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法律责任(税收术语)

税收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或其他行为主体承担税收法律责任应当具备的各种必要条件。它是在税收违法行为发生的前提下,有权机关对违法行为的性质进行判定的标准,用以解决是否追究责任、追究何种责任的问题。

(一)税收违法行为发生并导致损害后果

税收法律责任源于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税收违法行为可能是一般违法行为,也可能是税收犯罪行为;可能是违反税收实体法的行为,也可能是违反税收程序法的行为;可能是当为而不为、违反义务性规定的违法行为,也可能是不当为而为之、违反禁止性规定的违法行为。法律意义上的损害后果一般指对公私财产造成损失,或对他人的人身、精神等造成伤害。在税收领域,最常见的损害后果是国家税收利益受到损失或纳税人的利益受到侵害。在一些特殊税收违法行为(如抗税行为)中,损害结果还可能表现为他人人身遭受伤害或精神遭受威胁。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应当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

(二)税收违法主体应具备责任能力

作为税收法律责任的承担者,税收违法主体应当具有责任能力。具有法人资格的税务机关、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通常是具有责任能力的,责任能力要件主要针对自然人而言。自然人只有在达到法定年龄之后,并且拥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才具有责任能力。对此,《行政处罚法》和《刑法》均有明确规定。例如,《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税收违法主体有应受责难的心理状态

在理论研究中,可以从责任的内容、性质、主体、承担方式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税收法律责任作多种分类。各种分类之间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较为完备的税收法律责任体系。其中,以责任主体和责任性质为标准划分税收法律责任,是最为常见的分类方式。

在理论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税收民事责任的概念,但同时又承认,“税法在性质上属于公法,所以税法上一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民事责任。”尽管有的税收法律责任(如补缴税款)具有民事责任的补偿性特点,但二者又有质的不同。根据民法的自愿原则,民事责任往往可以因权利人的自愿放弃而免除,而税收法律责任显然不具备这一特点。还有学者将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等税收法律责任称之为税收经济责任。我们认为,经济责任之“经济”是就责任标的而言,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之“行政”“刑事”则意在表明责任的性质,它们并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所谓税收经济责任,不过是指以金钱为责任标的的税收行政责任,是一种财产性的行政责任。

违法主体实施一般税收违法行为仅需负行政责任,实施严重税收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才应负刑事责任。很多情况下,违法主体实施同一种税收违法行为,会因违法程度不同而承担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发票管理办法》中许多有关法律责任的条款都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结尾,作为行政性法律法规与刑法的衔接,实现了行政责任向刑事责任即刑罚的过渡。刑罚作为对犯罪分子施以的处罚,是用来规范社会共同生活秩序的最后手段。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衔接问题,实际上就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问题。

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一种违法行为构成犯罪,须具备两大属性:一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二是依法应受刑罚处罚。前者表明了犯罪的社会影响,是犯罪的社会属性;后者则体现了罪刑法定的原则,是犯罪的法律属性。实践中,犯罪的法律属性易于理解和把握。依法应受刑罚处罚,是刑法对严重社会危害的确认,直观地表明了一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已经达到了犯罪的程度。相反,如果刑法未对某种违法行为作出规定,那么无论这种违法行为情节如何严重,均不会被视为犯罪。例如,在税收领域,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未按规定报告全部银行账号,税务人员未按规定回避等,虽然这些行为都是税收违法行为,但却不会构成犯罪。

区分罪与非罪,难点在于对犯罪社会属性的把握。凡是违法行为,均会产生社会危害,但只有社会危害严重到一定的“度”,违法行为才会发生质变成为犯罪。在《刑法》中,关于“度”的常见表述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数额较大的”等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也不同。概括而言,一种违法行为“危害程度如何,主要应结合情节是否恶劣、数额是否巨大、后果是否严重等情况,综合考虑加以确定。”而对于包括税收犯罪在内的经济犯罪而言,数额是最为重要的标准。因为,数额不仅影响着经济违法行为的性质,从而影响着犯罪的构成,而且反映了行为人主观恶性大小、经济犯罪的规模及其社会危害程度。

