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三:《刑事证据法学(第二版)》

第一编总论第一章刑事证据法学概述3第一节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3一、从证据学到证据法学3二、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5第二节刑事证据法学的体系8一、刑事证据法学体系的概念8二、本书的体系安排9第三节刑事证据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0一、与民事证据法学、行政证据法学的关系10二、与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10三、与刑事侦查学、法医学的关系11第四节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11一、比较与借鉴相结合12二、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12三、刑事证据立法研究与司法实践相结合13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15第一节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15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5二、神示证据制度的证明方法16三、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18第二节大陆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19一、法定证据制度19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22第三节英美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4一、英美法系证据规则的产生24二、英美法系证据规则的内容25三、对英美法系证据制度的评价26第四节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7一、中国古代证据制度27二、中国近现代证据制度31三、新中国证据制度33

第三章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38第一节刑事证据制度的认识论基础39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证据法39二、作为证据制度理论基础的认识论的特殊性42第二节刑事证据制度的价值论基础45一、秩序45二、自由46三、效益47第三节刑事证据制度的程序正义论基础48一、保证案件当事人充分参与,实现诉讼双方的平等对抗49二、法官保持中立50三、判决说明理由51第四节刑事证据制度不同理论基础间体现的价值选择与权衡52一、刑事证据制度不同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52二、不同证据理论基础中所体现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平衡53

第四章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58第一节证据裁判原则59一、证据裁判原则的概念和意义59二、证据裁判原则的内容60三、证据裁判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63第二节自由心证原则64一、自由心证原则的概念和意义64二、自由心证原则的内容66三、对自由心证原则的保障和制约67三、我国刑事诉讼中对自由心证原则的探讨68第三节直接言词原则70一、直接言词原则概念和意义70二、直接言词原则与传闻证据规则的关系72三、直接言词原则的适用74四、直接言词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贯彻76

第五章刑事证据规则79第一节刑事证据规则概述79一、刑事证据规则的含义79二、刑事证据规则的分类80三、刑事证据规则的功能82第二节国外主要证据规则84一、关联性规则84二、可采性规则86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88四、自白任意性规则94五、传闻证据规则97六、意见证据规则105七、最佳证据规则107八、补强规则109第三节我国刑事证据规则110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11二、自白任意性规则120三、补强证据规则121四、证人等作证规则122五、意见证据规则124六、原始证据优先规则124

第二编刑事证据论

第八章刑事证据的理论分类201第一节刑事证据的理论分类概述201一、刑事证据理论分类的概念和意义201二、对刑事证据进行理论分类应当遵循的原则202三、刑事证据的理论分类和法定种类的关系202第二节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203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分类标准及其具体划分203二、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特点204三、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运用规则205第三节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206一、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及具体划分206二、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特点207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208第四节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209一、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划分的标准及其具体划分209二、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的区别209三、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特点及划分意义210四、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211第五节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212一、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划分的标准及具体划分212二、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的运用规则213第六节刑事证据的其他理论分类214一、主证据与补强证据214二、实体证据和程序证据215三、定罪证据和量刑证据216

第三编刑事证明论

第九章刑事证明概述221第一节刑事证明的概念与特征221一、证明与释明222二、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223三、“大证明”与“小证明”223第二节刑事证明的理念226一、相对真实理念226二、正当程序理念227三、价值权衡理念228第三节刑事证明的体系228一、证明主体229二、证明对象229三、证明责任230四、证明标准230五、证明环节230六、证明方法230

第十章刑事证明主体232第一节刑事证明主体概述232一、刑事证明主体的概念232二、刑事证明主体的特征233三、刑事证明主体与刑事证明责任234第二节刑事证明主体的范围235一、刑事证明责任主体235二、其他刑事证明主体238

