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诉讼的基本类型法院公司法股东权民事诉讼

公司诉讼是公司法的实践,对公司诉讼的研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忽略了公司诉讼审理的理论性。公司诉讼的实践必须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基础予以支撑,这一理论基础不同于对公司法纯粹的理论性研究,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所以今天的推文即以较重篇幅对公司诉讼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对公司诉讼的实践提供一个基本的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引。

作者:褚红军俞宏雷

转自:法學悅讀匯館

一、关于公司

公司,是普遍使用的一个商法概念,是社会经济活动最主要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企业形式。但是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立法习惯以及法律体系的不同对公司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公司概念多采取概括规定的方式,其中《日本商法典》规定的公司,是指以经营商行为为目的而设立的社团,另依该法规定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虽不以经营商行为为业者,亦视为公司,公司为法人。而与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传统不同,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不太注重对法律概念的严格界定,因而也缺少明确的公司定义,属于英国法传统的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其公司条例中将公司解释为指依本条例组织及登记之公司或现已存在之公司。这一规定虽然表明了公司需依法登记的特点,但却很难说是对公司的完整定义。

我国1993年《公司法》第2条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任。2005年10月27后《公司法》将原《公司法》第3条修改为,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因此,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我国的公司是指股东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者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所有的全部独立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二、公司的基本特征

公司作为一种企业法人,有其自身的法律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公司的营利性是其与生俱来的,公司投资者的投资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得投资的收益与回报,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然要求公司最大限度的追求经营利润。就此而言,公司不过是投资者实现投资利益的法律工具。公司的营利性不仅是指其自身简单的盈利,而且也包括向其成员分配盈利的内容。某些公益法人,也进行经济活动并能取得一定的盈利,但是此种盈利不是为了分配给其成员,而是为了某种社会公益事业或者实现法人的宗旨,这样的社会组织并不属于营利性组织。而公司的“利”则完全是为了其成员的投资利益,这正是营利性法人与公益法人的根本区别所在。

(二)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公司是一种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组织,法人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独立的人格即作为民事主体的独立资格、独立的组织机构、独立的财产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几个方面。公司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必须有自己的组织机构。这样的一种经济组织随时都可能与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交往,因面公司必须具有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并能够以自己的名参与民事诉讼。而要具备这种能力,公司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独立财产作为物质条件或者前提,公司只能是法人。

三、公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我国现代公司制的发展,实际上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就我国现有的公司状况来看,有限责任公司是公司中的最主要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存在于大中型企业之中,其中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比例则更少;而一人公司则是新《公司法》以后才被立法予以承认。不过,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大中型公司的作用显然要大于小型的公司。从公司诉讼案件的发生频率来看,主要也是发生于规模普遍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之中,由于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相比较而言,缺乏健全的内部治理机构,容易产生控制公司的股东或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利用控制地位损害公司、中小股东及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不过,股份有限公司的纠纷数量虽然较小,但是影响却较大,特别是涉及上市公司的纠纷与诉讼,影响面广,处理不好,将会损害众多社会公众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

新《公司法》颁布实施以后将给我国公司诉讼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民事诉讼的一种,公司诉讼最初是作为经济审判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公司法律制度的相对滞后,对于司法救济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前几年在遇到很多公司纠纷时,于法无据,不能够有效地维护股东以及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当时公司法律制度建设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缺乏一整套基本的解决公司诉讼的实体与程序规则,所以公司诉讼尚未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诉讼形态存在,相反它只是作为经济审判中的一个“小角色”。新《公司法》颁布实施以后,新的公司制度为司法救济提供了新的渠道、新的领域,公司诉讼也越发显示其重要的地位,并成为法院民商事审判的热点与重点之一。

与对公司纠纷的界定有关,公司诉讼本身并不是一个十分准确的法律概念,所以对其范围在司法实践还是有所争论的,其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公司诉讼为公司与其股东或者股东与股东之间因公司设立、经营、解散公司等而产生的纠纷;而广义上的公司诉讼案件则既包括义的公司诉讼,还包括因公司债权人依公司法的特别规定请求公司或者其股东、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担民事责任的案件,即适用公司法案件的统称。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主体而产生的交易法性质的法律关系中出现纷争时,与自然人为主体的纷争一样,依照一般民事诉讼法上的诉讼序进行争讼。但是,在以公司为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中,围绕组织法性质的法律关系出现纷争时,对由多数的利害关系人构成的多面性法律关系带来变动,需要团体法性质的解决办法。所以将公司诉讼仅限于公司与其股东或者股东与股东之间因纠纷而提起的诉讼,其范围不符合司法实践的要求,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如股东瑕疵出资责任的认定方面,既包括对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责任,同时还包括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两个方面,两者不能截然区分,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取广义的公司诉讼概念,更有助于纠纷的审理。

