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笔记5:中国出口管制法的法律责任与海关合规应对专业文章

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关键词:中国出口管制法律责任海关合规应对

2021年12月29日,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出口管制》白皮书”,释放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继续重视和积极推进出口管制治理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坚定决心。白皮书肯定了此前出台的《出口管制法》在统一确立中国出口管制体制、基本制度框架和规则上的战略和立法意义,对此我们在上期海关笔记中已做了介绍,本期笔记将聚焦在中国出口管制法的十种违法情形、法律责任以及如何防范海关合规风险上。

一、违反中国出口管制法的十种情形

(一)关于违法情形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以下简称《出口管制法》)第三十三条至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四条规定了十种违法情形。其中,除了第四十四条境外主体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妨碍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违法情形外,《出口管制法》对其他九种违法情形均规定了具体的法律责任。

(二)图示概括十种违法情形

笔者对《出口管制法》规定的违法情形进行了概括提炼,具体如图1所示:

图中第(1)至(9)九种违法情形均有相应的罚则规定,出口经营者是最主要的违法行为责任主体,但从事代理、货运、寄递、报关等服务的主体,在规定情形下也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第三十六条)。

图中第(10)种违法情形,即第四十四条规定了出口管制法的域外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和个人,违反本法有关出口管制管理规定,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和利益,妨碍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的,依法处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于如何依法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尚待进一步跟进。

二、违反出口管制法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违反出口管制法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从承担责任的主体来看,不但包括企业,也可能包括个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一)行政责任

1.可能承担的行政责任

简评:

(1)可能承担的行政责任几乎覆盖了行政处罚的所有种类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除了行政处罚外,行政责任还包括将违法情况纳入信用记录。

根据《出口管制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违反出口管制法受到处罚的出口经营者,其违法情况将被纳入信用记录,出口管制管理部门可在五年内不受理其出口许可申请。

(3)管理者个人可能承担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特别注意,违反出口管制法不仅出口经营者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企业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可能要承担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比如,禁止其在五年内从事有关出口经营活动;因出口管制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的,则终身不得从事有关出口经营活动。

(二)刑事责任

1.出口管制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有关主体将根据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

2.违反出口管制法、可能涉嫌的罪名不一而足,包括走私罪,非法经营罪,泄露国家秘密罪,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等。

3.违反出口管制法构成犯罪的,可能承担罚金、没收财产、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等刑事责任。

(三)简评

出口管制法对违法责任的规定是较为严厉的,某种意义上释放着通过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的战略决心。作为企业管理者对此要有清醒地认识,要尽力从合规机构与人员配备、内部工作流程与制度设置等方面体现管理层遵守出口管制法律规定、秉持合规经营的态度。而且,有效的合规机制从制度设计和流程控制上发挥着监督制约作用,一旦遭遇合规调查,有助于划清个人过错行为与公司的责任界限。

三、出口管制海关合规风险应对小贴士

(一)海关对出口管制法违法行为的处罚依据

1.《出口管制法》第四十条规定:“本法规定的出口管制违法行为,由国家出口管制管理部门进行处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海关处罚的,由其依照本法进行处罚。”

3.虽然《出口管制法》、《海关法》、《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均赋予海关查处出口管制违法行为的权力,但对于具体执法中不同部门的处罚权限如何划分,不同法律规定间如何衔接与适用,目前出口管制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尚未明确。

(二)合规小贴士

贴士1:有效的合规机制有助防范合规风险或减轻责任承担

一方面,当前“守法便利、违法惩戒”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建立有效的合规机制,通过合规运营来防范或化解运营中遇到的风险,对于以长治久安、稳健发展为目标的企业小伙伴来说已是自主需求。

另一方面,从外部监管来讲,无论是在海关监管领域,还是在出口管制领域,各主管部门也都通过立法或者发布指导性文件的方式持续对前述理念予以确认。举个例子:

贴士2:有效的合规机制有助于企业享受许可便利

还是以海关监管领域、出口管制领域来举例。

在海关监管领域,“守法便利,违法惩戒”是海关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海关会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实施分类管理,对高级认证企业(AEO)提供简化程序和手续,减少查验、稽核查频次,实施税收优惠等诸多便利措施;对于失信企业进行惩戒,一旦被列入严重失信企业名单,还会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

在出口管制领域,商务部10号公告规定:根据内部合规机制建设和运行情况,给予出口经营者相应许可便利。

贴士3:有效的合规机制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

企业建立有效的合规机制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对此,可以参考商务部10号公告,该公告明确了出口管制内部合规机制需要具备的九点基本要素(如图5示:)

(2)建立组织机构

评析:该要素是官方对企业合规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的要求,而且显示出了合规岗位或合规人员在企业组织架构中的独立性原则。

(3)全面风险评估

核心要求:识别易发生违规风险的业务环节,根据风险等级匹配合规资源和审查内容。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建立和更新出口管制内部合规机制和组织管理体系,梳理分析可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评析:全面风险评估是摸查自身底数的过程,也是建立有效合规机制的基础。评估的内容不仅包括筛查物项是否落入管制清单、交易方以及第三方是否落入管控名单、技术与研发是否涉及出口管制,还包括内部工作流程的设置是否合理与顺畅等诸多方面,借助外部专业力量会是高效的方式。

