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了两个训读和四个音读词汇,跟7月的设题形式是一样的。
训读词汇,与以往相同,仍是重点考察动词读音,在优势课堂上给大家强调过。
音读词汇,没有特殊发音,很出人意料,但也成为考生的得分点。在优势出版的《突破160分全真模拟题》中,都提到了所考单词。另外大家在学习单词发音时,要联想记忆,通过形似或音似来背诵单词。
这道题的考察的6个单词,在课堂上都给大家讲过,比如“官方样题中出现的以む结尾的重点动词”、“n1核心词汇中的重点动词唱える”等。
二单词意思
这次的考题,有三大特点。
1动词考察了一道题,复合动词,要与“冷静”搭配,看汉字表现就能选出答案。
2名词,包括サ変动词,考察了三道题。如“合意”“強制”“起伏”等,全是汉字表现,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只要通过汉字表现,结合汉语逻辑就可以选出争取答案,这也是今年考题相对简单的原因之一。但同学们不要被这次的考题迷惑,忽略了对中日异同词汇的复习,背诵单词时,中日异同仍是重点之一。另外,有好几个选项在阅读中有所提及,所以以后的考生在做阅读题目时,别忽略了单词的积累。
3形容词、形容动词和外来语,各考了一道题,如“メディア”“幅広い”等,在“n1核心词汇”里都提到了,不应该丢分。
三同义词或近义词
这道大题所考单词全是n1词汇范畴内的,在优势课堂上,我也全都讲过,如“言い訳”“大げさ”“糸口”等。这道题应该是得满分的。
四单词用法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找キーワード,如“もはや”,句尾一定要搭配消极语气。又如“辞任”,表示辞去职务,那么就要从选项中寻找,与其搭配的能够表示职务的名词,即“社長”。
第一大题课题理解
第二大题要点理解
第三大题概要理解
本题型的试题,与之前课堂上给大家强调的一样,独白形式为主,也有对话形式。涉及的话题内容与平时优势日语课堂上经常练习的题目类型一样。当然本题应用最多的做题方法是排除法。特别是要注意听懂开头和结尾。如第1题,第一句说的是去国外留学的日本学生在减少,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年轻人对海外交流比较消极,作者后面具体分析了原因,整道题目的语言逻辑都是比较常见的:有人这样认为,可我是……想的。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辅助教师的归纳指导,这道答题,应对起来也并不是素手无策。
第四大题即时应答
本题所考察的知识点无一不是课堂上反复强点的重点。如第2题,“あ、雪だ。これはこの後、お花見どころじゃないよね”,其中的“~どころじゃない:不是做……的时候”这是常用的考点,再选答案就简单多了。第3题:“部長、これは明後日の会議の資料です。事前にご覧いただければと存じます”其中的“~いただければと思う:我觉得您最好……”是常用的套话。
第五大题综合理解
本题型的试题,要想做好,必须注意解题对策,否则会全军覆没。比如,第3题为一题两问,关于“町長選挙”的内容,与我们之前上课多次练习的一样,只要对照选项记录好要点,最后,女的觉得候选人1中村氏比较好,男的觉得候选人4本田氏比较好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一、语法意思
在语法表达题目中,不但考察了重点语法表达“~だけあって”“~にしてみれば”“~ずに済む”“~に決まっている”,还考察了一些常用语法表达,如“~といえる”“~てばかりいる”等语法点。以及固定搭配副词いっさい、知っている自谦语是存じ上げている。答题时需要考生具有系统的语法知识,同时也要掌握具体题目具体解答的方法。所涉及的考点均是课堂中反复练习知识点。
二、语法排序
排序题目最关键的两点,一是找重点句型,另一个就是用接续形式判断顺序。如第36题,分析4个选项,1必要がある:有必要,2との:……内容的,3詳細な調査をする:进行详细的调查,4には:表目的。横向前面的短语是原因を特定する:弄清楚原因,这样排序起来就应该是4312。同样的答题方法来做下面的题目都能忍刃而解。
三、完形填空
总体来说,12月能力测试语法题目,与以往的考察形式相似,希望以后的考生要多以真题为借鉴,打好语法基础,平时多积累学习常用表达方式。
1.下列术语中,属于显示器性能指标的是()。
a、速度b、可靠性c、分辨率d、精度
2.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a、主板b、cpuc、内存储器d、i/o设备
3.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
a、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b、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c、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d、主机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4.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b、游戏软件c、人为编制的特殊程序d、能传染的生物病毒
5.微型计算机存储系统中,prom是()。