公司诉讼与一般的民事诉讼相比,有其显著的特征:

(一)当事人身份的特定化和多元化

所以,公司的诉讼主体呈多元化的态势。公司法规范本身带有较多的涉他性内容,故公司纠纷案件与普通民商事纠纷案件相比,有其特殊性,不仅涉及案件的当事人,还关系到公司继续运行的平稳性、其他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甚至社会和国家利益等问题,因此,此类案件的处理存在较多的困难,在公司诉讼案件的审理中,往往会出现案内纠纷与案外问题交织在一起,或者法律层面上的结论与公司运行秩序以至于社会稳定发生冲突与需要协调的问题。因此,纳入司法途径解决的公司诉讼案件,争议焦点经常会涉及案外问题,看似在审理与解决案件纠纷,实质上往往需要法院解决公司内部的一些争议问题。

(二)公司诉讼中当事人请求权的基础具有综合性

其基础是以公司法为主体,基于公司运作有关的合同法及侵权法所构成的公司法律制度体系,所以说公司诉讼不单纯是依据公司法来处理纠纷的诉讼包括适用于公司法、合同法以及与侵权有关的法律,法律依据是综合性的。

(三)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较大,矛盾较深

在公司诉讼案件中,以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的公司纠纷为多数。由于有限责任公司除了具有资合性特征外,更多的则是具有人合性的特征,股东之间维持相互的信任关系是有限责任公司得以顺利存在并经营的前提条件与重要基础,而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的诉讼,尤其是股东之间由于争夺对公司的控制权而产生纠纷引起的诉讼,本身已经反映出股东之间的矛较深,相互之间的信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或者无法挽回,在作为人合性基础的信任关系失殆尽的情况下,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必然已经无法开展,公司的经营恶化与股东之间矛盾的深化之间产生一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如果处理不好,可以导致一个公司实体的僵局与解体。

(四)公司法上的诉有很大一部分是形成之诉

所谓形成之诉,是指改变法律关系的诉,即以形成判决为目的的诉讼。在公司法上,存在问题的法律关系的效力只能靠诉讼才能解决,原告的请求被受理时只有依法院的判决才产生法律关系无效、撤销等的效力。公司法上存在大量形成之诉的原因在于,关于组织法性质的法律关系的诉讼对已经形成的团体法律关系带来变动,如允许自由主张的方法,就会给团体法律关系带来不稳定。大量的形成之诉包括公司设立无效确认之诉、公司决议无效确认之诉、公司决议撤销之诉、确认损害其他股东优先认购权的股权转让合同无效之诉等等。当然在公司诉讼中,也有相当部分的请求之诉,如关于股东代表诉讼中要求侵权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之诉、股权转让合同转让方请求受让方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的诉讼等等。

(五)法律适用难度较大

我国的公司立法从原《公司法》开始至今,也不过三十余载的历史,虽然新《公司法》对原《公司法》的内容作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与补充,吸取了国外多年来公司立法的先进经验与制度。但是,我国公司实践以及公司诉讼的实践时明显是较短的,而且公司运作实中,由于股东特别是公司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董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漠视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漠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不遵循应尽的忠实与勤义务,损害公司、中小股东以及债权人利益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其表现形式不断翻新。所以,新《公司法》仍然无法适应与日俱增的公司诉讼案件审理的需要。

三、《公司法》修订对公司诉讼的影响

新《公司法》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公司主体之间的纠纷的救济途径,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新的公司制度、新的司法救济制度将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公司诉讼的类型将会不断增多

新《公司法》一个突出的立法宗旨是加大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增加了股东若干新的权利,这必将改变过去许多受害股东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无法通过诉讼维护自己权益的被动局面。

(二)公司诉讼的数量也会增加

随着公司诉讼类型的增加,相应公司诉讼的总数必然增加。随着设立公司数量的明显增多,公司纠纷的数量也会增多。

(三)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依然很大

新《公司法》虽然提供了多种司法救济途径,但是由于法律新的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有待于司法解释的及时出台,很多公司纠纷的审理还有待于很多详细的规则。在这个过程中法官的思维方式、法官的判案标准、法官的审判理念都面临着新的考验,裁量的空间会改变,但是法官的自由裁权依然很大。

一、公司诉讼的基本类型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所规定的公司诉讼案件包括两类: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还会有其他的公司纠纷案件出现。

