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要素

法律规则,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设置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一般性规定,是构成法律的基本或首要成分。法律规则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它是对特定行为的具体规定,有着完整的逻辑构成,能够对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制裁等有较为直接和明确的反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从而法律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法律规则的适用来完成的。

2.法律规则的特点

法律规则具有微观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较高的特点。同时,法律规则也应具有可诉性、合逻辑性、合体系性、可预测性等特性。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法律规则进行分类。

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则,主要为人们设定法律义务。这种规则为人们的行为或活动设定了必要的尺度,人们必须履行该种规则所设定的义务而不能放弃和拒绝。义务性规则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强制性。义务性规则通常具有强制性,对于不履行义务的人具有强大的压力,违反义务性规则必然导致法律的否定性反应,即否定行为的合法性、认定法律责任或施加法律制裁等。第二,必要性。为了维护社会成员的自由、权利和利益、维系社会治安和法律的权威,义务性规则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决定了法律对义务性规则的设定必须遵循必要的合理性。义务性规则包括作为的义务性规则和不作为的义务性规贝!1。前者常采用“应当”“应该”“必须”等术语;后者常使用“不得”“禁止”“严禁”等术语。

2.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按照是否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适用法律规则,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是指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绝对肯定形式,不允许当事人之间相互协商或任何一方任意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当事人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将会产生法定的制裁后果。刑法规则一般都属于强行性规则。

任意性规则,是指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肯定形式,允许当事人之间相互协商或任何一方单方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民法规则一般都是属于任意性规则。

3.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依照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否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法律规则的内容来确定该规则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法律规则的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法律规则的内容来确定该规则的内容。绝大多数的法律规则属于确定性规则。

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规定可以参照或援引其他的法律规则的规定来加以明确的法律规则。

4.调整型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按照规则所规定的行为是否可能发生于该规则产生之前,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

法律规则在逻辑上由前提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

1.前提条件

法律上并不存在无条件的、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绝对原则,也就是说,法律规则的实施总是以一些法律事实为前提,在一定范围或一定情况下进行的。

2.行为模式

它包含两个方面:(1)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指法律规则所规定的行为规则部分,具体要求人们做什么或禁止人们做什么的部分。根据行为要求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法律规则中的模式分为三种:(1)可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人们“可以如何行为”的模式。(2)应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人们“应当或必须如何行为”的模式。(3)勿为模式。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人们“禁止或不得如何行为”的模式。

3.法律后果

后果,指法律规则中指出的行为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根据人们对行为模式所作出的实际行为的不同,后果又分为两种:(1)肯定式的法律后果,又称合法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2)否定式的法律后果,又称违法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否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销、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法律后果是任何法律规则都不可缺少的要素。

总之,在逻辑结构上,法律规则都是由条件、模式和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其中,条件、模式是后果的前提,后果是对人们遵守或违反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的认定。它们之间在逻辑上是可以相互推导的。

第二节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

一、法律原则的概念

1.法律原则的定义

法律原则,指基于人类理性和道德良知,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它的特点是:(1)一般性:法律原则是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抽象、演化、概括出来的,体现了法律的精神,思想性更丰富。法律原则对社会关系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法律原则是对法律规则的深化,是法律规则的基础和集中表达。(2)稳定性:法律原则体现了法律基本价值追求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定时期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更具活力。

2.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同为法律规范,但它们在内容的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和作用上存在区别,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则比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all-or-nothingfashion)应用于个案中的;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

(4)在作用上:法律制度在法律原则的支持下,能够比制度的全部规则化具有更强的硬度和适应性。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它们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与局限,它们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

二、法律原则的种类

1.政策性原则与公理性原则

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所谓公理性原则,是指从社会关系本质中产生出来、得到社会广泛公认并被奉为法律之准则的公理。例如,诚实信用原则、罪行法定原则等。

所谓政策性原则,是指国家在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为实现某种长期、中期或近期目标而作出的政治决策。例如,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