第十一章刑事证明对象240第一节刑事证明对象概述240一、刑事证明对象的概念240二、刑事证明对象的特征241第二节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241一、程序法事实与证明对象242二、证据事实与证明对象243三、争议事实与证明对象244第三节作为刑事证明对象的实体法事实245一、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245二、有关量刑情节的事实246三、有关排除行为违法性、可罚性或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247第四节作为刑事证明对象的程序法事实248一、有关管辖、回避的事实248二、有关采取强制措施的事实248三、有关诉讼期限的事实249四、有关证据合法性的事实249五、一审程序合法性的事实249六、其他有关程序合法性的事实250

第十二章推定与司法认知251第一节推定251一、推定的概述251二、推定的分类254第二节司法认知257一、司法认知的概述257二、司法认知的对象258三、司法认知的种类261四、司法认知的效力261五、司法认知的程序262六、我国的司法认知规则的立法及完善263

第十三章刑事证明责任265第一节刑事证明责任的含义与性质265一、刑事证明责任的含义265二、刑事证明责任的性质269第二节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270一、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270二、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273第三节两大法系刑事证明责任277一、英美法系刑事证明责任277二、大陆法系刑事证明责任280三、两大法系刑事证明责任之比较282第四节我国刑事证明责任282一、控方的刑事证明责任282二、被告人的刑事证明责任284三、侦查机关和人民法院是否承担证明责任284

第十五章刑事证明环节312第一节证明的准备312一、取证的概念312二、取证的主体313三、取证的步骤314四、取证的原则315五、取证的方法316第二节举证333一、举证的概念333二、举证的顺序333三、举证的方法335四、庭前会议制度337第三节质证339一、质证的概念339二、质证的模式340三、质证的主体341四、质证的对象342五、质证的内容344六、质证的原则345七、质证的顺序348八、质证的方式349九、质证的基本方法:交叉询问350第四节认证354一、认证的概念354二、认证的主体355三、认证的对象356四、认证的内容356五、认证的阶段357六、认证的方式358七、认证的方法361八、认证的标准362九、认证公开和认证说理364

THE END
1.法律规则的分类有哪些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有的https://edu.iask.sina.com.cn/jy/faeFXQsoDD.html
2.法律规则的分类法律规则的分类 对法理学研究与实务意义较大的分类有四种: 一、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性规则; 二、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 三、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四、强行性规则和指导性规则。http://jxjg.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57129
3.简述法律规则的分类。参考答案: (1)权利规则、义务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按照法律规则所设定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这三类。这是最常见的分类。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简述法的要素的四种模式。 参考答案:国内法理学著述所论及的主要有四种模式:(1)社会法学派庞德的律令、http://www.ppkao.com/tiku/shiti/981226.html
4.法律规则的主要分类。解析 ⑴从法律规则内容看, 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 义务性规则 和权义复合规则。 ⑵从法律规则形式特征看, 可以分为规范性规 则和标准性规则。 ⑶从法律规则的功能上看, 可以分为调整性规 则和构成性规则。 ⑷从法律规则的强制性程度上看, 可以分为强 行性规则和指导性规则。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58173617181382768&fr=search
5.法理学基础:法的要素2.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条文是表现法律规则的形式;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所要表现的内容。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一般是对应的。 3.法律规则的分类: 授权性法律规则和义务性法律规则;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 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35096.html
6.考研法硕法理学知识点法律规则含义和分类对于报考法硕考研的同学来说,法理学是法硕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考研备考法硕的同学,法理学要好好学习掌握,里面有一些重难点,如果想顺利考研,从这里开始好好学习吧。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将给大家分享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的知识点:法律规则含义和分类。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311999.html
7.党内法规中特定语言的分类及适用规则党内法规中特定语言的分类及适用规则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依规治党的深入推进,对党内法规中语言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党内法规中的“特定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和法意蕴,不仅是“党言党语”的通俗表达,更是党的制度和政策的具象化表达。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1/t20240104_5724356.shtml
8.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901法理学复试考研大纲二、法律概念的分类 涉人概念、涉事概念和涉物概念。 三、法律概念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释义 法律规则的含义;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假定、处理和制裁;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二、法律规则的分类 (一)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 https://yz.kaoyan.com/dlfu/dagang/586df57f99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