但是从实际来看,公司诉讼案件的类型与其他民商事诉讼案件相比,明显要多得多。虽然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中仅包含上述公司纠纷案由,但实际上法院已经受理的公司纠纷案件的类型远远不止这些。在新《公司法》的基础上,结合全国法院关于公司诉讼案件的实践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和国公司法)问题的定(一)》(以下简称《公司法解释一》的规定,我们认为,应当进一步充实公司法律关系主体的请求权基础,进一步扩张公司诉讼案件的新案由,以囊括公司、股东、管理者公司债权人相互之间有可能发生的各类诉讼。基于以上考虑,公司诉讼案件的类型主要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一)股东对公司提起的诉讼

根据股东权利类型的划分,可以将此类诉讼划分为自益权诉讼与共益权诉讼;就具体形态而言,则包括确认之诉,也包括给付之诉、变更之诉。具体而论,股东权诉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二)公司对股东或者经营管理人员提起的诉讼

主要包括:

(三)股东对股东的侵权或者违约行为提起的诉讼

(四)股东代表诉讼

即公司拒绝或者息于向侵害公司权益的人主张权利时,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而为了公司利益直接向法院提起要求实施侵害行为的人向公司赔偿损失或者履行债务的诉讼。

(五)由公司的债权人提起的诉讼

此类诉讼主要包括:

(六)其他诉讼

由于公司形式以及公司股东权益具有发展性,所以公司诉讼的型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其中还包括请求确认公司章程条款效力的诉讼、公司承包经营纠纷等等。

二、不宜作为公司诉讼处理的案件

虽然《公司法》的修订会引起公司诉讼案件的增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要注意,某些纠纷尽管与公司诉讼案件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其适用法律的不同以及主体性质的区别,不能归人公司诉讼的范,即不应当作为公司诉讼案件受理及审理。结合司法实践,我们认为下列案件不能作为公司诉讼案件处理:

1.份合作制与公制企关系

所谓股份合作制企业,一般是指企业全部资本分为等额份、以企业职工出资为主或者全部由企业职工出资构成企业法人财产,企业职工股东合作劳动共享收益共担风险、民主管理,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的企业法人。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又吸收或者容纳了股份制的一些做法或者的企业形态,相应的份合作企的股权结集体股、职工股、对外募集股三种成分并存,这三者各自代表着集体所有制、合作制和股份制的因素。所以,股份合作制是一种集体所有制、合作制、股份制三者基因重组在一起的企业制度。股份合作制企业已经与传统合作制企以及公司制企业有着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与公司制企业之间存在的区别,使相应纠纷处理的适用法律问题不同于公司纠纷,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

案例1宋某某等诉无锡市马山镇卫生院侵害股东权纠纷案

2001年4月20日,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镇政府)与冯莱某等人签订了一份马山镇卫生院转制合同,约定卫生院以持续经营的形式继续存在,冯某某等人将继续使用卫生院名称并以卫生院名义在医疗管理机构核准登记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卫生院的组织形式为股份制,对冯某某等人在卫生院的出资额及占注册资本的比例,按照其在冯某某等人向镇政府所支付的总价款所占的比例进行设置,具体数额及比例由冯某某等人在卫生院的章程中明确,卫生院履行改制前卫生院所承担的工作,包括行业主管部门与镇政府指定的公益义务,改制后的卫生院作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享受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在税收等方面应享有的优惠政策。2002年2月28日,卫生院召开股份合作制后的第二次股东大会,修改了卫生院的童程,其中规定卫生院是一家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入股员工有权出席入股员工大会,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出资人宋某等10人即以章程关于表决权计算方式的规定违反了国家体改委1996年8月6日《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指导意见》中关于职工大会实行一人一票表决方式的规定,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章程的该条规定无效。

一审法院认为,改制后的卫生院为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属事业单位,不具备企业的有关特征,对改制后的医疗机构(事业单位)如何政制以及改制后适用何种法律、法规,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原告要求确认卫生院章程中关于表决权条款无效的主张,无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不予采纳。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宋某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卫生院原系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造后,其并未变更登记为企业单位,且在转制合同中约定卫生院转制后仍须承担部分公益事业的义务,转制合同双方的法律地位并非完全平等,故本案纠纷实际是事业单位在改制过程中形成的,不能适用公司法或者其他有关企业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理,此类纠纷目前还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原审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不当,应予纠正。遂裁定撒销原审判决,驳回原告的起诉。

案例2.程建诉常淞柏等股权转让案

万州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程建享有合法的诉讼主体资格。本案中巴国江、陈首里代表民生学校与常淞柏签订的《更换办学主体《举办者)合同》意味着程建等6名股东作为民生学校举办者资格的丧失。双方合同约定变更办学主体的行为实属违法变相转让民生学校办学许可证,违背了我国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了民生学校6名股东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故《更换办学主体《举办者)合同》无效,不受法律保护。万州区人民法院判决:一、第三人民生学校2005年10月30日与常柏签订的《更换办学主体《举办者)合同》无效;二、常港柏在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将民生学校印章、办学许可证等证照返还给第三人民生学校执行董事巴国江。宣判后,原审被告常淞柏以程建不具备诉讼资格为由,向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述两个案件的审理,均表明对事业单位的内部与外部争议与诉讼,不应当作为公司诉讼处理。

