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法律解释

(一)概念: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

(二)主要表现为:

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和它的附随情况。

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

二、法律解释的分类

(一)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

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两种。

1、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正式解释有时也称有权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

2、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学理解释,一般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是区别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的关键。

(二)字面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

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三种。

1、限制解释。这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广时,作出比字面含义窄的解释。

2、扩充解释。这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

3、字面解释。这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解释法律,既不缩小,也不扩大。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律解释的方法是解释者在进行法律解释时为了达到解释的目标所使用的方法。

(一)文法解释:文法解释是指对法律条文的语法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等进行分析,以便阐明法律的内容和含义。

(二)逻辑解释:逻辑解释是指采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分析法律结构,以求得对法律的确切理解。

(三)系统解释:系统解释是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

(五)目的解释: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注意,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省级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分歧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THE END
1.探寻中国民法典的元解释全书三千多个注释,主要为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照民法典总则编的每一个条、款、项,逐一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案例数据库中检索到的相关案例;二是翻阅立法机关有关民法总则、民法典的立法资料以及与民法典总则编有关的法律、司法解释的答记者问和司法机关解读等,从中提取到的与民法典总则编相关的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10/content_9089308.html
2.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法规司法实务与专业术语法律基础知识包括宪法、民商事法、刑事诉讼法等。这类信息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必备的,它们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国家基本制度,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法律。 专业领域内的应用 不同行业如金融、医疗等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规定。在这些领域内,《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提供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帮助业界人士更好地理解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461.html
3.法律法规解释的分类有哪些法律法规解释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根据解释方法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历史解释:通过研究法律规范产生、修改或废止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历史条件,以及对照以往同类法律,来阐明法律的意义。 目的解释:从法律的目的出发,对法律条款进行解释。 当然解释:在法律无明文规定时,依据现有法律规定,将某一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884842384258056372.html
4.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在以往的法律解释分类中,国内学者通常以解释方法作为其中的一种标准,现在有的教科书仍持这种分类观点。后来的发展则是强调法律解释方法的特殊地位,把法律解释的分类和法律解释的方法相区分,前者着眼于解释效力的不同,后者立足于解释方法的不同。 法律解释方法的分类有多种,在沈宗灵先生看来,民法法系的法官解释法律通常https://www.douban.com/note/811946150/
5.法律解释的种类有哪些? 按照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把法律解释分为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两大类。 (1)法定解释 法定解释又称正式解释、有权解释,官方解释和有效解释,是指法律确定的国家机关或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对法律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法定解释的特点是:解释的主体是法定的,http://dqdebt.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941
6.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3)法律规范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生活却是不断发展的。要把相对稳定的法律规定适用于不断发展变化 的社会生活,就需要对法律规范作出必要的解释。 二、法律解释的分类 1.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 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两种。 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471.html
7.法理学法律意识例如,如何通过党的监督、国家监督和群众监督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立法行为的透明度。而法律解释手段作为立法的补充在法律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存在漏洞或者过于原则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解释、类推适用、政策指导等个别调整方式,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并在对这些个别调整方式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6y71mi7.html
8.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3.就根据主体对法律解释所作的不同分类而言,一般认为法律解释可分为法定解释或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或无法律效力的解释,其中前者由于作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也有学者认为可区分为裁判解释、学说解释和当事人解释三种,其中第一种有法律效力。应该指出的是,一些学者根据中国的情况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739
9.法律解释与法律漏洞的填补法律解释与法律漏洞的填补 </Script> 中国政法大学2002级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姬晓红 前言 法律规则是以高度抽象、概括的规范和概念的形式出现的,而规范和概念又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的。因此许多法学家认为自从有了成文法,就有了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活动。然对成文法的解释绝非一件易事。欲使成文法能够最大限度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71108001017_67325.html
10.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法律规范的分类:①按照法律规范的强弱程度分: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②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分:确定性规范、委托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