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日内,85第三节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李庄第三节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李庄86一、概念、功用

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所提出的上诉或者抗诉案件,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有错误,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作出的书面决定。一、概念、功用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根87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

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未开庭审理的,在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之后,将“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改写为“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4、案件由来和审判经过。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一)首部88公诉案件(1)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近亲属经过被告人同意而提出上诉的,上诉人仍为原审被告人,但应将审理经过段中“原审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一句改为“原审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辩护人)×××经征得原审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

如果在同一案件中,既有被告人上诉,又有检察机关抗诉的,其表述顺序为:“抗诉机关××××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辩护人……。”公诉案件(1)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近亲属经过被告人同意而89自诉案件(1)自诉人提出上诉的,表述顺序为:“上诉人(原审自诉人)……。原审被告人……。”(2)被告人提出上诉的,表述顺序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原审自诉人……。”(3)自诉人和被告人均提出上诉的,表述为:“上诉人(原审自诉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如果自诉人有诉讼代理人,被告人有辩护人的,应分别在各自的项下增写“诉讼代理人”项或“辩护人”项。(4)如果自诉人、被告人系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提出上诉的,仍称“上诉人”并括注其与被代理人的关系,随后续写被代理人、“原审自诉人”项或“原审被告人”项。另外,共同犯罪案件的数个被告人中,有的上诉,有的不上诉的,前面列写提出上诉的“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项,后面续写未提出上诉的“原审被告人”项。自诉案件(1)自诉人提出上诉的,表述顺序为:“上诉人90(二)正文1.事实。包括两层内容。

因此,虽然二审刑事判决书叙述犯罪事实的原则和方法与一审刑事判决书基本相同,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二)正文91特点

如上诉或者抗诉对原判认定的事实全部否认的,应针对上诉或者抗诉的主要理由,用二审查证核实的证据材料,逐一写明案件事实,提出认定或者否定原判事实的根据和理由;上诉或者抗诉认为原判认定的事实有部分不符合的,二审应就没有争议的事实略述,有争议的详述。特点92(二)正文2.理由。主要是从事理和法理上阐述二审判决的理由根据二审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论证原审法院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对于上诉人、辩护人或者出庭履行职务的检察人员等在适用法律、定性处理方面的意见,应当有分析地表示是否采纳,并阐明理由。分析论证之后引用改判的法律依据,得出下文的判决结论。理由部分从层次安排上看,仍是首先概述二审认定的事实即指明犯罪性质、危害等,然后分析各方意见,最后引用法律依据。在写作特点上,和事实的叙述一样,仍应坚持加强针对性的原则,只是理由部分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即应重点针对一审判决中的错误,针对上诉、抗诉的意见和理由,展开论证,力求精辟透彻,是非分明,重点突出。(二)正文93(二)正文3.判决结果。有两种情况,其表述方式也不相同。第一,全部改判的,表述为:

“一、撤销××××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二、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改判具体内容刑期从……(即写明刑期起止日期)”第二,部分改判的,表述为:“一、维持××××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维持的具体内容);二、撤销××××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第×项,即……(撤销的具体内容);三、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部分改判内容)。(刑期从……)”(二)正文94(三)尾部

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进行重新审理后,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决定。一、概念、功用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刑事审判监督程97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

再审刑事判决书的格式,按第一审程序审理的,与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基本相同;按第二审程序审理的,与第二审基本相同。(一)首部1.文书编号。案号略同于第一、二审刑事判决书,只在编号中的“初”或“终”字前加一“再”字。如按第一审程序再审改判的,故其审级代字为“再初”。完整写法为“(xx)×刑再初字第×号”。2.检察院的称谓和当事人的身份事项。3.案由和审判经过。二、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再审刑事判决书的格式98检察院的称谓和当事人的身份事项公诉案件的该项写法:原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原审被告人……。辩护人……。适用于自诉案件时,应做如下变动:“原审自诉人×××……。原审被告人×××……。”当事人的身份事项等内容写法同一审刑事判决书。检察院的称谓和当事人的身份事项公诉案件的该项写法:99案由和审判经过其中提起再审程序的根据有下列两种情况:

(1)一审法院本院决定再审的,写为:“本院又于××××年××月××日作出(××××)×刑监字第××号刑事再审决定,对本案提起再审”;(2)上级法院指令再审的,写为:“××××人民法院于××××年××月××日对××××人民法院作出(××××)×刑监字第××号刑事再审决定,指令本院对本案进行再审。”如为自诉案件,该部分中“××××人民检察院指控……一案”改为“原

