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公平责任原则适用的几种情形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本着公平、正义的观念实施民事行为,立法机关在民法立法时应当充分体现公平的理念制定民事法律,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也应根据公平的观念处理民事纠纷等。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过错,并无具体条款可作为依据时,判定双方分担损失。

一、一般情形。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二、因自然原因引起险情的紧急避险致害补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三、见义勇为受到损害后的补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四、暂时丧失意识致害中的补偿情形。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条第一款:“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过错的,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

五、个人劳务关系中接受劳务一方的补偿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第二款:“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六、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损害时的补偿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被帮工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

七、帮工人因第三人的行为遭受损害时的补偿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因第三人的行为遭受人身损害的,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有权请求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被帮工人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八、高空抛物侵权中建筑物使用人的补偿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THE END
1.合同形式可以分为了哪几种二、订立合同的原则有哪几种 1、平等原则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自愿原则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合同内容除法律强制性规定外,由当事人自治约定。 3、公平原则 在订立合同时,要依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据公平原则https://www.64365.com/zs/1342588.aspx
2.国家司法考试《国际私法》讲义:国际私法名词解释由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所提出。他从一种普遍主义的观点出发,以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应是他们依其自身的性质有“本座”所在的地方的法律。 23、胡伯 17世纪荷兰著名的法学家,由他创立了“国际礼让说”。该学说认为,法律原则上只有具有域内效力,但在一定条件下(即不损害内国的主权权力和基臣民的利益),根据“礼让”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839.html
3.试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贯彻执行四、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要处理好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 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价值追求,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目前,由于程序法律尚不十分完善,再加上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http://spbfy.cqfygzfw.gov.cn/article/detail/2007/07/id/3200338.shtml
4.[国际法]第一章导论国际法与国际道德的区别关于一般法律原则的内容,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一般法律原则就是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基本原则; 2.一般法律意识,或“文明国家的法律良知”; 3.各国法律中所共有的原则。 一般法律原则的具体内容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一般法律原则其实就是指世界上各个不同法律体系国家所共同拥有的一些法律原则。 https://blog.csdn.net/robur/article/details/1730861