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文包括两大类即:法定公文和常用公文⑴法定公文,即是国家有明文规定的规范性公文文种1951年政务院规定为7类12种.1957年做了某些修改,仍为7类12种.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为9类15种.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为10类15种,19
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公文主要文种有15个,即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1、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
2012年7月1日起,党政公文条例正式生效,其中规定公文文种共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减少指示、条例、规定。其中党政机关共用的共10种:决议、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纪要。仅党的机关使用的共1种
11、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12、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13、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14、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15、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
党政机关公文有11种,具体种类包括:1.决议: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2.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安排。3.命令: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4.公报: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5.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6.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
在我国,一般来说公文指的就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一般公文共分为:1、命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党政机关公文文种主要有15个,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1、上行文是指公文向上级机关单位运行。行政公文的上行文有:议案、报告和请示,但有的下行文如通知、通报等也可以在一定情况下上行;2、
公文,“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古往今来人们在公务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书。《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15种正式文种,包含: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这15种公文称为规范性公文(法定公文)。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公文主要文种有15个,即决议、决定、命令(
1、文书指公文、书信、契约等,或从事公文工作的岗位。2、文书的种类:法律。法律文书,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处理刑事、民事、经济各类案件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而制作或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或者虽无法律效力但有法律意义的书面文件。是代表国家意志,忠诚地体现国家法律精神,遵循法律规定为付诸实施某一法律
一、公务文书类应用文公务文书,也称为公文或文件,是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公务交流和管理时所使用的正式文件。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种类:1.决议、决定、命令等决策性文件。这类文件用于传达重要决策和指示。2.公告、通告等公开性文件。用于向公众发布重要信息或告知特定事项。3.报告
1.公文工作文书类:这类应用文主要涉及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名义发出的文件,表达法定意愿、处理公务、记载信息。例如:命令、批复、指示、报告等。还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为工作、生产、学习制作的文书,如:计划、总结、章程、制度等。2.法律文书类:这类应用文主要指
商务文书是在商业活动中使用的文书,如合同、报告等。这些文书具有法律效应和商业价值,是商业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例如,合同是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约定和承诺;商业报告则是对商业活动情况的反映和分析。这些文书需要严谨细致、逻辑清晰。四、法律文书类文书,主要应用于司法活动中所使用的一些文书类型,
公文:主要指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名义发出的,表达自己法定意愿、联系与处理公务、记载与传递信息的文件类应用文。工作文书:主要指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为工作、生产和学习的正常运作而制作的一系列文书。法律类:主要指司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依照法律程序所需而制作的各种
5.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6.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7.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8.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二、命令类公文命令是一种具有强制性和领导性的公文形式,主要用于宣布重大的法规制度,颁发特定组织的职权、重大措施的执行命令等场合。它的语气和用词都十分严谨正式,体现了行政机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三至九类公文除了决议和命令外,国家行政机关还有诸如通知、公告、通告、通报等公文种类。通知常用
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共有15种,分别为:(一)决议;(二)决定;(三)命令(令);(四)公报;(五)公告;(六)通告;(七)意见;(八)通知;(九)通报;(十)报告;(十一)请示;(十二)批复;(十三)议案;(十四)函;(十五)纪要。
法律分析:国党政机关公文共有15种,分别为: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法律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第五
您好!【解答】目前,党政机关常用的法定公文文种共有15种。1.上行文:包括请示和报告。2.下行文: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不含“仿纤伏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批复、通知和通报。3.平行文:包括函和议案。4.兼行文:包括意见和纪要。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文种的行文方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包括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党政机关公文的分类:1、按照公文的功能来划分。2、按照行文方向来划分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3、按照轻重缓急来划分有特急、急件、一般文件三类。4、按照保密级别划分可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最新版本有15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比2000年8月的版本多了决议和公报两个文种。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公认的有决议、决定、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十四
法律分析:党政机关法定公文目前有15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法律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一种简称,它在公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了15种正式文种,包括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和纪要。这些文种被称为规范性公文或法定公文。以下是这些公文的简要定义:1.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第7.1条规定:“本标准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其中,版头中包含的要素有: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版头中的分隔线。主体中包含的要素有: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
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C、D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附注、附件等部分。签发人属于版头,不属于主体部分,排除A项。故本题选BCD。
【答案】:D公文一般由公文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要素组成。但是并非所有的公文都要由这些要素组成,其中的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标题、主送
【答案】:B、C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规定,党政公文的种类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A、D两项的“指示”不属于党政公文的种类,故本题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