a、可读写存储器b、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c、只读存储器d、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6.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mips来描述()。
a、计算机的运算速度b、计算机的可靠性c、计算机的可运行性d、计算机的可扩充性
7.在word的编辑状态,单击文档窗口标题栏右侧的按钮后,会()。
a、将窗口关闭b、打开一个空白窗口c、使文档窗口独占屏幕d、使当前窗口缩小
8.在word的编辑状态,文档,要将该文档拷贝到软盘,应当使用()。
a、“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
b、“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
c、“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
d、“插入”菜单中的命令
9.在word的编辑状态,文档窗口显示出水平标尺,则当前的视图方式()。
a、一定是普通视图或页面视图方式
b、一定是页面视图或大纲视图方式
c、一定是全屏显示视图方式
d、一定是全屏显示视图或大纲视图方式
10.在word的编辑状态,为文档设置页码,可以使用()。
a、“工具”菜单中的命令
b、“编辑”菜单中的命令
c、“格式”菜单中的命令
11.在word的编辑状态,当前编辑文档中的字体全是宋体字,选择了一段文字使之成反显状,先设定了楷体,又设定了仿宋体,则()。a、文档全文都是楷体
b、被选择的内容仍为宋体
c、被选择的内容变为仿宋体
d、文档的全部文字的字体不变
12.在word的编辑状态,选择了整个表格,执行了表格菜单中的“删除行”命令,则。
a、整个表格被删除
b、表格中一行被删除
c、表格中一列被删除
d、表格中没有被删除的内容
13.当向excel工作表单元格输入公式时,使用单元格地址d$2引用d列2行单元格,该单元格的引用称为。
a、交叉地址引用b、混合地址引用c、相对地址引用d、绝对地址引用
14.在excel工作表中,当前单元格只能是()。
a、单元格指针选定的一个
b、选中的一行
c、选中的一列
d、选中的区域
15.在excel中,给当前单元格输入数值型数据时,默认为()。
a、居中b、左对齐c、右对齐d、随机
16.在excel中,要在同一工作簿中把工作表sheet3移动到sheet1前面,应()。
a、单击工作表sheet3标签,并沿着标签行拖动到sheet1前
b、单击工作表sheet3标签,并按住ctrl键沿着标签行拖动到sheet1前
c、单击工作表sheet3标签,并选“编辑”菜单的“复制”命令,然后单击工作表sheet1标签,再选“编辑”菜单的“粘贴”命令
d、单击工作表sheet3标签,并选“编辑”菜单的“剪切”命令,然后单击工作表sheet1标签,再选“编辑”菜单的“粘贴”命令
17.在excel工作表单元格中,输入下列表达式()是错误的。
a、=(15-a1)/3
b、=a2/c1
c、sum(a2:a4)/2
d、=a2+a3+d4
18.在windows中,用户同时打开的多个窗口可以层叠式或平铺式排列,要想改变窗口的排列方式,应进行的操作是()。
a、用鼠标右键单击“任务栏”空白处,然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取要排列的方式
b、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然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取要排列的方式
c、先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选择其中的“查看”菜单下的“排列图标”项
d、先打开“我的电脑”窗口,选择其中的“查看”菜单下的“排列图标”项
19.在中文windows中,使用软键盘可以快速地输入各种特殊符号,为了撤消弹出的软键盘,正确的操作为。
a、用鼠标左键单击软键盘上的esc键
b、用鼠标右键单击软键盘上的esc键
c、用鼠标右键单击中文输入法状态窗口中的“开启/关闭软键盘”按钮
d、用鼠标左键单击中文输入法状态窗口中的“开启/关闭软键盘”按钮
20.在windows中,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后,要改变文件或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应选用()。
a、“文件”菜单
b、“编辑”菜单
c、“查看”菜单
d、“帮助”菜单
21.在windows的“回收站”中,存放的()。
a、只能是硬盘上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b、只能是软盘上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c、可以是硬盘或软盘上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d、可以是所有外存储器中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22.在windows“开始”菜单下的“文档”菜单中存放的是()。
a、最近建立的文档
b、最近打开过的文件夹