THE END
1.法律的基本特征不包括:公考题库法律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由国家制定认可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 C.对公民普遍约束力的规定 D.国家根本问题 正确答案 登录查看 解析 登录查看 华图教育 微信扫码咨询更多 热门考试 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招聘 教师资格证 银行招聘 医疗卫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公选遴选 选调生 国家公务员 农信社 军转干 军队文职 公https://ha.huatu.com/question/EEiM.html
2.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不包括()。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维护专制皇权 B.刑罚严酷、野蛮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确立农民阶级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60a8b7c0d61a4920b0d58a536b7051f5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每日一练】2022三支一扶考试试题:4月2日。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法律】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 )。 A.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 B.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https://www.jinbiaochi.com/szyf/news_205243.html
4.宪法的法律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宪法的法律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立即咨询 韩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交通事故问题 周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交通事故问题 谢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交通事故问题 何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交通事故问题 韩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交通事故问题 周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交通事故问题 大家都在问 民法包括哪些法律 合同纠纷 112人问过 华战勇律师已https://wap.findlaw.cn/184500/wenda_9852885.html
5.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法律分析:法的特征包括国家意志性,权利义务性、国家强制性等,行为调整性不属于法的特征,因为其它的社会规范一样具有此属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377257663677037044.html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第一章 法律基础 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2019年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综合课真题答案和解析19.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公民财产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 公民行使财产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B.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公民财产权规定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 D.国家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依法对私有财产进行征收并赔偿 http://m.tianrenedu.com.cn/bkzl/1541.html
8.宪法的基本特征包括什么?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法律也在不断的健全,宪法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会规范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它也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那么宪法的基本特征包括什么?根据我国规定宪法的基本特征包括了普遍性、政治性、民主性与稳定性等,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 https://wap.lawpa.cn/changshi/541108.html
9.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第三节 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一)广义法律责任——积极意义(正面)的法律责任狭义法律责任——消极意义(反面)的法律责任(二) 广义的违法包括一般违法和犯罪;狭义的违法是指不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行为(三)违法行为、法律责任、法律制裁二者中,违法行为是首要因素,它是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原因和前提。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http://www.njccc.cn/layout/Detailedwx.asp?Numbered=2474
10.渝粤教育电大中专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答案作业题库11.一般资金投入建议是(工厂进价+国际物流成本)×(15%~40%),不建议超过50%。该说法( ) A.正确 B.错误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未作答 12.在法律上“撤回”和“撤销”是相同概念。该说法( ) A.错误 B.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867350
11.云南省晋升副县处级领导职务资格考试基本知识(仅供参考)第四条按照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时事政策、国情省情、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基本技能等框架,本大纲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云南省情、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等内容。 第五条考试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https://zswldj.1237125.cn/dl/yb/news/gsgg/d278fad5-1e10-40e8-8fca-6d3166704f3b.htm
12.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题及答案7、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8、简述民主立法的基本内涵9、简述依法行政的基本内涵10、简述公正司法的基本内涵(一)纠纷预防制度包括:第一,靠完善的法律体系来预防纠纷五、论述题1、试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依法_的重大意义2、试述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作用3、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4、试https://www.wm114.cn/wen/139/276197.html
13.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人们可以怎样行为、人们不得怎样行为、人们应当或必须怎样行为。从效力上看,具有规范性的法律不是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制定的,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人;它不仅仅适用一次,而且可以在其生效期间内反复适用。法律的规范性作为法律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区别不同的法律文件的效力时是非常有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14.全国2021年4月自考00996《电子商务法概论》真题及答案28.作为一种新型签名方式,电子签名的技术特征与法律特征包括(ABCD) A.非直观性 B.特殊认证性 C.更改的隐蔽性 D.不安全性 E.主观性 29.电子资金转账是传统银行转账在互联网络环境下的新形式,目前的电子资金转账方式主要包括(ABCD) A.直接存款 B.直接支付 https://www.exam100.net/html/2021/jjl_0526/28917.html
15.2024电大国开法理学课程形考试题及答案(一)电大之家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 A.规范性 B.强制性 C.任意性 1/82 D.国家意志性 答案:C 4.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不包括: A.法律关系的主体 B.法律关系的客体 C.法律关系的内容 D.法律关系的来源 答案:D 5.法的价值是指法对个人、阶级、社会的: https://www.diandahome.com/24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