对于绝大多数的税收犯罪罪名,定罪时都须考虑犯罪数额。例如,《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未达到较大标准的,则只能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对行为人给予行政处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多数危害发票管理类犯罪,《刑法》均未直接作犯罪数额限定,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下简称立案追诉标准(二))详细规定了发票刑事案件立案追诉的最低数额标准。“立案追诉标准是犯罪行为之刑法评价标准的具体化、数额化,是犯罪行为之社会危害性的量化界定。”因此,达不到立案追诉标准的发票违法行为同样只是一般税收违法行为而非犯罪,仅需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THE END
1.民法典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其中不包括民法典规定的民事责任方式多样,但不包括刑事或行政责任方式。依据《民法典》,民事责任旨在救济权利损害,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与刑事、行政责任明确区分。混淆责任方式可能导致法律适用错误,影响权益保护。 2024-12-09 17:53:5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316295 人·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从法律角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985299.html
2.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总结来说,“法律智囊团”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律师,更应该涵盖所有从业者,他们都应不断学习最新最先进的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大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司法人才队伍,为社会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 科普活动、农业科普活动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59907.html
3.民法典框架下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人工智能的应用,带来各种益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各种损害并由此产生侵权责任承担问题。因此,如何妥善适用现有法律规定处理人工智能产生的侵权责任,成为当前司法审判工作中正在面临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以民法典为基本依据,结合当前产业发展中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样态,就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问题谈谈自https://pfw.bozhou.gov.cn/News/show/669339.html
4.经济法NO.3法律责任(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注意: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属于行政责任。 “罚金、没收财产”属于刑事责任。 “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属于民事责任。https://zhuanlan.zhihu.com/p/11104266447
5.*ST百花:重大资产置换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的全部资料、所作出的全部说明、陈述均是真实、完整、准确的,不存在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情形,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如本次交易所提供或披露的信息涉嫌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在 形成调查结论以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80200003611_87.shtml
6.2013年一级建造师《法规》终极模拟试卷C.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D.劳动合同的变更需采用书面形式 E.劳动合同的变更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84.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承担违约责任的种类主要有( ) A.继续履行 B.采取补救措施 C.停止违约行为 D.赔偿损失及支付违约金或定金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3-9/201309100254093637.html
7.论明星不当代言行为的法律责任与监管举措三、明星不当代言的法律责任种类 鉴于前述,明星不当代言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共同的侵权责任,并且所代言的虚假广告引发的社会危害结果可能非常严重,社会危害可能很大,那么,仅仅局限于食品领域科以的民事责任显然失之过轻;另鉴于明星代言收益特别巨大的实际情况,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在公共影响力与公共利益之间、代言明星https://ielaw.uibe.edu.cn/fxlw/bjmfx1/bjqqf/13165.htm
8.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制度在保障职工权利中真正发挥作用,督促负责工伤保险制度落实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条例》专门规定了“法律责任”一章,明确规定违反《条例》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并且追回被挪用的基金;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正当受理工伤认定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3165509_5204.html
9.《经济法基础》考点:初级会计法律责任解析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中包含了很多翻绿的考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22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要考点,初级会计法律责任解析,赶紧来学习吧! 一、法律责任有哪些种类? (一)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民事违法、违约行为或根据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不利民事法律后果。根据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10https://www.gaodun.com/chuji/1336444.html
10.用户协议(4)用户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4399的服务。 (5)用户不得滥用4399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利用4399公司提供的邮箱服务发送垃圾邮件,利用4399服务进行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或者合法利益的其他行为。 (6)用户应遵守4399的所有其他规定和程序。 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4399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用户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包括但不限https://web.4399.com/rxsg/news_08_48337.html
11.《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12.下列哪种表述不属于责任法定原则包含的基本要求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形式应当由法律加以明文规定,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得在法律明文规定之外随意创设法律责任。 B. 各类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应当由法律预先加以规定,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的事先规定认定和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C. 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的事由、幅度应当由法律预先加以规定,国家机关应当依据法律的事先规定减https://www.shuashuati.com/ti/93a0eb521e7d4a9ab3deffa673dbde20.html?fm=bd73b3b62e86bd8ed8cc47d20d5e2c2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