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刑法解释须与技术逻辑相符

网络犯罪是我国刑法中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犯罪有蔓延之势。同时,网络犯罪体现出有别于传统犯罪的特质,从而导致传统刑法规范无法规制的新型网络危害行为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笔者建议立足网络犯罪的态势及规律、特征等基本问题,从适度区分传统刑法解释学理论出发,逐步构建与网络犯罪治理要求相一致的网络刑法解释理论、规则及配套措施,提高刑法解释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第一,明确网络犯罪刑法解释的特定理论场域。刑法规范之所以需要解释,是因为刑法条文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稳定性,有的抽象用语具有多义性,加之现实生活的复杂多变性,为了让抽象的法条适用于具体案件,司法活动能够跟上客观情况的变化,就需要对刑法规范进行解释。就网络犯罪而言,可区分不同类型细化刑法解释的限度,实现分类分级的区别对待。例如,对于网络“对象型”犯罪,倾向于扩张解释,即按照立法精神,结合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进行解释。网络“空间型”犯罪是正在发展且日渐独立的网络时代特有的或专属类型。但是,从长远来看,刑法解释空间毕竟有限,网络刑法立法应是首选。

同时,要重新审视网络犯罪刑法解释的基础依据以及立场选择。首先,在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理解与解释网络犯罪时,需要将新型网络犯罪构成要件要素转化为目前刑法规范可以包含的情形。其次,运用传统理念与方法解释网络犯罪时,应充分考虑网络犯罪的特质,总结类型化规则,确保解释结论能够在新旧刑法知识体系下实现逻辑与规范评价的双重等置性。最后,由于网络犯罪急需规制而偏向“入罪”的解释结论容易突破罪刑法定原则。因此,既要承认“入罪”解释倾向的现实合理性及必要性,也要通过立法完善等方式消除刑法解释合理性的隐忧。

第二,针对网络犯罪,应当着重从技术的原点出发,形成刑法解释的特定规则,将技术与规范融入更加协同的轨道,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根据网络犯罪特点进行解释。在解释网络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时,对数据、个人信息等是否为刑法中的财产类型、网络的“破坏”行为是否为实行行为等问题,都需要结合网络犯罪的特点,按照“最大限度激活刑法解释潜能”的原则,作出合理的扩张性解释。

要确保解释结论与技术逻辑的实质相符。以旧的刑法规范解释新型网络犯罪,必须坚持“技术逻辑”的解释理念。“技术逻辑”可以指导解释方法的选取与解释限度的取舍,也可以验证解释结论的妥当性。技术逻辑是基础性的解释方法论与理念。“技术逻辑”可以使“刑法规范”与“技术性犯罪”有效对接,从而让二者在“新型网络犯罪”为何符合“传统罪名”上达成一致。

要平衡技术中立与刑法解释的宽容度。刑法解释应坚持必要的宽容性,容忍技术风险及其异化问题。对于技术中立语境下实施的以下危险行为需慎重对待:技术自带的危险,将技术风险融为生产生活要素,技术风险与人作为主体的滥用技术风险相互交错。基于“技术逻辑”的解释理念,突破技术中立精神而恣意“入罪”应当被禁止。

(作者分别为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应用法律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THE END
1.探寻中国民法典的元解释与此同时,最小单元并不意味着零碎,本书写作还有两方面的体系化努力:其一,尽可能成体系,即不仅结合民法典总则编自身前后的规定进行解读,还结合民法典其他各编,并尽量贯通民法典、其他民商事实体法律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力求使作者对民法典总则编的每一个条、款、项、词语的解读都有相应的依据。其二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10/content_9089308.html
2.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网络空间面临越来越多隐患,因此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变得尤为紧迫。不断加强网络信息采集分析工作,加大对黑客攻击者的打击力度,以及完善网络用户隐私保护机制,是当前网络安全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十、小结: 总结来说,“法律智囊团”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律师,更应该涵盖所有从业者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59907.html
3.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在以往的法律解释分类中,国内学者通常以解释方法作为其中的一种标准,现在有的教科书仍持这种分类观点。后来的发展则是强调法律解释方法的特殊地位,把法律解释的分类和法律解释的方法相区分,前者着眼于解释效力的不同,后者立足于解释方法的不同。 法律解释方法的分类有多种,在沈宗灵先生看来,民法法系的法官解释法律通常https://www.douban.com/note/811946150/
4.答案法考理论法法理学法律解释的分类一、法律解释的分类 (一)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 1、正式解释 (1)正式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或法定解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对有关法律条文的含义所作的能够产生实际法律后果的说明和阐述 (2)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 https://ln.offcn.com/html/2019/08/161961.html
5.法律解释与法律漏洞的填补法律解释与法律漏洞的填补 </Script> 中国政法大学2002级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姬晓红 前言 法律规则是以高度抽象、概括的规范和概念的形式出现的,而规范和概念又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的。因此许多法学家认为自从有了成文法,就有了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活动。然对成文法的解释绝非一件易事。欲使成文法能够最大限度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71108001017_67325.html
6.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下篇:综合课)考研大纲综合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https://www.kaoyan.com/dagang/569dc95f462f1.html
7.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但是,从90年代前的研究状况看,该问题包含的内容比较单薄,主要涉及概念、意义、原则和分类等,相关的解说也谈不上透彻。近几年来,适应法制实践的需要,研究者开始以新的视角和方法阐释法律解释问题[③a],发表了一批有分量的论文和专著。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从法律解释的历史沿革、学说源流、理论命题和技术方法等方面逐渐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739
8.简述刑法解释的分类法律硕士联考亲爱的法学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法硕联考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刑法解释的分类。在刑法的广阔天地里,解释如同桥梁,连接着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让法律的适用更加精准与公正。 一、按解释效力分类 立法解释 立法解释,顾名思义,是由立法机关(如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刑法条文进行https://blog.csdn.net/Corn1223/article/details/140792974
9.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招生专业目录2.宪法的解释 ①宪法解释概说 ②宪法解释的机构 ③宪法解释的效力 ④宪法解释的方法 (四)人权总论 1.宪法上的人权 ①在宪法上的人权的地位及理论 ②人权的内涵 ③人权的基本性质 ④人权的享有主体 2.人权的类型 ①学理分类 ②解释学上的分类 ③中国现行宪法中的人权规范体系分析 https://yz.bnu.edu.cn/content/zyml/2024/sskm_kmdm-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