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传周宪法的历程演进与地位作用宪法宣传周

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从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共同纲领》,到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2018年修正版,新中国共颁布了四部宪法。

良好开端:“五四宪法”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制定。经过宪法起草委员会的反复修改,经过全国1.5亿人的广泛讨论,该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由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被称为“五四宪法”。

曲折历程:“七五宪法”

第二部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共30条,被称为“七五宪法”。这部宪法受到了“四人帮”的严重干扰,只存在了3年,在实际中也未认真执行。

及时转向:“七八宪法”

第三部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60条,被称为“七八宪法”。该宪法虽然继承了“五四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增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内容,但是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七八宪法”仍然保留了“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等错误提法。比起“七五宪法”,“七八宪法”是个重大进步,但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

拨乱反正:“八二宪法”

第四部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八二宪法”明确区分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还规定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八二宪法”在当时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宪法”。

与时俱进:宪法修正案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全国人大分别对“八二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修正,实现了宪法的与时俱进。

1.1988年修宪,将私营经济写进宪法,明确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地位。

2.1993年修宪将“坚持改革开放”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明确了改革开放国策的宪法属性。

3.1999年修宪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宪法,同时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2004年修宪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并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与时俱进地修改完善,使其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改革开放时代的前进步伐,及时确认和记录了改革开放各个阶段取得的胜利成果,有力推动和保障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次修改宪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作用

1.确认和巩固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发展方向,对立国的根本问题提供根本保障,使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能保持稳定和发展。

THE END
1.宪法宣传周一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历程【宪法宣传周】一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历程 原标题:《【宪法宣传周】一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历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99241
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宪法的制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中国#2024年宪法宣传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宪法的制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新媒体部组织了“尊崇宪法与‘法’同行”国家宪法日主题直播活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宪法的制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科主任梁艺对共同纲领,“五四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6/doc-incypsyi1895517.shtml
3.FIDIC合同DAB/DAAB的比较和应用律师研究建纬动态一、DAB的由来和演变 DAB的本质是一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简称ADR)。1950s年代,美国工程界就设想使用独立的第三方咨询工程师委员会解决工程合同争端,以替代传统的诉讼方式。1975年,DRB(Dispute Review Board)作为一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第一次被运用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艾森豪威尔隧道工程中http://www.jianweicd.com/jwgd/361.html
4.宪法宣传周知法于心守法于行在此一时期,行政法开始出现,依法行政、法律保留、特别权力关系等概念逐渐出现。 社会法治国家时期 鉴于前一时期国家任务范围狭隘,在私法自治及契约自由等前提之下,经济力强大的社团或财团造成市场垄断,对于人民权利侵害过巨,因此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非完全重叠,也非完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OTE3NTUxNQ==&mid=2651498673&idx=7&sn=5145f8eac1b6a61a67aa351c07334637&chksm=8c214785bb56ce930a7efa6a7736df33cbcdb4c8b1dcae640011a93ab6e06ecb36f82e88ace6&scene=27
5.嘉澳环保: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招股说明书及其摘 要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保荐人承诺因其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先行赔偿投资者损失。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41400003126_75.shtml
6.错案责任追究制下的法官权益保障一、错案定义的现实追问及历史演变 (一)错案概念在不同群体间的多样化反射 为了检视现实中不同群体对错案的认识,有人曾经制作了调查问卷,将裁判结果错误、程序错误、事实认定错误、适用法律错误、二审或者审判监督程序重审、改判或再审、故意枉法裁判、重大过失致当事人利益受损、裁判文书瑕疵等8种情形(针对社会民众的问http://fxcourt.cn/display/416553.html
7.村干部法律培训讲课材料(精选6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qm3zo45.html
8.头条文章武汉华工科技已向其国资主管部门提交国有股权设置批复的相关申请文件,截至本补充法律意见出具之日,该申请正在审批过程中。 问题2 关于国有股权管理 发行人股东武汉华工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穿透至其实际控制人为财政部(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国有股东,应办理国有股权管理方案,截至首轮问询回复签署日,已向国资主管部门提交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634745507372138675
9.《民法典》与法官自由裁量的规范(一)《民法典》第1186条规定的由来及演变 《民法典》第1186条规定的公平责任原则源自《民法通则》第132条,《侵权责任法》第24条延续了第132条的规定,第132条和第24条文义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第1186条将第132条和第24条中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为“依照法律的规定”。第132条和第24条的措辞是“可以根https://lawyers.66law.cn/s2107f9712447d_i797668.aspx
10.《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读书报告制度的演变背后有太多的因素,有利益的纷争、有技术的推动、有思想的革新,这些因素交织地体现在知识产权制度在英国的演变过程中。最早皇室对于技术的保护但因专权扭曲成为皇权滥用下技术的垄断,书商(出版商)为了实现利益的延续支持文学财产权并将作者绑上了自己的战车,而纵观整个知识产权法律的演进,经历了从自然法学派即https://www.jianshu.com/p/81feb0932a41
1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2005年第01期关键词:唐律 中国民法典 私权 民事立法 民事法律 公益 秩序 情结 自身 追求 东方人的法典情结由来已久,自李唐以后形成的“唐律情结”绵亘至近代,逐渐演变成对引入的西式法典的崇奉,乃至在日、韩、中等东亚国家形成了本文所称的“民法典情结”。从唐律情结到民法典情结,究其实质不过是为名所累,求其形而忘其意https://www.youfabiao.com/zgshkx/200501/
12.五级三阶(晋)制到底是传销惯用制度,还是国家领导人花巨资引进安利进入日本市场的1979年同年,日本开始实施“无限连锁链防止法”。天下一家会事件后经过七年的时间,日本终于出现可以禁止老鼠会的法律。 但是,在1981年出现了“丰田商事”经济诈欺事件。 丰田商事,正式全名丰田商事株式会社,1981年成立,初名大阪丰田商事株式会社,1982年更名营运,以增值制度为其主要营运。而当时加入的https://m.lxfcx.com/h-nd-484.html
13.从学徒制到学院制——英国法律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法律教育制度是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括教育机构与设施、培养目标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法律教育制度总是与该国的法律制度相适应,并且伴随着该国法律制度的整体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研究法律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是深入了解某国法律制度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80.html
14.试论教会法的演变及其对世俗法律的影响(二)内容提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西方教会法的演变及其对世俗法律的影响,以及 1983 年天主教教会法典的文本。本文将教会法的演变历程分为古代、中世纪早期、中世纪中期、宗教改革时期、世俗时代五个阶段。对前四个阶段,本文皆在介绍相应的政治、社会背景之后,梳理教会法的发展及其特征。而在世俗时代阶段,本文则着重于以文本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