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1.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从事物质生产的人。

2.劳动资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劳动资料是一个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庞大物质系统,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使用劳动工具所加工的一切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就构成生产资料,这是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劳动者是生产中人的要素。

劳动者是决定性的要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活动的主体,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者的掌握和作用下,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生产资料在生产力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它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2.高三政治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3.高三政治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辩证地把握实际。做到全面具体地把握实际,变化发展地把握实际。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和"规律办事"都是方法XX,都是阐述怎么做的,两者既区别,又联系。

①区别:

a.含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按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从中引出其固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b.哲学依据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依赖的哲学原理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按规律办事所依赖的哲学原理是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②联系:

透彻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哲学依据: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

(3)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4.高三政治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XX意义:

方法XX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3、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关系及其把握二者关系的方法XX意义

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方法XX: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

4、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5.高三政治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THE END
1.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石首先,公正性原则是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法律对所有人的权利与义务都应平等地适用,不容许任何形式的歧视或偏袒。这一原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弱势群体不受侵害,使得每个人都能在法律面前享有同等的权利。 其次,效率性原则强调法律应当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执行。这意味着民法典要尽可能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bao-gao/20704.html
2.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引领新时代法律实践的深度融合民法典作为国家最为核心的法律之一,其五大基本原则是依据宪法规定,并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和指导思想。首先,依法治国是民法典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意味着所有的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都不得不接受法律的约束。这种方式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防止任意行为破坏社会稳定。 https://www.nwifujzth.cn/nong-ye-zong-he/211850.html
3.背一背法理学中的重要原则1.解决价值冲突的原则2.法对人的效力[话筒]背一背法理学中的重要原则 1.解决价值冲突的原则 2.法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3.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4.立法的原则 5.执法的原则 6.司法的原则 7.司法改革的原则 8.监察法的制定原则 9.归责的原则 10.法治的基本原则 11.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https://weibo.com/7010763109/P3TbveP5E
4.民事诉讼的5个原则,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以及人民https://m.66law.cn/v/wenda/1855226.aspx
5.法理学中的五大原则立法的原则、司法的原则、执法的原则、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法治的原则等。法治:一种治国方略,是依法https://edu.iask.sina.com.cn/jy/3govcPAhAZ9.html
6.法理学原则有哪些法理学中的五大原则教育资讯法理学原则有哪些 法理学中的五大原则 温馨提示:在浏览“法理学原则有哪些 法理学中的五大原则”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499373.html
7.法硕5轮背诵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法律部门组成原则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五大原则助你理清思路 接下来,重点来了!在法理学中,法律部门的划分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遵循一系列科学的原则。我国法学界尤为重视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客观原则:社会关系是划分法律部门的客观依据。范围大且法律规范多的社会关系,可独立成部门法。 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24540
8.评《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肖佑良再者,陈教授认为司法解释对刑法盖然性规定予以明确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刑法文本的参照,因而往往出现越权等等。笔者认为,陈教授对罪刑法定原则明确性原则的理解,只关注事实属性的明确性,忽略了价值属性的明确性,因而存在重大缺陷。在这种情形下,陈教授企图通过法教义学的解释以克服所谓中国《刑法》之明确性不足的努力,无异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27946
9.法理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8.立法技术是指在整个立法过程中产生和利用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技巧,包括立法体制确立和运行技术,立法程序形成和进行技术、立法表达技术等。 9.司法又称为法的适用,三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10.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f80nwc9.html
10.探究式教学管理学12篇(全文)法理学提出课堂五大原则之一的分享原则——看见,就是你所能看见的;生活的精彩超乎你的想象。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启发式,避免提供简单的现成答案,而要在与学生的相互探讨中进一步激发彼此的思考。曾经有个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人民群众创造了法律,还是法学家创造了法律?我反问道https://www.99xueshu.com/w/ikeyxca7ju91.html
11.中国宪法学理论流派的形成巩献田教授的的基本理由为:草案没有写上“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构成形式上的违宪,草案的最核心条款(平等保护条款)背离社会主义原则构成实质违宪。[18]尽管巩献田教授是法理学教授,但在这里却就“物权法草案”违宪问题明确表述了宪法学中的保守规范主义,其规范支点即为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神圣性和社会主义原则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75.html
12.2023年度生殖医学领域五大进展同时,分会在充分征求生殖医学、伦理学、管理学、法理学、社会学等各领域专家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基础上,针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特殊性,制订了《夫精人工授精知情同意书》《供精人工授精知情同意书》《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知情同意书》《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知情同意书》《胚胎解冻复苏及移植知情同意书》《http://www.ikangxun.com/details/08dc3026-4891-4d84-8fe7-bde65748550a/
13.社会学法理学中的“社会”神——庞德法律理论的研究和批判换言之,每一种这样的学术观点或理论都是在一种理论脉络或学术传统中展开的:它既依赖这个传统,同时又在建构这个传统;它既受制于此前理论构成的判准,同时又在建构这个判准并成为这个判准的一部分。因此,立基于这项有关理论认识的前设,本文拟从庞德社会学法理学赖以建构的理论脉络——主要是指其与19世纪法律理论https://dzldnw.ias.fudan.edu.cn/c2/b5/c6294a49845/page.htm
14.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一有效调制原则思维导图模板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 几点疏雨 会员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深拥意中人 免费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上古男污神 免费 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何苦孤独 免费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谁相伴 免费 论人格权法的基本原则 深拥意中人 免费 论人格权法的五大基本原则 清风和酒 免费 法理学-法律原则的分类 U41613345https://shutu.cn/search/jingjifadejibenyuanzeyiyouxiaodiaozhiyuanzesiweidaotu.html
15.中外法学过刊因此尽管历史法学强调以实证法代替自然法,却反对唯理性建构的法典编纂。[21]历史法学试图重新创立有方法意识的、体系性的法学,将实证法律素材哲学体系性处理为内部体系,其中的原则脉络通过法教义学释放出迄今不息的法律创造力。[22]到了普赫塔的潘德克顿法学,历史材料完成体系化使命后被弃之若履,随之确立了概念法学http://journal.pkulaw.cn/OldIssue/Detail/15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