(4)确立审查程序

核心要求:明确经营过程中哪些特定环节需要实行内部合规控制,通过程序化、制度化管理,杜绝管制物项未经内部审查随意出口。

(5)制定应急措施

核心要求:设置内部举报途径和可疑事项调查流程;补救措施。

评析:该要素涉及启动应急预案,以及发现确实存在错误时如何补救,如何将企业损失降至最低。实务中,往往涉及咨询外部律师,邀请外部力量介入止损的问题。

(6)开展教育培训

核心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实现全员培训,将出口管制培训列为员工绩效考核的指标。

评析:教育培训需要覆盖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人员,形成长期机制。

(7)完善合规审计

核心要求:定期对出口管制内部合规机制的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等进行审计,评估具体业务流程合规操作的规范性。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各项两用物项交易过程中是否遵循了审查流程、组织机构运行是否顺畅、可疑事项调查是否有效以及合规事务是否出现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评析:该要素是对合规机制的评估与审查。

(8)保留资料档案

(9)编制并完善合规手册

核心要求:涵盖前述基本要素规定的内容,普及国家出口管制法律法规和合规制度,使员工能够通过手册及时了解并有效执行。

评析:合规手册是企业合规机制的成果固化,既为员工操作提供指引,也是企业自证合规态度与展示合规成果的方式。

笔记小结

2.建立有效的合规机制不仅是法律规定的要求,也是企业享受许可便利,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制胜法宝;还是企业乃至管理者个人防范合规风险或减轻违法责任的有效手段。

4.企业对于合规的态度与行动还需要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呈现,实务中制定合规手册会是比较好的方法。合规手册对外展现了企业的合规成果,可以作为公司尽到合规义务的佐证,对内则有助于员工培训和遵照执行。

THE END
1.论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法律要件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行诉解释》)第99条将“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进一步类型化为:“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以下简称“不具有主体资格”)、“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以下简称“没有依据”)、“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LN2B1E05455BAL.html
2.法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法律责任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民事责任:指因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而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如侵权、合同违约等。2.行政责任:指因违反行政法律规定而导致的行政处罚责任,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3.刑事责任:指因犯罪行为而导致的刑事处罚责任,如拘留、有期徒刑、死刑等。4.政治责任:指因违反国家政治法律规定而导致的https://www.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40205141749.shtml
3.一建《建设工程法规》:建设工程行政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建设工程行政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一、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https://xue.baidu.com/okam/pages/strategy-tp/index?strategyId=133703211284202&source=natural
4.师基本法律知识点18:民事行政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复习资料【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行政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行政责任是指违反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2019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即将在5月25、26日举行,网校2019年辅导课程结合多年成功辅导经验,及二级建造师考试命题规律、重点、难点,融入先进的教https://www.jianshe99.com/jianzao2/ziliao/ca1903289802.shtml
5.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后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种类有法律分析: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后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种类有:国家赔偿,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实施行政许可是行政行为,行政部门、执法部门都是政府机构,换名话说就是政府行为不涉及民事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7172281.html
6.论明星不当代言行为的法律责任与监管举措在后果尚不十分严重、不足以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没收非法(或违法)所得、罚款(如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终生禁止广告代言(前提是建立并实施广告代言行政许可制度)等行政处罚措施,追究不当代言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 3.3 刑事责任 其实,依据我国现行的刑事法律及司法解释,明星代言的刑事责任并非完全没有法律https://ielaw.uibe.edu.cn/fxlw/bjmfx1/bjqqf/13165.htm
7.五类行政复议前置的案件行政复议前置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特定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在寻求法律救济途径时,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将会被法院直接驳回起诉。 202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NDI2NzMxMw==&mid=2247485253&idx=1&sn=3ab2bf156eefe43f390918987073cc26&chksm=f8778a8b136b792c2242b1bc6a4d3eed48d21a621ceb8d53a0033f2dc0ebbbe421167bad41bb&scene=27
8.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后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后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种类有: 国家赔偿、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个人和组织发现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有权向行政机关举报,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六条,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https://www.faniuwenda.com/Video/Index/show/id/483804.html
9.TOP100我国《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地位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内容提要:《行政强制法》是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架性法律,其出台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文从法律地位、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三方面结合的视角,依次探讨了《行政强制法》的地位、所涉重要关系、行政强制的界定、原则、设定、种类、程序、执行体制和法律责任等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1101.html
10.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180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结构 184 一、法律行为主体 184 二、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186 三、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191 第七章 法律责任 197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 197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 197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199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 203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11.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法学基础(一)试卷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三部分。要求考生具有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法律专业素养,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一、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 二、理解和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定义、特征、内容。 三、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12.行政机关改变行政强制对象条件方式的,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法律、法规设定行政强制措施,要明确其适用的对象、条件 和种类。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7条规定,对未https://iask.sina.com.cn/b/iRjLiGbRry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