c、最近打开过的文档
d、最近运行过的程序
s98操作系统区别于dos和windows3.x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它()。
a、提供了图形界面b、能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c、具有硬件即插即用的功能
d、是真正32位的操作系统
24.当个人计算机以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网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a、网卡
b、调制解调器(modem)
d、浏览器软件
25.电子邮件是internet应用最广泛的服务项目,通常采用的传输协议是()。
a、smtp
b、tcp/ip
c、csma/cd
d、ipx/spx
短文阅读
中文阅读
比较阅读
总体点评
行政能力测试模拟题练习
末全国总人口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4.92‰。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如下图所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就业持续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上年末的.4.09%。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
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3年的约少多少:
a.0.2个百分点b.0.3个百分点c.0.4个百分点d.0.5个百分点
2.20末城镇就业人员约是城镇常住人口总数的:
a.50.56%b.50.84%c.51.88%d.52.13%
3.年本地农民工比外出农民工少()万人。
a.6022.3b.6045.2c.6405.7d.6235.1
4.201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的:
a.1.18倍b.1.20倍c.1.21倍d.1.27倍
5.根据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2012年年龄大于等于60周岁小于65周岁老年人约占人口总数5.2%
b.若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不变则可推出人口总数将比2013多668万人
c.2012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约占全国总人数的19.4%
d.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率为5.6%
行政能力测试冲刺必胜诀
二、关于行测的答题顺序
接下来我分项解析,按照五大板块的结构进行具体解剖。
三、关于数量关系部分
(一)数字推理
数字是人的智力启蒙开发的最早训练,看到一个蹒跚学步的儿童会数100个数,人们就会夸他很聪明。其实学习从1数到100的过程就是一个熟悉数字和数字推理关系的过程。目前这类题目倾向于越来越难。值得注意的是做题要充分把握隐含规律,要知道一些表面看来很吓人的令人头大的复杂排列,仔细考察,也不过是由一些简单的排列规律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复合演化而来的。
最困难的题目有三种:
1、等差等比混合数列如:16,8,8,12,24,60,(180)。
2、隔数列与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的组合如:3,1,5,1,11,1,21,1,(43)。
3、数字模型推理(20b类第8题)
对付此类题目没有什么特别的窍门,借用欧阳修《卖油翁》里的一句话:我亦无他,唯手熟耳!
(二)数学运算
四、关于常识判断部分
常识部分多为常见的问题和较为通俗的知识,2005年的偏重法律知识是一种大胆常识。对付常识问题要快速求解,往往第一印象就是正确的答案,再仔细想下去就可能出错。另外对付困难的题目的我个人的办法就是找那个离现实生活最远最不容易理解看似最不合理的选项靠去。比如:2004年a类96题,“一丝不苟”的“丝”的本意是
a计量单位b丝线c丝绸d发丝,哪个离现实生活最远?肯定是a。
还有一种办法是用常识归类,大胆想象,比如,2004年a类104题,“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出处?这句话是一种基于正确判断是非曲直的至理名言。《论语》是中国的圣经,核心内容是儒家的基本格局:阐述外在行为规范的“礼”和内在精神原则的“仁”。《荀子》主要内容是荀子的著述,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为此朱元璋下令断了后世供奉他的香火。《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皇家教程,它的最主要的功能就像书名一样,是为皇家提供借鉴的。那么你发挥想象,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哪本书?