THE END
1.刑事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现行)第十二条 【溯及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http://bjjbls.com/NewsDetail.aspx?ID=5988
2.刑事诉讼法律文书包括那些刑事诉讼种类?刑事诉讼法律文书包括那些刑事诉讼种类? 导读:按制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诉讼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以写作和表达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按文种的不同,可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等。https://www.64365.com/zs/879128.aspx
3.刑事诉讼文书有哪些分类刑事诉讼文书有哪些分类 按制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诉讼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以写作和表达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按文种的不同,可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等。 https://www.66law.cn/laws/154551.aspx
4.刑事诉讼的法律文书有哪些这类文书主要包括起诉书、公诉词、判决书等。它们记录了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指控,以及法院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 五、其他类文书 除了上述几类文书外,刑事诉讼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其他类型的法律文书,如鉴定意见、证人证言等。这些文书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证据作用。 总的来说,刑事诉讼的法律文书种类繁多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e661691eab2668001029
5.刑事案件的法律文书有哪些问题描述: 刑事案件的法律文书有哪些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70094 人·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刑事案件的法律文书种类繁多,包括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诉讼文书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316509.html
6.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式样(全100种)为了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范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活动,公安部办公厅于2020年8月21日下发《关于修改和补充部分刑事法律文书式样的通知》(公法制〔2020〕1009号),对《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式样(2012版)》中的部分法律文书式样进行修改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NTA0MTcyMg==&mid=2247537050&idx=1&sn=30a639ac816ff768d717956bfa12a684&chksm=ce64c1daa9d9f4181dcf1034223d91c1448637ca999ce830b4f36c28317d629f7c26cd78e761&scene=27
7.2006年高教自学考试听课笔记:法律文书写作新浪教育(1)依制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 (2)依写作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 (3)依文种的不同,可以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02-17/183128740.html
8.公安刑事法律文书式样中的发文字号印刷为“×公()字号,以下关于文书式样已根据不同法律文书种类将其简称印在文书之上,如拘留证印“拘”、逮捕证印“捕”。 A. “×”处填写制作法律文书的机关代字 B. “()”处填写办案部门简称 C. []中填发文年度 D. []后填发文顺序号 题目标签:拘留证刑事法律法律文书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337987da67646ffb842f6ba35517f94.html?fm=bd1c09cb0aa6182f61146a12fd88284bee
9.四川电大经济应用文写作(开放本科)(省)任务四000111. 法律文书的类别依制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ABCD) A. 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 B. 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 C. 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 D. 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 12. 制作民事答辩状,特别注意的是:(ABD) A. 要有的放矢地予以说明、反驳和答辩 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15232
10.法律文书概念篇2:法律文书概念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解析教育领域内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地位和适用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教育关系总的可以分为教育民事关系和教育行政关系,现实中出现的许多涉及教育的矛盾和纠纷可以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找到合适地解决方案,但是最终的解决和政府在教育领域内的角色转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h50y4a.html
11.刑事诉讼文书的含义用途及种类刑事诉讼文书的含义为司法机关及当事人、律师等在解决刑事诉讼时使用的文书,包括司法机关的规范性和非规范性两种文件。种类有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诉讼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https://www.lawtime.cn/tuwen/652236.html
12.刑事法律意见书8篇(全文)1、概念:刑事法律意见书是辩护律师在接受刑事案件当事人或其近亲属委托后,通过会见当事人、阅卷、调查取证等工作,根据其所掌握的案件事实和证据情况,在侦查、审查起诉及审判各阶段向办案机关撰写并提交的其认为已方当事人无罪、罪轻意见的专用诉讼文书。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277wsof.html
13.文书8种类编辑 法律 法律文书,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处理刑事、民事、经济各类案件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而制作或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或者虽无法律效力但有法律意义的书面文件。是代表国家意志,忠诚地体现国家法律精神,遵循法律规定为付诸实施某一法律行为,能引起一定法律后果而制作的文书。(《应用写作》1985年1期) 商业 商业文https://baike.sogou.com/v181517707.htm
14.刑事证据的种类北京刑事辩护律师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2款规定的证据的种类有七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第一节 物 证 一、物证的概念 “物证是指以物质材料的存在、外形、质量、规格、体积等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毕玉谦、郑旭、刘善春《中国http://www.xsbh.org/laws-5060.html
15.法律文书写作(ppt课件).pptx法律文书写作(ppt课件).pptx,法律文书写作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法律文书写作 学了必过 不学必挂 1、本节课程是两个半小时的课程(19:30-22:00),共六节课; 2、希望每一位同学可以坚持听到最后,听够两个半小时; 3、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都听够两个半小时课程的同学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15/814112300100600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