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2023考研复试大纲019法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2023考研复试大纲--019法学院

019法学院

法学基础(三)复试大纲(法学学硕)

法理学

一、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形成、意义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思想渊源

(二)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历史意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法理学

二、法的概念与本质

(一)法的概念

(二)法的本质

(三)法的基本特征

(四)法的要素

三、法的产生、发展与历史类型

(一)两种对立的法的起源观

(二)法的起源

(三)法的历史类型

四、法律的价值

(一)法律价值的概念

(二)法与秩序

(三)法与自由

(四)法与平等

(五)法与人权

(六)法与正义

五、法的渊源与效力

(一)法的渊源的概念和种类

(二)法的分类

(三)法的效力

六、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二)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

(三)法律关系的内容

(四)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

七、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

(二)法律行为的结构

八、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三)法律责任的承担

九、法律技术方法

(一)法律解释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二)法律推理的种类、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法律论证的形式和正当性标准

十、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和作用

(一)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发展及其历史经验

十一、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民主政治

(一)法与民主政治的一般关系

(二)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选择

(三)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二、中国社会主义法与经济、文化、社会

(一)社会主义法与经济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文化

(三)中国社会主义法与和谐社会

十三、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和法律体系

(一)中国社会主义立法的指导原则

(二)中国的立法体制

(三)中国的立法程序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十四、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

(一)法律实施的意义

(二)法律执行

(三)法律适用

(四)法律遵守

(五)法律实施的监督

十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概念

(二)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与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民法学

一、民法的概念与原则

(一)民法的概念

(二)民法的性质

(三)民法的基本原则

(四)民法的本位

(五)民法的效力

二、民法的法源与解释

(一)民法的法源

(二)民法的适用

(三)民法的解释

三、权利体系

(一)权利的概念

(二)权利的分类

(三)请求权

(四)形成权

(五)抗辩权

(六)权利的竞合

(七)权利的行使

(八)义务与责任

四、权利主体——自然人

(一)权利主体的历史沿革

(二)自然人

(三)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四)监护权

(五)人格权的保护

(六)自然人的住所

五、权利主体——法人

(一)法人

(二)法人的成立

(三)法人的能力

(四)法人人格的法定

(五)法人机关与住所

(六)法人的变更与终止

六、权利主体——合伙

(一)合伙的概念

(二)普通合伙

(三)有限合伙

七、权利客体——物

(一)物的意义

(二)物的分类

八、法律行为

(二)法律行为的分类

(三)意思表示

(四)法律行为的形式

(五)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六)条件与期限

(七)法律行为的效力

九、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

(二)代理权

(三)代理行为

(四)无权代理

(一)期日与期间

(二)取得时效

(三)消灭时效

(四)除斥期间

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民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2.法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最新版。

天津工业大学法律硕士(法学)复试大纲(2020年修订)

刑法学

一、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二)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三)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四)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二)罪刑法定原则

(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三、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四、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一)犯罪概念

(二)犯罪构成

五、犯罪客体

(一)犯罪客体概述

(二)犯罪客体的分类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六、犯罪客观方面

(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二)危害行为

(三)危害结果

(四)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五)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七、犯罪主体

(一)犯罪主体概述

(二)刑事责任能力

(三)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四)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五)单位犯罪

八、犯罪主观方面

(一)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二)犯罪故意

(三)犯罪过失

(五)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六)认识错误

九、正当行为

(一)正当行为概述

(二)正当防卫

(三)紧急避险

十、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二)犯罪既遂形态

(三)犯罪预备形态

(四)犯罪未遂形态

(五)犯罪中止形态

十一、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概述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三)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十二、罪数形态