五、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
六、关于判断推理部分
这部分是行测的重头戏,题目很多,难度系数往往也很高。
定义判断的难度一般不大,只要准确权衡定义,完全可以正确求解。
下面着重谈谈图形推理和演绎推理。
2、演绎推理,难度很大,05年考题难度有点接近mba的逻辑考题,客观的说,这部分我并不在行,2005年真题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我在模拟做题时是全作对了,但是这个部分却打击的我一瘫糊涂。对于这个部分我的基本看法是:要多动手,画个简易关系图,用∪或∩来表达各个因素之间的并存或排斥关系,原因用←,结果用→,下位概念用↙,上位概念用↗。读题切忌浮躁,想当然的勾来划去,这类问题其实是理科生的优势,各个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很铁的,也是很固定的。
七、关于资料分析部分
资料分析的题目是一个很累人的活,我认为需要注意几点:
1、多使用“尾数法”,计算数据时大可不必多动笔,只需口算他们的尾数,加减乘除,快速求解。
2、要千万细心,再简单的题目,不小心都会做错,我们生下来就在学吃饭,可是有时候人吃饭还会不小心咬了舌头,哈哈!
3、看题支顺序要先看d项再a,b,c,好多正确选项就出现在d项。
4、如果你认为这个题目比较难,就跳过去,别的题目可能有助于理解这个题目,再回头来收拾它。
5、要千万注意题干中的“哪一种说法不正确”,不要误会题意。
八、关于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安排
1、我个人认为最后的复习安排以看往年真题为主,尤其是你做错的题目和很有代表性的题目。
2、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资料分析,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必要再下功夫了,大局已定。重点要放在数量关系和判断推理上。
3、这两个部分的题目的典型题目很多,多看看往年的题目,当你走上考场拿到2006年试卷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九、行测哲学
下面我来讲三个对我的思维模式和人生道路影响深远的三个故事或者说片断,或许有助于你理解如何在行测的激烈竞争中取得胜利。
第一个,读到小学历史课本中“大禹治水”的故事时,我就在想为什么大禹会那么聪明的用“疏导法”来治水,而他的父亲就那么的不会变通而最后必须眼睁睁的看着被拉去砍头?难道是大禹真的比他的父亲聪明吗?后来我在逐步的学习和思索过程中明白了,人做事情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衡,终于理解了大禹的父亲未尝不知道“变通”这个道理,或许是有所苦衷或者受到某种制衡而走上了“积重难返”的不归路罢了。这样看来“大禹治水”中大禹的英明决策——变通,其实也不过是在造成骑虎难下态势前的适时应变而已。崇祯皇帝在上吊前未尝不这么想:我要是趁早与关外的清兵休战和谈派袁崇焕去对付李自成他们就不会有今天了!
