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的起源

1、中国法制史主讲:江兆涛中国法律的起源课时:1.5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中国古代法制文明起源的途径;理解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与中国法制起源的主要特征。重点: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途径目次一、中国法制起源诸说二、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三、古今核心法律语词辨析四、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途径一、中国法律起源诸说n黄帝说黄帝说n商君书商君书画策画策:神: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义子兄弟之礼、

2、下之义、义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锯,外用甲兵。皋陶说皋陶说n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帝舜帝舜三年,命皋陶作刑三年,命皋陶作刑”。尚书尚书舜典舜典:“帝帝曰:皋陶,蛮夷猾夏,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明克允。”大禹说汉书刑法志: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苗民说尚书尚书吕刑吕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

3、、刵、刵、椓、椓、黥。黥。”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起源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认为,法律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这是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法律产生的共同规律之一。法律产生的第二个基本规律是,法律的产生过程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法律产生的第三个基本规律是,法律产生的过程受宗教、道德的极大影响,因此刚刚产生的法律几乎总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道德痕迹。二、中国国家形成的特点“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

4、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捐税是以前的氏族社会完全没有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史记夏本纪:“自虞夏时,贡赋备矣。”1.征战成國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国”字演变2.家国合一n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保留了原有的血缘关系,“把氏族内部的亲属关把氏族内部的亲属关系直接转化成政治国家系直接转化成政治国家的组织方式的组织方式,从而

5、将旧从而将旧的氏族组织与新的国家的氏族组织与新的国家形态熔铸于一。形态熔铸于一。”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国家早熟三、古今核心法律语词辨析“西方所谓法者,实兼中国之礼典。”“西文法字,于中文有理、礼、法、制四者之异译,学者审之”。严复:孟德斯鸠法意按语法法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灋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从去。”说文解字:“廌,解廌(獬豸),兽也。似牛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象形。从豸省。”刑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刑,罚刑,罚罪也,从刀,从井。罪也,从刀,从井。本

6、义即征伐、杀戮。此义源于古代“兵刑不分”的观念。“井”字是铸造青铜器所用模范的象形。所以“刑”字还有模型、模范之义,又引申为规范、法。律“律”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据考证,“律”乃“聿”之繁文,本具有行列、标准、规矩之义。甲骨文“师惟律用”之“律”有纪律、军法、战时号令之义,就是从“律”字的本义引申而来的。后来的法律意义上的“律”,也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律”字的出现是战国晚期全国走向统一,统治事务日益繁杂,因而需要更多具体规章制度的结果。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7、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是用来引导民众的志向,乐是用来和谐民众的声音,政是用来整齐规范民众的行为,刑罚是用来预防民众的违法犯罪,礼、乐、刑、政四者终极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整齐齐民心而使实现天下大治的世道啊。四、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途径(一)刑始于兵国语国语鲁语鲁语:“大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以威凿;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故大者陈诸原野,民也。故大者陈诸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其所由小者致之市朝。其所由来者上矣。来者上矣。”汉书汉书刑法志刑法志:“黄帝以兵定天下,此黄帝以兵定天下,此刑之大者也。刑之大者也。”首先用来惩罚战俘;首先用来惩罚战俘;推而广之惩罚本部族内推而广之惩罚本部族内士兵士兵军事长官兼理司法;军事长官兼理司法;战争本身就是惩罚。战争本身

THE END
1.法则之门揭秘法律基本知识的奥秘二、法律基础:理解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在探索法律基本知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起源和发展。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演变而不断完善。从古代律法到现代法典,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内涵。 三、立法原理:构建合理的规则体系 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248885.html
2.法律进步与变迁民法典目录对传统习惯的影响有何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中国近年来推出的《民法典》是对现行民法典目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调整的一次重大改革。这部新立的法律不仅为解决当前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答案,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传统习惯的处理尤为重要。 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61844.html
3.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宪法的制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中国04:45:12| 【加拿大考虑对铀和石油征收出口税以反击特朗普关税威胁】加拿大正在研究在唐纳德·特朗普兑现全面关税威胁的情况下对主要输美大宗商品 —— 包括铀、石油和钾肥 —— 征收出口税。了解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政府内部讨论的官员表示,出口税会是加拿大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招。知情人士称,对美国制造的商品征收报复性关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6/doc-incypsyi1895517.shtml
4.宪法宣传周一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历程【宪法宣传周】一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历程 原标题:《【宪法宣传周】一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历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99241
5.嘉澳环保: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招股说明书及其摘 要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保荐人承诺因其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先行赔偿投资者损失。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41400003126_75.shtml
6.头条文章七、发行人的股本及演变 经查验,本所律师认为,航亚有限设立时的股权结构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合法、有效。 经查验,本所律师认为,航亚有限历次股权变动合法、合规、真实、有效。经查验, 2018 年 4 月第二次定向发行股票后, 发行人国有股东航发资管持有的发行人股份比例发生变动,发行人聘请东洲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634745507372138675
7.五级三阶(晋)制到底是传销惯用制度,还是国家领导人花巨资引进早期的金字塔式销售法由于缺乏有形的产品,因此随时可以让人辨识出来,而且也都能用法律禁止。然而,后来的诈骗组织却辩称他们是个真正在经营多层次直销的企业,确实有“销售”商品和服务,企图以此欺骗大众,规避诉讼。当然,多层次直销是一种备受肯定的销售方式,它是透过一个独立经销人员网络,让直销人员因为销售产品给消费https://m.lxfcx.com/h-nd-484.html
8.法律的由来和发展历程法律知识中国法律的起源和产生 法律分析:1.原始习俗演变而来的习惯法2.起于兵"师出以律",中国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要及时处置敌人,俘虏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某些军法同时就是定罪 查看全文 杨晓娜律师 执业11年 资质认证 2022-04-15 法律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721425150562453045.html
9.《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读书报告关注一门法律要将目光放长远,要去关注其产生的历史,这样会对我们理解现有的制度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本书所绘英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发展,作者选取了从18世纪开始每个时间段具有代表性的法律现象,从最早的文学财产权的争议到19世纪上半叶(尤其是1840左右)外观设计法所带来的登记制度再到专利法职能的演变以及最终如何将商标https://www.jianshu.com/p/81feb0932a41
10.试论教会法的演变及其对世俗法律的影响(二)内容提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西方教会法的演变及其对世俗法律的影响,以及 1983 年天主教教会法典的文本。本文将教会法的演变历程分为古代、中世纪早期、中世纪中期、宗教改革时期、世俗时代五个阶段。对前四个阶段,本文皆在介绍相应的政治、社会背景之后,梳理教会法的发展及其特征。而在世俗时代阶段,本文则着重于以文本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