(一)罪数判断标准

(二)一罪的类型

(三)数罪的类型

十三、刑事责任

(一)刑事责任概述

(二)刑事责任的根据

(三)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和解决方式

十四、刑罚概说

(一)刑罚的概念

(二)刑罚的功能

(三)刑罚的目的

十五、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一)刑罚的体系

(二)主刑

(三)附加刑

(四)非刑罚处理方法

十六、刑罚的裁量

(一)刑罚裁量概述

(二)刑罚裁量原则

(三)刑罚裁量情节

十七、刑罚裁量制度

(一)累犯

(二)自首与立功

(三)数罪并罚

(四)缓刑

十八、刑罚执行制度

(一)减刑

(二)假释

十九、刑罚的消灭

(一)刑罚消灭概述

(二)时效

(三)赦免

2.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天津工业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复试大纲(2020年修订)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THE END
1.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法规司法实务与专业术语不同行业如金融、医疗等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规定。在这些领域内,《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提供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帮助业界人士更好地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国际贸易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成为越来越多公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了解国际条约和协议,如WTO规则,对于避免跨境交易中的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461.html
2.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法律法规解读案例分析专业术语词汇案例分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某些具体问题,也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司法解释方法,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不仅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还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考虑问题,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 如何使用专业术语词汇提高沟通效率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92317.html
3.探寻中国民法典的元解释全书三千多个注释,主要为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照民法典总则编的每一个条、款、项,逐一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案例数据库中检索到的相关案例;二是翻阅立法机关有关民法总则、民法典的立法资料以及与民法典总则编有关的法律、司法解释的答记者问和司法机关解读等,从中提取到的与民法典总则编相关的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10/content_9089308.html
4.探索前沿:最新法学知识解析公路运输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内容和解释一直是法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以下是一些宪法领域的新进展: 1. 宪法解释的新方法:随着宪法解释的实践不断深入,新的解释方法不断涌现。例如,比较宪法解释、历史宪法解释等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宪法精神。 http://www.hts56.cn/post/2540.html
5.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法规解析与实务操作指南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进入法律领域之前,首先需要对法律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促进生产力发展而制定的规则体系。它包括宪法、民法典、刑法典以及其他各类具体的法律条文。熟悉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后续深入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qtleqzhor.cn/nong-ye-zong-he/310590.html
6.侵权司法解释一制 制定 定目 目的 的为 为正 正确 确审 审理 理侵 侵权 权责 责任 任纠 纠纷 纷案 案件 件, , 根 根据 据等 等法 法律 律规 规定 定, , 结 结合 合审 审判 判实 实践 践, , 制 制定 定本 本解 解释 释。 。 序序 《 《中 中华 华人 人民 民共 共和 和国 国民 民事 事诉 诉讼 讼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8/20/7293128_1141487074.shtml
7.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一)法律解释方法的种类 对于法律解释的方法,以往学者们只是在法律解释的分类中作为一种分类标准附带论及。如今许多学者仍然认为,法律解释按照解释主体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和无法律效力的解释;按照解释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立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按照解释尺度的不同可分为字面解释、限制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739
8.宪法解释的方法有哪些种类宪法解释的方法种类:1、文理解释。文理解释包括字面解释和语法解释。文理解释主要是从表现宪法规范的条文,根据字、词、以及句子结构、文字排列、标点符号等等,对宪法的内容、含义进行解释。2、伦理解释。伦理解释包括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等等,主要是在解释宪法的过程中,考虑其它相关因素,以确定宪法规范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37221652.html
9.法律解释的种类有哪些?法律解释的种类有哪些? 雨月雨 会员法律解释是指对特定法律规定意义的说明。但是法学中所讲的法律解释是有严格意义的,专指特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的解释。这就涉及到法定解释与学理解释的问题。法定解释是指由法律规定或根据历史传统,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人有权对法律作出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相对而言,它是http://dqdebt.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941
10.舒国滢王夏昊雷磊:《法学方法论前沿问题研究》法学院专题七 法律解释方法 一、法律解释方法的概念 (一)法律解释方法的界定 (二)法律解释方法或规准的功能 二、法律解释方法的种类与适用准则 (一)法律解释方法的种类 (二)法律解释方法的适用准则 三、法律解释规准的优先性关系 (一)法律解释规准的优先性关系原理 http://fxy.cupl.edu.cn/info/1050/12780.htm
11.司法考试法理学高频考点复习:法律解释司法考试报名中心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C法律解释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 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因此,它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不具有客观性 3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与法律职业、法律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学院同学甲与乙对此有过讨论。 https://www.zhikaodi.com/showinfo-240-442708-0.html
12.阶讲座系列之九葛云松:简单案件与疑难案件·法学方法的探讨葛老师的讲座主要分成六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通过案例引入讲座主题,并对“疑难案件”进行了初步界定;第二部分讨论了司法裁判的性质,并指出其与案例疑难的关联;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法源的种类,尤其是判例和学说的法源地位;第四部分讨论了判例、学说与法律解释和补充方法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界定了疑难案件的两种类型,分析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311559440207708672
13.法理学授课讲义: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现实主义法学派〕(二)法律解释的种类 1、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 (1)正式解释,也称法定解释、有权解释 ○1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 ○2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 ○3有权作出法定解释的机关、官员和个人,在不https://www.51test.net/show/296345.html
14.法律逻辑学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一)词(字)典解释方法 147 法律概念一般以词或者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立法者在使用这些词或者字时,一般都赋予了这些词或者字以最为人们熟悉的含义。 注意:法义优于日常含义,专业含义优于日常含义。 (二)逻辑解释方法 即通过对法律概念进行逻辑演绎而获得的解释方法。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55098
15.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四、法律解释的方法 223 第二节 法律推理 225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 225 二、法律推理的原则 225 三、法律推理的方法 226 第三节 法律论证 228 一、法律论证的概念 228 二、法律论证的理由 229 三、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 231 第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理学的历史文化基础 233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16.《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17.法理学法律意识法律解释方法在具体化不确定概念上起着巨大的作用, 它使得法官找到一条解决不确定概念的途径, 本文也仅仅是试图从法律解释的角度入手, 解决不确定概念在个案中的适用问题。当然,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除了法律解释方法之外, 还有很多方法都可以适用于不确定概念的具体化, 比如, 漏洞填补等等。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6y71mi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