2.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

按照法律原则对社会关系的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所谓基本原则,是指体现一国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取如的法律原则,它是整个法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构成法律体系的神经中枢。例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所谓具体原则,是指法律对某一领域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时所依据的法律原则,它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是基本原则在具体法律部门中的运用,构成某一法律领域的法律规则的基础。例如,民事活动遵循等价有偿原则就是法律的具体原则。

3.实体性原则与程序性原则

按照法律原则所涉及的内容与问题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所谓实体性原则,是指直接涉及规定和确认实体性方面的权利、义务或职责、职权的原则。

所谓程序性原则,是指涉及规定和确认保证实体性方面的权利、义务或职权、职责得以实现的程序性方面的权利、义务的原则。例如,民事诉讼法当中的回避原则、辩护原则等。

三、法律概念

1.法律概念的含义

2.法律概念的种类

按照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因素,可以将其分为五类:(1)主体概念,这是用以表达各种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如公民、法人等。(2)关系概念,这是用以表达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概念。如所有权、抵押权等。(3)客体概念,这是用以表达各种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概念。如支票、动产等。(4)事实概念,这是用以表达各种事件和行为的概念。如违约、不可抗力等。(5)其他概念,如公平、法典、一般条款等。

经典例题分析

1.下列原则中属于程序性法律原则的是()。

A.诚实信用原则B.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

C.无罪推定原则D.罪刑法定原则

【解析】答案为C。程序性法律原则是指涉及到规定保证实体性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实现的程序方面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程序的原则,故选C。

2.法律规则的特征有哪些?()

A.确定性B.可预测性C.一般性D.抽象性

【解析】答案为ABC。法律规则是对一定的事实状态(事件和行为)赋予明确的法律意义,并确定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它具有明确性和确定性、可预测性和一般性。可预测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则预测自己或者他人如何行为以及由此所要承受的法律上的后果。一般性是指法律规则是对某类事作出的规定,可以反复适用。

强化运用实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

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即法律条文

B.法律原则即法律规范

C.法律规范是国家以制定或认可的方式创制

D.在人类历史上,法律规范一直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的

3.法律规范在成文法中由()体现出来。

A.法律条文B.法律概念C.法律原则D.法律规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规则中属于确定性规则的是()。

A.《中小企业促进法》第19条第2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B.《科学技术普及法》第13条:“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C.《政府采购法》第4条:“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

D.《清洁生产促进法》第7条第1款:“国务院应当制定有利于实施清洁生产的财政税收政策。”

2.有关职权性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职权性规则属义务性规则

D.职权性规则属强行性规则

三、简答题

简述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在法的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中的,但是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因为不同的法律原则是具有不同的强度的,而这些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中。

3.A【解析】法律规范在成文法中当然由法律条文体现出来,但一个法律规范并不一定等于一个法律条文,一个法律规范可以包括在几个条文中;一个条文中也可能包括几个法律规范。

1.BD【解析】A为委任性规则;C为准用性规则。

答:法的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三者。法的主体是规则,而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不是法律规则,即没有规定确定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法律后果,但在创制法律、理解或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它们是必不可少的。在法律实践中,它们往往有直接的、独立的意义。例如,某些案件中,对某个法律概念的正确理解可以成为该案件的关键问题。又如,在没有明文法律规则的情况下,往往需要由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裁决的主要根据。当然,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也有局限性,它们并不是像西方有的法学家所认为的是永恒不变、普遍适用的。

网站开发维护:学宝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发行许可证号:新出发苏A零字第高24号

