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是民事案件中与原告相对应的当事人,双方都是平等的,均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另外,被告也是行政诉讼中的一方当事人。原告不一定有理,被告也不一定无理,具体要看法院判决。
被告人
被告人是指在刑事案件诉讼中,因涉嫌犯罪而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者被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刑事当事人。被告人被法院判决有罪,就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02
“罚金”和“罚款”
罚金
罚金是指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它属于财产刑的一种,在中国刑法中是一种附加刑,但也可以独立适用。
罚款
罚款是指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对违反行政法规或妨害诉讼的个人或单位,强制其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处罚方式。
罚金主要适用于违反刑事法律的犯罪分子,罚款主要适用于违法人员,两者的对象都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03
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是组织,不是一个人。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也就是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代表是一个人,一般由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
04
“拘留”和“拘役”
拘留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为了防止重大嫌疑分子等逃避侦查、审判或继续进行犯罪活动而采取的强制措施。
拘役
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方式,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
05
“询问”和“讯问”
询问
询问的对象是证人、被害人、知情人等。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如果是询问的话,一般并不是“摊上了大事”,只是作为案件知情人,你有作证的义务;但如果是讯问,则有可能涉嫌犯罪!
讯问
讯问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即因涉嫌犯罪已经被立案侦查的对象。
06
“起诉”和“上诉”
起诉
起诉是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
上诉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综合:山东高法
m
原标题:《罚金和罚款、被告和被告人……这些法律术语你分得清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