所以做事要学会及时变通,不要等到积重难返的那一天!在做行测试题也是这样的,不会做的就赶快跳过去,不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第二个,我读《阎锡山传》中阎锡山和冯玉祥游五台山时,由于拜把兄弟冯玉祥是大哥,阎锡山让他骑了一匹高头大马,而自己却骑了一匹小毛驴,冯玉祥当时已不作大哥好多年,很是得意。在崎岖的山路上,高头大马由于天性机灵,走路时感觉到了山路的危险,畏首畏尾,左右摇摆,把冯玉祥颠的够呛;而阎锡山跨下的小毛驴天生蠢笨,却悠悠然根本无视山路的危险,阎锡山坐的很平稳。最后的结局是阎锡山为了迎合大哥的建议,把那匹马拉去杀了。当时我就在想,马反应很机灵很聪明,却讨不到主人的欢心,被拉去杀了,而那头蠢驴却安然的度过一场劫难,这是为什么?这不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嘛!人,有时候其实也是这样,要以一种超然的豁达心态来面对人生的每一个关口。
(一)数字推理
3、数字模型推理(2003年b类第8题)
小升初语文测试真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分)
档()次
给()予
模()样
惩()罚
潜()能
歼()灭
造诣()
膝()盖
尽()管
拖累()
2、请将下列成语补全(10分)
再接再()
名列前()
各行其()
()扬顿挫
无精打()
()流不息
金()辉煌
好高()远
自()更生
目不()接
3、对下列两个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养花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a背着增加
b负担增加
c负担好处
d背着更加
4、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2分)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融化摆脱
b摆脱融化驱散
c摆脱驱散融化
d驱散摆脱融化
5、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2分)
a他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b读书之余,我喜欢养些易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c幸亏红领巾帮助了我,要不然我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
d雪后的原野上,梅花点点,每一朵都是一首精美的诗。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老师慈母般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
b一个微寒的夜晚,我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c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的学习进步不小。
d考试前,我把橡皮忘了装进文具盒里。
7、依据文段内容,在横线上补全语句,使语言得体,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超市里,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青菜时,把菜叶剥掉了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对他说:“同志,_________________.”
a你这是干什么不能再剥了
b把菜放那儿,不卖了
c你不能这样买菜,影响多不好
d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8、补全下列句子(10分)
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书读百遍,____________________.
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___.
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9、在正确的停顿处用/断开,并在文后的横线上写出与文段相对应的成语。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5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2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5分)
成语:_____________(2分)
“假币”妈妈的嗓门足以让全院的人都听得见。原来一个卖菜的找给爸爸一张50元的钞票,等我爸拿着这50元钱去商场买东西时,验钞机验出来是张假币。现在好了,这张麻烦的假币被推到我们家了,看来我们也要想法子“甩掉”它,而这项“艰巨”的任务被我自告奋勇地揽了下来。
下午,我便上街溜达了。爸爸先前是在大商场“翻船”的(因为有验钞机),看来得从小店下手了。我选择了一家烟酒小百货店,老板娘这会儿有点忙,我就先站在旁边看着。前面两位顾客是买烟的,他们给了老板娘一张100元的钞票,老板娘拿到钱后,先是对亮处看了看,然后又用手揉一揉,最后还甩了两下,确定是真的后才找钱给那两个人。我的手不知不觉地伸进了口袋,指尖摸到了那张像草纸一样的50元钱,心里顿时七上八下,怎么办老板娘太精明了,肯定会识破的。要是识破了,说不准会把我当贩假币的抓起来呢。我越想越害怕,干脆扭头就跑。
我继续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哎,那边有两个卖气球的老人,生意挺兴隆,去那儿花掉这钱吧,反正老人家眼神不太好。“买两个气球。”我递过去50元钱,那个老奶奶笑眯眯地帮我解下了两个气球。老爷爷转身翻着钱柜找钱给我。看着这对慈祥的老夫妇,我心里挺不是滋味:也许他们无儿无女,就靠卖气球为生,也许50元钱他们三天也赚不到,而我却……老爷爷翻了半天也没找到零钱,转身对我说:“孩子,我这里也没有钱找给你,你就先拿着这两个气球,过两天再把钱还给我们,反正我们一直在这里卖气球。”我内疚地接过钱,放进口袋。
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无力地踢着路上的石子:唉,到底该怎么办猛然间,我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假币,三下五除二地把它撕成了碎片。我轻轻松开手,碎纸片连同气球一齐飞了出去,望着气球欢快地飞上天空,我突然感觉到天真蓝。
10、(2分)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1、(6分)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甩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告奋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仿照“七上八下”的形式写出四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用“________”画出短文中描写“老板娘太精明了”的语句。
14、(4分)发挥想象力,将文中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而我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分)“我”回到家,会这样向“父母”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