THE END
1.法律法规概览民商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民商法是指民事和商事关系的法律规定,它是国家为了保护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合理权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民商法主要包括合同法、物权law、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在这些领域中,合同的订立、中止和解除规则,以及物权的取得和转让方式,都被严格规范,以确保交易双方的合意能够得到尊重,并在发生争议时能够通过司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158411.html
2.2006年高教自学考试听课笔记:法律文书写作新浪教育什么是抗诉书?它的种类和作用? 1.抗诉书概念:抗诉书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或行政判决或载定依法提出抗诉时,所制作的文书。 2.种类:刑事、民事、行政抗诉书。 3.是检察机关行使审判监督职权的重要工具,对于纠正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02-17/183128740.html
3.法律的作用教学设计法律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规范人 们的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呢? 1、法律是怎样实现规范人们行为的? 自学(用铅笔在课本上做出标 2、阅读案例回答案例提出的问题。 自学 4、了解诉讼的种类; 课本 5、我国的法律制裁的种类有几种? 合作 6、法律在公民生活中有哪些作用?https://www.360wenmi.com/f/k3k2gh115yea.html
4.FLKC法律快餐农村实用法律知识百问21、什么是盗窃罪?受何种处罚? 22、虐待家庭成员的构成犯罪吗? 治安管理处罚法律知识 23、哪些行为适用治安管理处罚? 24.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哪几种? 25.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应受到处罚吗? 26、应当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哪些? http://sft.shaanxi.gov.cn/zt/ncsyflzsbw/15970.htm
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6.律师函的种类及作用律师函格式范本律师函来了后果严重吗→什么是律师函 律师函的种类有哪些 律师函有什么作用 郑重函告,促使履约 中断诉讼时效 可以澄清事实、制止不法的侵权行为 告知义务 通知解除合同 晓以利害,促成和解 律师函格式范本 律师函来了后果严重吗 什么是律师函 律师函是律师对某一事实进行法律评价和风险估计,目的在于以法律尺度和律师的判断,对送达对象晓之以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1851.html
7.常见问题美国MSB牌照的作用及申请流程讲解 注册香港分行"分公司" 有什么要求(含香港分行注册条件) 如何成立一家香港担保公司 阿联酋迪拜DMCC加密货币许可证 涉外劳务派遣许可证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AA类会员是代表什么意思? MT4白标和主标该如何去判断 香港金融牌照RO人员要求 香港149牌照讲解及申请条件 申请香港证券及期货牌照(ROhttps://www.jrpcn.com/faq/index.aspx
8.www.dllawyers.org/newsdetail.html?parent违法分红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及负有责任的董监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081资本公积金有哪些款项组成? 1.发行股份,超过股票票面金额所得的溢价款; 2.发行无面额股所得股款,未计入注册资本的金额; 3.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项目。 082公积金的种类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https://www.dllawyers.org/news-detail.html?parent_id=204&newsInfoId=7230
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学考试大专专科考试学习内容知识点(2)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 (3)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重要方面。 法律规范的 逻辑结构和分类 【选】 ★★ 1.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假定,处理,制裁。助记:定处置 2. 法律规范的种类: (1)授权性规范。例: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现享有发现权,http://www.hnshifan.com/jiqiao/4979.html
10.行政指导是什么曾强律师⑤行政指导是一种柔性的不具法律强制力的行为。 ⑥行政指导是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二、行政指导的种类、意义与作用 1、行政指导的种类 以有无行法律根据为标准分为有具体法律、法规、规章明文规定的政指导和无法律、法规、规章明文规定的行政指导。 https://m.66law.cn/lawyer/2c01f5a83821a/wenji_993973.aspx
11.订金协议书14篇本文将从订金合同的定义、种类、法律规定、纠纷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订金合同的定义 订金合同,指一方为证明自己履行合同的决心,向对方支付一定的金额,作为合同履行的保证。通常情况下,订金合同并不代表合同的全部款项,而只是合同款项的一个部分。 二、订金合同的种类 1、违约金式订金合同 这种订金合同的特点https://www.liuxue86.com/a/4974460.html
12.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法律解释 1.法律解释的概念 2.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3.法律解释的体制 4.法律解释的方法 (二)法律推理 1.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特征 2.法律推理的方法 3.法律推理的价值 十五、法律程序 (一)法律程序的概念 (二)法律程序的价值 (三)法律程序的作用 十六、法律职业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律职业的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13.选必二《法律与生活》全册重点知识梳理(一)合同的种类和作用 1、合同的含义: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2、合同的种类: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劳务合同等。 3、合同的作用。 (1)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加社会财富。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509/10/140872_10304600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