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律基础考点:第六章考研政治

本章内容:讲述了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着重要责任,培养法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包括了六个部分:

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2.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5.培养法治思维

6.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注意事项:本章难度较大,内容多,将之前三章内容合并为现在的一章内容,都是法律基础的内容,每年都是必考章节,考生需要对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实体法律部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法治思维,法律权威,权利和义务的内容理解记忆。

考查方式:选择题、分析题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1.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1)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律的历史发展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所在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剥削阶级类型法律,而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1)我国宪法的地位

宪法至上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作用、效力和内容等方面。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宪法规范始终,对宪法的制定、修改、实施、遵守等环节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

①党的领导原则。②人民主权原则。③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④社会主义法治原则。⑤民主集中制原则。

(3)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①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主要包括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

(2)民法商法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公平、诚信、公序良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基本原则。

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是与民法并列并互为补充的部门法。商法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

(3)行政法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攻权的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

遵循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公正公开、有效监督等原则,既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又注重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

(4)经济法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i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旨在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5)社会法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遵循公平和谐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通过国家和社会积极履行责任,对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其他需要扶助的特殊人群的权益提供必要的保障,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6)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我国刑法的目的和任务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国家安全。

3.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法是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规所构成的法律规范系统。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指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建立的有效的法治化权力监督网络。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指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制度及其运行、保障体系。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应当平等享受公民权利、平等履行公民义务。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让法治和德洽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①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②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③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④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从我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

五、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1)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洽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规则和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平、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治思维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解读。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价值取向是指如何看待和对待法律,规则意识是指个人如何用法律看待和对待自己。

一般来讲,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

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1)法律权威的含义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是否具有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

一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法律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法律才具有权威;

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只有法律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法律才具有权威;

三是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只有法律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遵循,法律才具有权威;

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只有法律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法律才具有权威。

(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全体社会成员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仅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也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对全面依法治国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3)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尊重法律权威是其法定义务和必备素质。

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3.培养法治思维

①学习法律知识。②掌握法律方法。③参与法律实践。④养成守法习惯。⑤守住法律底线。

六、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1.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

法律权利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

法律权利是各种权利中十分重要的权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①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②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③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④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2.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

法律义务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①法律义务是历史的。②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③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④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①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不可分割,相互依存。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律平等。③互利互赢。

4.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一系列权利,主要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等。

①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②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

③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

④社会经济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要求国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积极采取措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加强社会建设,提供社会服务,以促进公民的自由和幸福,保障公民过上健康而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

5.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

①权利行使的目的。②权利行使的限度。③权利行使的方式。④权利行使的程序。

6.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③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④依法服兵役的义务。⑤依法纳税的义务。

7.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担的由国家司法机关代表国家依法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THE END
1.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 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 基本 法律: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系统,包括宪法、国籍法等。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2.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其次,在坚持与后续民商法的发展存在包容关系的前提下,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实施民法典,使得我国民商法实践可以融入民法典实施中,不断得到现代化的提升,进行特色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演化。当然,运用上述发展机制,也要避免因不当或过度滥求发展而产生不应有的偏离,进而毁坏民法典作为具有基本法律地位应有的最低稳定性。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3.我国实体法律部门有哪些律师普法我国实体法律部门有哪些 普法内容 我国法律中包含的实体法律部门一般包括:宪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社会法等,其对具体的权利义务作出了相关规定。《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https://www.110ask.com/tuwen/1397363720807491055.html
4.实体法律部门有哪些实体法律部门有哪些当时年少春衫薄 精选回答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和社会法。 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在现行法律规范中,由于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调整方法不同,可分https://edu.iask.sina.com.cn/jy/33f7M87ccbH.html
5.2024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高频考点: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考研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内容有哪些?如果你对此还不了解,那就赶紧来看看高顿小编整理的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考点”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的具体信息吧!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553901.html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D、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9、【多选题】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___的重要手段。 A、调节人们思想行为 B、协调人际关系 C、指导社会实践 D、维护社会秩序 10、【多选题】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有( ) A、学好http://xuzhou.ehqc.cn/html/22_07.html
7.法理学试题库8、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不具有溯及既往力。(?) 9、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得体系”或简称为“法系”,就是指由一国现行得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得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得一个呈体系化得有机联系得统一整体。(×) 10、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所调整得社会关系存在着交叉与重叠。(?) 三、单项选择https://www.360docs.net/doc/0d751265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4.html
8.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包括什么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包括什么 我国的法律部门主要包括:1、宪法(包括:宪法、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国籍法、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权利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权法)2、经济法(包括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的法律,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方针和政策的https://www.64365.com/special/20467859/
9.司法考试试卷一参考答案(下)66.下列哪些法律渊源是地方政府开征、停征某种税收的依据?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B.国务院依据法律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 C.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 D.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发布的地方法规 67.关于纳税人享有的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向税务机关了解税收法律规定和纳税程序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887.html
10.第36期旗文周报(2022.7.117.17)3.应对挑战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储备 邹澜表示,近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为应对超预期的新挑战、新变化留下了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储备。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金融管理部门必须对各类金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提前量,牢牢守住http://www.qizhijiaofu.com/newsInfo-4608-127.html
11.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2.法律部门又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属于实体法的是什么法律部门又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属于实体法的是什么 2011年4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单项选择题第22题 我国法律体系由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组成,这些法律部门又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属于实体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https://www.zikao365.com/ask/zh2013112217151958451262.shtml
13.法律部门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部门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 正确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https://www.shuashuati.com/ti/984a5617ff5846be854a3a2493409e8d.html
14.2020考研政治:思修重要考点背诵整理(一)③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 (1)宪法相关法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https://www.kaoyan365.cn/zhengzhi/sifa/175442.html
15.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 法律体系也叫做法的体系,或者部门法体系,是一个国家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也被称作部门法,是根据调整的对象和调整方法不同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主要划分为以下七个主要法律部门:https://www.kaoyaya.com/shicao/23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